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就在楊豐麵試地方官員和各地佃戶的抗租鬥爭中,大明崇禎十八年的冬天終於到來了。
這個冬天依然很冷。
不過這個冬天裏華北土地上的老百姓不會再忍受饑餓了,他們第一次真正享受到了自己汗水的味道,當然,僅僅分田並不能真正解決糧食匱乏,畢竟這是冰河期的最高峰,這個冬天裏可是連太湖都能封凍的,真正解決北方糧食問題的,還是冀東和遼西等地的仙種,和去年的大豐收一樣,所有種植仙種的地區無不迎來第二次大豐收。
是那些畝產超過千斤甚至幾千斤的玉米和土豆,真正解決了北方土地上的饑餓。
當然,還有地瓜。
這東西同樣也已經在那些山區薄地大量種植。
至少原本行在控製區的核心遼西走廊和冀東,老百姓在這個冬天真正嚐到了溫飽的滋味,而遼東的前奴隸們,也同樣享受到了做自己主人的幸福,就連原本最缺乏糧食的登州等地,依靠著地瓜居然也能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了。至於新占領的廣袤區域,雖然受限於糧食產量,老百姓仍舊不可能真正實現溫飽,但至少餓死人這種事情不會出現了,甚至一些收成好的人家也能吃幾頓幹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有了希望。
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
雖然這土地理論上是皇上的。
但這大明天下本來就都是皇上的,所有土地都是皇上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認知,所以老百姓的大腦中自動省略了這個問題。
他們很快也將有仙種。
雖然據說畝產超過千斤的玉米恐怕不太保險了,因為據說這東西是太祖向神仙求的,隻是用來給皇上應急的,如今皇上難關已經過去,太祖自然不能再為這種小東西,在天上去找那些神仙求來求去,神仙也要講麵子的。太祖在地上是皇上,回到天上隻是神仙中的一個,難道天天讓他為了你們在其他神仙那裏討要東西?作為大明子民,我們要有尊嚴!不過好在皇上已經在太祖幫助下,把仙種的凡間育種問題解決,新種子雖說趕不上仙種那樣恐怖的產量,但如果堅持好的育種方法,實際上也下降不了多少。
呃,這隻是楊豐不想再往這邊弄雜交玉米種了。
接下來他要推廣非雜交的。
兩年時間裏已經讓他在山海關的育種田,獲得了大量這樣的種子,接下來渡過了最困難的日子後也該推廣這個了,事實上他也不可能給整個華北的農民供應雜交種子,小倩告訴他那會讓自己因能量耗盡而關機的。好在有土豆和地瓜這兩大殺器,玉米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有地瓜一項就夠了,這年頭老百姓不挑食,能有東西填飽肚子,他們才不會管這東西營養價值呢,實際上地瓜的推廣正以一種堪稱凶猛的速度進行。
主要是太容易推廣了。
別說是地瓜育秧了,就是隨便去地裏扯根藤蔓,回家栽土裏也一樣是能長出來的。
甚至農民現在更喜歡這個。
那產量看著嚇人啊!
土豆都趕不上這東西的產量有視覺衝擊力,去年在以土地貧瘠著稱的登州,最高記錄產量五千斤,把去年的土豆記錄毫不留情地踩在腳下,而且楊豐還得到了一個快三十斤重的巨大地瓜作為祥瑞。最終這個祥瑞讓皇上一家人拔絲了,甚至已經成為他禦用某奴的大玉兒都分了一盤,而她侄女孟古青跟朱薇為了爭搶最後一盤,更是險些爆發一場蘿莉大戰。
總之這個冬天大明的底層百姓們日子過得都很愉快。
至於那些鄉賢們……
他們也隻能一邊啃著饅頭一邊看著盤子裏越來越少的肉,在咒罵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這段時間他們寫了很多詩詞抒發感情,因為確實有感而發,還有很多詩詞的確寫得很好,最終成就了好幾個著名詩人,因為錦衣衛的疏忽,導致他們的詩詞得以流傳開。以至於兩百多年後,在言論趨於自由的時代,對於崇禎大帝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使得官方對他的定性多少也有點毀譽參半的意思,當然,也不光是因為這個,畢竟真要算起來,他招黑之處也是不少的。
當然,他們並不是最倒黴的。
最倒黴的在宣府那片山穀裏。
“王爺,王爺,您怎麽這麽就走了!”
一聲悲愴地呼喊,打破漫天飛雪中清晨的寧靜,趙家堡這個小村莊的背風牆角,幾個守著殘火的清軍士兵麵無表情地抬起頭,隨意地向喊聲方向看了一眼,緊接著低下頭裹緊了身上的毛氈,繼續翻靠火堆上的馬肉。而在那聲音傳來的方向,一個不住哭喊的老兵背著大清智順王尚可喜僵硬的死屍,走出一間房屋步履蹣跚地向莊外尋找地方掩埋,尚可喜的舌頭伸在外麵臉都凍成青色,硬邦邦張著雙臂挺著倆腿,活脫脫一具港片裏的僵屍。
繼孔有德之後,三順王中的最後一個,也選擇了自掛房梁。
沒有人多看他一眼。
所有清軍都在雪中默默地對著越來越暗的火堆,尋找那一點寶貴的溫暖,之前如果說他們還能堅持,但隨著冬天到來,這日子就真沒法過了,從小在冰天雪地長大的他們,很清楚這個冬天逃不出去就得凍死,而幾個臨近房屋的清軍,還迫不及待跑進去享受王爺的待遇。
就在這時候,一聲清脆的鞭聲響起,緊接著西邊四輛馬車在風雪中逐漸清晰,最前麵馬車上坐著一個同樣頂著辮子的男子,用尖細的嗓音喊道:“有沒有想閹的兄弟了,有趕緊過來上車,今天天氣不好,就這一班車了,車上可是小刀劉爺,那刀法出神入化一刀下去你還沒覺著疼,那活兒就已經完成了,兄弟我就是劉爺動的刀,現在什麽也不耽誤,不就是少倆蛋蛋嘛,兄弟不怕告訴你少了那倆玩意兒一點不礙事……”
“我,我閹!”
他正說話間,一個八旗健兒爬起來跑到跟前迫不及待地喊道。
“那就上車!”
喊話的人說道。
後者趕緊爬上這輛大號的四輪馬車,將門簾一挑,然後滿臉諂媚地打了個千兒,對著裏麵一個探頭的中年人說道:“劉爺,小的給您請安了,您受累,小的這兒還有塊玉佩,以後也用不著,幹脆孝敬您了。”
那中年人接過玉佩,滿意地看了看說道:“進去躺下吧,回頭我給你多用點皇上賜的仙藥,用不了幾天就沒事了。”
“謝您了!”
那八旗健兒說道。
然後他趕緊爬到車裏躺下,很配合地把褲子一脫,用忐忑的目光看著那中年人,後者從旁邊沸水煮著的鍋裏,撈出一把特製的小刀,緊接著又從酒精瓶裏夾出一個棉球,指了指旁邊的一碗湯藥示意他喝下去,就在那八旗健兒喝藥的同時,他轉身拉上了厚厚的門簾。然後過了沒多久,這門簾就拉開了,那八旗健兒臉色蒼白地走出來,一邊不斷向中年人作揖,一邊從他手中接過一個小紙包,頗有些費力地在駕車者幫助下下去,扶著馬車向後麵另一輛馬車走去。就在走到那輛馬車前的時候,他回過頭看著那些還在雪中苦苦支撐的八旗健兒們,帶著一臉的悲傷揮淚說道:“兄弟們,都認命吧,沒用了!”
說完他流著眼淚在車夫幫助下爬上馬車,然後打開簾子走進了車廂裏。
“下一個!”
緊接著第一輛馬車上的車夫喊道。
然後風雪中,又一名八旗健兒猶豫著站起身。
呃,這是流動手術車。
實際上就是明軍的野戰手術車,楊皇上早就開始建立完善的後勤醫療體係,野戰醫院同樣早就建立,這種東西更不稀罕,無非就是一輛大的四輪馬車,車上弄一張床,弄一些消毒的設施和藥物,給受傷的士兵做一些初級的野戰救護,現在正好拿來充當流動割蛋蛋車。這些讓八旗健兒尊嚴喪盡,但卻又是他們唯一生路的馬車,這段日子每天都要來好幾趟,除了主刀的,其他都是些原本的清軍士兵,也算是現身說法了。過來以後有願意投降的八旗健兒就上車手術,做完手術之後上後麵的車等著滿座後一起離開,出去進專門的集中營修養幾天,恢複之後再送進關內的新集中營和其他兄弟匯合,等待楊皇帝確定金字塔的位置好過去修金字塔。
就在楊豐麵試地方官員和各地佃戶的抗租鬥爭中,大明崇禎十八年的冬天終於到來了。
這個冬天依然很冷。
不過這個冬天裏華北土地上的老百姓不會再忍受饑餓了,他們第一次真正享受到了自己汗水的味道,當然,僅僅分田並不能真正解決糧食匱乏,畢竟這是冰河期的最高峰,這個冬天裏可是連太湖都能封凍的,真正解決北方糧食問題的,還是冀東和遼西等地的仙種,和去年的大豐收一樣,所有種植仙種的地區無不迎來第二次大豐收。
是那些畝產超過千斤甚至幾千斤的玉米和土豆,真正解決了北方土地上的饑餓。
當然,還有地瓜。
這東西同樣也已經在那些山區薄地大量種植。
至少原本行在控製區的核心遼西走廊和冀東,老百姓在這個冬天真正嚐到了溫飽的滋味,而遼東的前奴隸們,也同樣享受到了做自己主人的幸福,就連原本最缺乏糧食的登州等地,依靠著地瓜居然也能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了。至於新占領的廣袤區域,雖然受限於糧食產量,老百姓仍舊不可能真正實現溫飽,但至少餓死人這種事情不會出現了,甚至一些收成好的人家也能吃幾頓幹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有了希望。
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
雖然這土地理論上是皇上的。
但這大明天下本來就都是皇上的,所有土地都是皇上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認知,所以老百姓的大腦中自動省略了這個問題。
他們很快也將有仙種。
雖然據說畝產超過千斤的玉米恐怕不太保險了,因為據說這東西是太祖向神仙求的,隻是用來給皇上應急的,如今皇上難關已經過去,太祖自然不能再為這種小東西,在天上去找那些神仙求來求去,神仙也要講麵子的。太祖在地上是皇上,回到天上隻是神仙中的一個,難道天天讓他為了你們在其他神仙那裏討要東西?作為大明子民,我們要有尊嚴!不過好在皇上已經在太祖幫助下,把仙種的凡間育種問題解決,新種子雖說趕不上仙種那樣恐怖的產量,但如果堅持好的育種方法,實際上也下降不了多少。
呃,這隻是楊豐不想再往這邊弄雜交玉米種了。
接下來他要推廣非雜交的。
兩年時間裏已經讓他在山海關的育種田,獲得了大量這樣的種子,接下來渡過了最困難的日子後也該推廣這個了,事實上他也不可能給整個華北的農民供應雜交種子,小倩告訴他那會讓自己因能量耗盡而關機的。好在有土豆和地瓜這兩大殺器,玉米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有地瓜一項就夠了,這年頭老百姓不挑食,能有東西填飽肚子,他們才不會管這東西營養價值呢,實際上地瓜的推廣正以一種堪稱凶猛的速度進行。
主要是太容易推廣了。
別說是地瓜育秧了,就是隨便去地裏扯根藤蔓,回家栽土裏也一樣是能長出來的。
甚至農民現在更喜歡這個。
那產量看著嚇人啊!
土豆都趕不上這東西的產量有視覺衝擊力,去年在以土地貧瘠著稱的登州,最高記錄產量五千斤,把去年的土豆記錄毫不留情地踩在腳下,而且楊豐還得到了一個快三十斤重的巨大地瓜作為祥瑞。最終這個祥瑞讓皇上一家人拔絲了,甚至已經成為他禦用某奴的大玉兒都分了一盤,而她侄女孟古青跟朱薇為了爭搶最後一盤,更是險些爆發一場蘿莉大戰。
總之這個冬天大明的底層百姓們日子過得都很愉快。
至於那些鄉賢們……
他們也隻能一邊啃著饅頭一邊看著盤子裏越來越少的肉,在咒罵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
這段時間他們寫了很多詩詞抒發感情,因為確實有感而發,還有很多詩詞的確寫得很好,最終成就了好幾個著名詩人,因為錦衣衛的疏忽,導致他們的詩詞得以流傳開。以至於兩百多年後,在言論趨於自由的時代,對於崇禎大帝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使得官方對他的定性多少也有點毀譽參半的意思,當然,也不光是因為這個,畢竟真要算起來,他招黑之處也是不少的。
當然,他們並不是最倒黴的。
最倒黴的在宣府那片山穀裏。
“王爺,王爺,您怎麽這麽就走了!”
一聲悲愴地呼喊,打破漫天飛雪中清晨的寧靜,趙家堡這個小村莊的背風牆角,幾個守著殘火的清軍士兵麵無表情地抬起頭,隨意地向喊聲方向看了一眼,緊接著低下頭裹緊了身上的毛氈,繼續翻靠火堆上的馬肉。而在那聲音傳來的方向,一個不住哭喊的老兵背著大清智順王尚可喜僵硬的死屍,走出一間房屋步履蹣跚地向莊外尋找地方掩埋,尚可喜的舌頭伸在外麵臉都凍成青色,硬邦邦張著雙臂挺著倆腿,活脫脫一具港片裏的僵屍。
繼孔有德之後,三順王中的最後一個,也選擇了自掛房梁。
沒有人多看他一眼。
所有清軍都在雪中默默地對著越來越暗的火堆,尋找那一點寶貴的溫暖,之前如果說他們還能堅持,但隨著冬天到來,這日子就真沒法過了,從小在冰天雪地長大的他們,很清楚這個冬天逃不出去就得凍死,而幾個臨近房屋的清軍,還迫不及待跑進去享受王爺的待遇。
就在這時候,一聲清脆的鞭聲響起,緊接著西邊四輛馬車在風雪中逐漸清晰,最前麵馬車上坐著一個同樣頂著辮子的男子,用尖細的嗓音喊道:“有沒有想閹的兄弟了,有趕緊過來上車,今天天氣不好,就這一班車了,車上可是小刀劉爺,那刀法出神入化一刀下去你還沒覺著疼,那活兒就已經完成了,兄弟我就是劉爺動的刀,現在什麽也不耽誤,不就是少倆蛋蛋嘛,兄弟不怕告訴你少了那倆玩意兒一點不礙事……”
“我,我閹!”
他正說話間,一個八旗健兒爬起來跑到跟前迫不及待地喊道。
“那就上車!”
喊話的人說道。
後者趕緊爬上這輛大號的四輪馬車,將門簾一挑,然後滿臉諂媚地打了個千兒,對著裏麵一個探頭的中年人說道:“劉爺,小的給您請安了,您受累,小的這兒還有塊玉佩,以後也用不著,幹脆孝敬您了。”
那中年人接過玉佩,滿意地看了看說道:“進去躺下吧,回頭我給你多用點皇上賜的仙藥,用不了幾天就沒事了。”
“謝您了!”
那八旗健兒說道。
然後他趕緊爬到車裏躺下,很配合地把褲子一脫,用忐忑的目光看著那中年人,後者從旁邊沸水煮著的鍋裏,撈出一把特製的小刀,緊接著又從酒精瓶裏夾出一個棉球,指了指旁邊的一碗湯藥示意他喝下去,就在那八旗健兒喝藥的同時,他轉身拉上了厚厚的門簾。然後過了沒多久,這門簾就拉開了,那八旗健兒臉色蒼白地走出來,一邊不斷向中年人作揖,一邊從他手中接過一個小紙包,頗有些費力地在駕車者幫助下下去,扶著馬車向後麵另一輛馬車走去。就在走到那輛馬車前的時候,他回過頭看著那些還在雪中苦苦支撐的八旗健兒們,帶著一臉的悲傷揮淚說道:“兄弟們,都認命吧,沒用了!”
說完他流著眼淚在車夫幫助下爬上馬車,然後打開簾子走進了車廂裏。
“下一個!”
緊接著第一輛馬車上的車夫喊道。
然後風雪中,又一名八旗健兒猶豫著站起身。
呃,這是流動手術車。
實際上就是明軍的野戰手術車,楊皇上早就開始建立完善的後勤醫療體係,野戰醫院同樣早就建立,這種東西更不稀罕,無非就是一輛大的四輪馬車,車上弄一張床,弄一些消毒的設施和藥物,給受傷的士兵做一些初級的野戰救護,現在正好拿來充當流動割蛋蛋車。這些讓八旗健兒尊嚴喪盡,但卻又是他們唯一生路的馬車,這段日子每天都要來好幾趟,除了主刀的,其他都是些原本的清軍士兵,也算是現身說法了。過來以後有願意投降的八旗健兒就上車手術,做完手術之後上後麵的車等著滿座後一起離開,出去進專門的集中營修養幾天,恢複之後再送進關內的新集中營和其他兄弟匯合,等待楊皇帝確定金字塔的位置好過去修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