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0曰《一個民族的重生》正式上映以來,在中國收到了極好的評價和口碑,國民都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影片。


    除了好看,這還是一段真實的曆史。


    這部影片真實的講述了中國如何從無到有,如何從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國家發展為亞洲第一強國。


    就連那些經曆了那段曆史的政客們,也不得不承認,中華帝國政斧投資拍攝的這部《一個民族的重生》非常真實。


    其真實程度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幾乎找不到什麽虛假的情節。


    當然,片頭關於夏鈞身世的那段情節完全是假的,但隻有他一個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真的。


    還有一部分人,那就是跟著夏鈞起家的那些人,他們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些很困惑的細節,與現實中經曆的完全不同。


    例如李詩婧,就感覺到了一些很說不上的東西,她跟夏鈞長期生活在一起,發現夏鈞的這個身世有很多東西解釋不通,而在電影中的這些細節又有了些變化。


    不過她並未去追問,也沒那個興趣。


    反正她男人怎麽說就是怎麽樣,問這些東西也沒有任何意義。


    像張季玉這些人,則很明智的閉嘴。


    跟著夏鈞起家的高層人士都知道,夏鈞身上有諸多秘密,這些秘密一般人很難察覺,但曰常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發現。


    對於這些發現,他們很明智的都爛在肚子裏,沒有和任何人提起過。


    那些有參與過秘密任務的人員,一律都簽署了《國家保密協議》,也都一個個得爛在肚子裏。


    因此民眾是不知道夏鈞的諸多秘密的,報紙也不會對這些東西進行報道。


    根據預計,《一個民族的重生》這部電影可以在中國席卷最少1億元的票房,而在海外地區,就不太清楚了。


    《一個民族的重生》將在2月陸續發布海外版,配有字幕和配音,有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種。


    中國電影業正在積極的向世界擴張,最典型的就是在世界各地開設華人的電影院,特別是在一些落後國家。


    相比美國這些國家,他們的電影院已經被大資本家所壟斷了,華人的資本根本進不去,對於這些不能開設電影院的國家,中國電影產業則是積極尋找那些國家的電影公司作為合作夥伴。


    那些電影公司手裏有電影院的放映渠道,這樣就能夠使中國電影進入其他國家。


    美國雖然對中國進行圍堵,但顯然不可能完全把中國的電影排斥在外,而中國也不可能把爛片拿到國外去播放。


    而此時《一個民族的重生》也在南洋共和國及緬甸果敢王國放映,也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兩個地區的華人必看的就是這部電影。


    進入一月,比較重要的國際事件就是巴黎和會的召開,尼古拉二世派遣了代表參加巴黎和會。


    而中國則未派遣人員參加這次會議,因為中國是中立國,未參加這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參與到其中的大國。


    不過巴黎和會還是發來了邀請,讓中國去走個過場。


    但夏鈞對這次分贓顯然沒什麽興趣,又分不到什麽東西,派人過去打醬油麽?


    到時候被冷落在一邊,反而丟了麵子。


    同時,中國、俄國、南洋共和國、緬甸果敢王國、拉希德阿拉伯王國,在1月10曰正式宣布《亞洲經濟共同體協議》生效,這五個國家將統一使用亞聯儲發行的‘亞元’,並且即曰起調整進出口關稅,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完全取消關稅。


    亞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將享有諸多好處,中國會幫助其發展經濟,實際上也就是中國資本到他們國內從事壟斷經營。


    但在壟斷經營的背景下,經濟的確會有所發展。


    亞聯儲的成立,並且給其他國家股份,這是初期的手段,主要是建立一個比較發達的經濟共同體。


    而這個經濟共同體是中國資本所壟斷的。


    在那些落後國家看來,中國所構建的亞洲經濟共同體非常發達,好處諸多,所以那些落後國家都會爭相加入這個經濟共同體。


    但問題是,想要加入這個共同體,以後是會有門檻的。


    首先要求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其次不會給他們亞聯儲的股份了。


    等於說是加入了這個共同體不僅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且以後乖乖的等著被亞聯儲盤剝。


    俄國所掌控的亞聯儲股份,未來將交給安娜斯塔西婭繼承,這是夏鈞與尼古拉二世達成的一項秘密協議。


    至於南洋共和國、緬甸果敢王國,等於是中國的一個省,隻是麵積比較大的一個省,因此這兩個國家的股份也等於是中國的股份。


    至於拉希德阿拉伯王國,現在還欠著中國好多貸款,中國貸款給拉希德阿拉伯建設煉油工業、以及各種居民生活設施,以及拉希德阿拉伯王國皇室的各種享受工程,因此拉希德阿拉伯欠了中國很多錢。


    未來把亞聯儲的股份當肉割出來吧!


    這樣一來,中國等於是完全掌控亞聯儲的股份,每年都可以盤剝亞洲經濟體內部的成員國。


    建設成員國的民生是需要的,這是麵子工程。


    盤剝的同時,給成員國的人民更好的民生,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家加入到這個經濟體之中來。


    因此中國會貸款給這些成員國建設民生工程,貸款的錢還不起就割肉還。


    此時這個經濟體的成員國還不多,而未來加入這個經濟共同體的成員國的限製大概也就那幾類。


    一個人口不能太多,第二個要經濟到一定程度。


    如果人口多,經濟又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沒有關稅的情況下,會使中國的對外出口受到影響。


    這些成員國會用廉價的勞動力把中國工人擠下崗的。


    像印度這種可能會有很多人口的國家,是永遠不可能加入這個經濟共同體的。


    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國家加入這個共同體的好處就是,可以集中資源,例如黃金儲備,使亞元更加堅挺。


    也算是一種強強聯合。


    由於此時亞洲經濟共同體的四周不是蘇維埃就是歐美國家殖民地,因此成員國暫時也就五個。


    隨著開春即將到來,西北軍區也進入了最後的備戰階段。


    開春後,就要向那四個蘇維埃政權進攻了。


    滅掉這幾個內陸的蘇維埃國家沒有什麽懸念,畢竟都是小國家小民族,沒什麽強大的武裝力量。


    加上是內陸國家,歐美國家幹預不了,而且這些還是蘇維埃國家,更是無權幹預。


    中國的情報人員以及偵察兵已經開始對這四個斯坦國家進行刺探和偵查,為此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情報。


    而這四個蘇維埃政權對中國即將展開的軍事進攻一無所知。


    大量的物資經鐵路運輸到了西北軍區,西部的鐵路建設此時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西域省的鐵路主幹道已經修好了,就剩下一些支線沒去修,不過那些棉花產地的鐵路卻是正在修了。


    棉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因此把鐵路修好是必須的。


    這條主幹道是帝國向西擴張的戰略鐵路,是政斧出資,優先修建,此時已經修到天山以西上百公裏了,已經伸入哈薩克斯坦地區。


    除了中東鐵路,這是第二條可以與新俄國相連的鐵路。


    這條鐵路修到哪裏,帝國陸軍就將擴張到哪裏。


    中國邊境的吉爾吉斯斯坦,這是一片中國的領土。


    2月3曰,劉效國在仔細研究了吉爾吉斯斯坦內部的地形和布防之後,決定派遣兩個山地師,四個步兵師攻入吉爾吉斯斯坦,消滅吉爾吉斯斯坦的蘇維埃政權。


    主要的作戰任務由山地師負責,四個步兵師負責一些可以勝任的作戰任務,主要攻下吉爾吉斯斯坦後的治安維護任務。


    進攻時間定為3月23曰,屆時積雪開始融化,作戰條件會好很多。


    攻下吉爾吉斯斯坦之後,再攻入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的地形相比吉爾吉斯斯坦來說,山地地形更為普遍,幾乎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


    而吉爾吉斯斯坦,則是一個被一個個小山脈分割的穀地。


    中國的山地師是從當初華東軍組建的山地營演變而來,主要在福建地區進行訓練。


    福建雖是山地地區,但自明代時,交通環境就算是不錯了,而且海拔不高。而塔吉克斯坦地區,不僅交通情況更為惡劣,而且海拔更高,氣候又不像福建那樣處於亞熱帶,嚴寒和多變的氣候給作戰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兵力太多在塔吉克斯坦展不開,所以進攻塔吉克斯坦隻能用精兵。


    相比之下,劉效國對於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作戰感覺更為輕鬆,畢竟那兩個地區都是平坦地形,大兵團可以**。


    而最為頭疼的就是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還略好一些。


    在定下了進攻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地區的同時,劉效國調集七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已經從公路開入哈薩克斯坦地區,並開始在烏茲別克斯坦邊境集結。


    而西北軍區,則留有兩個裝甲師,一個步兵師沒有調動。


    雖然軍區四周沒有什麽具備威脅的力量,不過還是留了些比較多的力量在軍區,畢竟前線也不是很吃緊。


    對付幾個沒有國際力量支援的蘇維埃小國,出動裝甲師隻是為了給步兵提供掩護,裝甲師會分散到步兵師中使用。


    ……巴黎和會正在召開,英法美三國的分贓大會進行得非常激烈,法國意圖獲得德國的割地,也就是西德的重工業區,這樣可以讓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英國則想繼續平衡歐洲局勢,使英國不受陸權國家的威脅,因此顯然不會讓法國如願。


    美國則在當和事佬,美國說不要賠款,隻要資本能進去各國就可以了。


    就當分贓討論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突然傳來消息,中國大舉向烏茲別克斯坦發動進攻。


    這是反攻蘇維埃政權,英美雖然此時有意聯合蘇維埃政權抗衡中國的擴張,但因為大戰剛剛結束顯然還未能與除了俄國蘇維埃之外的蘇維埃政權達成協議。


    中國向烏茲別克斯坦地區進攻,使得英美曰三個國家高度警惕,連連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遏製中國的擴張。


    中華帝國陸軍西北軍區,於2月326曰,於烏茲別克斯坦邊境集結完畢,隨即以裝甲師為先鋒,在空軍的掩護下迅速攻入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中華帝國陸軍以閃電般的速度突襲了烏茲別克斯坦最大的城市,位於錫爾河支流奇爾奇克河穀的綠洲中心的塔什幹。


    塔什幹是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這裏有肥沃的綠洲,後世是內陸國家的第一大城市。


    不過塔什幹有點靠近邊境地區,幾乎等於是沒有任何戰略緩衝。


    中華帝國突入塔什幹,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烏茲別克斯坦的蘇維埃紅軍就被空軍加上火炮給擊潰了。


    但步兵跟著坦克後麵突入塔什幹的時候,烏茲別克斯坦的紅軍退入了塔什幹城內,依托城市與中國陸軍展開較量。


    不過劉效國並不指揮部隊突入城市,而是派人勸降。


    根據帝國元首編寫的軍事教材,城市巷戰是一個極為容易陰溝裏翻船的戰鬥環境,如果對方是蘇維埃這種極具煽動力的政權,人民將進行殊死抵抗。


    烏茲別克斯坦沒有軍工業基礎,因此抵抗雖然有,但應該也能吃下,但付出這樣的無謂的傷亡是不值得的。


    “軍長,他們的頭頭好像跑了,見不到人。”跑去勸降的人員跑回來對劉效國報告道。


    “跑了?”劉效國那個汗,隨即也不再多想,下令道:“那就進攻吧!先炮擊半小時。”


    既然對方的頭頭都跑了,那還有什麽好疑慮的。


    “是。”


    對塔什幹的炮擊隨即展開,塔什幹地區沒有什麽鋼筋水泥建築,在炮彈的打擊下,隨即大火彌漫。


    半個小時的炮擊過後,帝國陸軍衝進了塔什幹,與塔什幹的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由於塔什幹城內建築物不是太多,戰車開入城區之後,沒有遭到什麽打擊。


    顯然烏茲別克斯坦的紅軍不知道坦克進入城區後的弱點,不過他們也缺乏製高點來打擊戰車。


    更不懂掩藏在廢墟中伏擊路過的戰車。


    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塔什幹城內的蘇維埃紅軍被撲滅。


    攻下塔什幹後,中華帝國這個龐大的機器開始告訴運轉。


    夏鈞在杭州從華北軍區調了十五萬人前往西北軍區,夏鈞對中東地區的局勢並不是太掉以輕心。


    所謂遲則生變,英美等國家極有可能會插手。


    因此盡快解決最好。


    這批部隊調遣到西部內陸戰場去之後,兵力將達到三十萬。


    加上南北烏拉爾軍區的兵力,也就達到六十萬的兵力。


    其中三十萬來對付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的四個蘇維埃政權,可以說非常簡單,短期內就可以將反抗力量擊潰。


    帝國開始大規模向亞洲內陸地區運輸兵員和物資,同時組織了一批移民人口,開始向內陸地區遷移。


    會移民都是一些貧困人口,帝國將他們移民到新占領地區,會分給他們一定的土地、房屋等不動產。


    同時還有一些小商人最喜歡往這種帝國剛占領的地區跑,因為那裏的市場一片空白,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起家。


    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地區,天然氣和石油都比較豐富,帝國打下這片地區後,可以建設西氣東輸工程。


    如果再向南,就是阿富汗和伊朗地區了,那裏是世界上石油最集中的地區。


    “帝國之所以要以強硬態度逼迫新俄國放棄這片地區,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南部的阿富汗和伊朗地區,這片地區是帝國未來必須攻占的,因為那裏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夏鈞在製定擴張戰略時說道。


    帝國為了單獨攻占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地區,夏鈞給尼古拉二世做了很多工作的。


    尼古拉二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隻得放棄這片地區,而專心向歐洲反攻。


    夏鈞許諾尼古拉二世,“未來如果能夠打下正個歐洲,整個歐洲都能交給俄國統治。”


    這個許諾對尼古拉二世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歐洲霸主,這是尼古拉二世一直夢想的成就。


    顯然尼古拉二世不知道中國的真實意圖,而對於歐洲,帝國並無多大興趣,隻要占領歐洲的資源就可以了,領土大可用新俄國這個傀儡政權來統治。


    ……在還有些積雪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中華帝[***]隊以摧枯拉朽的攻勢,迅速摧毀了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地區的蘇維埃紅軍的組織。


    烏茲別克斯坦的蘇維埃紅軍開始轉為遊擊戰,對入侵烏茲別克斯坦的中華帝[***]隊進行反擊。


    不過效果不大。


    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軍火。


    因為烏茲別克斯坦地區沒有軍工業,很多地區連舊式的火槍都不會造,在武器裝備差距巨大的情況下,遊擊戰的效果很不盡人意。


    劉效國指揮著部隊前麵一路打,後麵則由國內調派來的軍警進行控製。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一戰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鳥如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鳥如林並收藏唯一戰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