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便是惜春出門之日,東府的大紅燈籠已經高高掛起,已為人母的迎春身上穿著五品知府夫人尋常衣服:頭上綰著口含珍珠展翅金鳳,耳垂嵌小玉珠水滴耳墜,柳眉下的雙眼含著笑,倒是嘴邊依舊是不動聲色,身上穿著緞織掐花對襟外裳,下著繡花緞裙,手上戴著一對細金鐲子和一對白玉鐲子,端是精細。
她的身後跟著一位管事,兩名看著十二三歲的丫鬟默不作聲,十足規矩的站著。
那年她出嫁沒多久,惜春便回了東府長住,沒幾年,西府的賈母便過了世,賈珍也沒多久便走了,西府隻有賈蓉一人,三品威烈將軍到了他這一頭又再降了一品,承四品鷹揚將軍,自知難以繼承族長之名,又憊懶諸多雜事,特與賈赦商議後,選一日子召集族人把族長一職讓予住在西府西跨院的賈政。
此時的賈政正逢賈母已逝,未出孝期,榮國府便先分家不分府,偌大的府第分一為二,賈赦長久住在東跨院不願搬遷,便把榮禧堂以及府內所有的仆從都給了賈政,卻自己留下會芳園以及附近的三四個小院子,再規整規整收拾一番,比起實際上的賈政所居之地隻有榮禧堂以及部分堂院大了一半有餘!賈政見已分家,他無大爵位,便再不敢居住榮禧堂偏屋,如今得賈蓉如此相讓,心裏活泛,麵上不顯,再三推遲做樣後,才接了族長之位,沒兩天就正式搬入榮禧堂正居,再也不提搬出去之意。
賈赦卻把兩邊中間的儀門鎖死,在東跨院的正門打大,做成能容一輛大馬車的大門,門前一對卷毛獅子,門頭上書:賈氏府第。
迎春隨夫上任四年有餘,生了一子一女,她為人和善大度,在生了兒子之後便給自己的夫君納了一名良家妾,這位妾室柳氏頗有顏色,隻是出身不高,見識淺薄,府裏的丫鬟婆子瞧不起她,她便每每要拔尖出頭,卻見到迎春做派後就隻呐呐站在一邊,再無掐尖要強之事,迎春瞧她這樣,未免就想起來趙姨娘來,耐著性子便與她細聲說道一番,柳氏再也不做聲,隻隨侍左右。
這次知府大人要回京述職,恰逢惜春要出門子,她便也跟著一起回來,京裏雖有一小院子,畢竟久未歇住,得賈璉力邀,一家子就都住到了賈氏府第,賈赦和邢夫人多了兩個未見麵的小外孫,便也樂得應下,鳳姐的兩個孩子見有了小夥伴,自然也歡喜起來,原來榮國府的東跨院,現在的賈氏府第,可是熱鬧得不得了。
西府的尤氏與胡氏知她回來,便趕著先請她過來相看一二,滿嘴的話裏帶著笑:“趙夫人先前未出門之前,與我家小姑子相交極好,如今又是一方大員夫人,見過的事兒多了去了,說句自家人的話,出在外頭到底比我們有見識的多,請趙夫人過來給我們掌掌眼,免得我們失了誤差,少了方寸,也丟了我們三四輩子的老臉子!”
迎春見她們笑的懇切,又不著痕跡的打量了她們:衣服倒是新製,隻是透過的衣領倒也不再是內造的,連頭上的頭飾裝扮也比之前簡了不少,心裏有些詫異,她曆練幾年,也含著笑應了下來,尤氏與胡氏又是一番感激道謝,待送了她們出去後,去找鳳姐打探消息的小丫鬟也回來了,才知道如今京城裏正查違禁製品,好幾個大家子因此吃了掛落,尤氏等人深怕出事,卻又拉不下臉子去問,且鳳姐已經多年未出,便也不敢去煩她,得知迎春一回來,便巴巴的上門去尋,至於為何不找王夫人,尤氏自己便不喜歡見那王夫人擺族長夫人之譜,何必自己送上門去。
迎春既然應下此事,便帶著自己的丫鬟往西府走了一遭,她深讀律法,規格,便一一指明哪裏違了禁,哪裏又需添哪些東西,尤氏和胡氏帶著管家管事以及丫鬟們婆子們在一邊又是登記又是搬運東西,鬧了整整兩天才算完了,迎春也才有空去找惜春,她瞧著大紅燈籠都掛起來了,就差明日點起,便略微點了點頭。
旁邊的管事虛手一引:“趙夫人裏邊請,大小姐還在裏頭等著呢。”
迎春帶著兩個丫鬟隨著管事往惜春的閨房去,繞過園子便到了惜春的住處,迎春頭回來的時候見著也是不錯,如今正值春
末,花色未凋完,配著嫩葉,倒也是一番別致之色。
“四妹妹?”
迎春進門就瞧見惜春坐在圍炕上發呆,便出聲道。
惜春一回神,瞧見迎春,心裏不由得歡喜,便笑著下地:“二姐姐來了,快給二姐姐上茶。”
迎春便執著惜春的手,一起往圍炕上坐去,惜春的丫鬟彩兒端著兩杯茶水過來,迎春打量了一下彩兒,見她也從原先的七八歲的小丫鬟到如今十四五歲的大丫鬟,相貌倒還清秀,未著過多的顏色,見著她也沒大著膽子打量,看起來也算是進退有度,便賞了一個銀鐲子,彩兒看了看惜春,見惜春笑著點頭,方才恭敬接下,道了謝,便退出門外。
迎春看著惜春已經長開不少的臉,秀麗卻不失靈氣,頭上戴著數珠珠花,胸前依舊戴著瓔珞金項圈,身上穿著粉紅底子湖藍玉蘭折枝刺繡緞麵圓領袍,白色長裙,便笑著問:“前兒聽說你畫了些新畫,好歹也讓我看上幾眼。”
惜春有些羞澀的笑:“隻是畫著玩兒罷了,難道二姐姐還不知道我有幾分。”說著卻還是吩咐彩兒拿來一兩幅畫,迎春心底裏放下不少,素日來往也多有信件,日常之事寥寥數筆,這幾日瞧來,尤氏與胡氏並未沒有虧待惜春,她順著惜春展開的畫兒來看,畫的也多數是院子裏頭的景,一幅是冬景圖,一副是春景圖,未見匠氣,著筆不落俗套,人物鮮活,躍然於紙上,頗有靈韻。
迎春先細看了一會畫,與惜春討論了一番,惜春雖不見眉飛色舞,言語生動,臉上多了些許桃花紅:“哪裏就有姐姐說的那樣好,隻是閑時無事做的罷了!”
迎春笑道:“如今可是學著管家了?可還上得了手?珍大嫂子還是蓉兒媳婦?”
惜春默默的收起畫兒放一邊,聞此言有些不大好意思:“恩,大嫂子素日身子不大好,是侄兒媳婦教的!”管家一事,尤氏身上不耐,便都有蓉哥媳婦手把手教了,另蓉哥坐月子之時,她也幫襯了些許,自東府降爵,幾個大管家都被打發出去的差不多了,人口少了好些,便又有先前之例,也能極快上手,管理一般家事是無礙的。
迎春見此也就少了些別的顧忌:“四妹妹,我想你多少也聽你嫂子說了,那姑爺都由黛兒妹妹的夫君親自問過的,為人不錯,又是新的翰林,隻是中等人家,不像府裏那麽講究,。”
惜春聞言笑了一下,輕聲道:“咱府裏哪裏還有那麽多講究,要不是這一兩年府裏頭少了些許事情,說不得就得吃糠咽菜了,我這兒也沒什麽份例,有一口吃一口罷了,大嫂和蓉兒媳婦還算有心,她們自己都少了丫頭婆子,我這邊還是四姑娘的例兒,如今哪裏還是那個年月,蒙兩位姐姐不棄,和大嫂子上心,我已經很是滿足了。”
迎春拍拍惜春的手,憐愛道:“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好生過日子就是了,也算是我和黛兒妹妹的心。”
惜春點點頭,姐姐們對她的好,她知道,嫂子和蓉兒媳婦雖然是怕壞了自己的名聲,到底也對她不薄,比起三姐姐,她已經是極好的了。
原來探春在賈母一年孝期一過,便嫁給了自己父親的上峰,工部的孫侍郎,已過不惑,第三天回門,她便也過去了,三姐姐強顏歡笑,臉上胭脂濃重,偶路過趙姨娘的房子,卻聽得三姐姐哭訴:“麵相頗儒,卻極其強旺,每夜裏必要兩人伺候,家裏小妾七八個不說,外頭還養了外室,隻待這婚期一過便要納第九房!”她駭然而極,這等事便不是她一個未出門子的姑娘家可以再聽的了,便急急忙忙去找自家的丫鬟,卻再也不計較日後探春每每回門大擺侍郎夫人之風。
迎春見她如此,便又跟惜春一一講起其他的所注意的事情,直把自己這些年的事兒重頭到尾說了一遭,惜春也認真的聽著,雖然會時不時臉紅上幾分,心裏卻也有了幾分計較。
兩人深談至掌燈時分,迎春才帶著丫鬟離開,惜春看著遠離的二姐姐,直到不見身影,方回了房,收拾一番便歇息去了。
且不說惜春出門之日熱鬧幾分,黛玉也過來添妝:兩副精細珍珠金頭麵,一盒百兩金倮子。
迎春也添了妝:一對絞絲含珠金鐲子,一對瑪瑙鐲子,一對喜鵲嵌珊瑚金步搖。
兩位姐姐添的都是惜春能戴的,賈赦一家子也早早就過府來了,因舍不得幾位孫兒,邢夫人倒也沒到主坐去,偏著廂房與賈赦坐在一起給圍著他們兩人的小孩子剝果兒。
賈政不緊不慢的來東府,已成婚的寶玉倒是有幾分灰頭灰臉的,王夫人穿著大紅雀領對襟染紫杏花團雲緞袍,身後跟著的李紈依舊是素色淡紫對襟長衫,隻是寶玉的媳婦周氏,發綰著展翅小金鳳,戴著嵌珠珊瑚蝙蝠花簪,一大朵鮮豔的紅牡丹,身上穿著雲霏妝花緞織彩百花飛蝶大紅錦衣,下著豔紅紗絲裙,手上一對紅寶石纏絲手鐲,一對紅珊瑚手串,與那染了
紅豔指甲的雙手更是相襯白皙,麵上含笑,隻可惜那桃花吊眼卻讓整個人看起來淺薄不少,薄薄的嘴唇上抹了大紅的膏子,頗顯得有些尖酸。
黛玉因為已懷孕數月,過來倒也沒有驚動些許人,不與王夫人打個照麵別人也挑不出錯來,迎春知不比往日,到底還是略微妝扮一番:隻添了一方點綴紅珊瑚花樣金鈿子戴在頭上,她做了四年的官夫人,早已有了不尋常的威嚴加身。
迎春見到了王夫人先行問了好,那周氏便也出聲問了好,她眼皮子淺,見到迎春柔和的臉上有些許笑容,便想出口即問,李紈皆被這位弟媳婦壓得一頭有一年有餘,心懷不滿,未肯出聲,隻默默站在一旁,隻見周氏笑盈盈的問道:“不知道這位夫人可是迎姐姐?”
還未等迎春說話,旁便就有人冷笑:“我說哪裏就看到一個不開眼的,三從四德,孝行禮儀都不知道,尊卑上下也不曉得,就敢來禦賜誥命前頭來碰!難道在家裏沒人教你出門在外少多嘴混唚!沒個行事規矩!”
王夫人雖不覺得周氏有何錯,卻見此人半點顏麵不給自己,便也狠狠的看過去,那人也懶得掩飾,她向來就是看不顧這等行事之人。王夫人才看到是大族老的長孫嫡媳,心裏一突,隻淡淡一言帶過:“小孩子家不懂事也是有的。”說完,即一個眼色遞給周氏,周氏見識過王夫人手段,不敢再做伐子,隻得給迎春道歉,迎春淡淡回了幾句,便尋了個理由,離開了。
王夫人在榮國府執掌那麽多年,又賈母過世後留了一大筆給寶玉,寶玉對這些並不在意,周氏又不得掌家,李紈唯唯諾諾多年,她如今過得也是十分得意,隻是賈政前途難得再進,寶玉卻好似無了悟性般,一性子在後院瞎混,便是通房也有了兩三個,心中不虞,索性先隨意給賈環找了一小戶人家女兒,又指了離賈府不遠的一處兩進的院子分了出去,又不肯讓趙姨娘相去,探春無法,卻也擺足了侍郎夫人的款兒,又溫柔小意侍候自家夫君幾天,換得賈環被安排了工部雜事,王夫人得聞便破口而罵,探春隻冷笑:“這些個賤活,環兒倒是能做,不知道二哥哥能願意與行伍腳夫混一起,髒了他的花朵香氣!”隻把王夫人險些噎得過了氣,不敢狠得罪探春,隻得作罷。
這次探春連日身上不舒服,便也隻是叫人拿了添妝過來,惜春也一一謝過了,三姐姐也不容易。
一時吉時到了,就有新郎過來接新娘,賈蓉是侄子,寶玉那一臉灰頭灰臉直叫人不耐,賈璉便行兄弟之宜,背惜春上了花轎。
繞了大半個城,才到了唐家。
在揭了蓋頭後,見到自家夫君的顏容,算不上極為英俊,卻也勝在五官端正,溫柔有度,房裏也無過多丫鬟,惜春心裏安
定大半。
唐翰林先出去陪酒,惜春一人在屋子裏,滿屋子的書畫讓她頗欣喜,沒一會送來的溫湯讓她對新家又有了幾分期望。
惜春坐在新床上靜靜的等著自己的夫君。
掌燈時分,門外響起了腳步聲,以及清晰地人聲,唐盛推開門的那一刹那,看到了惜春的小臉上那含羞帶澀的笑容,心裏
隻留下四個字:如花美眷。
這便是他一生要相伴的人了。
她的身後跟著一位管事,兩名看著十二三歲的丫鬟默不作聲,十足規矩的站著。
那年她出嫁沒多久,惜春便回了東府長住,沒幾年,西府的賈母便過了世,賈珍也沒多久便走了,西府隻有賈蓉一人,三品威烈將軍到了他這一頭又再降了一品,承四品鷹揚將軍,自知難以繼承族長之名,又憊懶諸多雜事,特與賈赦商議後,選一日子召集族人把族長一職讓予住在西府西跨院的賈政。
此時的賈政正逢賈母已逝,未出孝期,榮國府便先分家不分府,偌大的府第分一為二,賈赦長久住在東跨院不願搬遷,便把榮禧堂以及府內所有的仆從都給了賈政,卻自己留下會芳園以及附近的三四個小院子,再規整規整收拾一番,比起實際上的賈政所居之地隻有榮禧堂以及部分堂院大了一半有餘!賈政見已分家,他無大爵位,便再不敢居住榮禧堂偏屋,如今得賈蓉如此相讓,心裏活泛,麵上不顯,再三推遲做樣後,才接了族長之位,沒兩天就正式搬入榮禧堂正居,再也不提搬出去之意。
賈赦卻把兩邊中間的儀門鎖死,在東跨院的正門打大,做成能容一輛大馬車的大門,門前一對卷毛獅子,門頭上書:賈氏府第。
迎春隨夫上任四年有餘,生了一子一女,她為人和善大度,在生了兒子之後便給自己的夫君納了一名良家妾,這位妾室柳氏頗有顏色,隻是出身不高,見識淺薄,府裏的丫鬟婆子瞧不起她,她便每每要拔尖出頭,卻見到迎春做派後就隻呐呐站在一邊,再無掐尖要強之事,迎春瞧她這樣,未免就想起來趙姨娘來,耐著性子便與她細聲說道一番,柳氏再也不做聲,隻隨侍左右。
這次知府大人要回京述職,恰逢惜春要出門子,她便也跟著一起回來,京裏雖有一小院子,畢竟久未歇住,得賈璉力邀,一家子就都住到了賈氏府第,賈赦和邢夫人多了兩個未見麵的小外孫,便也樂得應下,鳳姐的兩個孩子見有了小夥伴,自然也歡喜起來,原來榮國府的東跨院,現在的賈氏府第,可是熱鬧得不得了。
西府的尤氏與胡氏知她回來,便趕著先請她過來相看一二,滿嘴的話裏帶著笑:“趙夫人先前未出門之前,與我家小姑子相交極好,如今又是一方大員夫人,見過的事兒多了去了,說句自家人的話,出在外頭到底比我們有見識的多,請趙夫人過來給我們掌掌眼,免得我們失了誤差,少了方寸,也丟了我們三四輩子的老臉子!”
迎春見她們笑的懇切,又不著痕跡的打量了她們:衣服倒是新製,隻是透過的衣領倒也不再是內造的,連頭上的頭飾裝扮也比之前簡了不少,心裏有些詫異,她曆練幾年,也含著笑應了下來,尤氏與胡氏又是一番感激道謝,待送了她們出去後,去找鳳姐打探消息的小丫鬟也回來了,才知道如今京城裏正查違禁製品,好幾個大家子因此吃了掛落,尤氏等人深怕出事,卻又拉不下臉子去問,且鳳姐已經多年未出,便也不敢去煩她,得知迎春一回來,便巴巴的上門去尋,至於為何不找王夫人,尤氏自己便不喜歡見那王夫人擺族長夫人之譜,何必自己送上門去。
迎春既然應下此事,便帶著自己的丫鬟往西府走了一遭,她深讀律法,規格,便一一指明哪裏違了禁,哪裏又需添哪些東西,尤氏和胡氏帶著管家管事以及丫鬟們婆子們在一邊又是登記又是搬運東西,鬧了整整兩天才算完了,迎春也才有空去找惜春,她瞧著大紅燈籠都掛起來了,就差明日點起,便略微點了點頭。
旁邊的管事虛手一引:“趙夫人裏邊請,大小姐還在裏頭等著呢。”
迎春帶著兩個丫鬟隨著管事往惜春的閨房去,繞過園子便到了惜春的住處,迎春頭回來的時候見著也是不錯,如今正值春
末,花色未凋完,配著嫩葉,倒也是一番別致之色。
“四妹妹?”
迎春進門就瞧見惜春坐在圍炕上發呆,便出聲道。
惜春一回神,瞧見迎春,心裏不由得歡喜,便笑著下地:“二姐姐來了,快給二姐姐上茶。”
迎春便執著惜春的手,一起往圍炕上坐去,惜春的丫鬟彩兒端著兩杯茶水過來,迎春打量了一下彩兒,見她也從原先的七八歲的小丫鬟到如今十四五歲的大丫鬟,相貌倒還清秀,未著過多的顏色,見著她也沒大著膽子打量,看起來也算是進退有度,便賞了一個銀鐲子,彩兒看了看惜春,見惜春笑著點頭,方才恭敬接下,道了謝,便退出門外。
迎春看著惜春已經長開不少的臉,秀麗卻不失靈氣,頭上戴著數珠珠花,胸前依舊戴著瓔珞金項圈,身上穿著粉紅底子湖藍玉蘭折枝刺繡緞麵圓領袍,白色長裙,便笑著問:“前兒聽說你畫了些新畫,好歹也讓我看上幾眼。”
惜春有些羞澀的笑:“隻是畫著玩兒罷了,難道二姐姐還不知道我有幾分。”說著卻還是吩咐彩兒拿來一兩幅畫,迎春心底裏放下不少,素日來往也多有信件,日常之事寥寥數筆,這幾日瞧來,尤氏與胡氏並未沒有虧待惜春,她順著惜春展開的畫兒來看,畫的也多數是院子裏頭的景,一幅是冬景圖,一副是春景圖,未見匠氣,著筆不落俗套,人物鮮活,躍然於紙上,頗有靈韻。
迎春先細看了一會畫,與惜春討論了一番,惜春雖不見眉飛色舞,言語生動,臉上多了些許桃花紅:“哪裏就有姐姐說的那樣好,隻是閑時無事做的罷了!”
迎春笑道:“如今可是學著管家了?可還上得了手?珍大嫂子還是蓉兒媳婦?”
惜春默默的收起畫兒放一邊,聞此言有些不大好意思:“恩,大嫂子素日身子不大好,是侄兒媳婦教的!”管家一事,尤氏身上不耐,便都有蓉哥媳婦手把手教了,另蓉哥坐月子之時,她也幫襯了些許,自東府降爵,幾個大管家都被打發出去的差不多了,人口少了好些,便又有先前之例,也能極快上手,管理一般家事是無礙的。
迎春見此也就少了些別的顧忌:“四妹妹,我想你多少也聽你嫂子說了,那姑爺都由黛兒妹妹的夫君親自問過的,為人不錯,又是新的翰林,隻是中等人家,不像府裏那麽講究,。”
惜春聞言笑了一下,輕聲道:“咱府裏哪裏還有那麽多講究,要不是這一兩年府裏頭少了些許事情,說不得就得吃糠咽菜了,我這兒也沒什麽份例,有一口吃一口罷了,大嫂和蓉兒媳婦還算有心,她們自己都少了丫頭婆子,我這邊還是四姑娘的例兒,如今哪裏還是那個年月,蒙兩位姐姐不棄,和大嫂子上心,我已經很是滿足了。”
迎春拍拍惜春的手,憐愛道:“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好生過日子就是了,也算是我和黛兒妹妹的心。”
惜春點點頭,姐姐們對她的好,她知道,嫂子和蓉兒媳婦雖然是怕壞了自己的名聲,到底也對她不薄,比起三姐姐,她已經是極好的了。
原來探春在賈母一年孝期一過,便嫁給了自己父親的上峰,工部的孫侍郎,已過不惑,第三天回門,她便也過去了,三姐姐強顏歡笑,臉上胭脂濃重,偶路過趙姨娘的房子,卻聽得三姐姐哭訴:“麵相頗儒,卻極其強旺,每夜裏必要兩人伺候,家裏小妾七八個不說,外頭還養了外室,隻待這婚期一過便要納第九房!”她駭然而極,這等事便不是她一個未出門子的姑娘家可以再聽的了,便急急忙忙去找自家的丫鬟,卻再也不計較日後探春每每回門大擺侍郎夫人之風。
迎春見她如此,便又跟惜春一一講起其他的所注意的事情,直把自己這些年的事兒重頭到尾說了一遭,惜春也認真的聽著,雖然會時不時臉紅上幾分,心裏卻也有了幾分計較。
兩人深談至掌燈時分,迎春才帶著丫鬟離開,惜春看著遠離的二姐姐,直到不見身影,方回了房,收拾一番便歇息去了。
且不說惜春出門之日熱鬧幾分,黛玉也過來添妝:兩副精細珍珠金頭麵,一盒百兩金倮子。
迎春也添了妝:一對絞絲含珠金鐲子,一對瑪瑙鐲子,一對喜鵲嵌珊瑚金步搖。
兩位姐姐添的都是惜春能戴的,賈赦一家子也早早就過府來了,因舍不得幾位孫兒,邢夫人倒也沒到主坐去,偏著廂房與賈赦坐在一起給圍著他們兩人的小孩子剝果兒。
賈政不緊不慢的來東府,已成婚的寶玉倒是有幾分灰頭灰臉的,王夫人穿著大紅雀領對襟染紫杏花團雲緞袍,身後跟著的李紈依舊是素色淡紫對襟長衫,隻是寶玉的媳婦周氏,發綰著展翅小金鳳,戴著嵌珠珊瑚蝙蝠花簪,一大朵鮮豔的紅牡丹,身上穿著雲霏妝花緞織彩百花飛蝶大紅錦衣,下著豔紅紗絲裙,手上一對紅寶石纏絲手鐲,一對紅珊瑚手串,與那染了
紅豔指甲的雙手更是相襯白皙,麵上含笑,隻可惜那桃花吊眼卻讓整個人看起來淺薄不少,薄薄的嘴唇上抹了大紅的膏子,頗顯得有些尖酸。
黛玉因為已懷孕數月,過來倒也沒有驚動些許人,不與王夫人打個照麵別人也挑不出錯來,迎春知不比往日,到底還是略微妝扮一番:隻添了一方點綴紅珊瑚花樣金鈿子戴在頭上,她做了四年的官夫人,早已有了不尋常的威嚴加身。
迎春見到了王夫人先行問了好,那周氏便也出聲問了好,她眼皮子淺,見到迎春柔和的臉上有些許笑容,便想出口即問,李紈皆被這位弟媳婦壓得一頭有一年有餘,心懷不滿,未肯出聲,隻默默站在一旁,隻見周氏笑盈盈的問道:“不知道這位夫人可是迎姐姐?”
還未等迎春說話,旁便就有人冷笑:“我說哪裏就看到一個不開眼的,三從四德,孝行禮儀都不知道,尊卑上下也不曉得,就敢來禦賜誥命前頭來碰!難道在家裏沒人教你出門在外少多嘴混唚!沒個行事規矩!”
王夫人雖不覺得周氏有何錯,卻見此人半點顏麵不給自己,便也狠狠的看過去,那人也懶得掩飾,她向來就是看不顧這等行事之人。王夫人才看到是大族老的長孫嫡媳,心裏一突,隻淡淡一言帶過:“小孩子家不懂事也是有的。”說完,即一個眼色遞給周氏,周氏見識過王夫人手段,不敢再做伐子,隻得給迎春道歉,迎春淡淡回了幾句,便尋了個理由,離開了。
王夫人在榮國府執掌那麽多年,又賈母過世後留了一大筆給寶玉,寶玉對這些並不在意,周氏又不得掌家,李紈唯唯諾諾多年,她如今過得也是十分得意,隻是賈政前途難得再進,寶玉卻好似無了悟性般,一性子在後院瞎混,便是通房也有了兩三個,心中不虞,索性先隨意給賈環找了一小戶人家女兒,又指了離賈府不遠的一處兩進的院子分了出去,又不肯讓趙姨娘相去,探春無法,卻也擺足了侍郎夫人的款兒,又溫柔小意侍候自家夫君幾天,換得賈環被安排了工部雜事,王夫人得聞便破口而罵,探春隻冷笑:“這些個賤活,環兒倒是能做,不知道二哥哥能願意與行伍腳夫混一起,髒了他的花朵香氣!”隻把王夫人險些噎得過了氣,不敢狠得罪探春,隻得作罷。
這次探春連日身上不舒服,便也隻是叫人拿了添妝過來,惜春也一一謝過了,三姐姐也不容易。
一時吉時到了,就有新郎過來接新娘,賈蓉是侄子,寶玉那一臉灰頭灰臉直叫人不耐,賈璉便行兄弟之宜,背惜春上了花轎。
繞了大半個城,才到了唐家。
在揭了蓋頭後,見到自家夫君的顏容,算不上極為英俊,卻也勝在五官端正,溫柔有度,房裏也無過多丫鬟,惜春心裏安
定大半。
唐翰林先出去陪酒,惜春一人在屋子裏,滿屋子的書畫讓她頗欣喜,沒一會送來的溫湯讓她對新家又有了幾分期望。
惜春坐在新床上靜靜的等著自己的夫君。
掌燈時分,門外響起了腳步聲,以及清晰地人聲,唐盛推開門的那一刹那,看到了惜春的小臉上那含羞帶澀的笑容,心裏
隻留下四個字:如花美眷。
這便是他一生要相伴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