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經消散,東方的天際隱隱出現了晨曦的光輝。呂後依然坐在水井邊,此夜她並未回宮。漣漪也站在呂雉的身後靜靜的不言一語。
呂雉伸手朝遠方抓了抓,似乎想要握住那一抹光輝:
“漣漪,你說本宮在意的是什麽呢?”
“娘娘……”
漣漪起步上前將手裏的披風蓋在呂雉的身上:
“夏季清晨睡露較重,娘娘還是在意點好。”
呂雉伸手攏了攏身上的披風,笑了笑:
“怎樣,蕭大人思考的如何啊?”
“啊?”
蕭何沒有想到自己已經被呂雉給發現,隻好從一片茂密的樹林中現出身來:
“娘娘一夜未回宮,呆在臣的府下,難道不擔心宮中的流言蜚語嗎?”
“流言蜚語?”
呂後像是聽到什麽好笑的事情一樣,她慢慢走到蕭何的身前站定,用著驕傲不容忍他人褻瀆的聲音說道:
“你覺得發生了那樣的事,本宮還在意什麽?”
聽到這句話,蕭何就好像一下子沒有了力氣一樣直接癱軟在地上:
“我曾經在意著這片山河,我以為我尋到了明主,我盡心籌謀,可是如今發生的一切讓我自己都不得不去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
呂雉聽到蕭何的話,沒有反駁直接轉回首望著剛剛升起的初陽:
“今天的太陽又升起了,又是嶄新的一天。最初少女的我,從不知道我可以走到今天這樣的位置。也從不知道我會有如今的輝煌。
都說曆史像一個個傳說中的故事,聽者興趣滿滿,不時鄙夷其中之人的愚蠢,可是隻有我們才會知道。曆史,隻有走過的人才會明白著其中的艱辛與苦澀。
帝王或許因為出生市井而在教養有所欠缺,身為帝王卻無法心胸寬廣著是他的缺點,可是他的用人之道與權謀之心是他人無法相比的。身為皇後,我沒有去阻止他愚蠢的行為,讓你們這些忠貞之臣寒心是我的過錯。如今大錯已成,再多的懺悔也無用,所以……”
呂雉吧話說到這一停頓,在蕭何不解的眼神中轉身,回首。彎腰,跪地,拜服,參拜。蕭何被呂雉的這一番動作給下的不輕,國母之身怎可跪拜一個下賤之臣。
蕭何急忙彎身跪服:
“娘娘,怎可如此!還是快快請起,蕭何擔當不起。”
呂雉並沒有因為蕭何的話語而有半分動作,她淚眼婆娑:
“蕭何,如今大漢隻有你與韓信交好,昨日之錯已然鑄成,今日之救,還請蕭大人彌補。”
蕭何慢慢的站起身,將呂雉扶起:
“娘娘言重了,可是事到如今我已經看不懂韓信了。”
蕭何站在晨曦之中微微歎息:
“那****入宮之時見到了他,他渾身浴血,如同地獄裏的羅刹。我親眼聽見他說,他說若是沒有辛追,他連劍柄都握不住。”
“怎麽會……”
呂雉萬萬沒有想到會從蕭何嘴裏得到這樣的答案,可是她仍然沒有辦法放棄:
“蕭何,你去試一試好不好,就算不能讓他原諒我大漢,但是也絕不能讓他心存恨意啊。”
蕭何沉默良久,最終轉身看向呂後:
“我可以試一試,但是結果如何聽天意吧。”
“好。”
呂後一口應下,此時門外的一個小太監突然跑進來說道:
“皇後娘娘,陛下急召您。”
呂雉朝蕭何對視一眼,拿過漣漪手中的披風:
“蕭大人,拜托了。”
說完就隨著小太監離去。蕭何望了望天邊已經高升的太陽,朝身邊的小廝吩咐道:
“備馬,去韓府。”
“諾!”
呂雉一路坐車趕回未央宮,卻不想劉邦已經起身坐在書桌前看奏折了,呂雉踏進大殿,身邊的侍從都紛紛退下,劉邦聽見腳步聲慢慢的將頭抬起來,看到來人後聲音虛弱的質問:
“你去哪了?”
“去給你收拾爛攤子了。”
呂雉毫不經意的說道:
“陛下闖下這麽大的禍事,若是不加遮掩,難道要讓世人恥笑嗎?”
“你!”
劉邦憤怒起身,可是卻因為脖子上傷口的疼痛不得不坐下,收殮了自己身上的焰氣。
呂雉看到劉邦那副打落了牙隻能往自己肚子裏咽的憋屈表情,拿著袖口遮住臉麵偷偷的笑了出來:
“陛下不用擔心,臣妾已經安排蕭何去當說客了,想必已經在路上了吧。我想我們還是耐心等待就好。”
看著劉邦又要生氣的氣場,呂雉悠悠的品了一口茶:
“陛下還是不要輕舉妄動最好,昨日你犯的錯太大,恐怕已經和韓信生了嫌隙,還是請陛下,耐心等候吧。”
劉邦被說的啞口無言,心中氣悶卻又找不到可以辯駁的語言,隻好按下心中的念頭耐心等候。大殿內氣壓低沉。蕭何卻是已經快馬飛鞭的趕往韓府。
可是當他到達韓府的時候,周圍安靜的環境,寂寥的街道都給了蕭何一種不安的感覺,他抬手敲響了門環,“篤篤篤”的門聲也沒能帶給蕭何安心的節奏。
“吱呀”
大門慢慢的打開,入眼的不再是以往的那個管家老人,而是韓信的貼身侍衛鍾惺的麵孔,蕭何心中不安的感覺越來越濃鬱。隻見鍾惺慢悠悠的開口:
“我家將軍已經走了,臨走之前說要是先生來找,讓我把這封信交給先生。”
說著從懷裏掏出一段布帛遞交給蕭何,便毫不留情的將大門關閉了,隻餘留下蕭何一人呆呆的站在大門前望著手中的布帛發呆。
蕭何慢慢的的打開它,隻見裏麵隻有一句話:
“知音已難求,知心何處尋,今我何此幸,兩者皆可得。若為知心故,此生無所求。”
蕭何慢慢的閉上了眼眸,又慢慢睜開,他遙望著遠方:
“我明白了,你去吧。”
說著起身上馬,朝宮中而去。
“陛下,蕭何求見!”
“宣。”
劉邦喜笑顏開,急忙傳話,隻見話音剛落,蕭何就已經走了進來,不待劉邦問話,就將手中的東西呈遞給劉邦,低聲說道:
“韓信,走了。”
“什麽!”
劉邦大驚:
“宣禁軍直擊追捕!”
呂雉伸手朝遠方抓了抓,似乎想要握住那一抹光輝:
“漣漪,你說本宮在意的是什麽呢?”
“娘娘……”
漣漪起步上前將手裏的披風蓋在呂雉的身上:
“夏季清晨睡露較重,娘娘還是在意點好。”
呂雉伸手攏了攏身上的披風,笑了笑:
“怎樣,蕭大人思考的如何啊?”
“啊?”
蕭何沒有想到自己已經被呂雉給發現,隻好從一片茂密的樹林中現出身來:
“娘娘一夜未回宮,呆在臣的府下,難道不擔心宮中的流言蜚語嗎?”
“流言蜚語?”
呂後像是聽到什麽好笑的事情一樣,她慢慢走到蕭何的身前站定,用著驕傲不容忍他人褻瀆的聲音說道:
“你覺得發生了那樣的事,本宮還在意什麽?”
聽到這句話,蕭何就好像一下子沒有了力氣一樣直接癱軟在地上:
“我曾經在意著這片山河,我以為我尋到了明主,我盡心籌謀,可是如今發生的一切讓我自己都不得不去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
呂雉聽到蕭何的話,沒有反駁直接轉回首望著剛剛升起的初陽:
“今天的太陽又升起了,又是嶄新的一天。最初少女的我,從不知道我可以走到今天這樣的位置。也從不知道我會有如今的輝煌。
都說曆史像一個個傳說中的故事,聽者興趣滿滿,不時鄙夷其中之人的愚蠢,可是隻有我們才會知道。曆史,隻有走過的人才會明白著其中的艱辛與苦澀。
帝王或許因為出生市井而在教養有所欠缺,身為帝王卻無法心胸寬廣著是他的缺點,可是他的用人之道與權謀之心是他人無法相比的。身為皇後,我沒有去阻止他愚蠢的行為,讓你們這些忠貞之臣寒心是我的過錯。如今大錯已成,再多的懺悔也無用,所以……”
呂雉吧話說到這一停頓,在蕭何不解的眼神中轉身,回首。彎腰,跪地,拜服,參拜。蕭何被呂雉的這一番動作給下的不輕,國母之身怎可跪拜一個下賤之臣。
蕭何急忙彎身跪服:
“娘娘,怎可如此!還是快快請起,蕭何擔當不起。”
呂雉並沒有因為蕭何的話語而有半分動作,她淚眼婆娑:
“蕭何,如今大漢隻有你與韓信交好,昨日之錯已然鑄成,今日之救,還請蕭大人彌補。”
蕭何慢慢的站起身,將呂雉扶起:
“娘娘言重了,可是事到如今我已經看不懂韓信了。”
蕭何站在晨曦之中微微歎息:
“那****入宮之時見到了他,他渾身浴血,如同地獄裏的羅刹。我親眼聽見他說,他說若是沒有辛追,他連劍柄都握不住。”
“怎麽會……”
呂雉萬萬沒有想到會從蕭何嘴裏得到這樣的答案,可是她仍然沒有辦法放棄:
“蕭何,你去試一試好不好,就算不能讓他原諒我大漢,但是也絕不能讓他心存恨意啊。”
蕭何沉默良久,最終轉身看向呂後:
“我可以試一試,但是結果如何聽天意吧。”
“好。”
呂後一口應下,此時門外的一個小太監突然跑進來說道:
“皇後娘娘,陛下急召您。”
呂雉朝蕭何對視一眼,拿過漣漪手中的披風:
“蕭大人,拜托了。”
說完就隨著小太監離去。蕭何望了望天邊已經高升的太陽,朝身邊的小廝吩咐道:
“備馬,去韓府。”
“諾!”
呂雉一路坐車趕回未央宮,卻不想劉邦已經起身坐在書桌前看奏折了,呂雉踏進大殿,身邊的侍從都紛紛退下,劉邦聽見腳步聲慢慢的將頭抬起來,看到來人後聲音虛弱的質問:
“你去哪了?”
“去給你收拾爛攤子了。”
呂雉毫不經意的說道:
“陛下闖下這麽大的禍事,若是不加遮掩,難道要讓世人恥笑嗎?”
“你!”
劉邦憤怒起身,可是卻因為脖子上傷口的疼痛不得不坐下,收殮了自己身上的焰氣。
呂雉看到劉邦那副打落了牙隻能往自己肚子裏咽的憋屈表情,拿著袖口遮住臉麵偷偷的笑了出來:
“陛下不用擔心,臣妾已經安排蕭何去當說客了,想必已經在路上了吧。我想我們還是耐心等待就好。”
看著劉邦又要生氣的氣場,呂雉悠悠的品了一口茶:
“陛下還是不要輕舉妄動最好,昨日你犯的錯太大,恐怕已經和韓信生了嫌隙,還是請陛下,耐心等候吧。”
劉邦被說的啞口無言,心中氣悶卻又找不到可以辯駁的語言,隻好按下心中的念頭耐心等候。大殿內氣壓低沉。蕭何卻是已經快馬飛鞭的趕往韓府。
可是當他到達韓府的時候,周圍安靜的環境,寂寥的街道都給了蕭何一種不安的感覺,他抬手敲響了門環,“篤篤篤”的門聲也沒能帶給蕭何安心的節奏。
“吱呀”
大門慢慢的打開,入眼的不再是以往的那個管家老人,而是韓信的貼身侍衛鍾惺的麵孔,蕭何心中不安的感覺越來越濃鬱。隻見鍾惺慢悠悠的開口:
“我家將軍已經走了,臨走之前說要是先生來找,讓我把這封信交給先生。”
說著從懷裏掏出一段布帛遞交給蕭何,便毫不留情的將大門關閉了,隻餘留下蕭何一人呆呆的站在大門前望著手中的布帛發呆。
蕭何慢慢的的打開它,隻見裏麵隻有一句話:
“知音已難求,知心何處尋,今我何此幸,兩者皆可得。若為知心故,此生無所求。”
蕭何慢慢的閉上了眼眸,又慢慢睜開,他遙望著遠方:
“我明白了,你去吧。”
說著起身上馬,朝宮中而去。
“陛下,蕭何求見!”
“宣。”
劉邦喜笑顏開,急忙傳話,隻見話音剛落,蕭何就已經走了進來,不待劉邦問話,就將手中的東西呈遞給劉邦,低聲說道:
“韓信,走了。”
“什麽!”
劉邦大驚:
“宣禁軍直擊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