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風雷翅


    ……


    西山雲泉寺,雖不是什麽名山寶刹,香客不多。但在京城,以及附近的修行圈子裏卻是薄有聲名。


    主持空聞和尚,本身有舍利二轉的修為,一手‘大伏魔拳法’,剛猛無滔,威震京華。


    除了修為,空聞和尚交遊廣闊。


    不管是道家,還是玄門,都有他的好友。尤其在一眾散修中,更是備受讚譽。


    雲泉寺後院,一顆枝繁葉茂的梧桐樹下,一僧,一俗,一道,三三而坐。


    “咕嚕…!”


    清亮的茶湯溢滿。


    空聞和尚放下茶壺笑道。


    “這雨前龍井,乃是老僧一位好友,從百年老藤上采摘下來的新茶,徐道友嚐嚐。”


    徐君明端起抿了一口。


    “確實不錯。別我自己喝,二位道友一起來吧。這茶大家一起品,才更有味道。”


    空聞和尚和龔雲端起茶杯,三人彼此示意後,各自飲了。


    龔雲主動拿起茶壺為三人續杯後。


    “徐道友應該是初次來京城吧?”


    “何以見得?”


    徐君明笑道。


    “京城附近地市的金丹修士,再下全都認識,其中可沒有徐道友。”


    徐君明端起茶杯飲了一口。


    “龔道友法眼無訛,貧道確實是自南海而來。”


    頓了一下,徐君明目光快速從兩人身上掃過。


    “二位道友,一直在京城地界修行?”


    “正是!”


    龔雲點了點頭。


    “那紫禁城下的陰裏,二位可曾知曉?”


    空聞和尚和龔雲二人,同時變色。


    “徐道友,那陰裏乃是愛新覺羅家族鬼界所在,可動不得。”空聞和尚連忙道。


    “金朝氣運已盡,為何還動不得?”


    “金朝氣運雖然殆盡,但那陰裏足有千裏之大,界壁堅固無比,除非匯集幾十位金丹道友,否則難以從外部打破。”


    “…若是從內部雖說容易一些,但那金朝十一帝,都可在界域之力加持下,發揮出相當於金丹三轉的戰力。鬼主努爾哈赤,在鬼界中更是可以力敵金丹巔峰。”


    說罷,空聞和尚歎了口氣。


    “雖然我等京城修士,都想清除這顆長在紫禁城下的毒瘤,但無奈實力不濟,如之奈何。”


    龔雲也附和著點了點頭。


    徐君明皺了皺眉。


    “當初這鬼界是怎麽長到這麽大的?難道從來沒人阻止?”


    “當然有人阻止,但金朝的氣運金龍實在是太厲害,一直無人成功。”龔雲道。


    “那金人稱帝之前呢?”


    “道友可聽過‘鳳鳴岐山’?”龔雲道。


    “自然!”


    鳳鳴岐山,天命興周!


    這典故,華夏人裏麵,一半以上都知道。


    “後金興盛前,便有人推測出後金有‘鳳鳴’之像。以為金代明,乃是天命所歸,所以一直未阻止。哪知道金人入關後,大肆殺戮,千萬陰魂鑄造了龐大的陰裏世界,更把戰死沙場的士卒,變為無數鬼兵,成了氣候。”龔雲歎道。


    徐君明眉頭一皺,想到了在陰裏世界內看到的那枚鳳凰卵,心中暗道。


    “難道‘鳳鳴岐山’的真相就是它?”


    沒有依據,他也不知道自己猜測是真是假。


    “不過道友放心,金人的鬼界,也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龔雲道。


    “哦,何以見得?”


    “道友可知‘千三大劫’?”


    “聽人說過。”徐君明目光閃爍。


    “大劫臨頭,功德在身之人,或許可以置身事外。但大門大派確需做過一場,爭奪氣運。”


    “若是不出意外,金人鬼界將被佛門或者道家全真一脈,絞殺幹淨。”


    徐君明點了點頭。


    聽到這裏,他不由想起了白蓮教。


    隻怕三山符籙諸派,也打著同樣的主意。


    “阿彌陀佛,等大劫起時,我等助佛門或全真道一臂之力,徹底清除金人鬼界這顆毒瘤。”


    “空聞大師所言甚是。到時,在下必定盡上一份力!”龔雲道。


    “清理邪魔,貧道自然也不落人後。”


    三人相視一笑後。


    “徐道友,這次來京城,可是有事?”空聞轉移了話題。


    “無事,遊曆到此而已。”


    “七日後,在燕山真定觀,有一場法會。到時不少散修和宗門弟子,都會來此交換修行資源,交流修道心得,乃是修行界難得的盛事。既然道友手頭無緊要之事,不妨在貧僧這裏多盤桓幾日,到時也好一起參加真定觀的法會。”


    “燕山真定觀?可是真定道君喬存風的道場?”徐君明道。


    空聞和尚臉上露出尊敬。


    “阿彌陀佛,正是喬真人的道場!”


    真定道君喬存風乃是修行界散修中,碩果僅存的金丹後期修士之一。


    聲名赫赫,整個修行界幾乎無人不知。


    “既有如此盛會,貧道斷然沒有錯過的道理。…空聞大師,這幾日便叨擾了。”


    “哈哈,道友客氣。你能留下來,我這小廟可是蓬蓽生輝!”


    龔雲歎了口氣,原本他打算邀請徐君明,到他的妙法洞盤桓幾日,沒曾想被空聞和尚搶到了前麵。


    “這狡猾的賊禿!”


    心裏吐槽了一句後,龔雲笑道。


    “空聞大師,徐道友,良辰難得,不如我們論道一番如何?”


    大道晦澀,難以參悟。


    所以大家坐到一塊,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論道。


    相互交流道法心得,即便修行的並不是同一條大道,交流多了,也能觸類旁通。


    迎著兩人目光,徐君明點了點頭。


    雖然他有青銅鏡,但這種麵對麵的交流,往往比青銅鏡參悟,要快得多。


    不過空聞參悟庚金一道,龔雲參悟丙火一道,並非他十二門主修道法。好在聊勝於無,聽他們講道,徐君明進步不少。


    至於他,有天雷鼓在前,當然要講雷霆之道。


    但雷道晦澀難懂,看空聞和龔雲愁眉苦臉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沒領悟多少。


    散修中但凡能有成就的,不是資質悟性驚人,便是毅力艱深之輩。


    雖然雷道難悟,兩人卻不恥下問,道心、道性之佳,讓徐君明頗為佩服。


    論道結束後,空聞喊來一個小沙彌,把徐君明安排到了前院客房。


    貼上封印符,封住房間。


    從葫蘆中拿出翼道人趙長明的屍體,看了一眼後,便搖了搖頭。


    原本他想把此人屍身保留下來,祭練成自己的護法神將。


    但雷霆霸道,並不好控製,跟當初死在呂盤手中的石黃悟一樣,泥丸宮破碎,根本無法祭練。


    一把火燒成灰。


    催動一夢黃粱,窺視了趙長明的記憶。


    徐君明手中多了一門可以修煉到元神的風道功法。


    巽風真訣。


    此功法比他從玄真觀得來的‘風神一氣訣’,各有千秋。


    後者可以一直修煉到仙境,而巽風神訣則有所缺失。


    對於喜好收集功法的徐君明而言,巽風真訣到是一個不錯的收獲。


    另外,在趙長明記憶中,他還得了一門‘風雷翅’祭練之法。


    比起巽風真訣,這名為‘風雷翅’的法器到是更優秀一些。


    這風雷翅,以七百二十柄法劍練成兩隻劍翅,飛遁神速。


    鬥法時,兼具風雷之力,更是淩厲無比。


    因為趙長明隻得到了巽風真訣,並未得到與之匹配的震雷真訣。作為本命法器的‘風雷翅’,被他練成了四不像。


    當然,要不是如此,隻怕趙長明也沒那麽容易被他殺死。


    拿出殘破的劍翅,感應一番後,徐君明搖了搖頭。


    祭練的手法太次,好好的千煉精鐵,居然隻有一道寶禁?


    不過能弄到這麽多千煉精鐵,煉出七百二十柄法劍,進而煉出劍翅,對趙長明這散修而言,已經是難得。


    “估計,打家劫舍得來的東西,多半都用在了上麵。”


    他入道到現在已經有八年時間,中間機緣不少,得到的洞玄級五金之英,加起來也湊不齊半個劍翅。


    感受著殘破劍翅內的先天靈風,徐君明猶豫片刻。


    “算了,修複它吧,總不能浪費這先天之力。”


    不過,原本的劍翅威力達不到要求。


    徐君明從天雷鼓中抽取了一絲先天雷力。


    跟劍翅中的先天靈風匯合,祭練出了完整的‘風雷翅’。


    七日的時間很快過去。


    相約一起參加法會的龔雲一早來到雲泉寺。


    “徐道友,這幾日在雲泉寺如何?”


    朝龔雲還了一個稽首後,徐君明笑道。


    “空聞大師甚是禮遇,貧道感懷在心!”


    “阿彌陀佛,徐道友嚴重了,道友既在敝寺落腳,作為地主,當然要好好照顧。”


    到了聲謝後,徐君明道。


    “兩位,時間不早,我們也出發吧。”


    龔雲和空聞大師點了點頭,他們也早就期待真定觀法會許久了。


    三人都是金丹境,禦氣飛行,時間不長便來到了燕山深處的真定觀。


    “叮鈴鈴…!”


    在距離真定觀還有幾十丈遠的時候,清脆的鈴聲突然響起。


    徐君明臉色微變。


    “任翔在這裏?”


    略一沉吟,催動臉部肌肉,換了一副形貌。


    對於肉身修為同樣進階金丹境的他而言,控製臉部肌肉和骨骼,變換一個樣子,易如反掌。


    不過,強行改變難以持久。


    “徐道友,你這是…?”


    龔雲和空聞大師兩人也聽到了鈴聲,好奇之下,轉頭看來,正好看到徐君明變換形貌。


    “兩位,再下有一個極難纏的對頭,也在這真定觀中,未免碰麵後打鬥起來,惡了真定道君,貧道不得不如此,還望二位能替再下保守秘密。”徐君明言辭懇切。


    “徐道友放心,我二人肯定為道友保密。”


    空聞大師附和著點了點頭。


    “阿彌陀佛,不知道友那對頭是誰?若是可能,我等也好為道友調和一二,了卻一樁因果,免了道友的煩惱。”


    “多謝大師好意,我與那對頭早已經是不死不休。”


    聽他如此說,空聞和龔雲不說話了。


    大家認識沒多久,這種牽扯生死的大因果,除非是至親密友,不然誰也不願意參與。


    否則一個不好,性命不保,百年修煉化為流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師四目道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人並收藏拜師四目道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