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話說他的熟人也很多。
他可是趙佶的宰相,而且趙桓繼位後也是宰相,還是出了名的主和派本來就名聲挺臭的,所以自知被老百姓揪出來免不了被群毆的他,幹脆趴在那蘆葦叢裏不敢露頭,然而一隊洶湧而過民兵讓他悲劇了。幾百個人從他背上踩過去啊,雖然很快他就撐不住想爬起來了,但卻已經沒有能力爬起了,他就那麽在無數大腳的踩踏下在淤泥裏越陷越深,到最後終於被徹底踩進了爛泥,以至於楊豐在城裏搜捕了他好幾天才被人無意中發現。
至於其他那些袞袞諸公們結果也都是非死即傷,實際上多數都是被活捉,死的反而並不是很多,畢竟民兵們更樂意活捉他們。
總之這也算大宋版河陰之變了。
當李彥仙殺光留在後麵阻擊他的金軍騎兵,率領部下到達景龍門的時候,這邊的戰鬥也已經結束,除了一些沒玩夠,正拖著金軍俘虜在城內遊街的,絕大多數民兵都已經開始清理戰場和那些街壘,至此這場讓大宋接連死了兩個皇帝的政變徹底結束,至於接下來就該是新皇登基,重整朝綱了……
呃,利益分配了。
第705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
就在城內混戰落幕的同時,城外金軍的進攻也徹底失敗,既沒有等到趙構成功也沒有等到蕭慶裏應外合的粘罕,還是沒能撼動已經阻擋了他半年的汴梁城……
而且他還死了三千多精銳。
作為他前鋒的敢死隊幾乎全部折在了汴梁城下,五雷銃,碗口銃,三眼銃,弩炮,床弩,配重投石機甚至於火箭和萬人敵,各種各樣堪稱強悍的冷熱武器一遍遍不停地**那些為強渡護城河,不得不脫下沉重盔甲的敢死隊員。這些精心挑選出絕大多數都是女真老兵的強悍戰士,在不適合他們的戰場上和相比原本曆史提前跨度最少也是一百年,甚至七八百年的武器廝殺,一批批不斷倒在泥濘的護城河兩岸,用他們的血染紅這道名為護龍河的深深塹壕,染紅深度超過一丈的夏季河水。
但粘罕真得不甘心啊!
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城內局勢到底怎麽樣了,趙構徹底失敗了?還是打贏了食言?亦或正在僵持中?甚至還在戰鬥?
他什麽也不知道啊!
高聳的城牆阻擋住了他的視線讓他根本不知道城內情況,唯一能知道的就是火光和濃煙都熄滅了看起來情況正在穩定,但究竟誰勝誰負他是真得不知道,於是他再一次停在汴梁城下,在已經入夏的炎熱中,在物資匱乏的煎熬中,等待城內的確切消息或者說等待他越來越近的末日。
而城裏……
“斯文掃地啊!”
張叔夜騎著馬,在一片混亂的街道上歎息著。
在他前方是洶湧的人潮。
在無數男女老幼的叫好聲中,大批民兵隊員押著幾個文官走過,那些他熟悉的麵孔此刻已經可以說是麵目全非,被打得眼歪嘴斜的臉上全是驚恐,其中一個身上的官服都已經被扒掉了,紗帽被一名民兵挑著,帽翅隻剩下了一個,就像玩具般在竹槍頂上轉動著。
“與咱們何幹?”
和他同行的劉延慶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繼位當然用新臣,這些家夥膽敢與逆構同黨,自然就得準備好滿門抄斬。”
“朝廷何曾殺過士大夫?”
張叔夜說道。
這倒是實話。
大宋朝文官犯罪哪怕是死罪也幾乎沒有被殺的,尤其是到了後期文官徹底控製朝政以後,已經形成了一種潛規則,就是無論文官犯什麽罪,都是要想方設法減刑,哪怕死刑最多也隻不過是流放。後期甚至皇帝想殺幾個文官都已經很難做到,整個文官係統會抱團反對,範仲淹就曾經維護一個犯罪文官使其免死,而他的理由就是不能開朝廷殺文官的先例,最後甚至幹脆文官們就直接告訴皇帝咱大宋沒有殺文官的規矩。
但現在……
張叔夜看著那架矗立在皇宮門前的斷頭台長歎一聲。
“那就從現在開始!”
劉延慶冷笑一聲說道。
話說他可是這時候汴梁城裏除國師以外頭號軍閥,不但自己身為禦營司副主帥,大兒子獨掌一軍,三兒子同樣還掌握勤王軍係統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隊伍。
那是絕對有話語權。
他們幾個可以說各懷鬼胎地走進皇宮走進大慶殿。
此時汴梁城內有資格到這座大殿的官員所剩無幾,哪怕加上特旨召見的那些將領也依舊看著空蕩蕩,而十歲的小皇帝趙諶就坐在禦座上,二十五歲的太後在他右邊也坐著,母子倆一邊一個共同臨朝……
話說大宋朝這一幕很常見。
大宋朝的太後臨朝也是有著光榮傳統的,比如高滔滔了,劉娥了,哪怕大畫家也是向太後推上去的,而且這些太後幹得還都不錯,不論高滔滔還是劉娥那都算得上守成之主,至少都比大畫家強得多,哪怕到了南宋也都有女人主政的傳統,比如李道他閨女這樣的。所以無論張叔夜還是劉延慶都對這一幕沒什麽特別感覺,不過讓他們愕然的是,就在他們走進大殿的同時,國師帶著一大群一看就是老百姓的人也走進大殿,隻不過不是從正門,而是從後麵走出來的,所以不僅僅是他們,大殿上其他文武官員也是一臉愕然。
“國師,此乃何人?”
李若水問道。
他是難得幾個算是幸免於難的文官,原本曆史上罵金兵被殺,用金國人說法,遼國之亡,死義者數十,南朝惟李侍郎一人。
“李卿,此乃老身所召。”
太後說道:“城內新遭大亂,為安定百姓,需使上情下達,使民間與朝廷互相清楚,故此請國師於民間邀得部分耆老列席朝議。”
好吧,這又是國師的幺蛾子。
汴梁城實際上已經被民兵或者說市民們控製,那些家在本地的禦營司軍,那些隨時可以再次召集起來的民兵隊,已經掌握了絕對控製權,但問題是因為身份限製,他們卻無法行使自己權力,他們都是平民百姓和軍隊的下層,不可能參與任何決策,最多通過楊豐這個渠道。但這不符合楊豐目的,楊豐要的是市民真正獲得權力獲得決策的參與權,那麽就首先得把市民的代表送到朝堂上,他慫恿朱璉以便於上情下達的名義,把一批由他挑選的代表引入朝堂,哪怕僅僅是列席也就打開了突破口。
至於下一步……
“太後,這不合祖製吧?”
張叔夜說道。
目前文官係統也就他和李若水為首了,後者之前是吏部尚書,在之前已經被任命為知開封府,而他是樞密使,其他還逃過這一劫的文官高級別的還有劉韐,另外雖然是著名議和派但對趙桓比較忠心的前宰相唐恪居然也沒參與政變,這時候也被召到了朝堂上。
總之自他們四人以下,能在這朝堂上的文官總共不到二十人,而武將倒是一大堆。
“但祖製也沒禁止。”
話說他的熟人也很多。
他可是趙佶的宰相,而且趙桓繼位後也是宰相,還是出了名的主和派本來就名聲挺臭的,所以自知被老百姓揪出來免不了被群毆的他,幹脆趴在那蘆葦叢裏不敢露頭,然而一隊洶湧而過民兵讓他悲劇了。幾百個人從他背上踩過去啊,雖然很快他就撐不住想爬起來了,但卻已經沒有能力爬起了,他就那麽在無數大腳的踩踏下在淤泥裏越陷越深,到最後終於被徹底踩進了爛泥,以至於楊豐在城裏搜捕了他好幾天才被人無意中發現。
至於其他那些袞袞諸公們結果也都是非死即傷,實際上多數都是被活捉,死的反而並不是很多,畢竟民兵們更樂意活捉他們。
總之這也算大宋版河陰之變了。
當李彥仙殺光留在後麵阻擊他的金軍騎兵,率領部下到達景龍門的時候,這邊的戰鬥也已經結束,除了一些沒玩夠,正拖著金軍俘虜在城內遊街的,絕大多數民兵都已經開始清理戰場和那些街壘,至此這場讓大宋接連死了兩個皇帝的政變徹底結束,至於接下來就該是新皇登基,重整朝綱了……
呃,利益分配了。
第705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
就在城內混戰落幕的同時,城外金軍的進攻也徹底失敗,既沒有等到趙構成功也沒有等到蕭慶裏應外合的粘罕,還是沒能撼動已經阻擋了他半年的汴梁城……
而且他還死了三千多精銳。
作為他前鋒的敢死隊幾乎全部折在了汴梁城下,五雷銃,碗口銃,三眼銃,弩炮,床弩,配重投石機甚至於火箭和萬人敵,各種各樣堪稱強悍的冷熱武器一遍遍不停地**那些為強渡護城河,不得不脫下沉重盔甲的敢死隊員。這些精心挑選出絕大多數都是女真老兵的強悍戰士,在不適合他們的戰場上和相比原本曆史提前跨度最少也是一百年,甚至七八百年的武器廝殺,一批批不斷倒在泥濘的護城河兩岸,用他們的血染紅這道名為護龍河的深深塹壕,染紅深度超過一丈的夏季河水。
但粘罕真得不甘心啊!
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城內局勢到底怎麽樣了,趙構徹底失敗了?還是打贏了食言?亦或正在僵持中?甚至還在戰鬥?
他什麽也不知道啊!
高聳的城牆阻擋住了他的視線讓他根本不知道城內情況,唯一能知道的就是火光和濃煙都熄滅了看起來情況正在穩定,但究竟誰勝誰負他是真得不知道,於是他再一次停在汴梁城下,在已經入夏的炎熱中,在物資匱乏的煎熬中,等待城內的確切消息或者說等待他越來越近的末日。
而城裏……
“斯文掃地啊!”
張叔夜騎著馬,在一片混亂的街道上歎息著。
在他前方是洶湧的人潮。
在無數男女老幼的叫好聲中,大批民兵隊員押著幾個文官走過,那些他熟悉的麵孔此刻已經可以說是麵目全非,被打得眼歪嘴斜的臉上全是驚恐,其中一個身上的官服都已經被扒掉了,紗帽被一名民兵挑著,帽翅隻剩下了一個,就像玩具般在竹槍頂上轉動著。
“與咱們何幹?”
和他同行的劉延慶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繼位當然用新臣,這些家夥膽敢與逆構同黨,自然就得準備好滿門抄斬。”
“朝廷何曾殺過士大夫?”
張叔夜說道。
這倒是實話。
大宋朝文官犯罪哪怕是死罪也幾乎沒有被殺的,尤其是到了後期文官徹底控製朝政以後,已經形成了一種潛規則,就是無論文官犯什麽罪,都是要想方設法減刑,哪怕死刑最多也隻不過是流放。後期甚至皇帝想殺幾個文官都已經很難做到,整個文官係統會抱團反對,範仲淹就曾經維護一個犯罪文官使其免死,而他的理由就是不能開朝廷殺文官的先例,最後甚至幹脆文官們就直接告訴皇帝咱大宋沒有殺文官的規矩。
但現在……
張叔夜看著那架矗立在皇宮門前的斷頭台長歎一聲。
“那就從現在開始!”
劉延慶冷笑一聲說道。
話說他可是這時候汴梁城裏除國師以外頭號軍閥,不但自己身為禦營司副主帥,大兒子獨掌一軍,三兒子同樣還掌握勤王軍係統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隊伍。
那是絕對有話語權。
他們幾個可以說各懷鬼胎地走進皇宮走進大慶殿。
此時汴梁城內有資格到這座大殿的官員所剩無幾,哪怕加上特旨召見的那些將領也依舊看著空蕩蕩,而十歲的小皇帝趙諶就坐在禦座上,二十五歲的太後在他右邊也坐著,母子倆一邊一個共同臨朝……
話說大宋朝這一幕很常見。
大宋朝的太後臨朝也是有著光榮傳統的,比如高滔滔了,劉娥了,哪怕大畫家也是向太後推上去的,而且這些太後幹得還都不錯,不論高滔滔還是劉娥那都算得上守成之主,至少都比大畫家強得多,哪怕到了南宋也都有女人主政的傳統,比如李道他閨女這樣的。所以無論張叔夜還是劉延慶都對這一幕沒什麽特別感覺,不過讓他們愕然的是,就在他們走進大殿的同時,國師帶著一大群一看就是老百姓的人也走進大殿,隻不過不是從正門,而是從後麵走出來的,所以不僅僅是他們,大殿上其他文武官員也是一臉愕然。
“國師,此乃何人?”
李若水問道。
他是難得幾個算是幸免於難的文官,原本曆史上罵金兵被殺,用金國人說法,遼國之亡,死義者數十,南朝惟李侍郎一人。
“李卿,此乃老身所召。”
太後說道:“城內新遭大亂,為安定百姓,需使上情下達,使民間與朝廷互相清楚,故此請國師於民間邀得部分耆老列席朝議。”
好吧,這又是國師的幺蛾子。
汴梁城實際上已經被民兵或者說市民們控製,那些家在本地的禦營司軍,那些隨時可以再次召集起來的民兵隊,已經掌握了絕對控製權,但問題是因為身份限製,他們卻無法行使自己權力,他們都是平民百姓和軍隊的下層,不可能參與任何決策,最多通過楊豐這個渠道。但這不符合楊豐目的,楊豐要的是市民真正獲得權力獲得決策的參與權,那麽就首先得把市民的代表送到朝堂上,他慫恿朱璉以便於上情下達的名義,把一批由他挑選的代表引入朝堂,哪怕僅僅是列席也就打開了突破口。
至於下一步……
“太後,這不合祖製吧?”
張叔夜說道。
目前文官係統也就他和李若水為首了,後者之前是吏部尚書,在之前已經被任命為知開封府,而他是樞密使,其他還逃過這一劫的文官高級別的還有劉韐,另外雖然是著名議和派但對趙桓比較忠心的前宰相唐恪居然也沒參與政變,這時候也被召到了朝堂上。
總之自他們四人以下,能在這朝堂上的文官總共不到二十人,而武將倒是一大堆。
“但祖製也沒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