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肆意妄為,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尤以感到被耍了的英美最為強烈,他們不僅通過外交渠道對日本嚴加譴責嚴重關注,並將自己在遠東的艦隊啟動起來,作出要幹涉的架勢,於7月8日,共計美艦15艘、英艦1艘、意大利艦2艘開抵青島。
日本人並不在乎這些,或者他們已經看出來列強國家的色厲內荏,認為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在軍事上對遠東地區過多的幹預,現在大家都處在恢複元氣的時段,且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和經濟上的持續不景氣,讓這些國家想插手也是有心無力,而新崛起的革命黨到底傾向如何,奉軍的統治還能不能撐得住,他們想要得到的利益能不能及時的抓在手中,這一切的博弈都要看這一次出兵的效果怎麽樣。
因此,日本不但沒有絲毫的收斂,又將“常磐號”巡洋艦派到青島以壯聲威,此外還將駐上海的陸戰隊一部也調往青島增援,使的在山東之兵力大大超過四千人。
在組織廣大學生參觀了日本人在濟南城外耀武揚威的操練之後,整個濟南各學校被要求學生各自寫出心中感想的命題作文,尤其是高中和大學的學生們,更是要深刻思考國家民族衰弱被人欺淩無力反擊的痛楚,從自身出發,該怎麽做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繼續發生,而不僅僅是拿著小旗在大街上扯破喉嚨喊也沒人聽沒人管的行為。
濟南各界商民,被嚴令拒絕接受日本人的錢鈔交易,隻允許以現有中國發行之錢鈔來買賣,市場照開,生意照做。日本人也要吃喝拉撒,他們還不敢就地搶劫和隨意占奪,因此可以與之接觸。
隻不過一夜之間,整個濟南城做買賣的人全都換了個遍,無論是櫃台夥計還是擺攤賣菜的。統統都換成了“華夏複興軍”和“美華集團”的人,就算日本人想要在街上買根蔥都是專門的人在支應。其餘的商民全都被告知放大假,一切與日本人打交道的事情,全部是他們私底下在做。
而這個時候的濟南工商界,實質上已經是“齊魯商會”完全把持著,想怎麽做就怎麽做,沒有那個不開眼地敢跳出來胡說八道找麻煩,否則隻能“消失”。值此國家受難之時,但凡腦子不傻的都明白該怎麽做。
所以不過幾天日本人吃掉了自己攜帶地軍糧物資之後,隻能從街上采購置辦,負責協調這一切的濟南總領事館的人愕然發現,整個城市都變了模樣,做了情報工作很多年的武官和特務們很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吃喝拉撒睡都在中國人的監視之下了!
我們不打你,我們也不罵你,這樣的外交事件不是小民能夠摻和決定地,那麽我們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你感到心寒。讓你感到壓力!這就是陳曉奇他們製定出來的應對政策之一。隻要日本人不動武,隻要他們想在山東過下去,那麽他們的所有行動都將在整個美華體係的監控之下。躲都沒地方躲!
日本人不敢明目張膽的占領濟南城,他們的軍隊隻能在商埠區和領事館一代活動,即便是張宗昌再蠢再傻也知道這時候不能放鬼子進城,否則請都請不走了。再者說,這時候南北兩麵正在謀求妥協,張作霖和蔣中正他們正在談判。事情沒有到鬧得不可收拾的那一步,他才不願意背上個漢奸賣國賊的名聲呢!袁世凱那麽牛叉的一個人,最後倒黴不還是臭在二十一條上麽?
日軍方麵。轉載自濟南總領事西田井一地態度再次發生變化。如果說以前他還一力主張將陳某人扼殺在萌芽狀態。徹底除掉這塊心腹大患地話。那麽現在他反倒不能下定決心這麽處置了。
兩年地時間裏。美華集團已經從事實上控製了山東經濟。並且擁有了對抗地軍事力量。這些都瞞不過他們地眼睛和探子。光明麵上地那些軍事力量。西田認為如果陳曉奇有心在山東獨霸地話。完全可以將張宗昌一下子幹掉趕走地。戰鬥力和裝備、素質等等都在這裏擺著。不是瞎子都看得出來。
這一次陸軍部出兵山東。他也是非常讚同地。但是數量和動作地輕重拿捏卻不太好掌握。他是常駐山東地老資格外交人員。對於這裏地民生、民心和輿情非常熟悉。卻不是陸軍部那些腦袋燒壞了地家夥們所能比地。那些家夥已經將自己想象成了無所不能地神。隻要他們揮手之間。便能將一切覆滅。西田是絕不敢這麽想地。這一次。他也想看看陳曉奇地底線和容忍程度。
還有。就是即將北上地革命軍。陳曉奇回國之後送了一份大禮過去地事情。日本人清楚得很。後來雙方之間地某些買賣往來也不是什麽秘密---貌似在國戰之前。革命軍內部那些事情沒有一樣對日本人算是秘密地。這兩者之間有著這樣地關係。那麽值此關鍵時刻。陳曉奇會怎麽做?是揭竿而起投靠蔣軍?還是保持中立不作為?還是幫主張宗昌看住了山東這塊老家基地?或者幹脆圖謀獨立?
不能挑起軍事爭端。這是派兵地時候。日本外務省主要官員地大口徑是這麽嚴格要求地。否則地話。他們絕不允許派兵進入山東。這是原先幣原喜重郎外交政策根深蒂固地一大延續。陸軍部在這方麵還是要妥協一些地。包括在對張作霖地態度上。陸軍部地人雖然不斷叫囂要“采取必要措施”。但此時還是停留在口頭上。剛剛上台地田中內閣寄希望於不流血地政治勝利。在談判桌上謀求自己地利益。
陳曉奇在等著日本人出問題先動手。而日本人卻也在等著這個機會。看看是否能從中把握主動權。現在地日本經濟是經不住跟中國硬來地。士氣正盛地北伐軍好容易內訌了。不能給他們以借口重新團結起來。這是非常重要地。
日本人和陳曉奇都在等機會,此時的北伐軍已經停下進攻的腳步,專心內鬥。隻有馮玉祥部還在緩慢地往前爭奪陣地,但明顯的勁頭不足。
內憂外患之際。春季麥收已經徹底完成,正是到了征收稅賦和錢糧地時候,這一次的山東百姓可就沒有以往那麽老實了。遍布山東各地的“美華集團”工作人員和“華夏複興黨”基層黨員的協調聯合之下,大半個山東的農民集體抗稅抗捐,頓時讓張宗昌為首的**統治政府傻了眼。
放在以前太平時節,則張宗昌完全可以責令各地鎮守使和衙門警察下手抓、殺、鎮壓民眾的反擊,但是這一次就不行了。北伐軍和馮玉祥都把刀頂在肚臍眼上了,日本人更是在這其中橫插一杠子,他們根本沒能力也沒精力來管這些事情,加之“複興軍”暗中下黑手,將魯西南戰線潰敗下來地聯軍士兵給截去大半,兵力捉襟見肘之下,根本無力討伐這些“暴民”,但在陳曉奇為首的主要商民士紳調解之下,此時折騰了幾個月才消停下來,上交一部分稅賦和糧食。大家共同過關。
南方政府此時鬧黨爭,北伐行動半途而廢,月底外交部長伍朝樞與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矢田七太郎會談。抗議日軍的跋扈行為,卻反被對方一頓威逼勸告,要求革命軍的人隻能停留在徐州,不得進入山東地界兒。
張作霖在這其中看出便宜所在,強令張宗昌重新調集人馬奔赴徐州戰場,重新奪取地盤。而孫傳芳也調集自己的殘兵敗將,反攻安徽江蘇,無心抵抗的北伐軍迅速縮回兵鋒,於7月24日退出徐州,讓開道路。
八月九日日本公使芳澤提出帶有附加條件的撤兵方案,11日蔣中正宣布下野,外交部長伍朝樞於21日發表聲明,接受日本政府的條件,三天後。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決定自9月3日開始撤軍。至13日,日軍完全退出濟南。
西田井一畢竟沒能等到陳曉奇的主動出擊。而陳曉奇也慶幸日本人此時沒有昏了頭的亂來,這樣他在完全沒有準備好地情況下,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就暫時往後拖了一段時間。
1927年秋天,老天還是不大給麵子,一場席卷大半個省區的旱災讓魯西南地區地人徹底沒了活路,在魯西路北地區,因為戰亂頻發就已經導致民眾存活艱難十室九空,而這一次的自然災害卻將他們最後的一點堅持壓垮,他們紛紛逃難出來,又因為往西往北甚至往南都在打仗,因此便稀裏嘩啦的全數朝東湧過來。
難民?張宗昌是絕對不管的,身強力壯的正好抓來當兵打仗去,老弱病殘那就愛怎麽樣了,反正天不收地不養,死到哪裏算哪裏。
從泰安沿線開始,美華集團會合齊魯商會便開始有組織地接收安置這數百萬的災民,絕大部分的人分置於各城各縣,最遠的安排到了煙台日照一帶,其中約二十萬人在美華集團的引導之下,徹底發了狠的下了南洋。
而魯東地區則因為有各方麵農田水利工程的幫助,減產僅百分之三十,卻又比另一時空好上了太多。繼之而來的蝗災就真的徹底搬空了重災區地人口,此時地山東內陸除了軍隊和亂匪之外,幾乎沒什麽正經的老百姓了,略有些土財主們將自己地寨牆壘的跟城牆相仿,又購買了水泥磚石加固加高,甚至買來柴油發電機架上電網的也有,雇傭百十來個槍手護院那是不消說得。
總而言之,偌大的山東腹地搞得如同晉末時期一般堡寨林立,孤島成群,一派岌岌可危的緊張局麵,卻也不知道何日是個盡頭。
而美華集團和齊魯商會幹的事情也很不厚道,他們一邊鼓動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趁早搬家另遷他地尋求安置,一麵卻又大肆收購土地,這樣的年景下,就算是自耕農們也被張宗昌的橫征暴斂逼得要賣兒賣女了,何況佃戶。沒有“美華農業銀行”的便利政策支撐,這裏的農民一旦碰到災年便過不去了,而去年的水災、今年的旱災、蝗災、兵災齊至,放在過去這簡直就是“末世”的景象,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的了。因此農民得知有人能以不太惡毒地價格買下它們的田地,幫他們另尋出路。打頭地又是陳曉奇這樣的善人,那也就跟著走吧總要活下去!
西北西南數十縣的地麵,除了極少部分的當地富戶還撐得住沒趴下之外,至少半數的土地歸了齊魯商會控製,將來一旦事態平穩了,這裏至少可以安置千萬百姓,這卻是陳氏的一步大棋。在他人不知是何目的地情況下已然布了下來。
秋收不久,美華集團再此下達訓令,凡是美華集團屬下工作三年、服務三年、獲得評定資格認證的山東父老和各地工人,統一頒發職工身份證。
從1923年美華集團下手收攏人心以來,到目前為止上千萬人口成為他們直接間接的屬下人群。占了絕大多數的農業人口此時幾乎都便成了美華農業銀行的基層工人了。
表麵上,仍然是大多數人擁有自己的土地,一家一戶的守著十來畝或者數十畝田地耕種生活,隻不過一切農業生產都在美華集團的指揮之下罷了。但是若仔細深究,便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來,實際上。整個跟美華集團相關的農業生產活動,已經變成了巨大地公司化工業化生產模式。
拋開上千萬的人口基數和人口組成,單純從產業的角度著眼。有心人會發現一個令人驚訝地現實,即是在遍布山東大半地方的美華控製區內,各村各鎮的農業生產目標和方向首先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是按照當地環境、水利、自然優勢來種植農作物和農林牧漁養殖,農民不能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意願搞生產,因為他們都是簽了合同按了手印地。
美華集團承諾這些自耕農們每年的收益不會低於多少。農產品收購價格不會低於多少,總而言之是保證一定的底線,讓這些人就算是碰上各種災害災難也能撐得過去不至流離失所傾家蕩產,這樣的承諾已經經過無數次的驗證了,在美華集團近乎嚴苛的監督監察製度保駕護航下,效果是有口皆碑。
因此這些廣大的農業人口實際上並非古代或者後世的中國普遍意義上的農民,被固定在一畝三分地上數輩子不能翻身行動,碰上災患年代便要死要活都由不得自己,碰上豐年了。卻又架不住黑心糧商惡意壓低糧價。讓他們豐年不豐,一代代地貧窮下去。
他們都變成了合同工人。盡管是從事於農業地,那也是農業產業工人。凡是壯勞力能幹活的,最聰明伶俐地那些被拉出去當成了基礎工人培養,然後作為各工廠礦場的技術工人來脫離農業生產,成為工人隊伍的主力,更佼佼者則選拔為後備幹部培養,不斷的在嚴密的培訓係統中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提高,一步步照著人生的越來越寬的道路走下去;身強力壯腦子不大好使的那些被拉出去當了基礎建設工人,也就是後世常見的“農民工”。這些半脫產的人成了城鄉之間主要的流動人口,但仍在龐大的美華集團組織之下形成無數支工作隊,遍布各處揮灑自己的汗水辛勞,將通大道修起,將高樓大廈壘砌,將齊魯故地舊貌換新顏,他們居功至偉。
在剩下能幹活的女子,此時也被組織起來進行各種工藝民加工和輕勞動量的工業生產,她們不必關心做出來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去,因為隻要她們按照培訓規程和驗收標準做出來合格的產品,就能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工錢。不用離鄉背井,不用拋頭露麵,在照顧老人孩子至於還能賺取足可養活自己和家人的餘財,這是天大的好事。這些女人便成了規模龐大的計件工。
而孩子們也不再四處撒野無人管束,美華集團會和齊魯商會在1926年開始的齊魯教育擴大行動幾乎將他們涵蓋了進來,在這一方麵喜好名聲的張宗昌也插了一杠子,難得的從口袋中撥出來一點資金支持鼓勵這樣的行動,雖然是杯水車薪,但大的風氣卻是被鼓動起來了,畢竟任何年代趨炎附勢者都從出不窮,他們自然也要跟著張大人做作樣子裝裝門麵。不管多少,總之孩童們是受了惠了。
底下繼續求票!苦求啊!
日本人並不在乎這些,或者他們已經看出來列強國家的色厲內荏,認為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在軍事上對遠東地區過多的幹預,現在大家都處在恢複元氣的時段,且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和經濟上的持續不景氣,讓這些國家想插手也是有心無力,而新崛起的革命黨到底傾向如何,奉軍的統治還能不能撐得住,他們想要得到的利益能不能及時的抓在手中,這一切的博弈都要看這一次出兵的效果怎麽樣。
因此,日本不但沒有絲毫的收斂,又將“常磐號”巡洋艦派到青島以壯聲威,此外還將駐上海的陸戰隊一部也調往青島增援,使的在山東之兵力大大超過四千人。
在組織廣大學生參觀了日本人在濟南城外耀武揚威的操練之後,整個濟南各學校被要求學生各自寫出心中感想的命題作文,尤其是高中和大學的學生們,更是要深刻思考國家民族衰弱被人欺淩無力反擊的痛楚,從自身出發,該怎麽做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繼續發生,而不僅僅是拿著小旗在大街上扯破喉嚨喊也沒人聽沒人管的行為。
濟南各界商民,被嚴令拒絕接受日本人的錢鈔交易,隻允許以現有中國發行之錢鈔來買賣,市場照開,生意照做。日本人也要吃喝拉撒,他們還不敢就地搶劫和隨意占奪,因此可以與之接觸。
隻不過一夜之間,整個濟南城做買賣的人全都換了個遍,無論是櫃台夥計還是擺攤賣菜的。統統都換成了“華夏複興軍”和“美華集團”的人,就算日本人想要在街上買根蔥都是專門的人在支應。其餘的商民全都被告知放大假,一切與日本人打交道的事情,全部是他們私底下在做。
而這個時候的濟南工商界,實質上已經是“齊魯商會”完全把持著,想怎麽做就怎麽做,沒有那個不開眼地敢跳出來胡說八道找麻煩,否則隻能“消失”。值此國家受難之時,但凡腦子不傻的都明白該怎麽做。
所以不過幾天日本人吃掉了自己攜帶地軍糧物資之後,隻能從街上采購置辦,負責協調這一切的濟南總領事館的人愕然發現,整個城市都變了模樣,做了情報工作很多年的武官和特務們很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吃喝拉撒睡都在中國人的監視之下了!
我們不打你,我們也不罵你,這樣的外交事件不是小民能夠摻和決定地,那麽我們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你感到心寒。讓你感到壓力!這就是陳曉奇他們製定出來的應對政策之一。隻要日本人不動武,隻要他們想在山東過下去,那麽他們的所有行動都將在整個美華體係的監控之下。躲都沒地方躲!
日本人不敢明目張膽的占領濟南城,他們的軍隊隻能在商埠區和領事館一代活動,即便是張宗昌再蠢再傻也知道這時候不能放鬼子進城,否則請都請不走了。再者說,這時候南北兩麵正在謀求妥協,張作霖和蔣中正他們正在談判。事情沒有到鬧得不可收拾的那一步,他才不願意背上個漢奸賣國賊的名聲呢!袁世凱那麽牛叉的一個人,最後倒黴不還是臭在二十一條上麽?
日軍方麵。轉載自濟南總領事西田井一地態度再次發生變化。如果說以前他還一力主張將陳某人扼殺在萌芽狀態。徹底除掉這塊心腹大患地話。那麽現在他反倒不能下定決心這麽處置了。
兩年地時間裏。美華集團已經從事實上控製了山東經濟。並且擁有了對抗地軍事力量。這些都瞞不過他們地眼睛和探子。光明麵上地那些軍事力量。西田認為如果陳曉奇有心在山東獨霸地話。完全可以將張宗昌一下子幹掉趕走地。戰鬥力和裝備、素質等等都在這裏擺著。不是瞎子都看得出來。
這一次陸軍部出兵山東。他也是非常讚同地。但是數量和動作地輕重拿捏卻不太好掌握。他是常駐山東地老資格外交人員。對於這裏地民生、民心和輿情非常熟悉。卻不是陸軍部那些腦袋燒壞了地家夥們所能比地。那些家夥已經將自己想象成了無所不能地神。隻要他們揮手之間。便能將一切覆滅。西田是絕不敢這麽想地。這一次。他也想看看陳曉奇地底線和容忍程度。
還有。就是即將北上地革命軍。陳曉奇回國之後送了一份大禮過去地事情。日本人清楚得很。後來雙方之間地某些買賣往來也不是什麽秘密---貌似在國戰之前。革命軍內部那些事情沒有一樣對日本人算是秘密地。這兩者之間有著這樣地關係。那麽值此關鍵時刻。陳曉奇會怎麽做?是揭竿而起投靠蔣軍?還是保持中立不作為?還是幫主張宗昌看住了山東這塊老家基地?或者幹脆圖謀獨立?
不能挑起軍事爭端。這是派兵地時候。日本外務省主要官員地大口徑是這麽嚴格要求地。否則地話。他們絕不允許派兵進入山東。這是原先幣原喜重郎外交政策根深蒂固地一大延續。陸軍部在這方麵還是要妥協一些地。包括在對張作霖地態度上。陸軍部地人雖然不斷叫囂要“采取必要措施”。但此時還是停留在口頭上。剛剛上台地田中內閣寄希望於不流血地政治勝利。在談判桌上謀求自己地利益。
陳曉奇在等著日本人出問題先動手。而日本人卻也在等著這個機會。看看是否能從中把握主動權。現在地日本經濟是經不住跟中國硬來地。士氣正盛地北伐軍好容易內訌了。不能給他們以借口重新團結起來。這是非常重要地。
日本人和陳曉奇都在等機會,此時的北伐軍已經停下進攻的腳步,專心內鬥。隻有馮玉祥部還在緩慢地往前爭奪陣地,但明顯的勁頭不足。
內憂外患之際。春季麥收已經徹底完成,正是到了征收稅賦和錢糧地時候,這一次的山東百姓可就沒有以往那麽老實了。遍布山東各地的“美華集團”工作人員和“華夏複興黨”基層黨員的協調聯合之下,大半個山東的農民集體抗稅抗捐,頓時讓張宗昌為首的**統治政府傻了眼。
放在以前太平時節,則張宗昌完全可以責令各地鎮守使和衙門警察下手抓、殺、鎮壓民眾的反擊,但是這一次就不行了。北伐軍和馮玉祥都把刀頂在肚臍眼上了,日本人更是在這其中橫插一杠子,他們根本沒能力也沒精力來管這些事情,加之“複興軍”暗中下黑手,將魯西南戰線潰敗下來地聯軍士兵給截去大半,兵力捉襟見肘之下,根本無力討伐這些“暴民”,但在陳曉奇為首的主要商民士紳調解之下,此時折騰了幾個月才消停下來,上交一部分稅賦和糧食。大家共同過關。
南方政府此時鬧黨爭,北伐行動半途而廢,月底外交部長伍朝樞與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矢田七太郎會談。抗議日軍的跋扈行為,卻反被對方一頓威逼勸告,要求革命軍的人隻能停留在徐州,不得進入山東地界兒。
張作霖在這其中看出便宜所在,強令張宗昌重新調集人馬奔赴徐州戰場,重新奪取地盤。而孫傳芳也調集自己的殘兵敗將,反攻安徽江蘇,無心抵抗的北伐軍迅速縮回兵鋒,於7月24日退出徐州,讓開道路。
八月九日日本公使芳澤提出帶有附加條件的撤兵方案,11日蔣中正宣布下野,外交部長伍朝樞於21日發表聲明,接受日本政府的條件,三天後。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決定自9月3日開始撤軍。至13日,日軍完全退出濟南。
西田井一畢竟沒能等到陳曉奇的主動出擊。而陳曉奇也慶幸日本人此時沒有昏了頭的亂來,這樣他在完全沒有準備好地情況下,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就暫時往後拖了一段時間。
1927年秋天,老天還是不大給麵子,一場席卷大半個省區的旱災讓魯西南地區地人徹底沒了活路,在魯西路北地區,因為戰亂頻發就已經導致民眾存活艱難十室九空,而這一次的自然災害卻將他們最後的一點堅持壓垮,他們紛紛逃難出來,又因為往西往北甚至往南都在打仗,因此便稀裏嘩啦的全數朝東湧過來。
難民?張宗昌是絕對不管的,身強力壯的正好抓來當兵打仗去,老弱病殘那就愛怎麽樣了,反正天不收地不養,死到哪裏算哪裏。
從泰安沿線開始,美華集團會合齊魯商會便開始有組織地接收安置這數百萬的災民,絕大部分的人分置於各城各縣,最遠的安排到了煙台日照一帶,其中約二十萬人在美華集團的引導之下,徹底發了狠的下了南洋。
而魯東地區則因為有各方麵農田水利工程的幫助,減產僅百分之三十,卻又比另一時空好上了太多。繼之而來的蝗災就真的徹底搬空了重災區地人口,此時地山東內陸除了軍隊和亂匪之外,幾乎沒什麽正經的老百姓了,略有些土財主們將自己地寨牆壘的跟城牆相仿,又購買了水泥磚石加固加高,甚至買來柴油發電機架上電網的也有,雇傭百十來個槍手護院那是不消說得。
總而言之,偌大的山東腹地搞得如同晉末時期一般堡寨林立,孤島成群,一派岌岌可危的緊張局麵,卻也不知道何日是個盡頭。
而美華集團和齊魯商會幹的事情也很不厚道,他們一邊鼓動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趁早搬家另遷他地尋求安置,一麵卻又大肆收購土地,這樣的年景下,就算是自耕農們也被張宗昌的橫征暴斂逼得要賣兒賣女了,何況佃戶。沒有“美華農業銀行”的便利政策支撐,這裏的農民一旦碰到災年便過不去了,而去年的水災、今年的旱災、蝗災、兵災齊至,放在過去這簡直就是“末世”的景象,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的了。因此農民得知有人能以不太惡毒地價格買下它們的田地,幫他們另尋出路。打頭地又是陳曉奇這樣的善人,那也就跟著走吧總要活下去!
西北西南數十縣的地麵,除了極少部分的當地富戶還撐得住沒趴下之外,至少半數的土地歸了齊魯商會控製,將來一旦事態平穩了,這裏至少可以安置千萬百姓,這卻是陳氏的一步大棋。在他人不知是何目的地情況下已然布了下來。
秋收不久,美華集團再此下達訓令,凡是美華集團屬下工作三年、服務三年、獲得評定資格認證的山東父老和各地工人,統一頒發職工身份證。
從1923年美華集團下手收攏人心以來,到目前為止上千萬人口成為他們直接間接的屬下人群。占了絕大多數的農業人口此時幾乎都便成了美華農業銀行的基層工人了。
表麵上,仍然是大多數人擁有自己的土地,一家一戶的守著十來畝或者數十畝田地耕種生活,隻不過一切農業生產都在美華集團的指揮之下罷了。但是若仔細深究,便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來,實際上。整個跟美華集團相關的農業生產活動,已經變成了巨大地公司化工業化生產模式。
拋開上千萬的人口基數和人口組成,單純從產業的角度著眼。有心人會發現一個令人驚訝地現實,即是在遍布山東大半地方的美華控製區內,各村各鎮的農業生產目標和方向首先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是按照當地環境、水利、自然優勢來種植農作物和農林牧漁養殖,農民不能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意願搞生產,因為他們都是簽了合同按了手印地。
美華集團承諾這些自耕農們每年的收益不會低於多少。農產品收購價格不會低於多少,總而言之是保證一定的底線,讓這些人就算是碰上各種災害災難也能撐得過去不至流離失所傾家蕩產,這樣的承諾已經經過無數次的驗證了,在美華集團近乎嚴苛的監督監察製度保駕護航下,效果是有口皆碑。
因此這些廣大的農業人口實際上並非古代或者後世的中國普遍意義上的農民,被固定在一畝三分地上數輩子不能翻身行動,碰上災患年代便要死要活都由不得自己,碰上豐年了。卻又架不住黑心糧商惡意壓低糧價。讓他們豐年不豐,一代代地貧窮下去。
他們都變成了合同工人。盡管是從事於農業地,那也是農業產業工人。凡是壯勞力能幹活的,最聰明伶俐地那些被拉出去當成了基礎工人培養,然後作為各工廠礦場的技術工人來脫離農業生產,成為工人隊伍的主力,更佼佼者則選拔為後備幹部培養,不斷的在嚴密的培訓係統中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提高,一步步照著人生的越來越寬的道路走下去;身強力壯腦子不大好使的那些被拉出去當了基礎建設工人,也就是後世常見的“農民工”。這些半脫產的人成了城鄉之間主要的流動人口,但仍在龐大的美華集團組織之下形成無數支工作隊,遍布各處揮灑自己的汗水辛勞,將通大道修起,將高樓大廈壘砌,將齊魯故地舊貌換新顏,他們居功至偉。
在剩下能幹活的女子,此時也被組織起來進行各種工藝民加工和輕勞動量的工業生產,她們不必關心做出來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去,因為隻要她們按照培訓規程和驗收標準做出來合格的產品,就能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工錢。不用離鄉背井,不用拋頭露麵,在照顧老人孩子至於還能賺取足可養活自己和家人的餘財,這是天大的好事。這些女人便成了規模龐大的計件工。
而孩子們也不再四處撒野無人管束,美華集團會和齊魯商會在1926年開始的齊魯教育擴大行動幾乎將他們涵蓋了進來,在這一方麵喜好名聲的張宗昌也插了一杠子,難得的從口袋中撥出來一點資金支持鼓勵這樣的行動,雖然是杯水車薪,但大的風氣卻是被鼓動起來了,畢竟任何年代趨炎附勢者都從出不窮,他們自然也要跟著張大人做作樣子裝裝門麵。不管多少,總之孩童們是受了惠了。
底下繼續求票!苦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