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北大元帥李源,鎮守北疆,驅除蠻族……..特封鎮北大元帥李源為唐國公,其子李元澈為世子,欽此!”不過半月,朝廷的內侍便將聖旨帶到了祁州,當眾宣讀了起來。<strong>.</strong>
“唐國公,咱家恭喜您了。”宣讀完聖旨的內侍小太監笑著向李源恭喜道。“國公爺,世子爺呢,怎麽不見一同出來接旨呢?”
“小兒還在瓦連堡,因為時間緊,他今日怕是趕不回來了。這次真是辛苦公公了,還請公公在祁州休息一日,明日我再派人護送公公離開。”李源一臉喜色,伸手輕飄飄的遞了張銀票過去。
小太監不著痕跡的接了過來,低頭看了一眼銀票上的數字,滿意的笑了笑。看來這位新任的唐國公果然上道,也不枉自己這麽遠的跑了這趟。小太監想著,便跟著李源的衛屬下去休息了。
“元帥,朝廷這是明擺著要把公子留在京城當質子啊。”一旁李源的衛屬等宣旨的內侍小太監一走,便憤憤不平的說道。
“來人,招公子立即回祁州。”李源的臉色也陰沉了下來,絲毫看不出剛才的笑意。
傍晚,接到父親急招的李元澈便帶了十幾個親衛,從瓦連堡方向,馳馬飛奔進了祁州城。
“小將軍回來了,小將軍回來了。”城門口守衛的軍士看到李元澈,都激動得大喊了起來。
元帥府的書房內,李源把今日剛接到的聖旨遞給了自己的兒子李元澈。
“澈兒,你看此事該怎麽辦才好?”李源對這個唯一的兒子一向看重,並不想送他去京城當人質。
“父親,現在我們根基尚淺,而且時機也不對,不宜和朝廷立即翻臉。”李元澈想了想,如今之計,隻有先拖著了。“我們先拖到除夕再進京,屆時各路官員都會回京述職,兒子那時回京反而能在天下豪傑麵前露露臉,也能多打探些消息。[.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可我們該以什麽理由拖延呢?”李源看著自己日益成熟穩重的兒子,很是欣慰。
“這理由倒也是現成的。第一,現在北疆未穩,時常還有小股的蠻子偷襲我邊境九寨。此時還需要兒子攜瓦連堡大勝的餘威震懾蠻族。其次嘛,按照我朝慣例,新年伊始,陛下都將攜百官上城樓和百姓共同慶祝。屆時,當著普天下百姓的麵,在新年之際,我們再押送安東讚進京,更彰顯我大晉國威。”李元澈對自己的父親行了一禮,“還請父親以此上書朝廷,我想朝廷必定會同意的。”
“不錯,”李源看著自己的兒子,神情更加滿意了。“馬上就是十月了,不過晚一個多月啟程,想必朝中沒有人會反對的。”
李元澈見進京的事情已定,便想起靈舞傳回的另一條消息來。
“父親,那宣旨的內侍可離開祁州了?”
“沒有,在進京之事未定之前,為父怎麽能放宣旨的離開呢。”
李元澈一想就明白了,若是自己無意進京,父親恐怕就會把宣旨的一行人秘密處決掉吧。若是將來朝廷追究起來,也可推說是李家根本沒有接到這聖旨。如今北疆九寨時有小股的蠻族進犯,雙方小規模的廝殺不斷,在這樣的局勢下,來祁州的途中,消失幾個人也沒有什麽可奇怪的。就算朝廷心知肚明又如何,到時候誰能證明是李家幹的呢?
“父親,我想見見那個宣旨的小太監。”
“今日已晚,你好好休息,明日再見吧。”李源見自己的兒子風塵滿麵的樣子,便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妻子。自己曾經在妻子的病床前發誓會好好照顧兒子,可如今到底將兒子帶到了前線。罷了,等將來到了九泉之下,自己再向妻子賠罪吧。
李元澈見自己的父親神色有些悲涼,便知道父親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於是不再說話,躬身行禮退了出去。
李元澈關好書房的門,再看了一眼父親,才轉身離開。
...........................................................................................................
“公公,我們世子爺來看您了。”一早,李元澈便來到了內侍休息的院子。
“咱家給世子爺請安了。”那宣旨的小太監見一個身穿黑衣,一臉英氣的年輕男子在院子裏的小廝帶領下進了房門,便知道是李元澈到了,便裝模作樣的草草行了一禮。
“公公太客氣了,”李元澈趕緊扶起了小太監,“昨日我來不及趕回,還望公公不要見怪才是啊。”
“世子爺說的是哪裏話,世子爺在瓦連堡為國盡忠,咱家敬重都來不及,又怎敢怪罪呢。將來就算回京了,也會在聖上麵前如實回稟的。”
“那就多謝公公美言了,我特意在玲瓏閣內備了一桌酒菜,給公公賠罪,還望公公賞臉。對了,還不知公公怎麽稱呼?”
“咱家原來的名字不提也罷,進宮之後,蒙福喜公公大恩,起名福興。”
“原來是福興公公,公公這邊請。”
玲瓏閣內,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元澈見福興有了些醉意,才漫不經心說起了些閑事。
“福興公公,我從沒去過京城,你給我說說京城的事情吧,也不知道京城最近可有什麽新鮮的大事發生?”李元澈起身又給福興斟了一杯酒。
“要說京城的大事兒,最近還真有一件。”福興見著新出爐的唐國公世子爺如此上道,便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前不久的中秋國宴上,陛下為我們安南郡主和崔家的狀元郎賜婚了。”
來了!李元澈見終於引出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更是殷勤的勸起酒來。
“公公,我怎麽聽說郡主原本是和靖海侯家定親的啊。”李元澈裝作一副好奇的樣子。
“早就退親了,如今京城誰不知道啊,咱們郡主看上的是崔家的狀元郎啊。”這李家果然是山西出來的土包子,連幾年前的消息都不知道。
“哦,那郡主和崔家定親了,靖海侯怎麽辦啊?”李元澈嗬嗬一笑,裝作一副八卦的樣子。
“嗬嗬,說到這個,世子爺你算是問對人了。”福興看了看四周,低聲說著,“旁人我是不告訴的,不過咱家和世子爺投緣,也就悄悄告訴世子了。那靖海侯得知此事後,已經給聖上遞了折子了。”
“哦,不知道那折子上寫了什麽?”李元澈漫不經心的端起了酒杯。
“嗬嗬,靖海侯上的是秘折,旁人是不知道的。”福興故意賣了個關子,有些顯擺道,“可咱家是誰啊,咱家可是禦書房總管大太監福喜公公的幹兒子!這宮裏有什麽事是咱福興公公不知道的!”
“那是,誰不知道咱們福興公公厲害啊。”李元澈見已經醉的一塌糊塗的小太監,又給對方斟了一杯酒。
“靖海侯折子上說,無顏待在京中了,想回蜀中,陛下無奈已經同意了。”說完,福興就醉倒在了酒桌上。
靖海侯已經回蜀中!果然,靈舞傳來的消息也說靖海侯府最近緊閉大門,靖海侯本人近期也不曾露麵。京城裏的人怕還以為這位靖海侯是因為郡主另嫁失了麵子,不肯出來見人。卻不曾想到,這靖海侯竟然還打著這樣的主意,竟然趁機跑回了蜀中。
和李家在山西一樣,這靖海侯趙家也在蜀中頗有根基。此時靖海侯表麵上憤而提出回到蜀中,實際上怕是沒有這麽簡答。蜀中自來偏居一隅,自成一國,靖海侯此時回去,看來此人的野心也不小啊。
“唐國公,咱家恭喜您了。”宣讀完聖旨的內侍小太監笑著向李源恭喜道。“國公爺,世子爺呢,怎麽不見一同出來接旨呢?”
“小兒還在瓦連堡,因為時間緊,他今日怕是趕不回來了。這次真是辛苦公公了,還請公公在祁州休息一日,明日我再派人護送公公離開。”李源一臉喜色,伸手輕飄飄的遞了張銀票過去。
小太監不著痕跡的接了過來,低頭看了一眼銀票上的數字,滿意的笑了笑。看來這位新任的唐國公果然上道,也不枉自己這麽遠的跑了這趟。小太監想著,便跟著李源的衛屬下去休息了。
“元帥,朝廷這是明擺著要把公子留在京城當質子啊。”一旁李源的衛屬等宣旨的內侍小太監一走,便憤憤不平的說道。
“來人,招公子立即回祁州。”李源的臉色也陰沉了下來,絲毫看不出剛才的笑意。
傍晚,接到父親急招的李元澈便帶了十幾個親衛,從瓦連堡方向,馳馬飛奔進了祁州城。
“小將軍回來了,小將軍回來了。”城門口守衛的軍士看到李元澈,都激動得大喊了起來。
元帥府的書房內,李源把今日剛接到的聖旨遞給了自己的兒子李元澈。
“澈兒,你看此事該怎麽辦才好?”李源對這個唯一的兒子一向看重,並不想送他去京城當人質。
“父親,現在我們根基尚淺,而且時機也不對,不宜和朝廷立即翻臉。”李元澈想了想,如今之計,隻有先拖著了。“我們先拖到除夕再進京,屆時各路官員都會回京述職,兒子那時回京反而能在天下豪傑麵前露露臉,也能多打探些消息。[.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可我們該以什麽理由拖延呢?”李源看著自己日益成熟穩重的兒子,很是欣慰。
“這理由倒也是現成的。第一,現在北疆未穩,時常還有小股的蠻子偷襲我邊境九寨。此時還需要兒子攜瓦連堡大勝的餘威震懾蠻族。其次嘛,按照我朝慣例,新年伊始,陛下都將攜百官上城樓和百姓共同慶祝。屆時,當著普天下百姓的麵,在新年之際,我們再押送安東讚進京,更彰顯我大晉國威。”李元澈對自己的父親行了一禮,“還請父親以此上書朝廷,我想朝廷必定會同意的。”
“不錯,”李源看著自己的兒子,神情更加滿意了。“馬上就是十月了,不過晚一個多月啟程,想必朝中沒有人會反對的。”
李元澈見進京的事情已定,便想起靈舞傳回的另一條消息來。
“父親,那宣旨的內侍可離開祁州了?”
“沒有,在進京之事未定之前,為父怎麽能放宣旨的離開呢。”
李元澈一想就明白了,若是自己無意進京,父親恐怕就會把宣旨的一行人秘密處決掉吧。若是將來朝廷追究起來,也可推說是李家根本沒有接到這聖旨。如今北疆九寨時有小股的蠻族進犯,雙方小規模的廝殺不斷,在這樣的局勢下,來祁州的途中,消失幾個人也沒有什麽可奇怪的。就算朝廷心知肚明又如何,到時候誰能證明是李家幹的呢?
“父親,我想見見那個宣旨的小太監。”
“今日已晚,你好好休息,明日再見吧。”李源見自己的兒子風塵滿麵的樣子,便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妻子。自己曾經在妻子的病床前發誓會好好照顧兒子,可如今到底將兒子帶到了前線。罷了,等將來到了九泉之下,自己再向妻子賠罪吧。
李元澈見自己的父親神色有些悲涼,便知道父親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於是不再說話,躬身行禮退了出去。
李元澈關好書房的門,再看了一眼父親,才轉身離開。
...........................................................................................................
“公公,我們世子爺來看您了。”一早,李元澈便來到了內侍休息的院子。
“咱家給世子爺請安了。”那宣旨的小太監見一個身穿黑衣,一臉英氣的年輕男子在院子裏的小廝帶領下進了房門,便知道是李元澈到了,便裝模作樣的草草行了一禮。
“公公太客氣了,”李元澈趕緊扶起了小太監,“昨日我來不及趕回,還望公公不要見怪才是啊。”
“世子爺說的是哪裏話,世子爺在瓦連堡為國盡忠,咱家敬重都來不及,又怎敢怪罪呢。將來就算回京了,也會在聖上麵前如實回稟的。”
“那就多謝公公美言了,我特意在玲瓏閣內備了一桌酒菜,給公公賠罪,還望公公賞臉。對了,還不知公公怎麽稱呼?”
“咱家原來的名字不提也罷,進宮之後,蒙福喜公公大恩,起名福興。”
“原來是福興公公,公公這邊請。”
玲瓏閣內,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元澈見福興有了些醉意,才漫不經心說起了些閑事。
“福興公公,我從沒去過京城,你給我說說京城的事情吧,也不知道京城最近可有什麽新鮮的大事發生?”李元澈起身又給福興斟了一杯酒。
“要說京城的大事兒,最近還真有一件。”福興見著新出爐的唐國公世子爺如此上道,便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前不久的中秋國宴上,陛下為我們安南郡主和崔家的狀元郎賜婚了。”
來了!李元澈見終於引出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更是殷勤的勸起酒來。
“公公,我怎麽聽說郡主原本是和靖海侯家定親的啊。”李元澈裝作一副好奇的樣子。
“早就退親了,如今京城誰不知道啊,咱們郡主看上的是崔家的狀元郎啊。”這李家果然是山西出來的土包子,連幾年前的消息都不知道。
“哦,那郡主和崔家定親了,靖海侯怎麽辦啊?”李元澈嗬嗬一笑,裝作一副八卦的樣子。
“嗬嗬,說到這個,世子爺你算是問對人了。”福興看了看四周,低聲說著,“旁人我是不告訴的,不過咱家和世子爺投緣,也就悄悄告訴世子了。那靖海侯得知此事後,已經給聖上遞了折子了。”
“哦,不知道那折子上寫了什麽?”李元澈漫不經心的端起了酒杯。
“嗬嗬,靖海侯上的是秘折,旁人是不知道的。”福興故意賣了個關子,有些顯擺道,“可咱家是誰啊,咱家可是禦書房總管大太監福喜公公的幹兒子!這宮裏有什麽事是咱福興公公不知道的!”
“那是,誰不知道咱們福興公公厲害啊。”李元澈見已經醉的一塌糊塗的小太監,又給對方斟了一杯酒。
“靖海侯折子上說,無顏待在京中了,想回蜀中,陛下無奈已經同意了。”說完,福興就醉倒在了酒桌上。
靖海侯已經回蜀中!果然,靈舞傳來的消息也說靖海侯府最近緊閉大門,靖海侯本人近期也不曾露麵。京城裏的人怕還以為這位靖海侯是因為郡主另嫁失了麵子,不肯出來見人。卻不曾想到,這靖海侯竟然還打著這樣的主意,竟然趁機跑回了蜀中。
和李家在山西一樣,這靖海侯趙家也在蜀中頗有根基。此時靖海侯表麵上憤而提出回到蜀中,實際上怕是沒有這麽簡答。蜀中自來偏居一隅,自成一國,靖海侯此時回去,看來此人的野心也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