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就這樣大清遷都長安。
雖然說是巡幸,但那隻是遮醜而已,誰都明白這就是正式的遷都。
在瑟瑟秋風秋雨中,包括奕經所部在內,總計五萬八旗精兵,護衛著數十萬老弱婦孺,在那些依依不舍的士紳們哭喊中離開北京,在納爾經額所部三萬綠營包括一部分勤王的山西綠營接應下,拖著綿延的長龍向南而行,他們將一直向南到洛陽,然後再從洛陽去長安,走太行山是肯定不行,幾十萬人橫跨太行山弄不好得餓死幾萬。
這樣的長途遷徙吃飯可是大事。
好在令道光慶幸的是,通州的明軍並沒有出擊,估計一來納爾經額所部就在大興一帶,二來禧恩在得到後續增援後率領騎兵也到達薊州,這樣連同隨行護駕的八旗,好歹那也是近十萬大軍,明軍就一個旅還是不太敢招惹的。
當然,這是道光自己猜的。
總之明軍在通州坐視其離開。
而就在同時,趁著清軍主力的大撤退,天津的明軍迅速出擊奪取寧河還有靜海,再加上通州明軍奪取的香河,安次,還有之前奪取的武清,一個以海河和運河為骨架的縱深突出部就這樣形成,這個突出部的頂點就是通州,甚至也可以說北京朝陽門前。
反正後來的明軍經常過去參觀一下。
而這時候也已經開始入冬,南方來的明軍還不習慣京津的寒冷,迅速轉入了貓冬狀態,同時在這片控製區展開大規模的土改,打土豪分田地的熱潮一掃冬日的寒冷,使整個明軍控製區陷入幸福的狂歡,而控製區以外各地百姓全都在眼巴巴看著。
而那些士紳則迅速團結在那些地方官員周圍,組建起一支支團練,以北京城裏的恭親王為精神寄托,繼續譜寫他們對咱大清忠誠的讚歌,北方的戰事就這樣告一段落。畢竟從兩廣來的明軍士兵,在北京的寒冬裏還是很難有什麽興趣展開大規模進攻的,而且運河也開始了封凍,通州的物資隻能保證防禦無法支撐進攻的消耗。至於大沽口倒是還維持著通航,而且從大沽口到天津之間的陸路運輸暢通,所以從南方來的物資依然在源源不斷運到天津。
包括明軍的後續增援。
第八軍軍部和兩個步兵旅是在道光撤出北京的十天後到達的。
但因為天氣轉冷,他們還得適應過這個冬天再說,所以即便得到了增援明軍依然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在這期間繼續從南方運兵,到這一年年底的時候,另外兩個旅也到達,在這期間還從當地征召士兵,迅速組建了三個新的旅,其中包括了一個騎兵旅。
這也是大明第一個騎兵旅。
在這之前雖然也繳獲了一定數量的戰馬,但基本上都給了各旅所屬的騎兵偵查哨,明軍編製內並沒有真正的騎兵旅,第八軍所屬是第一個,但在這個時代長矛騎兵已經落伍,這個騎兵旅的裝備以馬刀和斯賓塞速射步槍為主。
目前明軍混裝三種步槍,陸軍的步兵是前裝線膛槍,騎兵是斯賓塞金屬彈殼速射步槍,不過並沒有真正普及,隻有少數主力旅的騎兵哨是這種新式步槍,畢竟這時候明軍總兵力早已經突破四十個步兵旅。每個旅一個騎兵偵查哨,全換斯賓塞的話得上萬支,而目前楊豐的銅產量還滿足不了一萬支斯賓塞消耗,尤其是海軍還得消耗機槍子彈,就連海軍陸戰隊的步兵都是紙殼子彈擊針步槍。
也就是德萊賽。
這也是陸軍至今沒有機槍的主要原因,海軍陸戰隊其實並不怎麽真正出動打仗,但陸軍可是在好幾個省的戰場大戰中,給他們配機槍的話,楊豐連造子彈的銅都不夠。
好在很快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因為在楊豐北伐期間,江西和湖南兩處戰場都繼續向前,江西戰場上已經兵臨南昌,其中第三軍所部已經在向信饒二府進攻,湖南的明軍也已經包圍長沙,最遲再有一年時間江西和湖南都將到手。這樣德興和銅陵兩大銅礦區也就會到手,那時候就有足夠的銅來給陸軍普及機槍了,說到底他這時候的戰爭,已經在開始拚資源消耗了,四十多個旅再加上七個炮兵旅,每個月光彈藥消耗就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不僅僅是銅不夠,包括他的硝和硫磺都用完了,現在陸軍所用炮彈已經威力大不如前,雖然大明也在自己通過各種方式生產硝,但這些硝明顯跟楊豐庫存那些現代貨不是一個級別。
好在鋼鐵產量隨著平爐的建成已經不再受製約。
實際上鋼鐵產量正在飛速增長。
資源的製約也是楊豐最近擴張乏力的原因,至少在智利航線建立來並且運回那裏的硝石之前,他還得暫時進入一個鞏固期。
另外他其實還有一個麻煩,就是智利的硝石也不那麽容易運來。
因為這個國家的硝石礦才剛剛開發也沒多少年,第一批智利硝石在十年前才開始運往歐洲,原本曆史上到十年後產量才提高到每年三萬噸,而且那些硝石礦很大程度上,其實還得算控製在英國資本手中。所以楊豐必須得先顯示一下實力,還得先把他和維多利亞之間的問題解決了,這時候英國遠征艦隊估計已經過好望角了,也就是到夏季結束前,他就得迎戰這支據說由十六艘七十四炮三級艦組成的龐大艦隊。
而且還有兩艘嶄新的一級戰列艦。
去年才剛剛建成服役的特拉法爾加號和聖喬治號。
很顯然維多利亞生氣了。
這個剛剛結婚不久的小少婦,派出了自己最強大的武器,用來向她楊叔叔顯示自己的憤怒,雖然她隻不過像隻發怒的小貓一樣露出指甲,但她楊叔叔還是要認真對付,畢竟這是兩艘一百二十炮的一級戰列艦,而且還裝備了強大的六十八磅轟擊炮。
不要小看這東西。
英國人的測試中,六十八磅炮發射鑄鋼彈,可以在四百碼內擊穿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之前,所有鐵甲艦的裝甲,至少明軍目前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能抵擋住這種艦炮的轟擊,所以這對於大明海軍來說,也不是一場輕鬆的戰爭。
第623章 冰火兩重天
道光的大遷徙走了兩個月,最終在這一年臘月裏,伴著漫天飛雪走到了他的西京長安。
好在長安人民還是很熱情的。
畢竟這時候關中和西北算是明軍影響力最弱的地方,另外因為楊神皇某種令人發指的政策,導致了陝甘很多人民基本上與他勢不兩立,這一點也是很令道光欣慰的,畢竟這意味著他和旗人們不是孤軍奮戰,在西安駐防八旗和陝甘晉蜀各地趕來的官員,還有迎駕的關中士紳歡迎下,大清皇帝入住他的皇宮……
實際上就是原來的西安將軍府。
因為時間倉促,隻能讓皇上先住一下了,至於新的皇宮到春天才能開工建設,這冰天雪地也沒法開工。
新的皇宮選在了大明宮舊址,畢竟在城內建設擾民太嚴重。
道光在這個問題上格外小心,他已經沒有太多資本,必須盡量照顧百姓,或者說那些士紳的感情,他得盡量表現得像一個聖主明君,盡量不要讓老百姓討厭他。話說他此行與其說是遷都還不如說是逃難的,就連那些鐵杆莊稼們沿途也被他嚴令不得擾民,甚至還賜死了幾個惹是生非的王公貴族。而到達長安後,那幾十萬鐵杆莊稼們,除了部分高級別的分散居住各處官署軍營,還有一部分老弱婦孺被安置到駐防城之外,那些士兵全部被他勒令在城外住帳篷,為了避免在城內惹出事情,還除非奉詔不得進城。
應該說他還是很明智的,畢竟他得靠關中百姓養活,而這片土地並不富裕,一旦激起民變收不到足夠糧食他這些鐵杆莊稼是要挨餓的。
這一路就已經半饑半飽了。
話說這兩個月裏光累病餓就死了兩千多口子。
這樣他的新宮就建在這時候已經變成農田的大明宮遺址,而且就仿照北京城的布局,在西安城北再建一座新城用於居住那些鐵杆莊稼,另外拆西安城的東城牆,並且將其向東擴建,最終再次形成一個類似北京的凸字,擴建後的西安城就是外城,而北邊的新城就是內城,正好他的新宮居於內城的中心,這樣一座頭枕龍首原腳踏西安城的宏偉城市就建立起來……
呃,這是計劃中的。
至於什麽時候實現,其實道光自己也不知道,畢竟他這時候既沒有錢也沒有糧,扯這麽多無非就是吹泡泡而已。
話說他現在連那些鐵杆莊稼們過冬的糧食都湊不齊呢!到了關中道光才明白這地方是何等得貧瘠,產量最高的水稻平均畝產才不過兩三石,旱糧平均起來畝產不足一石,就這樣的糧食畝產,不從外麵調糧根本不可能養活幾十萬鐵杆莊稼,但黃河還是冬天已經封凍,包括漢江也凍了,嘉陵江上遊也凍了,無論是四川的糧食還是兩淮的糧食都很難運過來。
好在英國人的債解決了。
他不用給兩千萬了。
就這樣大清遷都長安。
雖然說是巡幸,但那隻是遮醜而已,誰都明白這就是正式的遷都。
在瑟瑟秋風秋雨中,包括奕經所部在內,總計五萬八旗精兵,護衛著數十萬老弱婦孺,在那些依依不舍的士紳們哭喊中離開北京,在納爾經額所部三萬綠營包括一部分勤王的山西綠營接應下,拖著綿延的長龍向南而行,他們將一直向南到洛陽,然後再從洛陽去長安,走太行山是肯定不行,幾十萬人橫跨太行山弄不好得餓死幾萬。
這樣的長途遷徙吃飯可是大事。
好在令道光慶幸的是,通州的明軍並沒有出擊,估計一來納爾經額所部就在大興一帶,二來禧恩在得到後續增援後率領騎兵也到達薊州,這樣連同隨行護駕的八旗,好歹那也是近十萬大軍,明軍就一個旅還是不太敢招惹的。
當然,這是道光自己猜的。
總之明軍在通州坐視其離開。
而就在同時,趁著清軍主力的大撤退,天津的明軍迅速出擊奪取寧河還有靜海,再加上通州明軍奪取的香河,安次,還有之前奪取的武清,一個以海河和運河為骨架的縱深突出部就這樣形成,這個突出部的頂點就是通州,甚至也可以說北京朝陽門前。
反正後來的明軍經常過去參觀一下。
而這時候也已經開始入冬,南方來的明軍還不習慣京津的寒冷,迅速轉入了貓冬狀態,同時在這片控製區展開大規模的土改,打土豪分田地的熱潮一掃冬日的寒冷,使整個明軍控製區陷入幸福的狂歡,而控製區以外各地百姓全都在眼巴巴看著。
而那些士紳則迅速團結在那些地方官員周圍,組建起一支支團練,以北京城裏的恭親王為精神寄托,繼續譜寫他們對咱大清忠誠的讚歌,北方的戰事就這樣告一段落。畢竟從兩廣來的明軍士兵,在北京的寒冬裏還是很難有什麽興趣展開大規模進攻的,而且運河也開始了封凍,通州的物資隻能保證防禦無法支撐進攻的消耗。至於大沽口倒是還維持著通航,而且從大沽口到天津之間的陸路運輸暢通,所以從南方來的物資依然在源源不斷運到天津。
包括明軍的後續增援。
第八軍軍部和兩個步兵旅是在道光撤出北京的十天後到達的。
但因為天氣轉冷,他們還得適應過這個冬天再說,所以即便得到了增援明軍依然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在這期間繼續從南方運兵,到這一年年底的時候,另外兩個旅也到達,在這期間還從當地征召士兵,迅速組建了三個新的旅,其中包括了一個騎兵旅。
這也是大明第一個騎兵旅。
在這之前雖然也繳獲了一定數量的戰馬,但基本上都給了各旅所屬的騎兵偵查哨,明軍編製內並沒有真正的騎兵旅,第八軍所屬是第一個,但在這個時代長矛騎兵已經落伍,這個騎兵旅的裝備以馬刀和斯賓塞速射步槍為主。
目前明軍混裝三種步槍,陸軍的步兵是前裝線膛槍,騎兵是斯賓塞金屬彈殼速射步槍,不過並沒有真正普及,隻有少數主力旅的騎兵哨是這種新式步槍,畢竟這時候明軍總兵力早已經突破四十個步兵旅。每個旅一個騎兵偵查哨,全換斯賓塞的話得上萬支,而目前楊豐的銅產量還滿足不了一萬支斯賓塞消耗,尤其是海軍還得消耗機槍子彈,就連海軍陸戰隊的步兵都是紙殼子彈擊針步槍。
也就是德萊賽。
這也是陸軍至今沒有機槍的主要原因,海軍陸戰隊其實並不怎麽真正出動打仗,但陸軍可是在好幾個省的戰場大戰中,給他們配機槍的話,楊豐連造子彈的銅都不夠。
好在很快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因為在楊豐北伐期間,江西和湖南兩處戰場都繼續向前,江西戰場上已經兵臨南昌,其中第三軍所部已經在向信饒二府進攻,湖南的明軍也已經包圍長沙,最遲再有一年時間江西和湖南都將到手。這樣德興和銅陵兩大銅礦區也就會到手,那時候就有足夠的銅來給陸軍普及機槍了,說到底他這時候的戰爭,已經在開始拚資源消耗了,四十多個旅再加上七個炮兵旅,每個月光彈藥消耗就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不僅僅是銅不夠,包括他的硝和硫磺都用完了,現在陸軍所用炮彈已經威力大不如前,雖然大明也在自己通過各種方式生產硝,但這些硝明顯跟楊豐庫存那些現代貨不是一個級別。
好在鋼鐵產量隨著平爐的建成已經不再受製約。
實際上鋼鐵產量正在飛速增長。
資源的製約也是楊豐最近擴張乏力的原因,至少在智利航線建立來並且運回那裏的硝石之前,他還得暫時進入一個鞏固期。
另外他其實還有一個麻煩,就是智利的硝石也不那麽容易運來。
因為這個國家的硝石礦才剛剛開發也沒多少年,第一批智利硝石在十年前才開始運往歐洲,原本曆史上到十年後產量才提高到每年三萬噸,而且那些硝石礦很大程度上,其實還得算控製在英國資本手中。所以楊豐必須得先顯示一下實力,還得先把他和維多利亞之間的問題解決了,這時候英國遠征艦隊估計已經過好望角了,也就是到夏季結束前,他就得迎戰這支據說由十六艘七十四炮三級艦組成的龐大艦隊。
而且還有兩艘嶄新的一級戰列艦。
去年才剛剛建成服役的特拉法爾加號和聖喬治號。
很顯然維多利亞生氣了。
這個剛剛結婚不久的小少婦,派出了自己最強大的武器,用來向她楊叔叔顯示自己的憤怒,雖然她隻不過像隻發怒的小貓一樣露出指甲,但她楊叔叔還是要認真對付,畢竟這是兩艘一百二十炮的一級戰列艦,而且還裝備了強大的六十八磅轟擊炮。
不要小看這東西。
英國人的測試中,六十八磅炮發射鑄鋼彈,可以在四百碼內擊穿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之前,所有鐵甲艦的裝甲,至少明軍目前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能抵擋住這種艦炮的轟擊,所以這對於大明海軍來說,也不是一場輕鬆的戰爭。
第623章 冰火兩重天
道光的大遷徙走了兩個月,最終在這一年臘月裏,伴著漫天飛雪走到了他的西京長安。
好在長安人民還是很熱情的。
畢竟這時候關中和西北算是明軍影響力最弱的地方,另外因為楊神皇某種令人發指的政策,導致了陝甘很多人民基本上與他勢不兩立,這一點也是很令道光欣慰的,畢竟這意味著他和旗人們不是孤軍奮戰,在西安駐防八旗和陝甘晉蜀各地趕來的官員,還有迎駕的關中士紳歡迎下,大清皇帝入住他的皇宮……
實際上就是原來的西安將軍府。
因為時間倉促,隻能讓皇上先住一下了,至於新的皇宮到春天才能開工建設,這冰天雪地也沒法開工。
新的皇宮選在了大明宮舊址,畢竟在城內建設擾民太嚴重。
道光在這個問題上格外小心,他已經沒有太多資本,必須盡量照顧百姓,或者說那些士紳的感情,他得盡量表現得像一個聖主明君,盡量不要讓老百姓討厭他。話說他此行與其說是遷都還不如說是逃難的,就連那些鐵杆莊稼們沿途也被他嚴令不得擾民,甚至還賜死了幾個惹是生非的王公貴族。而到達長安後,那幾十萬鐵杆莊稼們,除了部分高級別的分散居住各處官署軍營,還有一部分老弱婦孺被安置到駐防城之外,那些士兵全部被他勒令在城外住帳篷,為了避免在城內惹出事情,還除非奉詔不得進城。
應該說他還是很明智的,畢竟他得靠關中百姓養活,而這片土地並不富裕,一旦激起民變收不到足夠糧食他這些鐵杆莊稼是要挨餓的。
這一路就已經半饑半飽了。
話說這兩個月裏光累病餓就死了兩千多口子。
這樣他的新宮就建在這時候已經變成農田的大明宮遺址,而且就仿照北京城的布局,在西安城北再建一座新城用於居住那些鐵杆莊稼,另外拆西安城的東城牆,並且將其向東擴建,最終再次形成一個類似北京的凸字,擴建後的西安城就是外城,而北邊的新城就是內城,正好他的新宮居於內城的中心,這樣一座頭枕龍首原腳踏西安城的宏偉城市就建立起來……
呃,這是計劃中的。
至於什麽時候實現,其實道光自己也不知道,畢竟他這時候既沒有錢也沒有糧,扯這麽多無非就是吹泡泡而已。
話說他現在連那些鐵杆莊稼們過冬的糧食都湊不齊呢!到了關中道光才明白這地方是何等得貧瘠,產量最高的水稻平均畝產才不過兩三石,旱糧平均起來畝產不足一石,就這樣的糧食畝產,不從外麵調糧根本不可能養活幾十萬鐵杆莊稼,但黃河還是冬天已經封凍,包括漢江也凍了,嘉陵江上遊也凍了,無論是四川的糧食還是兩淮的糧食都很難運過來。
好在英國人的債解決了。
他不用給兩千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