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阿嬌的話,竇太皇太後的腦袋朝著阿嬌這方偏了一下,隨後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說道,“劉徹現在這樣好高騖遠的性子,我如何能夠放的下心?”
自文帝時期,她便是大漢曆史高位處的旁觀者,經過了兩代帝王的發展,漢朝已經越來越發展壯大,如今掌權者是她的這個孫兒,她怎麽能夠在明知是做錯的情況下,還放任著劉徹而不去管他。
“好高騖遠?”阿嬌重複的說道,想到那日對皇帝新政的打擊,她不解的說道,“這麽說,那次新政的事,不是皇祖母對徹兒的打擊?那趙綰、王臧二人不是皇祖母的刻意為之?”
“新政之事,我不否認我做的不對,可是那趙綰、王臧卻是真正的該死。”竇太皇太後將手中的拐杖重重的朝地上議案,萬分不滿的說道。
阿嬌疑惑不解,看向竇太皇太後,後發覺自己皇祖母的眼睛看不見,這才問道,“為什麽?”
“皇帝本就在意氣風發之時,這二人卻推波助瀾地助漲皇帝的性子,這還不是該死?”在阿嬌的攙扶下,竇太皇太後坐在了長信殿外間的小榻上,斜靠在軟榻上閉目養神。
“……皇祖母就這樣確定徹兒做的不對?”阿嬌覺得皇祖母這樣的想法也太過於極端了。新政都還沒有推廣,怎麽就這樣確定這政策會行不通?
“阿嬌也覺得皇祖母做錯了?”竇太皇太後睜開那無神的雙眼,看向阿嬌的方向。
“……”看到竇太皇太後看向她的方向,雖然知道皇祖母看不見,可是阿嬌卻不由的有一種慚愧的感覺,於是隻好沉默不語。
看到阿嬌沒有說話,竇太皇太後知道阿嬌的意思了,接著說道,“雖然如今離大漢初建已有這麽多年,可如今百姓們安居樂業,世家官員們都腹中飽滿,誰會願意去替皇帝來個新政,這樣的時機來進行新政,隻會讓百姓增加不滿……,沒有一會恰當的理由,誰會服從?”
“那……找個恰當的理由便是!”
理由還會不容易找到?
“阿嬌,那你去找找理由,隻要找得到,那我不會再去阻攔皇帝的新政!”見著阿嬌說的這樣簡單,竇太皇太後說道。
……
皇祖母的意思是,沒有一個行得通的理由來向廣大百姓解釋?
見著竇太皇太後這般說法,阿嬌覺得,或許她和劉徹都誤解了,不解的問道,“那皇祖母為什麽不和徹兒解釋清楚,省得徹兒如今還……對您不滿?”
竇太皇太後放鬆身子,閉著眼睛頓了一會兒,隨後才開口道,“這其中也有我做的不對的地方,說到底,我也是自私的!”
像是在回憶著什麽,過了一小會兒,竇太皇太後繼續說著,“竇家的子侄那日來找過我,說是竇家的田地不知為什麽減少了一半有餘……後來我才逐漸一點一點的又將這些入不了土的權勢給拿起來啊!”
竇太皇太後的樣子極為無奈,讓阿嬌相信這位深居長樂宮的老人著實是為了子孫後輩著想,而不是他們所理解的……拿著權利而不想放手了。
雖然這樣的想法曾經隻在她腦海中閃現過幾秒鍾,可是如今想來,阿嬌還是覺得萬分慚愧。
腦海中突然想到竇太皇太後曾經同她說過的一句話,阿嬌不由得感到不解。
“皇祖母當年不是還跟阿嬌告誡過,說是既然嫁進了劉家,便生生世世都是劉家的人嗎,怎麽如今皇祖母……?”當著這位一直寵愛她的老人家麵前,阿嬌便也沒有那樣遮遮掩掩,直接將自己的疑惑給問了出來。
阿嬌這話真真的讓竇太皇太後一愣,隨後苦笑一聲,“話是這樣說,可是真正做的到的,又能有幾人?”
“既然趙綰、王臧他們不是皇祖母您有意為之,那您還是應該去和徹兒說一聲的,阿嬌不希望皇祖母和徹兒兩個的關係越來越……不好。”酬酢著,阿嬌說出了心中的想法。一邊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皇祖母,她多希望兩人能夠和和睦睦,讓她不用在中間這般為難。
半起身吩咐著身旁的宮人去給她備些新茶,竇太皇太後歎了歎氣,對著阿嬌很是嚴肅的說道,“阿嬌,要我去解釋,這是不可能的,我竇漪房也不圖他劉徹一些什麽,這把老身子骨,說不定哪天就入土了。”
平日裏皇祖母對她說話都是和藹寵溺的,何時很少有過這樣嚴厲的時候,見著竇太皇太後的脾氣有些上來了,阿嬌頓時慌神,一把靠在老人家身上,半哄半撒著嬌的說著,“皇祖母怎麽能這樣說自己,皇祖母可是會長命百歲的人,阿嬌不要皇祖母離開阿嬌身邊。皇祖母不要生氣,阿嬌不說了就是!”
“唉,皇祖母不是生氣,”竇太皇太後想要說些什麽,可是嘴唇動了動,最終卻還是沒有說出口,“你以後就會明白的,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解釋就可以說的通的!”
……
等竇太皇太後有些乏困,將老人家扶到殿內去休息後,阿嬌便動身離開了長信殿。已經在長信殿逗留了接近一整日了,是時候回椒房殿了。
做步攆回未央宮的中途經過了永壽殿,阿嬌想著許久沒去王?湍嵌???耍?謔潛閬鋁瞬僥熳呷チ擻朗俚睿?諛譴π∽?艘換岫??氐澆販康釷保?鬩咽怯鮮薄?p> 天色已經黑了下來,見著劉徹沒有過來,阿嬌便草草的梳洗完畢,躺在床上,想著這日在長信殿所知的一切,覺得腦海中亂亂的,不作多想,隨後便進入了睡眠。
阿嬌覺得她現在就是這樣一個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隻要目前過得還算可以,便也不會去計較日後的事情……
而此時呆在宣室殿的劉徹,正忙著處理朝堂之中所滯留下的事務。一整日呆在平陽公主府,不知不覺間已然堆積了很多政事。
縱然想要做個無所事事的皇帝,可是麵前堆積的事情卻又不得不讓他去處理,看著麵前朝臣遞上的奏折,劉徹無奈的想著。
自文帝時期,她便是大漢曆史高位處的旁觀者,經過了兩代帝王的發展,漢朝已經越來越發展壯大,如今掌權者是她的這個孫兒,她怎麽能夠在明知是做錯的情況下,還放任著劉徹而不去管他。
“好高騖遠?”阿嬌重複的說道,想到那日對皇帝新政的打擊,她不解的說道,“這麽說,那次新政的事,不是皇祖母對徹兒的打擊?那趙綰、王臧二人不是皇祖母的刻意為之?”
“新政之事,我不否認我做的不對,可是那趙綰、王臧卻是真正的該死。”竇太皇太後將手中的拐杖重重的朝地上議案,萬分不滿的說道。
阿嬌疑惑不解,看向竇太皇太後,後發覺自己皇祖母的眼睛看不見,這才問道,“為什麽?”
“皇帝本就在意氣風發之時,這二人卻推波助瀾地助漲皇帝的性子,這還不是該死?”在阿嬌的攙扶下,竇太皇太後坐在了長信殿外間的小榻上,斜靠在軟榻上閉目養神。
“……皇祖母就這樣確定徹兒做的不對?”阿嬌覺得皇祖母這樣的想法也太過於極端了。新政都還沒有推廣,怎麽就這樣確定這政策會行不通?
“阿嬌也覺得皇祖母做錯了?”竇太皇太後睜開那無神的雙眼,看向阿嬌的方向。
“……”看到竇太皇太後看向她的方向,雖然知道皇祖母看不見,可是阿嬌卻不由的有一種慚愧的感覺,於是隻好沉默不語。
看到阿嬌沒有說話,竇太皇太後知道阿嬌的意思了,接著說道,“雖然如今離大漢初建已有這麽多年,可如今百姓們安居樂業,世家官員們都腹中飽滿,誰會願意去替皇帝來個新政,這樣的時機來進行新政,隻會讓百姓增加不滿……,沒有一會恰當的理由,誰會服從?”
“那……找個恰當的理由便是!”
理由還會不容易找到?
“阿嬌,那你去找找理由,隻要找得到,那我不會再去阻攔皇帝的新政!”見著阿嬌說的這樣簡單,竇太皇太後說道。
……
皇祖母的意思是,沒有一個行得通的理由來向廣大百姓解釋?
見著竇太皇太後這般說法,阿嬌覺得,或許她和劉徹都誤解了,不解的問道,“那皇祖母為什麽不和徹兒解釋清楚,省得徹兒如今還……對您不滿?”
竇太皇太後放鬆身子,閉著眼睛頓了一會兒,隨後才開口道,“這其中也有我做的不對的地方,說到底,我也是自私的!”
像是在回憶著什麽,過了一小會兒,竇太皇太後繼續說著,“竇家的子侄那日來找過我,說是竇家的田地不知為什麽減少了一半有餘……後來我才逐漸一點一點的又將這些入不了土的權勢給拿起來啊!”
竇太皇太後的樣子極為無奈,讓阿嬌相信這位深居長樂宮的老人著實是為了子孫後輩著想,而不是他們所理解的……拿著權利而不想放手了。
雖然這樣的想法曾經隻在她腦海中閃現過幾秒鍾,可是如今想來,阿嬌還是覺得萬分慚愧。
腦海中突然想到竇太皇太後曾經同她說過的一句話,阿嬌不由得感到不解。
“皇祖母當年不是還跟阿嬌告誡過,說是既然嫁進了劉家,便生生世世都是劉家的人嗎,怎麽如今皇祖母……?”當著這位一直寵愛她的老人家麵前,阿嬌便也沒有那樣遮遮掩掩,直接將自己的疑惑給問了出來。
阿嬌這話真真的讓竇太皇太後一愣,隨後苦笑一聲,“話是這樣說,可是真正做的到的,又能有幾人?”
“既然趙綰、王臧他們不是皇祖母您有意為之,那您還是應該去和徹兒說一聲的,阿嬌不希望皇祖母和徹兒兩個的關係越來越……不好。”酬酢著,阿嬌說出了心中的想法。一邊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皇祖母,她多希望兩人能夠和和睦睦,讓她不用在中間這般為難。
半起身吩咐著身旁的宮人去給她備些新茶,竇太皇太後歎了歎氣,對著阿嬌很是嚴肅的說道,“阿嬌,要我去解釋,這是不可能的,我竇漪房也不圖他劉徹一些什麽,這把老身子骨,說不定哪天就入土了。”
平日裏皇祖母對她說話都是和藹寵溺的,何時很少有過這樣嚴厲的時候,見著竇太皇太後的脾氣有些上來了,阿嬌頓時慌神,一把靠在老人家身上,半哄半撒著嬌的說著,“皇祖母怎麽能這樣說自己,皇祖母可是會長命百歲的人,阿嬌不要皇祖母離開阿嬌身邊。皇祖母不要生氣,阿嬌不說了就是!”
“唉,皇祖母不是生氣,”竇太皇太後想要說些什麽,可是嘴唇動了動,最終卻還是沒有說出口,“你以後就會明白的,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解釋就可以說的通的!”
……
等竇太皇太後有些乏困,將老人家扶到殿內去休息後,阿嬌便動身離開了長信殿。已經在長信殿逗留了接近一整日了,是時候回椒房殿了。
做步攆回未央宮的中途經過了永壽殿,阿嬌想著許久沒去王?湍嵌???耍?謔潛閬鋁瞬僥熳呷チ擻朗俚睿?諛譴π∽?艘換岫??氐澆販康釷保?鬩咽怯鮮薄?p> 天色已經黑了下來,見著劉徹沒有過來,阿嬌便草草的梳洗完畢,躺在床上,想著這日在長信殿所知的一切,覺得腦海中亂亂的,不作多想,隨後便進入了睡眠。
阿嬌覺得她現在就是這樣一個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隻要目前過得還算可以,便也不會去計較日後的事情……
而此時呆在宣室殿的劉徹,正忙著處理朝堂之中所滯留下的事務。一整日呆在平陽公主府,不知不覺間已然堆積了很多政事。
縱然想要做個無所事事的皇帝,可是麵前堆積的事情卻又不得不讓他去處理,看著麵前朝臣遞上的奏折,劉徹無奈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