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之下,界橋之南,兩支人馬在戰場上對峙,雙方都是旌旗招展,盔明甲亮,戰馬奔騰間揚起滾滾煙塵,衝天而起,遮天蔽日。
在北麵的部隊之中,一麵帥字旗下,坐著冀州的一方統帥袁紹,此刻袁紹正掃視著眼前自己的部隊,將士們一個個鬥誌昂揚,群情激奮,但他從他們的眼中看到更多的卻是視死如歸的悲壯。
再望向遠處,無數的旌旗迎風招搖,旌旗之下一隊隊白馬,穿梭往來,縱橫馳騁,袁紹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那裏就是他的對手,白馬將軍公孫瓚和他仗已縱橫天下的白馬義從。
無論是白馬將軍公孫瓚,還是白馬義從,都是袁紹所不願意麵對的對手,但今天他卻不得不麵對這個神一樣的對手。
白馬將軍公孫瓚與他的白馬義從,作戰勇猛無比,天下皆知,昔日守護邊境,幾乎是戰無不勝,異族一聞白馬將軍公孫瓚之名,無一人敢異動,白馬將軍公孫瓚與白馬義從名震烏桓!
近日又在東光縣大破黃巾軍,以區區兩萬人馬對三十萬黃巾軍,大獲全勝,殺敵數萬,殺的對方血流成河,更是生擒黃巾眾七萬多人,繳獲車輛盔甲無數,威名一時無兩。
如今要麵對的是一個這樣的對手,叫袁紹怎不感到心寒。
但仇已經是結下了,隻怪自己不小心弄死了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其實真的說也怪不得自己,我袁紹和袁術兩兄弟的窩裏鬥,你公孫越一個外人跑過來摻和個什麽勁,結果可好,把自己的命搭上了。
如今可好,做哥哥的公孫瓚還找借口來報仇了,還真虧這公孫瓚算計的,想打就打唄!,還要列舉了個什麽我袁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十大罪狀,舉兵征討。
這要不是你公孫瓚實力強大,舉兵征討的應該是我袁本初才是,這天下還是要用實力說話的。
隻可惜這公孫瓚的實力實在是太強,自己的大部分手下一聽說公孫瓚要征討自己,還不等別人動手,就都已經叛逃了。
雖然自己為了求和,自己忍氣吞聲,把自己所佩戴的渤州郡太守印都送給了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並派他赴渤海上任,卻沒想到這公孫範這家夥,竟然一上任就也叛逃了,還幫著公孫瓚這家夥來對付自己,現在公孫瓚帶著這麽一大幫人馬大兵壓境,還真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袁紹雖然心裏忐忑,但他畢竟是一軍之帥,手下還有一大幫忠心耿耿的將士,在這個時候可不能有什麽畏畏縮縮的樣子,在自己的手下麵前還是要顯露出自己的氣勢,來證明他袁紹還是當初那個橫刀出洛陽的袁本初,不能讓手下的將官失望。
如今袁紹手下的將官,依然跟隨他的身邊的也有不少。
文有郭圖,田豐,沮授,審配,逢紀。
武有顏良,文醜,麴義,張頜,高覽,還有淳於瓊,呂曠,呂翔等大將,也並非是不能一戰。
這個時候還是必須要說幾句大話來震震場麵,袁紹看著遠處公孫瓚的部隊,神色間滿是不屑,掃視了一圈帳下的眾將,目光停在那張頜的身上。
“什麽白馬義從,算個什麽東西,在我袁本初的大戟士麵前,根本就不堪一擊,雋義,帶上我的大戟士,把這些什麽白馬義從打個落花流水!”
大戟士是袁紹帳下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如果要說袁紹手下真的有部隊能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打一場,那也隻有大戟士了。
顧名思義,大戟士就是一之以大戟為武器的部隊,這支部隊訓練有素,裝備的大戟是袁紹軍中最精良的武器,而且每一個大戟士都是百裏挑一的勇士,為袁紹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大戟士一向由袁紹直接掌管,而他所稱呼的雋義是張頜的稱呼,看樣子他竟然是要將自己親自統領的部隊,交給張頜去指揮,顯然是對他特別的看重。
張頜凝望著遠去那彪悍凶猛,往來奔騰的白馬部隊,似在努力思索著什麽,卻並沒有開口說話。
張頜為人沉穩,而且極善於用兵,對行軍布陣了如指掌,但是饒是如此,他仍然是沒有想出什麽好的辦法去對付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但有一點他是再也清楚不過,如果用袁紹的大戟士去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直接去對陣,無異於是你卵擊石。
白馬義從善於輕騎遠攻,每人都裝備了輕弩,馬隊移動迅速,機動性極強,而且衝擊的威力極大,大戟士雖然戰力極高,但機動性差,若真是與白馬義從作戰,隻怕兩軍還未接觸,就在白馬義從的遠攻下折損了一大半。
而且張頜是個聰明人,他顯然也看出了袁紹的用意,袁紹手下有顏良文醜這樣的大將不問,卻來問自己這個外人,必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所以他隻能沉默不語。
袁紹對張頜的表現極為滿意,他自己也知道以大戟士去對付白馬義從毫無勝算,而且現在他完全也沒有打算去正麵迎擊公孫瓚,隻打算被動防守,能守住就已經算是勝利了。
剛才那句話是隻不過是句場麵話罷了,他自然不會去問顏良和文醜,若真是向他們二人發問,這二人必定會帳前一跪,高呼:“末將聽命,一定會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那時候,還真的是下不了台!
袁紹雖然對張頜很滿意,但是有個人卻不開心了,那就是郭圖,他對袁紹那些原來屬於韓馥的部下,一向就瞧不起,現在見袁紹竟然如此的抬舉張頜,自己手下這麽多的武將不問,專門去問他一個人,心裏更是一萬個不樂意!
更可氣的是,作為一軍之帥的袁紹大人都親自向他問話了,這小子居然裝聾作啞,顯然是個窩囊廢。
郭圖心裏更是不屑,都說張頜這小子是韓馥手下的得力戰將,如此看來韓馥的手下都隻不過是些戰鬥力不足五的渣渣!
他將目光從張頜的身上移了下去,從以前韓馥所屬的那些部下身上一一掠過,嘴撇的像瓢似的,一臉的嫌棄。
在北麵的部隊之中,一麵帥字旗下,坐著冀州的一方統帥袁紹,此刻袁紹正掃視著眼前自己的部隊,將士們一個個鬥誌昂揚,群情激奮,但他從他們的眼中看到更多的卻是視死如歸的悲壯。
再望向遠處,無數的旌旗迎風招搖,旌旗之下一隊隊白馬,穿梭往來,縱橫馳騁,袁紹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那裏就是他的對手,白馬將軍公孫瓚和他仗已縱橫天下的白馬義從。
無論是白馬將軍公孫瓚,還是白馬義從,都是袁紹所不願意麵對的對手,但今天他卻不得不麵對這個神一樣的對手。
白馬將軍公孫瓚與他的白馬義從,作戰勇猛無比,天下皆知,昔日守護邊境,幾乎是戰無不勝,異族一聞白馬將軍公孫瓚之名,無一人敢異動,白馬將軍公孫瓚與白馬義從名震烏桓!
近日又在東光縣大破黃巾軍,以區區兩萬人馬對三十萬黃巾軍,大獲全勝,殺敵數萬,殺的對方血流成河,更是生擒黃巾眾七萬多人,繳獲車輛盔甲無數,威名一時無兩。
如今要麵對的是一個這樣的對手,叫袁紹怎不感到心寒。
但仇已經是結下了,隻怪自己不小心弄死了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其實真的說也怪不得自己,我袁紹和袁術兩兄弟的窩裏鬥,你公孫越一個外人跑過來摻和個什麽勁,結果可好,把自己的命搭上了。
如今可好,做哥哥的公孫瓚還找借口來報仇了,還真虧這公孫瓚算計的,想打就打唄!,還要列舉了個什麽我袁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十大罪狀,舉兵征討。
這要不是你公孫瓚實力強大,舉兵征討的應該是我袁本初才是,這天下還是要用實力說話的。
隻可惜這公孫瓚的實力實在是太強,自己的大部分手下一聽說公孫瓚要征討自己,還不等別人動手,就都已經叛逃了。
雖然自己為了求和,自己忍氣吞聲,把自己所佩戴的渤州郡太守印都送給了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並派他赴渤海上任,卻沒想到這公孫範這家夥,竟然一上任就也叛逃了,還幫著公孫瓚這家夥來對付自己,現在公孫瓚帶著這麽一大幫人馬大兵壓境,還真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袁紹雖然心裏忐忑,但他畢竟是一軍之帥,手下還有一大幫忠心耿耿的將士,在這個時候可不能有什麽畏畏縮縮的樣子,在自己的手下麵前還是要顯露出自己的氣勢,來證明他袁紹還是當初那個橫刀出洛陽的袁本初,不能讓手下的將官失望。
如今袁紹手下的將官,依然跟隨他的身邊的也有不少。
文有郭圖,田豐,沮授,審配,逢紀。
武有顏良,文醜,麴義,張頜,高覽,還有淳於瓊,呂曠,呂翔等大將,也並非是不能一戰。
這個時候還是必須要說幾句大話來震震場麵,袁紹看著遠處公孫瓚的部隊,神色間滿是不屑,掃視了一圈帳下的眾將,目光停在那張頜的身上。
“什麽白馬義從,算個什麽東西,在我袁本初的大戟士麵前,根本就不堪一擊,雋義,帶上我的大戟士,把這些什麽白馬義從打個落花流水!”
大戟士是袁紹帳下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如果要說袁紹手下真的有部隊能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打一場,那也隻有大戟士了。
顧名思義,大戟士就是一之以大戟為武器的部隊,這支部隊訓練有素,裝備的大戟是袁紹軍中最精良的武器,而且每一個大戟士都是百裏挑一的勇士,為袁紹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大戟士一向由袁紹直接掌管,而他所稱呼的雋義是張頜的稱呼,看樣子他竟然是要將自己親自統領的部隊,交給張頜去指揮,顯然是對他特別的看重。
張頜凝望著遠去那彪悍凶猛,往來奔騰的白馬部隊,似在努力思索著什麽,卻並沒有開口說話。
張頜為人沉穩,而且極善於用兵,對行軍布陣了如指掌,但是饒是如此,他仍然是沒有想出什麽好的辦法去對付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但有一點他是再也清楚不過,如果用袁紹的大戟士去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直接去對陣,無異於是你卵擊石。
白馬義從善於輕騎遠攻,每人都裝備了輕弩,馬隊移動迅速,機動性極強,而且衝擊的威力極大,大戟士雖然戰力極高,但機動性差,若真是與白馬義從作戰,隻怕兩軍還未接觸,就在白馬義從的遠攻下折損了一大半。
而且張頜是個聰明人,他顯然也看出了袁紹的用意,袁紹手下有顏良文醜這樣的大將不問,卻來問自己這個外人,必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所以他隻能沉默不語。
袁紹對張頜的表現極為滿意,他自己也知道以大戟士去對付白馬義從毫無勝算,而且現在他完全也沒有打算去正麵迎擊公孫瓚,隻打算被動防守,能守住就已經算是勝利了。
剛才那句話是隻不過是句場麵話罷了,他自然不會去問顏良和文醜,若真是向他們二人發問,這二人必定會帳前一跪,高呼:“末將聽命,一定會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那時候,還真的是下不了台!
袁紹雖然對張頜很滿意,但是有個人卻不開心了,那就是郭圖,他對袁紹那些原來屬於韓馥的部下,一向就瞧不起,現在見袁紹竟然如此的抬舉張頜,自己手下這麽多的武將不問,專門去問他一個人,心裏更是一萬個不樂意!
更可氣的是,作為一軍之帥的袁紹大人都親自向他問話了,這小子居然裝聾作啞,顯然是個窩囊廢。
郭圖心裏更是不屑,都說張頜這小子是韓馥手下的得力戰將,如此看來韓馥的手下都隻不過是些戰鬥力不足五的渣渣!
他將目光從張頜的身上移了下去,從以前韓馥所屬的那些部下身上一一掠過,嘴撇的像瓢似的,一臉的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