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晨再次來到烽火商號,督促沈越抓緊紡線,經過一天一夜的晾曬,羊毛已經幹燥好了,味道也沒有之前那麽重了,隻是略帶些異味,平蘭有些強迫症,還不放心,又想出辦法,把羊毛堆到屋子裏,用熏香熏過,將異味徹底除盡。
因為羊毛纖維不是很長,所以紡起線來和棉花有些區別,沈越在後世倒是見過網上一些達人曬出的照片,紡線之前先要疏毛,有專門的羊毛梳子,看起來像是雜耍藝人用來表演的釘床,密密麻麻的釘子密集分布在一塊木板上,作用主要是把羊毛纖維拉鬆,使其蓬鬆到最大程度,這樣紡線的時候可以拉出很長很長的纖維而不斷。
而手工紡線有棒槌紡和紡車紡兩種,這次做的急,沈越沒時間試驗將棉紡車改成紡羊毛,隻好先采用棒槌紡,反正人手足夠,這些羊毛估計半天就能紡完,棒槌做起來簡單,一個圓盤中間穿過長木棍,像是個大號的陀螺,羊毛線條穿過木棍頂端固定的小鐵圈,在圓盤旋轉帶動下,繞在木棍上。
因為之前做背包的緣故,商號的女工眾多,都是心靈手巧,雖然是第一次做,但羊毛比麻線和棉線更強韌,而且線也粗,很快就將羊毛紡線完成。
接下來便要織毛衣了,不過沈越對這個可不擅長,自己隻是小時候在家見母親織過,做多幫忙打打下手,哪裏懂織毛衣,除了知道多準備點竹簽子,啥也記不得了,隻好在這些女工麵前稍微講解一下大概方式,讓她們自己領悟。
還真別說古人愚笨,很快就有幾個婦人琢磨出織法,沈越檢查一下,看上倒也可行,雖然隻是能織出長條形的如圍脖的簡單物件,但這也是今後需要的,隻要多給她們些時間摸索,相信更複雜的織法也能琢磨出來,到時候毛衣、手套、襪子就都能用上了。尤其以後去了沈陽天氣太冷,若能穿上羊絨襪子,會舒服得多。
另外光靠針織也隻能做些像毛衣圍巾之類的小物件,沈越又讓人試驗了一下羊毛線織布,做成大點的毯子,今後有大量羊毛等著回收,必須開發出更多的用途出來才行。
看著成功在望,歐陽晨喜出望外,拍著沈越的肩膀說道,
“這羊毛羊肉應該都沒問題了,老夫也就放了一半的心,不過玉米杆作飼料的事進行的怎麽樣,這個才是重中之重,要是缺了這一項,咱們今後對那些外族就少了掣肘,而且以後去收羊時還會被他們漫天要價。”
他知道沈越很快就要南下了,所以這段時間抓緊督促,及早把這些事情做好基礎,自己的前程可都押在這上麵了。
“應該差不多了,那些釀酒師傅都是幾十年的手藝人,他們對我說的方法也有些心得,咱們找幾隻羊過來試試,看它們愛不愛吃。”
歐陽晨趕忙吩咐手下去找羊,這幾日火鍋已在城中風靡起來,已是一樣難求,好不容易才找來兩隻瘦弱的綿羊,大概是店家看這兩隻羊太小,現在宰了有些不劃算,先養著上膘,否則早就進了客人的肚子。
一處隱秘的院子裏,釀酒師傅們小心翼翼的抬出幾口小陶缸來,這幾日他們吃住都在這裏,外麵有商號和衙門的人守著。
這飼料發酵雖然比釀酒工藝要簡單一些,他們卻不敢馬虎,玉米秸稈不多,用完就了就得等上一年才行,而且沈東家和縣令大人都說了,這些東西可是利國利民的寶貝,比那些酒水要珍貴太多。
沈越命人拆去缸口的泥封,淡淡的酒香冒了出來,發酵好的飼料分成幾堆倒在地上,還有些濕潤,顏色綠中帶黃。
之所以要對秸稈發酵,是為了把其中的粗纖維轉化成能被動物吸收的營養物質,提高了動物對粗纖維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這樣不僅能使秸稈飼料柔軟膨脹,而且帶有醇香、酸香、果香味,還能增加動物腸胃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提高免疫力。
不過畢竟現在沒有合適的檢測方法,隻好由這些綿羊食客根據自己的口味選了。
兩隻羊嗅覺靈敏,很快就湊上去咀嚼起來,對一旁放著的青草也置之不理,拉著兩隻羊分別嚐過幾堆飼料後,終於選出一堆最受歡迎的飼料,這樣配方和工藝便能確定下來了。
看著羊兒吃得津津有味,眾人都鬆了一口氣,比自己吃了美食還要舒心,這幾天的辛苦終於沒有白費。
歐陽晨卻趕緊讓人把羊拉走,將剩下的飼料小心的收集到一個精致的罐子裏,密封包好,他打算當做樣品送回京城,將罐子像是抱孩子一般嗬護在懷裏。
“這些隻是最初級的飼料,今後等糧食多了,還可以加上玉米澱粉,豆渣之類的,比這要好上更多。”沈越看著他一副守財奴的樣子哭笑不得。
“有這樣就足夠了,再加那麽多東西就太金貴了,人都吃不飽飯,哪還顧得上畜生,若不是事關邊疆安危,我何嚐想為那些牧民操心,咱們再去前院看看,那些姑娘們應該快織好成品了,我再選條最好的羊毛圍巾,一並給皇上送過去,他老人家一定龍顏大悅。”
平蘭這次倒是客氣,不光給了圍巾,還送上不少上好的香皂洗液,沈越已經交代過她,這次歐陽晨再派人進京,是要在京城設立駐京辦事處的,到時候少不了要到處送禮,真金白銀不敢拿出去,這些新鮮商品正好稱手,也算是替烽火商號的打開京城的市場做些準備。
應付領導視察可是個麻煩事,好不容易將歐陽晨打發走,沈越這才歇了口氣,終於要緊的事情都安排妥當,再過幾天就可以安心啟程了。對於古代富庶繁華的江南之地,沈越心中充滿著期待。
另外也可以見到同為穿越者的沈萬三,自己可是有好多事想和他說,這幾個月來雖然自己已經逐漸立足,但心中的壓抑和疑惑卻越來越多,還能不能穿越回去?自己的所作所為會不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到底今後的路該如何走?這些都不得而知,人總是孤獨的,想要找個同類去訴說。
因為羊毛纖維不是很長,所以紡起線來和棉花有些區別,沈越在後世倒是見過網上一些達人曬出的照片,紡線之前先要疏毛,有專門的羊毛梳子,看起來像是雜耍藝人用來表演的釘床,密密麻麻的釘子密集分布在一塊木板上,作用主要是把羊毛纖維拉鬆,使其蓬鬆到最大程度,這樣紡線的時候可以拉出很長很長的纖維而不斷。
而手工紡線有棒槌紡和紡車紡兩種,這次做的急,沈越沒時間試驗將棉紡車改成紡羊毛,隻好先采用棒槌紡,反正人手足夠,這些羊毛估計半天就能紡完,棒槌做起來簡單,一個圓盤中間穿過長木棍,像是個大號的陀螺,羊毛線條穿過木棍頂端固定的小鐵圈,在圓盤旋轉帶動下,繞在木棍上。
因為之前做背包的緣故,商號的女工眾多,都是心靈手巧,雖然是第一次做,但羊毛比麻線和棉線更強韌,而且線也粗,很快就將羊毛紡線完成。
接下來便要織毛衣了,不過沈越對這個可不擅長,自己隻是小時候在家見母親織過,做多幫忙打打下手,哪裏懂織毛衣,除了知道多準備點竹簽子,啥也記不得了,隻好在這些女工麵前稍微講解一下大概方式,讓她們自己領悟。
還真別說古人愚笨,很快就有幾個婦人琢磨出織法,沈越檢查一下,看上倒也可行,雖然隻是能織出長條形的如圍脖的簡單物件,但這也是今後需要的,隻要多給她們些時間摸索,相信更複雜的織法也能琢磨出來,到時候毛衣、手套、襪子就都能用上了。尤其以後去了沈陽天氣太冷,若能穿上羊絨襪子,會舒服得多。
另外光靠針織也隻能做些像毛衣圍巾之類的小物件,沈越又讓人試驗了一下羊毛線織布,做成大點的毯子,今後有大量羊毛等著回收,必須開發出更多的用途出來才行。
看著成功在望,歐陽晨喜出望外,拍著沈越的肩膀說道,
“這羊毛羊肉應該都沒問題了,老夫也就放了一半的心,不過玉米杆作飼料的事進行的怎麽樣,這個才是重中之重,要是缺了這一項,咱們今後對那些外族就少了掣肘,而且以後去收羊時還會被他們漫天要價。”
他知道沈越很快就要南下了,所以這段時間抓緊督促,及早把這些事情做好基礎,自己的前程可都押在這上麵了。
“應該差不多了,那些釀酒師傅都是幾十年的手藝人,他們對我說的方法也有些心得,咱們找幾隻羊過來試試,看它們愛不愛吃。”
歐陽晨趕忙吩咐手下去找羊,這幾日火鍋已在城中風靡起來,已是一樣難求,好不容易才找來兩隻瘦弱的綿羊,大概是店家看這兩隻羊太小,現在宰了有些不劃算,先養著上膘,否則早就進了客人的肚子。
一處隱秘的院子裏,釀酒師傅們小心翼翼的抬出幾口小陶缸來,這幾日他們吃住都在這裏,外麵有商號和衙門的人守著。
這飼料發酵雖然比釀酒工藝要簡單一些,他們卻不敢馬虎,玉米秸稈不多,用完就了就得等上一年才行,而且沈東家和縣令大人都說了,這些東西可是利國利民的寶貝,比那些酒水要珍貴太多。
沈越命人拆去缸口的泥封,淡淡的酒香冒了出來,發酵好的飼料分成幾堆倒在地上,還有些濕潤,顏色綠中帶黃。
之所以要對秸稈發酵,是為了把其中的粗纖維轉化成能被動物吸收的營養物質,提高了動物對粗纖維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這樣不僅能使秸稈飼料柔軟膨脹,而且帶有醇香、酸香、果香味,還能增加動物腸胃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提高免疫力。
不過畢竟現在沒有合適的檢測方法,隻好由這些綿羊食客根據自己的口味選了。
兩隻羊嗅覺靈敏,很快就湊上去咀嚼起來,對一旁放著的青草也置之不理,拉著兩隻羊分別嚐過幾堆飼料後,終於選出一堆最受歡迎的飼料,這樣配方和工藝便能確定下來了。
看著羊兒吃得津津有味,眾人都鬆了一口氣,比自己吃了美食還要舒心,這幾天的辛苦終於沒有白費。
歐陽晨卻趕緊讓人把羊拉走,將剩下的飼料小心的收集到一個精致的罐子裏,密封包好,他打算當做樣品送回京城,將罐子像是抱孩子一般嗬護在懷裏。
“這些隻是最初級的飼料,今後等糧食多了,還可以加上玉米澱粉,豆渣之類的,比這要好上更多。”沈越看著他一副守財奴的樣子哭笑不得。
“有這樣就足夠了,再加那麽多東西就太金貴了,人都吃不飽飯,哪還顧得上畜生,若不是事關邊疆安危,我何嚐想為那些牧民操心,咱們再去前院看看,那些姑娘們應該快織好成品了,我再選條最好的羊毛圍巾,一並給皇上送過去,他老人家一定龍顏大悅。”
平蘭這次倒是客氣,不光給了圍巾,還送上不少上好的香皂洗液,沈越已經交代過她,這次歐陽晨再派人進京,是要在京城設立駐京辦事處的,到時候少不了要到處送禮,真金白銀不敢拿出去,這些新鮮商品正好稱手,也算是替烽火商號的打開京城的市場做些準備。
應付領導視察可是個麻煩事,好不容易將歐陽晨打發走,沈越這才歇了口氣,終於要緊的事情都安排妥當,再過幾天就可以安心啟程了。對於古代富庶繁華的江南之地,沈越心中充滿著期待。
另外也可以見到同為穿越者的沈萬三,自己可是有好多事想和他說,這幾個月來雖然自己已經逐漸立足,但心中的壓抑和疑惑卻越來越多,還能不能穿越回去?自己的所作所為會不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到底今後的路該如何走?這些都不得而知,人總是孤獨的,想要找個同類去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