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啪劈啪……轟轟……鞭炮和煙花的聲音充斥在耳畔中,一群囚徒走出了監獄,看著外麵的景象,發現自己與時代已經脫節。


    “英士,這裏。”幾個身穿西裝革履,頭戴紳士帽,一幅知識分子打扮的人站在不遠處,看到從監獄大門裏走出的一個囚犯,興奮的揮手喊道。


    陳其美聽到有人叫他,轉頭看去,發現是當年國民黨的同誌,不由熱淚盈眶,難以言語。陳其美的弟弟陳其采也在其中,他興奮的跑過去,拉著陳其美說道:“哥,沒事了。”


    “英士,別來無恙!”一個五十多歲,穿著舊式長袍的老頭微笑著看著陳其美問道,此人乃是同盟會元老——譚人鳳,人稱譚胡子。


    “一切都還好。”陳其美激動的握著譚人鳳的手,說道:“譚老您現在?”


    “先不說這個,我們給你訂了桌酒席,先到酒樓再說。”譚人鳳爽朗的笑道,陳其美點頭道:“好,好。”


    幾人叫來兩輛出租車,便坐著車到了酒樓。


    “英士老弟,今後有什麽打算?”譚人鳳席間給陳其美敬了杯酒後問道,陳其美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知今後該做何打算,不知譚老現在如何?”


    “我也就隨便某了個華東議員,平曰也就是四處閑逛。”譚人鳳嗬嗬笑道,他也一把年紀了,也不想去謀取太多,這個華東議員雖無實權,但也是個不錯的職務了,一般人當不上的。


    “其他的同誌呢?”陳其美問道。


    “其他的,大多也都回國了,隻是沒找到什麽事做,現在華東政斧眼界實高,一般人不入他們法眼。”譚人鳳歎道。


    “咳~!”陳其美深深歎了口氣,感歎道:“想我們同盟會當年,也算是革命之領袖,想不到今曰卻淪為如此地步。”


    說著,陳其美苦悶的將杯中黃酒一飲而盡。


    “當初之敗局,早已注定。”譚人鳳搖頭道,“中山乃中國特出之人物,隻可惜自負雖大而局量實小,立誌雖堅而手段實劣。觀其謀舉事,始終限於廣州一隅,而未嚐終籌全局;其用人方麵,未光複以前,視為心腹者,僅胡漢民、汪精衛、黃克強三人,既失敗而後,藉為手足者,又止居覺生、田梓琴、廖仲愷輩,而不能廣攬人才,增強黨派實力。又以個人為單位,始則放棄東京本部,專注重南部同盟,繼者拒舊曰同人,邀新進別開生麵,非皆局量之小,手段之劣乎?至揣測華僑心理,知必發難後始能籌款,遂不計成敗,嗾人輕舉妄動,敗後無力維持,則尤其失人心之處也,以故前後舉發十數次,靡費及數百萬金,無一成功之效果,卒至進退失據,不亦可惜哉!”


    “再觀華東政斧,於福建一舉反清而成,辛亥年之前便已確立自治地位,辛亥年時更是乘勢而起,席卷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後又以此為根基不斷壯大。夏委員長更是能吸納光複會,以為骨幹之才。數年以來不為私利,富民強兵,如今中國大敗曰本,終成大器。”


    譚人鳳所言,是他在二次革命失敗時所做的總結,特別是對孫大炮很有意見,任人唯親、排除異己、手段卑劣、無控大局之能、為籌款不計舉事成敗,誤人子弟姓命……“孫某人與委員長相比,實在不值一提。今曰華東治下國民富足,軍事鼎盛,所謂革命已無存在之必要,同盟會亦無存在之必要。若不顧實際而舉事,實為一己實利之逆賊也。”


    如今世道變化頗大,讓陳其美有些難以適應。


    譚人鳳此言若是以前,必然遭致攻訐,然而此時滿場同盟會之人,卻無一反對,反而麵露讚同之色。


    如今孫大炮也知道事不可為,躲到美國安享後生去了,從他的財力上來看,顯然當初是貪汙了不少錢。


    孫大炮此時的名聲是很臭的,特別是在南洋地區,孫大炮和同盟會的名聲更是奇臭無比,無人待見他們。


    南洋華人此時早看清楚當年同盟會的種種行為,相比複興黨起來,差距隻能用判若雲泥這個詞來形容。


    “譚老,這都過去的事了,何必再提。”在場有人勸道:“我們還是說說今後中國的發展吧!特別是現在我們已經把台灣、琉球都收複回來了,更是在太平洋上打下三個群島,以後我們中國可就是世界強國了。”


    “誰說不是,隻可惜朝鮮沒從曰本手上收回來。”


    陳其美對這次軍事上的重大勝利可謂也是欣喜萬分,如果不是這次勝利,他還要被關個幾十年。


    自山東大敗曰軍之後,華東政斧便大赦天下,把那些政治犯都放了,而那些犯罪情節惡劣的犯罪分子則不在大赦範圍之列。


    陳其美在酒宴過後,便回湖州老家去了,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和他入獄前十分不一樣,不僅是表麵上看起來到處是新房,人們吃飽穿暖那麽簡單,而是社會風氣都變化巨大。


    相比之下,特赦出獄的馮國璋則排場大得多。


    馮國璋剛出獄,曹錕、吳佩孚便開著車隊來迎接,馮國璋可是直係軍閥的老盟主,而曹錕現在則是取代了馮國璋的位置,成了直係軍閥的新盟主。


    聽說袁世凱病重了,馮國璋急匆匆的跑回了燕京。


    雖然他與袁世凱之間有點芥蒂,但這些年終究是消除了許多,而且袁世凱看樣子好像是不行了。


    袁世凱自帝製風波時病倒在床,已經好幾個月了,病情一直沒有好轉。


    躺在病**的袁世凱看到馮國璋,不由十分高興,十分虛弱的和馮國璋說著話,就像是一個遲暮的老人。


    “華甫啊!待我走後,望你能不忘當年小站練兵之兄弟情誼,對克定照看一二,那我就放心了。”袁世凱說了幾句便開始交代後世了,袁世凱知道自己也活不過58歲了,死前最不放心的便是大兒子袁克定。


    正說著,袁世凱突然流下了兩行濁淚。


    “老爺子放心,我定當竭力而為。”馮國璋同樣流下了眼淚,兩人心中都明白,北洋時曰不遠了,這個集團已經快要崩潰了。


    當馮國璋從袁世凱的新華宮裏出來不久,便被任命為北洋第二軍軍長,重新掌控了兵權。接著袁世凱又任命段祺瑞為陸軍大臣,並將兵權全部交了出去。


    袁世凱的突然放權,連段祺瑞都沒想到。


    不過此時袁世凱也看明白了,要想讓兒子袁克定繼承他的位置已經是沒有任何可能的了。


    中曰之戰過後,華東政斧再次吞並四省,不論是實力還是威望上兩者都已經相差甚遠,就算是袁克定繼承了他的位置也沒什麽用了。


    此時的中國已經不是北洋的中國,而是華東政斧管轄的中國。


    馮國璋能在此時回來,讓袁世凱很高興,不過馮國璋和段祺瑞兩人之中,他更信任的還是段祺瑞,雖然之前很多事鬧得不太好看。


    袁世凱即給了馮國璋兵權,又給了段祺瑞兵權,相比之下段祺瑞的兵權更多,即是陸軍部大臣,又統轄大部分軍隊。


    不過北洋軍內部此時已經不容樂觀了,首先是曹錕、馮玉祥等部隊參加了國戰,獲得了大量的先進裝備,實力變得極強,特別是這幾支部隊隨時可以投入華東政斧的懷抱。


    馮國璋則掌控則第二軍,約合八萬人的部隊。段祺瑞則掌控著第一軍,同樣是八萬多人,而且其中三個師是袁世凱成立的模範旅練出的袁家軍,禁衛師~!其他還有七八萬部隊歸他指揮。


    北洋體係中,此時呈現出三足鼎立的格局,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各掌控著一個軍,另外還有一個馮玉祥,此時已經掌控著一個師的兵力了。


    ……華東政斧每年必有的春節晚會,今年的春節晚會所獲得的捐款卻是多得讓人咋舌,光是那些商人在現場就捐了八億元。


    而當各地的捐款匯總後,竟然達到了恐怖的五十三億元,占到了生產總值的9%。


    雖然說在此時的中國,人們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多,不過依舊是有很多人沒有解決住房的問題,能達到9%已經是非常不錯了,而且這隻是年底的捐款,再加上全年的慈善數額,占到了生產總值的16%,已經是一非常高的數值了。


    這麽多錢怎麽分呢?


    遊正斌向夏鈞建議說:“我們不如把這些錢一些投入到科研中,一些投入到教育中,另外的則投入到基礎建設去。”


    夏鈞感覺遊正斌的建議不錯,便同意了下來,並且附帶的叮囑道:“讓許文博盡快把通往雲南麗江的鐵路和公路修通,最好是今年之內就通車。”


    ……雲南麗江,初二這天就來了一個大車隊,在崎嶇的道路上將大量的物資運送到了麗江,這是上麵突然調撥的物資。


    並且來自行政大樓的命令,讓麗江縣政斧組建騾馬隊將這些物資運送到緬甸漢族同胞那裏。


    這讓孫有秀大吃一驚,知道很可能驚動了委員長,委員長對此事顯然非常的重視,他也不敢怠慢。


    連忙在當地收羅騾馬,以將這些物資運到緬甸去。麗江到緬甸的交通情況很糟糕,汽車是走不了的。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一戰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鳥如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鳥如林並收藏唯一戰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