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這就可以了,他的兵還是真正能打的,而嶺南軍同樣可抽一萬,李皋那裏同樣可以抽一萬,這樣就可以湊出三萬步兵,安南軍最能打,嶺南軍稍微差點,但也不會差太多,李皋的浙江兵肯定最差,畢竟他是新設立的節度使,新招募的士兵,但裝備上絕對都不會差了,李皋可是有錢,三萬步兵足夠在孟加拉打下據點。


    畢竟他們的對手是三哥們,這可是正牌的三哥,不是莫臥爾帝國那些實際上還算能打的蒙古人。


    估計除了戰象他們也沒別的。


    但戰象這東西,對上唐軍製式裝備的床弩,好像也沒什麽用,韶州城下南漢的重甲戰象,照樣也被潘仁美的床弩射地上,而安南和嶺南的士兵手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弩,事實上這些南方士兵作戰的核心就是弩,從八牛弩到神臂弓再到車載連弩可以說應有盡有,他們的陌刀手反而不多,畢竟陌刀得那些彪形大漢才掄動,南方士兵身體素質普遍差一些,他們更喜歡長矛和神臂弓的組合,總之……


    沒什麽可總之的。


    想想他們的對手是誰,楊豐就實在不覺得還有什麽值得擔心。


    高仙芝不願意當這個行營節度使,那麽就換成何履光好了,高仙芝部下大將張光晟負責統帥一萬安南軍,這個名字讓楊豐一陣愕然,後來才知道他是高仙芝南下時候應募參軍的,因為打南詔時候第一個衝上龍尾關,所以脫穎而出成為高仙芝親信。而安南水師的正式名稱是定海軍,直接的統帥是定海軍使張伯儀,這又是一個讓楊豐感覺有些愕然的名字,張伯儀的父親是高仙芝的副手張順,可以算安南軍這個集團的第二代。


    這是安南軍出征的。


    一個月後嶺南經略使何履光從廣州趕到交州。


    他很爽快地接受了這個行營節度使的職位,他和高仙芝不同,他沒有當軍閥的心思,實際上之前他一直帥嶺南軍在山南東道戰場上,所以並不在乎遠離自己地盤,而且他很清楚這次遠征天竺對南方各鎮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去抄吐蕃後路,而是在天竺獲得一處貿易據點並且擴大龍牙門以西的海上貿易,那麽他出征肯定會為兩廣海南的商人帶來好處,安南控製了南洋的香料,李皋的閩浙集團控製著北方的貿易,那麽嶺南這個集團就應該去控製天竺的貿易。


    殖民的欲望已經在沿海萌發。


    他背後的嶺南士紳對此無比支持。


    這樣再加上李皋,楊豐的東路軍也就是遠征天竺軍就組建起來,水師行營節度使李皋,陸師行營節度使何履光,屬下楊豐能在曆史上找到名字的大將有原本曆史上的殺回紇使節出名的張光晟,原本李光弼部下大將張伯儀,弄死顏真卿甚至稱帝的跋扈藩鎮李希烈……


    他是李皋的親信大將。


    他原本是隨董秦從盧龍渡海南下的族侄,李皋已經被正式任命為浙江東道兼福建道節度使,董秦接替青齊節度使,手下沒陸上將領的李皋趁機找董秦要人,董秦這時候正高興他讓位自己而且以後還得交好李皋,所以董秦幹脆把他派到李皋手下,董秦已經被賜名李忠臣,他的侄子自然也改姓李。


    總之東路軍就這樣組建。


    這時候已經是年底,按照計劃他們將在六月開始,李皋的艦隊先從明州南下至廣州,接了何履光部下然後到武安,與高仙芝派出的艦隊匯合後一同沿海岸線南下,經水真臘的安南基地西貢向南直插同樣是安南在婆羅洲的基地香山。實際上就是古晉,高仙芝在婆羅洲共三個主要負責采香料基地,香山,金灘,銀灘,這三個充滿**力的名字分別是古晉,坤甸和斯裏巴加灣,從香山轉入東風區同時避開台風區,順風向西直插龍牙門奔室利佛逝,然後出馬六甲海峽折向北直插孟加拉。


    實際上就是鄭和的航線,不同於鄭和是去宣揚國威順便做生意,這支船隊是為了殖民與掠奪。


    話說這才是正理。


    按照正常的情況,他們將在半年後最晚明年春天到達孟加拉,然後無論楊豐的大軍是否到達,他們都必須在孟加拉搶占一片土地,或者其他方式也行,總之他們要在恒河岸邊建立一個據點,並且征集內河運輸船,或者幹脆在恒河岸邊開始大量建造內河船。不必管什麽備料,能找到幹的木料就用幹的,找不到就用濕的,無非就是爛得快,但用幾個月支撐到上遊航運還是沒問題,孟加拉那地方就不缺柚木,大不了毀了再造,實在怕不保險大木筏也行,那個肯定不需要什麽陰幹。如果可能的話在上遊航運盡頭再建一座據點,總之盡可能接近亞東的山口,然後在天竺強行征集足夠的糧食運送到那裏準備著。


    這支遠征軍的主要職責,就是為楊豐的大軍提前準備好糧食,因為向北進入吐蕃後,是不可能搶到足夠糧食和牲畜維持一支龐大軍團需求,那裏全是人煙稀少的高原山區,隻要不連人一起吃,絕對搜刮不出多少可以當食物的東西……


    呃,楊豐其實計劃著帶十萬頭餓狼去掃蕩吐蕃的。


    這樣糧食隻能在印度準備好。


    或者說搶好。


    但光搶也沒用,還得運輸,尤其是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水運必須提前準備好,等這些都準備好,他的大軍一到就可以直奔亞東山口,然後越過喜馬拉雅山去抄家了,吐蕃人在南邊沒什麽軍隊,他們的核心就是邏些一帶,而軍隊全都在北方的邊界線上和唐軍對峙拉鋸,他十萬大軍殺到邏些去,把這座城市從地麵上夷平都沒問題,而吐蕃軍隊距離邏些和他從天竺攻邏些之間的距離相比,那是整整五倍的差距,吐蕃軍隊是不可能在他掃蕩完成之前趕回來的。


    而他掃蕩完成撤回天竺,返回的吐蕃軍隊肯定發憤欲狂,正常情況下肯定要追擊的,這就可以把他們引誘到印度境內進行決戰。


    在印度決戰就毫無難度了。


    他的大軍可以輕而易舉地將那些在海拔三千米以上驍勇無敵的吐蕃勇士殲滅,話說低海拔到高海拔會有高原反應,可高海拔到低海拔也一樣是會醉氧的,他就不信那些暈乎乎的吐蕃勇士還能保持正常的戰鬥力,他就是要在印度,以這種方式洗雪當年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恥。


    第479章 黃金與白骨


    在最終確定下了他的東路軍構成之後,楊豐緊接著拋下兩個女人,把她們交給荔非守瑜護送慢慢回碎葉,而自己則乘驛馬開始狂奔。


    五天後他到長安。


    這時候郭子儀率領九個節度使的數十萬大軍已經開始攻相州,楊豐沒有興趣管結果,緊接著繼續向西到達蘭州,而此時白孝德已經重新攻克了石堡城。


    就像楊豐所設計的,在依靠重步兵和具裝騎兵擊敗向鄯州進攻的吐蕃軍後,白孝德指揮的西域三鎮及隴右軍用具裝騎兵護側翼,以重步兵向石堡城推進,一直推進到幾十丈外列陣,同時調集民夫在石堡城下修築起一道簡單的城牆,接著把整整一百具緊急趕製的弩炮架上城牆,調整好攻擊的角度後,以重步兵護住這些弩炮日夜不停轟擊石堡城。


    最高記錄他一天內向城裏打了整整五千枚五十斤重的石彈。


    弩炮毀了就換新的。


    石彈在附近山上雇了數以萬計的民夫和石匠就地造,就這樣他一刻不停地朝石堡城轟擊了十天,石堡城的守軍別說防守,就是吃頓飯喝口水都得時刻盯著頭頂,小心被那些五十斤重的石彈爆頭,這東西也不是盾牌能擋的。別說木頭盾牌,就是他們的房屋屋頂都擋不住這種東西,這時候的房屋又不是鋼筋混凝土澆築,無非就是木頭鋪草再加土和瓦片,從數十米高空墜落的五十斤重石彈,可以輕鬆擊穿任何這種結構的屋頂,除非吐蕃人在地上挖地窖才能躲過,可他們是在山上,哪有那麽厚土層可挖?


    再說吐蕃人還得守城啊!


    他們躲在地窖裏怎麽防守?


    而反擊的吐蕃軍又攻不開重步兵防線,外圍增援的吐蕃軍也打不開具裝騎兵的阻擊,僅僅幾百米長寬的石堡城如何撐住這種攻擊?


    第十天的時候,殘餘的一百吐蕃軍絕望之下拚死突圍,最後全被神臂弓釘在了地上。


    石堡城被重新奪回。


    當初哥舒翰為攻破石堡城損失數萬,這一次白孝德死傷不到五百,他甚至一次真正的進攻都沒發起過,傷亡全都是阻擋吐蕃軍進攻弩炮陣地過程中的,而他們是列隊走進這座著名堡壘的,然後從幾乎無處下腳的石彈中,拖出來五百多具血肉模糊的屍體,很多屍體甚至都被砸爛了。


    這個結果驚掉了一地下巴。


    吐蕃出隴右的大門再一次關閉。


    剩下的就與西域三鎮無關了,馬璘等人率軍繼續西歸,白孝德率領隴右軍繼續鎮守,楊豐沒有管這些,還是繼續向西狂奔,馬璘他們不僅僅是幫助隴右,接下來還得幫助河西留守各軍清理向沙州等地進攻的吐蕃軍,實際上他們也不會參加對印度的遠征,他們將坐鎮安西和北庭分別警戒吐蕃和北邊的回紇人。在沒有得到南下邀請後,這段時間回紇也加入侵擾行列,隻不過還沒和大唐正式決裂,主要是他們被楊豐的西域軍給震懾住了,畢竟他們的知道安祿山部下實力的,他們自認做不到像西域軍一樣摧枯拉朽般收拾那些契丹和奚人,但隨著唐軍大量被調往河北,朔方河西等地邊境不時遭到他們的騷擾。


    楊豐也不敢保證他們會不會趁機向西域進攻。


    畢竟葛邏祿人和他有仇。


    所以真正的三鎮精銳全部留守,而參加遠征的是這時候留守各軍,而且也隻是部分留守軍,楊豐遠征的主力依然是他的那些仆從軍,這一點是他的原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粉碎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允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允鋒並收藏曆史粉碎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