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太史慈、典韋、華雄、黃敘、張郃、褚燕和田豐七騎絕塵而去,楊奉的心情也有點如釋重負,征服、剿滅異族是楊奉來到漢末時代最期望做到的事情,邪馬台國和辰國的成功使得楊奉的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了,此次斷然北征,與其說是為了掃除身後的隱患,使自己可以全力與袁紹、曹操、丁行周旋,其實不如說是楊奉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大動此幹戈,更是為了拓展自己日後的疆土。


    回了回神,楊奉策馬轉身,向信都方向而去,許褚、郭嘉兩人急忙跟上。


    一路之上,楊奉一言不發,弄得許褚和郭嘉兩人麵麵相覷,不知道楊奉為何在送走太史慈等人之後反倒是變得心事重重了。


    許褚是一個粗人,不知道該說什麽,於是便朝郭嘉使了一個眼色。郭嘉會意,一夾馬腹,縱馬上前,與楊奉並行,轉頭對楊奉道:“主公,可是為太史將軍等人擔心?”


    楊奉微微一笑,並未接話。


    郭嘉見狀,又道:“太史將軍雖有袞州之敗,但卻也是因為荀諶投敵所致,非是太史將軍能力不足。而且,此次太史將軍又是主動請命,必然會小心萬分,唯恐有負主公之厚托,而且還有符皓從旁相助,張郃、華雄、褚燕皆是我軍之文武全才大將,征討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必然馬到功成。”


    楊奉見郭嘉誤會了,停下了馬匹,轉身望了望身後,微微一笑道:“奉並非是擔心子義,而是擔心此戰之後,會使得鮮卑和夫餘等國有唇亡齒寒之感,聯合起來,如此的話,我軍下一步進軍鮮卑和夫餘便會是更加困難。”


    郭嘉臉上一紅,心中暗道,原來主公擔心的並不是太史慈,而是如何能夠進一步開疆闊土,看來主公思慮之遠,非是我等所能及也。


    許褚這時也趕了上來,駐馬在楊奉的右側,聞言忍不住插嘴道:“這有何難,子義素來驍勇善戰,隻要能夠平定了高句麗,必然能夠使得鮮卑和夫餘等國望風歸降,說不定兵不血刃便可一統北部各國呢。”


    楊奉知道許褚的腦筋簡單,對於這種問題隻是單純地從他自己知道的最表層去理解,搖了搖頭道:“仲康此言差矣,我軍將邪馬台國滅國,將其國中男子殺的一人不剩之事,必然早就傳到了北部各國,這個消息也許會為子義他們帶來很大的困難,更可能會使他們因此而全軍覆沒。”


    許褚嚇了一跳,急聲道:“主公莫要故意嚇許褚,這樣說來,子義他們豈不是回不來了嗎?”


    楊奉歎了一口氣道:“也不是如此,我已經給了太史慈一個錦囊妙計,告之其在遇到第一個左右不定的困難的時候開啟,也許能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這次我之所以冒著這麽大的風險,讓子義他們率軍北伐,其實也是為了日後的一統中原做一個準備。”


    郭嘉已經明白了楊奉這樣安排的目的,聽了楊奉的這話,接口道:“主公是不是想吞並北部各國,然後一麵從幽冀向西出兵,一麵迂回包抄,出奇兵在其身後,丁行、袁紹等人必定會始料未及,措不及防。”


    楊奉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此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能不能成功,就看子義他們了。若能成功,我等再毋須擔心袁紹、丁行、曹操等人的聯盟了。”說完之後,楊奉一夾馬腹,縱馬向前馳去,許褚和郭嘉見狀,急忙跟上。


    高句麗雖然是一個國家,卻由沸流部、多勿部、椽那部、貫那部、桓那部五個部落共同組成,高句麗於公元前37年立國,這標誌著沸流部的形成,公元前36年建立多勿部,公元22年置椽那部,雖然《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中遲至公元72年才出現貫那部,公元74年才出現桓那部,五部類似五個半獨立王國。高句麗國家就是五部的政治聯合體,高句麗王對各部的統治主要表現在對各部官員的任免上。


    高句麗王並不是終身的,最多能在位二十年,更不能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子女,而是要在下台之前開一個“會群臣”,也就是五部部長會議,這既是高句麗國的最高決策機構,也是其最高執行機構。


    “會群臣”其實就是從其餘四部部長中選出一人成為新的高句麗王,在這一點上高句麗政權似乎是民主集中製在封建社會的一種體現。正是這種最民族和文明的政權交接的出現,才使得高句麗國能夠逐漸強大起來,並且一直持續到了唐朝才被滅國。


    在楊奉出兵高句麗的這一年,正是貫那部部長朱能任高句麗國王的第二年。


    以往能夠從一部部長被推選為高句麗國王,年齡大多在四十歲左右,在任十年也就不錯了。但是,朱能在去年成為高句麗國王的時候,卻隻有三十三歲,從年齡的優勢上來看,在三十三歲便能夠成為高句麗的國王,朱能必然有其過人之處。但是,朱能如此年輕的年齡卻也成了高句麗提前七百年被滅國的原因,因為朱能的年輕,使得他並沒有對大漢軍隊的進犯感到恐懼,而是勇敢而自信地接受了挑戰。


    為了不讓高句麗國有任何察覺,進而達到突襲的目的,楊奉這次的大軍集結也是做的十分小心了,將五萬人馬(楊奉又為太史慈增加了兩萬人馬以作攻城之用,其中一萬辰國人,一萬幽州軍,這兩萬軍經過半年的類似於陷陣營的訓練,效果雖然不如陷陣營強,卻也大大出於楊奉的意料以外)化整為零之後,然後在遼東郡的本溪匯合。太史慈等七人則隨後到達,率領大軍突襲高句麗的京師丸都,以達到趁其不備,一戰而勝的效果。


    但是,不知是是什麽原因,高句麗王還是知道了太史慈軍隊的異動,不過,很可惜或者說很幸運的是,高句麗王並沒有去想邪馬台國是怎樣滅國的,辰國是怎樣一步步被楊奉一步步蠶食掉,最後也被滅國的,而是很自信的相信自己的軍隊。


    經過了袞州之敗,太史慈似乎變得更成熟了,高句麗的細微變動沒能逃過太史慈的眼睛。既然消息已經外泄,奇襲的計劃便宣告流產,太史慈自然不會拿著七萬人馬去強攻對方高大的城牆,畢竟他所率領的都是騎兵,用於攻城戰,實在是浪費而又效果不大。


    發覺了高句麗軍隊的異動,太史慈馬上停止了奇襲的作戰方案,命令就地紮營,與田豐等人商議對策。


    太史慈望著帳內六人,臉色凝重,沉聲道:“諸位,主公此次調兵遣將,行事甚為周密,沒想到消息仍然被透露到了高句麗國。方才我軍派去的探馬回報,說是高句麗王正在從四邊收縮兵力,看來是已經知道了我軍準備進攻的消息了,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褚燕首先道:“將軍之意,莫非是我軍內部出了奸細不成?”


    太史慈輕輕頜了頜首道:“不錯,此次出兵雖說是在半年之前主公便開始準備,但是也僅限於我軍的高層人員知道,而且就連大軍的訓練也都是封閉式訓練,如此周密的安排部署,就連袁紹、曹操等人都沒有探查到,若是沒有奸細,如何能傳到遠處北方的高句麗呢。”


    田豐輕輕頜首道:“太史將軍所言甚是,豐也感覺此事蹊蹺,隻是沒有想到會有奸細告密。”


    典韋聽了,叫嚷嚷道:“他奶奶的,是誰告了密,老典若是知道了,非把他的脖子擰下來當夜壺不可。”


    聽了典韋的話,太史慈不禁莞爾,微微一笑道:“慈昨夜細思良久,最終覺得這奸細並非是出自我軍內部。”


    眾人聞言,不覺奇怪,不是出自內部,外人更不可能知道如此重大的軍事秘密。


    突然,張郃的眼睛一亮,脫口道:“太史將軍莫非是說這遼東太守公孫度?”


    太史慈點了點頭,心中道,主公曾多次提及張郃是一員智勇兼具的上將之才,今日看來果然不假,口中道:“慈也隻是猜測,並沒有什麽證據。”


    聽了太史慈的話,眾人不覺都沉默起來,更是覺得事態嚴重了。


    這次楊奉之所以敢讓太史慈的五萬大軍孤軍深入,便是因為此事甚為隱秘,高句麗國無人知道,並沒有防備,突出一個“奇”字,攻其不備,以最快的方式直接逼到高句麗國京師丸都城下,再以具有幾乎和陷陣營相同攻城能力的兩萬士兵攻打丸都城,一舉將其拿下。丸都隻要失守,高句麗必定舉國大亂,群龍無首。隻要太史慈按照楊奉的吩咐,嚴明軍紀,對百姓秋毫無犯,必然不會遭到太大的反抗。


    一旦高句麗國的局勢穩定下來,楊奉便會開始施展他的同化策略,大力提倡兩國通婚,並許以厚重的好處鼓勵高句麗人遷入青冀兩州,鼓勵幽青冀三州的百姓遷入高句麗居住,如此一來,多年之後,高句麗勢必也會和辰國一樣,分不出誰是高句麗人誰是漢人了。但是,太史慈大軍準備入侵的消息已經被高句麗王所知,奇襲的目的已經達不到了,這五萬大軍要想滅掉高句麗的可能性便幾乎為零了。


    過了良久,田豐說了一句話:“俊義雖然沒有證據,但此猜測應該八九不離十,豐倒是有一計,可以查出公孫度是不是奸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老三並收藏三國之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