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而且陝西五帥有兩個寒了心沒參與,另外還有一個是實在被逼得沒辦法了才出兵。


    而範宣撫的前鋒是個大師。


    此大師左僧兵右童子舟師三百下三門津,後麵範宣撫帶著一幫絕大多數都是文官的將軍們,統帥著部分西軍精銳和大批類似預備役的鄉兵,這畫麵真是太美不敢看。


    然後毫無懸念地被金軍一擊而潰。


    直到汴梁被攻陷,關中被攻陷,江淮被攻陷,趙九妹都被追得一路跑到臨安甚至登船跑到海上了,他們才無可奈何地開始給武將鬆綁,然後就是宋軍戰鬥力的急速提升,並且一直提升到了順昌,郾城,穎昌三戰甚至開始追著金軍打。但也就是在這時候文官們又害怕,他們已經不需要害怕金兵了,但那些武將們勢力的增強卻讓他們如坐針氈,為了避免武將的勢力繼續增強,他們寧可迅速與金軍議和哪怕屈膝稱臣也要結束戰爭,哪怕需要自廢武功以顯示誠意他們也毫不猶豫地把嶽飛弄死。


    把嶽飛弄死就沒人反攻了!


    嶽飛是宋軍中對收複中原最積極的。


    既然文官們已經對收複中原沒興趣了他也就沒用了,但他要北伐收複中原就意味著戰爭得繼續,哪怕隻是他還活著,金軍也要時刻擔心他而不相信文官求和的誠意,畢竟他們也知道自己擋不住嶽飛。


    但戰爭繼續就代表武將繼續做大。


    那他也就隻能去死了。


    至於防禦金軍,還有劉錡還有吳麟還有其他那些次一級的將領,這些將領沒有嶽飛韓世忠這些人的威望不會威脅到文官,他們沒有能力進攻收複中原但卻足以防禦,有他們這些備胎,文官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弄死嶽飛解除韓世忠兵權,讓大宋重新回到屬於他們的那個武將如狗東華門外唱名好男兒的美好時代,直到一百多年後蒙古大軍洶湧而下,他們也就隻好去崖山了。


    說實話,這大宋完全就是自己作死的。


    第682章 官不聊生


    金軍的瘋狂進攻維持了一個月。


    然後他們就偃旗息鼓了。


    畢竟這樣的進攻毫無意義,他們的重型武器根本推不到射程,這些龐然大物在地麵的移動速度跟龜爬沒什麽區別,無論是拉動的牲畜還是推動的士兵都是給六甲神兵練槍法,到最後就連那些抓來的遼國仆從軍都不幹這種送死的工作了。


    而沒有重武器的攻城也是送死。


    城牆上有無數床弩,還有射霹靂彈的弩炮,射磨盤的人力投石機,城牆內排著一個個巨型配重投石機,還有六甲神兵對將領的狙殺,進攻的金軍幾乎從一裏外就開始承受不斷的死亡,等他們丟下遍地死屍靠近到城牆後還有密密麻麻的神臂弓,就算衝過神臂弓的攔截還有守城士兵投下的新式霹靂彈,還有恐怖的萬人敵,一個月時間光汴梁城牆根就堆積了數千具金軍死屍,而守軍的傷亡根本就微不足道,城內的損失幾乎為零,原本曆史上城內的確挨了大量石彈,可這一次金軍投石機根本推不到射程,毫發無損城內百姓和那些不斷成長起來的守城士兵,看著外麵密密麻麻的死屍那士氣越來越高漲。


    當然,國師的信徒也越來越多。


    這時候都已經和當年楊豐以嶽雲身份守汴梁時候一樣,開始出現千方百計弄子彈當護身符的了。


    不過是雕刻的。


    至於真正的子彈……


    那可是寶貝級別,都已經炒到了上百緡一個,甚至楊豐還親自處罰了一個偷賣子彈的士兵,就是讓他看了一場恐怖片,或者說給他製造了一段幻覺。這時候楊老仙的靈魂能量已經可以連接別人的,並且讀取他的記憶和思維,然後他拿這個倒黴的士兵做了一次慘無人道的試驗,他給這家夥的大腦中強行塞入了一段記憶。


    讓他在幽冥火獄中,被神罰的烈焰燒了半小時,同時看到了無數在火獄中煎熬的罪人。


    但實際上他就被楊豐摸了摸頭。


    受罰完的這名士兵,幾乎瞬間變成了道德完人,再也無法容忍哪怕一絲違反仙師語錄的行為,然後他被楊豐提拔為刑堂執事,管理所有弟子和記名弟子的內部紀律,而三百六甲神兵和另外兩百親信都是楊豐弟子,至於七千六甲正兵和他們的家人,另外還有到目前為止超過五萬汴梁軍民都已經成為他的記名弟子,而聖諭書改名的仙師語錄就是他們的經書,楊豐的木版畫像貼到所有信徒家中,同樣專門供奉他的真君祠也已經在汴梁城內出現,各分區的教長也都入駐這些真君祠在負責慈善賑濟同時,也在民間傳播仙師語錄,同時也為信徒提供各種幫助調解其內部矛盾,可以說在汴梁城內一個平行於朝廷的體係已經隱然形成。


    而刑堂的成立則代表著這個體係的最後一環補上。


    從此這個體係就完整了,這個體係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行政,有自己的財務,有自己的執法,甚至有自己的教育和經濟,後者當然是國師的那些工廠了,別的不說光一個活字印刷業,出版業就養活了很多信徒,至於內部的教育則更簡單,所有仙師祠都是義學,那些弟子和記名弟子的兒女都可以進這些義學免費教育。


    而這一切都是朝廷出錢。


    也就是戶部給楊豐賑濟災民的錢糧。


    至於不夠那就募捐了,反正這汴梁城裏有的是豪門貴族,隨隨便便抄幾家就夠了。


    這段時間專門有一個募捐隊負責強募。


    通常做法都是帶著一幫專門負責表演的難民,總之都是些顫巍巍老頭老太太,身上破衣爛衫,在胸前繡著紅色十字的募捐隊員攙扶下,帶著聖旨的木版複印件,堵到那些豪門貴族家門口。一般都還跟著一夥六甲神兵,敢不開門就直接撞開,有敢阻攔的六甲神兵開槍嚇唬,他們不找那些軍方將領家募捐,尤其是那些名將們家,這樣的絕對不去騷擾,專門找文官和宗室禍禍。


    老老實實掏糧食布匹的還好,出點血就打發過去了。


    那些舍命不舍財的就很悲劇了,通常都是數以千計的募捐隊和難民蜂擁進其家,那這個拿走的數量就很難保證有什麽限度了,敢於反抗的同樣悲劇,很顯然他們的家丁扛不住這個,尤其是還跟著六甲神兵呢!


    而官府不敢管。


    一來金軍還在攻城。


    二來誰敢管第二天六甲正兵就立刻上門募捐了。


    三來趙桓保持中立。


    其實國師的那點小野心,袞袞諸公們看得都很明白,雖然要說國師謀朝篡位他們覺得不太可能,但禍亂朝綱的可能性還是很大,實際上他已經在禍亂朝綱搞得官不聊生了,可他禍亂朝綱的同時卻和官家保持友好,甚至多次拒絕了教主道君太上皇的邀請。後者在龍德宮早就想和國師一起修道了,多次派出親信太監拜訪國師宣召,但國師直接拒絕,一次也沒去看過太上皇,搞得太上皇很不滿,不過他倒是經常去見官家。甚至他還在官家同意下把皇女給抱走了,說此女和他有宿緣,要做親傳弟子,他肯定不會對皇女有什麽想法,畢竟皇女才六歲,那麽明顯就是在以此和官家確立一種特殊關係,甚至好像還給官家獻過仙丹。


    趙桓中立就代表軍方中立。


    反正國師又不禍禍軍方的世家勳貴,既然官家不發話軍隊樂得看熱鬧。


    話說他們很喜歡看這種熱鬧。


    尤其是看著那些文官家大門被難民撞開,然後在他們的哭喊聲中扛著各種財物出來的場景,那些將領們感覺心情無比愉快。


    這樣袞袞諸公們就難辦了。


    他們沒招了!


    他們最會的是以規則和製度控製,但製度和規則在楊豐麵前就是屎,正常情況下他們可以借助軍隊,可軍隊這一次作壁上觀,他們也可以借助民意,可現在民意在國師那邊,他們也可以借助皇權,但皇權也不幫他們,畢竟皇權得靠國師來保證不被金軍抓去當奴隸,他們剩下唯一的武器隻有聖賢書了。


    可國師有毛瑟槍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粉碎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允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允鋒並收藏曆史粉碎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