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張嘯林的合作當然不可能隨便就結束,陳曉奇知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上海三大巨頭的影響力是不可低估的,在他還沒有認識更有力的人物之前,跟他們合作是非常有前途的。.ne當然,陳曉奇看不上他們那點進出口生意的毛利潤,本身他生產出來就附帶著極高的利潤,不需要哪一層,他要的是自己的貨物能夠在上海順利的上岸,並且順利的從各個渠道發送出去,最快速的蔓延開來,第一時間占據市場,以他的商業知識,當然是要在中國市場上首先樹立起他“小財神”門下產品的響當當的硬牌子。
陳曉奇覺得時機也比較成熟了。美國這邊已經進入到良性循環,有斯特恩這個猶太人為主的團隊負責商務往來,直接在芝加哥注冊了美化貿易公司,然後在德國建立起分部,在法國與丹尼斯建立法國分布,然後就是金學友將要回到國內建立的上海分部了。
陳曉奇的產品現在還沒有正式的放給國際貿易洋行去經營,現在基本都是那些人在美國本土批發了之後,轉口到世界各地的,通過各地分部的建立,陳曉奇可以將整個產業鏈最大限度的抓在自己手裏麵,從設計、生產加工,到倉儲運輸,到批發,都在自己掌握中。
建立這個貿易公司的另一個目的,陳曉奇希望能夠初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體係。在21世紀,物流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係統,物流係統的效率高低直接關係到企業盈利率,像是世界最大的連鎖零售體係“沃爾瑪”,其核心理念是建立在物流體係當中的,否則這省錢的概念是怎麽實現的?最低價供應商品是怎麽實現的?
這個時代,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物流理念和體係出現,更不用說國際貿易化的物流體係,真正強大的物流體係是在電子商務出現之後,而在這個時代,隻有交通發達的美國和歐洲幾個國家才有可能實現初步的物流,陳曉奇卻是要走在最前麵,因為這是一塊還未開挖的金礦。
更深層一點講,物流水平的提高,在軍事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一戰戰場上,法國人為什麽能夠撐得那麽久?凡爾登戰場的後麵,整個巴黎城數以萬計的新出現的汽車和馬車在不斷的運送物資和傷員。沒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物流體係,就不可能讓這數量龐大的車、馬、人、物快速運轉起來,一個不好就會聚集在一起亂做一團。
陳曉奇還有更大的野心,現在按下不表。
林瀟,三十歲,一個麵色黝黑其貌不揚的壯實男子,但是來曆相當不粗,他是曾經跟隨詹天佑先生的學生之一,詹先生最後的那十年間,因為政府軍閥的無能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無法將自己的畢生心血用到中華民族的振興之上,滿懷憂憤的將希望寄托在年輕一代人的身上,那幾年的時間裏,他以身作則,費勁了心血。
可是時至今日,國內局勢依然是亂糟糟的毫無進展,而腐敗北洋的醜惡嘴臉在1919年徹底現了型,像林瀟這樣立誌要繼承詹先生遺誌的有誌年輕人在國內有很多,但是他們幾乎沒有例外的都得不到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所以說生活的是相當的鬱悶。
陳曉奇不知道這些變故,但是他知道詹天佑在中國的曆史中占據了什麽樣的地位,這位用一生證明了華人絕不比西洋人差的偉大學者,用事實向那些輕視華人的外國人和滿清大員們證明了華夏兒女的創造力和智慧。
二話不說,陳曉奇就將此人加入到新的部門。現在他是沒鐵路可修,但是人家林瀟可不是知識麵狹窄的書呆子,高鐵路建設的人,在地質學、冶金、機械動力等方麵都是有相當造詣的,可以說開山辟石、鋪路架橋都是人家的本行,絕對是大才。
陳曉奇當即在公司內部成立一個培訓班,先由這位林先生在自己的班底裏麵挑選學生,教授基本的土木工程,再加上新來的王天運,希望他們能夠將一套合用的半軍事化土木工程科目給頂起來,這是目前暫時的工作。
另外,陳曉奇還打算出資讓林瀟過段時間到歐洲去,著重到法德戰場去實地考察一下那裏的堡壘要塞工程,同時可能的話,找當地的專業人士著重了解一下這種軍事堡壘的構建。陳曉奇知道法國人在一戰後建立了聞名世界的廢柴工程------馬其諾防線。盡管該防線在二戰時期幾乎沒發生什麽作用,但是其中的技術含量卻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
陳曉奇手裏麵現在沒別的人可用,隻好先讓他勉為其難的頂上一段時間再說了。原本他是打算讓林瀟考察一下全美的鐵路建設和公路網建設的,但是考慮到現在外麵的環境,一個華人走在大街上隨時都可能被人家叫住審查的惡劣條件下,一個東遊西逛到處觀察戰略情報的人就別想安生了,所以才作罷,實際上到歐洲去看看也是很不錯的。
最後一個人叫孔祥增,字長生,據說是孔氏家族的後人,陳曉奇覺得這位老先生挺有意思的,此人稱得上飽讀詩書,但是卻有些迂腐不堪,孔夫子當年那些好的東西他沒學來,忠君愛國、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思想倒是實打實的,甚至連士農工商四民分野的老思想也是死抓著不放,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讀書人”,怎麽可以跟商賈去放下身段說什麽利益,太俗了。
陳曉奇老覺得這老先生像是孔乙己之類的,都窮的吃不上飯了,還不依不饒的,說什麽“君子固窮”。可是要真是能“固窮”的話,何解他居然為了家裏人的溫飽萬裏迢迢的到美國來淘金呢?
這位三十好幾、孩子都上中學的老先生振振有辭,那一套車軲轆話說出來陳曉奇根本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麽,一方麵那遣詞造句實在是太古老,引經據典的直接是在折磨陳曉奇,另一方麵他的方言也實在要命,最後陳曉奇徹底高了饒,將這位老先生安排到了掃盲班,順帶著給這些半文盲們開展愛國主義情操的熏陶課。
這個可是老夫子的拿手活,中國曆史幾千年上到三皇五帝下到民國幾年,不管是二十四史,還是民間故事,那是信手拈來滔滔不絕,最後陳曉奇不得不給他製訂了一個教書範圍,那就是著重描述中華文明數千年浩浩湯湯,華夏衣冠的文采風流,偉大文化的燦爛輝煌,秦皇漢武的偉大事跡,唐宗宋祖的絢爛篇章,總是是什麽好說什麽。
從這個老夫子的口中,曆史上那些悲歌慷慨為國捐軀的猛將義士們鮮活了許多。不管是衛青還是霍去病,李廣還是張湯,也不過是祖逖還是冉閔,不管是文天祥還是嶽飛,也不管是戚繼光還是袁崇煥,不管是關天培還是鄧世昌。英雄豪傑,為國捐軀的,都是著重講的內容,大漢天威無遠弗屆,大唐雄風威加海內,大宋文化震古爍今。陳曉奇就是要讓這些人打心眼裏清楚,自己的祖先是曾經那麽的偉大,自己的文化是那麽的燦爛。
除了老夫子的口音不怎麽地道,說話經常跑題,有些嘮叨之外,一切很完美。
陳曉奇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說他在全美範圍內搜羅中國留學生,凡是有困難的立刻加以資助,凡是有誌氣的馬上進行引導,總而言之要在第一時間將這些未來的棟梁之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為自己的商業帝國大小堅實的基礎。要知道現在的國內,別看孫文先生革命老是失敗,號召力絕對不是蓋得,等到了24年黃埔係建立起來之後,那家夥競爭力就更強了,自己想要劃拉點人才那是太難了,人家有國家大義頂著,他一個企業做得再大,這時代的人都是理想主義當前,他沒戲。
他不得再一次感歎人家德國,基本上教育已經普及到了每一個角落,不管一戰還是二戰,那區區幾千萬人的小地方居然能爆發出那麽大的能量,教育真的是第一生產力啊!他都恨不得馬上就將一大堆的知識都塞進那些文盲的腦袋裏,馬上將這些半青的準文盲們變成合格的產業工人。
如果這個時代中國有一千萬產業工人的話,小日本根本不是威脅。如果有兩千萬產業工人,列強也不是什麽問題。如果中國人的識字率達到十分之一,世界強國之中絕對有中國一份!
陳曉奇急啊!時不我待!
他手裏拿著一大疊子的調查資料,來自於美國各大洲著名學校特別是東部這些學校裏麵華人學生名單,然後大筆一揮將助學金花出去,一點都不見得心疼。
他通過法國的丹尼斯,找到了這時侯遊曆在此的一代大師徐悲鴻先生,雖然這時侯徐先生還是在學習時期,並未出現後期那巨大的藝術成就,但是陳曉奇知道,偉大的人不管在什麽條件下,注定是要偉大的。
遵照陳曉奇的吩咐,丹尼斯給徐先生提供了巨額的活動資金,一方麵改善徐先生的生活條件,另一方麵資助徐先生去發掘更多的藝術人才,買回更多中華文化藝術的瑰寶。徐先生不是迂腐之人,盡管他不明白一個素昧平生遠在美國的人怎麽會知道他,怎麽會知道他的近況,但是陳曉奇提出來的殷切期望卻是他無法拒絕的。
他的生活仍然簡樸,他對於藝術的追求仍然虔誠。若不是陳曉奇早有先見之明的在法國聘請了專門人員負責徐先生的起居飲食,隻怕他還會像曆史上那樣將自己搞出嚴重的胃病來,徐先生是中國現代美術的開創者、奠基人,更是一位伯樂,他一生中發現的“千裏馬”非常之多,有白石老人、傅抱石、蔣兆和、吳作人、黃胄、田世光、呂斯百、王臨乙、沙耆、賴少其、馮法祀……。太多的近代大師,沒有偉大的情操,高尚的人格,是做不到這一切,可以說,徐先生以一人之力,改變了西方人對東方“文化沙漠”的歧視態度,也因為他的努力,在滿清肆虐數百年後,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上,文明之光再次盛放,這是一位要放在中華文明碑上永遠紀念的偉人。
陳曉奇或許看不懂徐先生的藝術水平有多高,畫到底有多麽的好,但這都無關緊要,他隻要知道,有徐先生這麽一個人存在,有他的財力支持,或許近代中國文化的鼎盛會來的更猛烈一些,複興的更早一些,在世界上的影響要更大一些,這就夠了。
陳曉奇覺得時機也比較成熟了。美國這邊已經進入到良性循環,有斯特恩這個猶太人為主的團隊負責商務往來,直接在芝加哥注冊了美化貿易公司,然後在德國建立起分部,在法國與丹尼斯建立法國分布,然後就是金學友將要回到國內建立的上海分部了。
陳曉奇的產品現在還沒有正式的放給國際貿易洋行去經營,現在基本都是那些人在美國本土批發了之後,轉口到世界各地的,通過各地分部的建立,陳曉奇可以將整個產業鏈最大限度的抓在自己手裏麵,從設計、生產加工,到倉儲運輸,到批發,都在自己掌握中。
建立這個貿易公司的另一個目的,陳曉奇希望能夠初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體係。在21世紀,物流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係統,物流係統的效率高低直接關係到企業盈利率,像是世界最大的連鎖零售體係“沃爾瑪”,其核心理念是建立在物流體係當中的,否則這省錢的概念是怎麽實現的?最低價供應商品是怎麽實現的?
這個時代,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物流理念和體係出現,更不用說國際貿易化的物流體係,真正強大的物流體係是在電子商務出現之後,而在這個時代,隻有交通發達的美國和歐洲幾個國家才有可能實現初步的物流,陳曉奇卻是要走在最前麵,因為這是一塊還未開挖的金礦。
更深層一點講,物流水平的提高,在軍事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一戰戰場上,法國人為什麽能夠撐得那麽久?凡爾登戰場的後麵,整個巴黎城數以萬計的新出現的汽車和馬車在不斷的運送物資和傷員。沒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物流體係,就不可能讓這數量龐大的車、馬、人、物快速運轉起來,一個不好就會聚集在一起亂做一團。
陳曉奇還有更大的野心,現在按下不表。
林瀟,三十歲,一個麵色黝黑其貌不揚的壯實男子,但是來曆相當不粗,他是曾經跟隨詹天佑先生的學生之一,詹先生最後的那十年間,因為政府軍閥的無能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無法將自己的畢生心血用到中華民族的振興之上,滿懷憂憤的將希望寄托在年輕一代人的身上,那幾年的時間裏,他以身作則,費勁了心血。
可是時至今日,國內局勢依然是亂糟糟的毫無進展,而腐敗北洋的醜惡嘴臉在1919年徹底現了型,像林瀟這樣立誌要繼承詹先生遺誌的有誌年輕人在國內有很多,但是他們幾乎沒有例外的都得不到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所以說生活的是相當的鬱悶。
陳曉奇不知道這些變故,但是他知道詹天佑在中國的曆史中占據了什麽樣的地位,這位用一生證明了華人絕不比西洋人差的偉大學者,用事實向那些輕視華人的外國人和滿清大員們證明了華夏兒女的創造力和智慧。
二話不說,陳曉奇就將此人加入到新的部門。現在他是沒鐵路可修,但是人家林瀟可不是知識麵狹窄的書呆子,高鐵路建設的人,在地質學、冶金、機械動力等方麵都是有相當造詣的,可以說開山辟石、鋪路架橋都是人家的本行,絕對是大才。
陳曉奇當即在公司內部成立一個培訓班,先由這位林先生在自己的班底裏麵挑選學生,教授基本的土木工程,再加上新來的王天運,希望他們能夠將一套合用的半軍事化土木工程科目給頂起來,這是目前暫時的工作。
另外,陳曉奇還打算出資讓林瀟過段時間到歐洲去,著重到法德戰場去實地考察一下那裏的堡壘要塞工程,同時可能的話,找當地的專業人士著重了解一下這種軍事堡壘的構建。陳曉奇知道法國人在一戰後建立了聞名世界的廢柴工程------馬其諾防線。盡管該防線在二戰時期幾乎沒發生什麽作用,但是其中的技術含量卻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
陳曉奇手裏麵現在沒別的人可用,隻好先讓他勉為其難的頂上一段時間再說了。原本他是打算讓林瀟考察一下全美的鐵路建設和公路網建設的,但是考慮到現在外麵的環境,一個華人走在大街上隨時都可能被人家叫住審查的惡劣條件下,一個東遊西逛到處觀察戰略情報的人就別想安生了,所以才作罷,實際上到歐洲去看看也是很不錯的。
最後一個人叫孔祥增,字長生,據說是孔氏家族的後人,陳曉奇覺得這位老先生挺有意思的,此人稱得上飽讀詩書,但是卻有些迂腐不堪,孔夫子當年那些好的東西他沒學來,忠君愛國、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思想倒是實打實的,甚至連士農工商四民分野的老思想也是死抓著不放,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讀書人”,怎麽可以跟商賈去放下身段說什麽利益,太俗了。
陳曉奇老覺得這老先生像是孔乙己之類的,都窮的吃不上飯了,還不依不饒的,說什麽“君子固窮”。可是要真是能“固窮”的話,何解他居然為了家裏人的溫飽萬裏迢迢的到美國來淘金呢?
這位三十好幾、孩子都上中學的老先生振振有辭,那一套車軲轆話說出來陳曉奇根本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麽,一方麵那遣詞造句實在是太古老,引經據典的直接是在折磨陳曉奇,另一方麵他的方言也實在要命,最後陳曉奇徹底高了饒,將這位老先生安排到了掃盲班,順帶著給這些半文盲們開展愛國主義情操的熏陶課。
這個可是老夫子的拿手活,中國曆史幾千年上到三皇五帝下到民國幾年,不管是二十四史,還是民間故事,那是信手拈來滔滔不絕,最後陳曉奇不得不給他製訂了一個教書範圍,那就是著重描述中華文明數千年浩浩湯湯,華夏衣冠的文采風流,偉大文化的燦爛輝煌,秦皇漢武的偉大事跡,唐宗宋祖的絢爛篇章,總是是什麽好說什麽。
從這個老夫子的口中,曆史上那些悲歌慷慨為國捐軀的猛將義士們鮮活了許多。不管是衛青還是霍去病,李廣還是張湯,也不過是祖逖還是冉閔,不管是文天祥還是嶽飛,也不管是戚繼光還是袁崇煥,不管是關天培還是鄧世昌。英雄豪傑,為國捐軀的,都是著重講的內容,大漢天威無遠弗屆,大唐雄風威加海內,大宋文化震古爍今。陳曉奇就是要讓這些人打心眼裏清楚,自己的祖先是曾經那麽的偉大,自己的文化是那麽的燦爛。
除了老夫子的口音不怎麽地道,說話經常跑題,有些嘮叨之外,一切很完美。
陳曉奇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說他在全美範圍內搜羅中國留學生,凡是有困難的立刻加以資助,凡是有誌氣的馬上進行引導,總而言之要在第一時間將這些未來的棟梁之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為自己的商業帝國大小堅實的基礎。要知道現在的國內,別看孫文先生革命老是失敗,號召力絕對不是蓋得,等到了24年黃埔係建立起來之後,那家夥競爭力就更強了,自己想要劃拉點人才那是太難了,人家有國家大義頂著,他一個企業做得再大,這時代的人都是理想主義當前,他沒戲。
他不得再一次感歎人家德國,基本上教育已經普及到了每一個角落,不管一戰還是二戰,那區區幾千萬人的小地方居然能爆發出那麽大的能量,教育真的是第一生產力啊!他都恨不得馬上就將一大堆的知識都塞進那些文盲的腦袋裏,馬上將這些半青的準文盲們變成合格的產業工人。
如果這個時代中國有一千萬產業工人的話,小日本根本不是威脅。如果有兩千萬產業工人,列強也不是什麽問題。如果中國人的識字率達到十分之一,世界強國之中絕對有中國一份!
陳曉奇急啊!時不我待!
他手裏拿著一大疊子的調查資料,來自於美國各大洲著名學校特別是東部這些學校裏麵華人學生名單,然後大筆一揮將助學金花出去,一點都不見得心疼。
他通過法國的丹尼斯,找到了這時侯遊曆在此的一代大師徐悲鴻先生,雖然這時侯徐先生還是在學習時期,並未出現後期那巨大的藝術成就,但是陳曉奇知道,偉大的人不管在什麽條件下,注定是要偉大的。
遵照陳曉奇的吩咐,丹尼斯給徐先生提供了巨額的活動資金,一方麵改善徐先生的生活條件,另一方麵資助徐先生去發掘更多的藝術人才,買回更多中華文化藝術的瑰寶。徐先生不是迂腐之人,盡管他不明白一個素昧平生遠在美國的人怎麽會知道他,怎麽會知道他的近況,但是陳曉奇提出來的殷切期望卻是他無法拒絕的。
他的生活仍然簡樸,他對於藝術的追求仍然虔誠。若不是陳曉奇早有先見之明的在法國聘請了專門人員負責徐先生的起居飲食,隻怕他還會像曆史上那樣將自己搞出嚴重的胃病來,徐先生是中國現代美術的開創者、奠基人,更是一位伯樂,他一生中發現的“千裏馬”非常之多,有白石老人、傅抱石、蔣兆和、吳作人、黃胄、田世光、呂斯百、王臨乙、沙耆、賴少其、馮法祀……。太多的近代大師,沒有偉大的情操,高尚的人格,是做不到這一切,可以說,徐先生以一人之力,改變了西方人對東方“文化沙漠”的歧視態度,也因為他的努力,在滿清肆虐數百年後,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上,文明之光再次盛放,這是一位要放在中華文明碑上永遠紀念的偉人。
陳曉奇或許看不懂徐先生的藝術水平有多高,畫到底有多麽的好,但這都無關緊要,他隻要知道,有徐先生這麽一個人存在,有他的財力支持,或許近代中國文化的鼎盛會來的更猛烈一些,複興的更早一些,在世界上的影響要更大一些,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