李忠信坐在汽車當中,和王珊珊通了一會兒話,告訴王珊珊他過一會兒就能夠達到清華大學那邊,讓王珊珊找一個比較醒目的地方等他。
掛斷電話之後,李忠信又琢磨了起來。
李忠信想到,中國的大學教育呢!如果按照來源來講,應該說是從歐美那些個國家照搬過來的,按照製度什麽的來講,中國在教育曆史上真的沒有這樣的一種情形,這個也是和明清以後閉關鎖國等等原因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按照中國古代的做學問而言,也算是大致相同,有很多事情都是差不多的。
清華的梅校長說過,教育的最大目的,無外乎是使群中之己與眾己所構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進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則此地無中外,時無古今,無往而不可通者也。
說白了講,教育的根本作用,在於使每一個接受教育的人能夠安身立命,
梅校長所說的“相位相育”,其實呢!是出自《中庸》“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提倡的就是一種和諧理念。
上個世紀30年代清華著名教授潘光旦就將這一理念應用於優生學,提出“位育教育”的概念,在教育界影響至巨。而這樣的理念,遠非科學技術能夠包容,它是一種認識,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素養。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
所謂和諧的人,正是指他身上洋溢著的人文關懷。大學不是技工學校,而是一個以身心和諧、人格健全、智力發展為培養目標的場所。
按照李忠信後世對於教育方麵的一些理解,西方教育是一種嚐試教育,先讓學生嚐試進行體驗,在體驗中發現難點,然後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解決難點中積累驗得出結論,那是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知識的成果。
而中國的教育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先將成人的經驗告知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在教師一步一步指導下學習實踐,那麽得到結論是書本知識,結果往往很難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李忠信曾經是大學的美術老師,這個時候也是學習美術專業的,對於這個行業的教授教給他們的知識,他就覺得有一些死板,基本上都是那種固定模式的教育。
不過呢!這樣的一種事情也不能說不好,畢竟李忠信在後世的時候看到的是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進步,而美國那邊開始逐步走向衰退。
李忠信對於交易這個事情還是比較重視的,從李忠信在江城那邊開了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課程,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搞這個,通過中國的希望工程給全中國那些個貧困家庭孩子送去了他們需要東西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
李忠信一直覺得,中國與美國教育的差異首先在於兩國初等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
中國初等教育將開發孩子的智力,孩子好處高分看成首要目標,李忠信在小時候就知道,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中國這邊這個時候大多數都是中國式的填鴨教育,老師講什麽就是什麽,最重視的是語文、數學這些基礎類型的課程,其他的課程甚至都會給這些課程讓道。
李忠信在小學的時候,經常是全天都是語文數學,那些個音樂課,體育課,自然課等等,基本上是一年能夠上的數量都是有數的,遇到要考試的時候,都是語文老師或者是數學老師夾著書本就進入了教室,直接告訴同學們,體育課或者是音樂課不上了,他們要進行複習。
而在美國,初等教育的目的隻有一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這個東西呢!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
優點是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很豐富,也不會有什麽天性或者是想法被老師消滅在萌芽之中,初等教育在美國那邊就是玩樂,充分地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
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也很大,有著絕大多數的人是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等他們要接觸到稍微難一點的學問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實在是太難了,他們會很容易放棄,這個事情呢!也是美國那邊後來文盲眾多的一個原因。
美國那邊的文盲所占美國社會的比重大概是百分之三十還要多,其中黑人,也就是非裔的比重最大,還有的就是一些個美國窮人。
說白了,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他們崇尚的東西和中國人崇尚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在資本家的眼中,所有廣大的群眾都是為他們服務的,他們不缺太有思想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沒有思想和想法的人。
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國的孩子,成績不好,比如說期末考試或者是期中考試沒有考好,分數低下來了,那麽,中國的孩子就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老師那邊有壓力,家長那邊有壓力,甚至還有同學之間的那種壓力。
而美國孩子那邊則不一樣,美國學生的成績單一般都是私人的東西,家長很少去看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也不會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對於美國那邊來講,拿不拿高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玩樂的過程當中收獲很多知識,分數高低並不能代表孩子的成長。
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和對知識的繼承以及知識體係的構建。
這個是什麽意思呢!中國的教育是尊師重道,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那就是正確的,是不容質疑的,流傳下來的東西,是什麽樣子就是什麽樣子,不允許學生去質疑教師講的東西。
而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和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
中美兩國的這兩種教育,對待知識有很多不同態度,即中國教育的靜態與美國之間的動態差異,這一動一靜這反映兩國知識觀的差異。
掛斷電話之後,李忠信又琢磨了起來。
李忠信想到,中國的大學教育呢!如果按照來源來講,應該說是從歐美那些個國家照搬過來的,按照製度什麽的來講,中國在教育曆史上真的沒有這樣的一種情形,這個也是和明清以後閉關鎖國等等原因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按照中國古代的做學問而言,也算是大致相同,有很多事情都是差不多的。
清華的梅校長說過,教育的最大目的,無外乎是使群中之己與眾己所構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進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則此地無中外,時無古今,無往而不可通者也。
說白了講,教育的根本作用,在於使每一個接受教育的人能夠安身立命,
梅校長所說的“相位相育”,其實呢!是出自《中庸》“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提倡的就是一種和諧理念。
上個世紀30年代清華著名教授潘光旦就將這一理念應用於優生學,提出“位育教育”的概念,在教育界影響至巨。而這樣的理念,遠非科學技術能夠包容,它是一種認識,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素養。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
所謂和諧的人,正是指他身上洋溢著的人文關懷。大學不是技工學校,而是一個以身心和諧、人格健全、智力發展為培養目標的場所。
按照李忠信後世對於教育方麵的一些理解,西方教育是一種嚐試教育,先讓學生嚐試進行體驗,在體驗中發現難點,然後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解決難點中積累驗得出結論,那是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知識的成果。
而中國的教育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先將成人的經驗告知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在教師一步一步指導下學習實踐,那麽得到結論是書本知識,結果往往很難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李忠信曾經是大學的美術老師,這個時候也是學習美術專業的,對於這個行業的教授教給他們的知識,他就覺得有一些死板,基本上都是那種固定模式的教育。
不過呢!這樣的一種事情也不能說不好,畢竟李忠信在後世的時候看到的是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進步,而美國那邊開始逐步走向衰退。
李忠信對於交易這個事情還是比較重視的,從李忠信在江城那邊開了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課程,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搞這個,通過中國的希望工程給全中國那些個貧困家庭孩子送去了他們需要東西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
李忠信一直覺得,中國與美國教育的差異首先在於兩國初等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
中國初等教育將開發孩子的智力,孩子好處高分看成首要目標,李忠信在小時候就知道,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中國這邊這個時候大多數都是中國式的填鴨教育,老師講什麽就是什麽,最重視的是語文、數學這些基礎類型的課程,其他的課程甚至都會給這些課程讓道。
李忠信在小學的時候,經常是全天都是語文數學,那些個音樂課,體育課,自然課等等,基本上是一年能夠上的數量都是有數的,遇到要考試的時候,都是語文老師或者是數學老師夾著書本就進入了教室,直接告訴同學們,體育課或者是音樂課不上了,他們要進行複習。
而在美國,初等教育的目的隻有一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這個東西呢!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
優點是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很豐富,也不會有什麽天性或者是想法被老師消滅在萌芽之中,初等教育在美國那邊就是玩樂,充分地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
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也很大,有著絕大多數的人是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等他們要接觸到稍微難一點的學問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實在是太難了,他們會很容易放棄,這個事情呢!也是美國那邊後來文盲眾多的一個原因。
美國那邊的文盲所占美國社會的比重大概是百分之三十還要多,其中黑人,也就是非裔的比重最大,還有的就是一些個美國窮人。
說白了,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他們崇尚的東西和中國人崇尚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在資本家的眼中,所有廣大的群眾都是為他們服務的,他們不缺太有思想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沒有思想和想法的人。
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國的孩子,成績不好,比如說期末考試或者是期中考試沒有考好,分數低下來了,那麽,中國的孩子就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老師那邊有壓力,家長那邊有壓力,甚至還有同學之間的那種壓力。
而美國孩子那邊則不一樣,美國學生的成績單一般都是私人的東西,家長很少去看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也不會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對於美國那邊來講,拿不拿高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玩樂的過程當中收獲很多知識,分數高低並不能代表孩子的成長。
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和對知識的繼承以及知識體係的構建。
這個是什麽意思呢!中國的教育是尊師重道,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那就是正確的,是不容質疑的,流傳下來的東西,是什麽樣子就是什麽樣子,不允許學生去質疑教師講的東西。
而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和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
中美兩國的這兩種教育,對待知識有很多不同態度,即中國教育的靜態與美國之間的動態差異,這一動一靜這反映兩國知識觀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