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朝堂相爭,洪信赴龍虎


    ……


    “砰…!”


    精致的筆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到底是誰壞了我大宋龍脈?!”


    趙佶從未有過如此憤怒。


    他雖然不學無術,算不上一個好皇帝,但也不是傻子。


    他很清楚,一旦大宋龍脈被毀,就是神州陸沉,改天換日的時候,他的帝位,他錦衣玉食的生活,他高高在上的權勢,必將不複存在。


    故而,他憤怒,甚至還有一絲惶恐。


    “起奏陛下,能無聲無息瞞過守衛,潛入承天殿,又能快速斬殺九十八位護殿神將者,必然是金仙無疑。後經皇城司勘驗,出手者乃是遼國南院大王,魔門六道之首聖魔門宗主周培鴻。”


    一個身穿紫色官袍,氣息威嚴而強悍的中年男子,邁出行列宏聲道。


    趙佶臉色微變。


    身為天子,他當然對這位魔道金仙不陌生。


    “可惡的周賊,來日朕必提千萬大軍北上,覆滅遼國,以報今日之仇。”趙佶咬牙切齒。


    但下麵的群臣都清楚,這話說出來也就安慰安慰自己。


    自從太祖趙匡胤閉關後三千年來,金遼便與大宋攻守易勢,屢次大戰,十戰九敗。


    別說覆滅遼國,能守住現有的邊境就算是燒高香了。


    “臣必夙興夜寐,早日助陛下實現心中宏願。”蔡京恭聲道。


    “臣等也願助陛下早日實現心中宏願。”


    數十位蔡京門下臣子隨聲附和。


    “好好好,有列位臣公相助,何愁我大宋不興,何愁遼國不滅。”


    趙佶身為皇帝的自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陛下,伐遼之事還需細細謀劃,當務之急是救助受災百姓,否則恐生民變。”


    身穿紅色袍服,麵目剛毅的兵部侍郎、尚書右丞李綱開口道。


    趙佶也知道民變對大宋的衝擊,略作思索後。


    “這樣吧,戶部下撥三億兩白銀救濟災民。”


    “陛下,此次地龍翻身涉及京東西路、京西北路、河北西路、河東路千億黎庶,三億兩白銀實在是杯水車薪。”李綱連忙道。


    “那就再免除受災百姓一年賦稅吧。”


    趙佶早就習慣了這些臣子的‘貪得無厭’,所以故意分開兩步說,免得自己太痛快,讓他們得寸進尺。


    “陛下,地龍翻身,百姓食不果腹,衣無寸縷,免除一年稅負固然是陛下仁慈,但億萬黔首若等不來朝廷救濟,可能連半月都挺不過去。”


    李綱跪地,慷慨陳詞。


    “臣萬死請揍,還望陛下恩準停建華陽宮,所餘銀兩全部拿來賑濟災民。”


    “李綱,你大膽!”趙佶怒道。


    華陽宮是他的心頭好,更是自己精心構建的安樂窩,別說區區一個地龍翻身,就是黃河決堤,天下大旱,也不能停。


    “陛下!”


    蔡京連忙開口,堵住了趙佶接下來的話。


    等眾人目光轉過來後,“陛下,李大人之言不可不聽,但就算停建華陽宮,一時間戶部也難以拿出足夠的銀兩,救助千億黎庶。”


    “不過,微臣有一策,可解此難題。”


    “哦?太師有何良策?”


    此時的蔡京已經官封太師。


    “前些時日,‘護國大道君’徐真君遣門下弟子來京,說雁門、雲中和五原三郡地廣人稀,希望朝廷能引渡一部分流民填充三郡。”


    “然我大宋國富民康,百姓富足,哪有流民填充邊疆?故而一直未曾回音,不曾想今日居然碰上這地龍翻身之禍。”


    “以微臣之計,不如答應徐真君,把這次地龍翻身所產生的流民,全部劃給崇山一派負責,想來以徐真君金仙之尊的大法力,必然能讓這些流民不必忍饑挨餓。”


    “而且沒了這些流民,中原之地地狹人稠的困局也能大為緩解,鞏固朝廷統治。”


    “陛下不可,若千億流民落入崇山書院手中,隻怕會讓它趁機做大,他日必威脅我大宋統治。”李綱大聲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崇山書院地處宋遼邊疆,實力增厚,也隻會成為抵擋遼國南下的屏障,絕不會威脅我大宋統治。更何況還有天師道、神霄道、純陽派、崆峒派掣肘,而我大宋更有太祖坐鎮,何談威脅?”


    “莫非李大人覺得,以太祖修為,再加上老相國和楊將軍,還壓不住一個崇山書院?”


    “當然不是,隻是…!”


    “好了!”


    趙佶打斷了李綱的話,“太師之策乃是一舉三得的良策,就照此辦理吧。”


    “陛下英明!”


    看到眼前的局麵,李綱那怕再不滿,也隻能接受。


    畢竟他隻是臣子,而趙佶才是君。


    “陛下,此次地龍翻身,民間死傷慘重,臣希望陛下恩準,在汴梁城中舉辦三千六百場羅天大醮,邀請天師道護國天師張老真人主持,超度亡魂,以示陛下仁慈。”


    話落後,朝右側看了一眼。


    同樣身穿紫色袍服的童貫向左走出班列。


    “啟奏陛下,如今地龍翻身,天下板蕩,正應該祭拜亡魂,撫平生民人心。固,臣以為太師此議甚好。”


    “臣附議。”


    一時間近半大臣出聲附和,可見蔡京權勢如日中天。


    “陛下,龍脈中猶有魔氣存留,還需盡早請護國天師來京。”


    皇城司指揮使慕容虯沉聲道。


    本有些猶豫的趙佶點頭答應下來。


    “既然太師和列為臣公都覺得該舉辦羅天大醮,那便照此辦理吧。”


    “陛下英明。”


    眾人恭聲道。


    “隻是護國天師身份貴重,列位臣公誰願意去一趟龍虎山,代朕請老天師來此?”


    “啟奏陛下,臣,願往!”


    一個身穿赤色官袍的人,走出行列。


    趙佶一看,正是殿前太尉洪信。


    “也罷,朕賜你寶劍一柄,上好美玉三對,美酒三十壇,你代朕走上一遭吧。”


    “臣,遵旨!”


    ……


    “師祖,朝廷傳來詔命,同意我們招引本次地龍翻身的流民進入崇山三郡。”嶽翔恭敬道。


    徐君明點了點頭。


    “本來隻是一招險棋,未曾想到是得了大收獲。”


    頓了一下。


    “傳信給你三師伯、四師伯和五師伯,讓他們帶領門下弟子,持我天外神山,務必在半月之內把所有中原四路內的流民全部轉入崇山小世界。”


    “記住,我說的是所有。”


    嶽翔瞬間明白過來,師祖這是要借機搜羅人口。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


    比起在大宋掙紮求存,渾渾噩噩的活著。來到崇山治下後,那些黎民黔首起碼不用繼續忍饑挨餓,後代都能夠受到教育,隻要有才華就能出人頭地。


    境況強出何止百倍!


    “弟子遵命。”


    看嶽翔並未離去。


    “還有事?”


    “朝中傳來消息,說那昏君準備舉辦三千六百場羅天大醮,還準備派殿前太尉洪信親赴龍虎山,邀請‘護國天師’張重陽前來汴梁主持。”


    徐君明心中一震,直覺此事頗有幾分熟悉。


    下意識的催動天機神球,霎時間,無數天機顯化。


    良久後,法力收斂,氣息平複。


    微微吸了口氣。


    “原來如此,到是出乎我的預料。”


    “翔兒,你去吧。”


    “弟子遵命。”


    恭敬一禮後,嶽翔離開了崇山居。


    雙手掐訣,片刻後,徐君明輕點額頭,隨後一甩。


    淡淡的光華,從地上浮空而起。


    很快,太乙真君的身影變得清晰起來。


    “本尊找我何事?”


    簡短的把京城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後,“你去一趟龍虎山,若是發現完顏瞻或者周培鴻的蹤跡,不要輕舉妄動,跟著就好。”


    “此事簡單。不過如果一切真如你所料的話,那這個世界可就有意思的多了。”


    “張重陽修為不凡,別讓他發現了你的行蹤。”


    “哈哈,放心吧。除非他有青銅鏡一類的至寶,否則休想發現我的行蹤。”


    伴隨著酒水下肚的聲音,太乙真君的身影慢慢消失不見。


    ……


    領了皇命的洪信,收拾了皇帝賜下的禮物,帶著三百禦林軍,乘坐一架兵部專用的飛車,直朝龍虎山趕去。


    飛車是由四匹龍馬拖曳,禦風而行,日行百萬裏,速度驚人!


    車廂內,洪信手持一本‘論語’,正借著旁邊明亮的燈光夜讀。


    先前他之所以主動提出去龍虎山,倒不是為了討好蔡京,而是為了在陛下那裏留下一點印象。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老天師張重陽那裏討得一份機緣,看能不能讓自己家裏那幾個小崽子,拜入龍虎山門下修行。


    背靠時間第一宗門,才能有更遠大的未來。


    突然,一股陰冷的氣息傳來,下意識的抬頭一看,麵露驚駭,不知何時,一個身穿黑袍,全身隱於黑暗中的人出現在自己身前三尺處。


    “你…!”


    還未等開口,一道七彩流光直奔麵門而來。


    速度太快,根本不是他這初成元神的人可以抵擋。


    流光一沾皮膚,瞬間融了進去,洪信的神色瞬間呆滯起來。


    黑袍人雙手掐訣,刹那間無數流光飛入洪信體內。


    一刻鍾後才停手,洪信的神色重新變得靈動起來,不過比之剛才,氣質陰冷了很多。


    “這具身體太弱了。”洪信不滿道。


    “隻有他才能達成我們的目的。”


    黑袍人說完後,抖手打出一道黑光。


    洪信借助後,一把黑色鐵錐出現在眼前。


    “小心些,別被發現了。”


    說完,黑袍人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洪信重新拿起桌上的論語看了起來。


    不過比起先前,現在看起來更像是在裝裝樣子。


    與此同時,在車隊後方數千丈之外,一處芥子空間中。


    ‘咕嘟’一口酒下肚,騷氣的大紅袍隨意擦了擦嘴角的酒水後,醉眼朦朧的看著遠方。


    “本尊還真是神算,周培鴻那老魔頭果然出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師四目道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人並收藏拜師四目道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