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打不過就加入
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兒 作者:於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至此時,朱元璋才明白朱極讓他造船的用意。
去更遠的地方,進行更頻繁的交流。長此以往,便有了溝通和貿易。
與曆朝曆代的君王們相比,朱元璋從一介百姓一步步成為開國帝王,對民間的各種問題他反而更有別樣的見解。
大明開國至今,朱元璋不僅放開商業貿易,甚至還允許部分商戶子弟入朝為官。其中固然有薅羊毛割韭菜的想法,但朱元璋本人對商業的重視,卻是不容忽視的。
想想如今大明朝堂麵臨的問題,無論是邊境的戰亂還是國內的災荒,其實質無非就是兩個字——缺錢。
國庫如果有支撐百萬大軍鏖戰三年的錢糧,何愁不能踏馬和林?
戶部如果有賑撫三個行省全麵饑荒的銀兩,他朱元璋又怎會聽到救災題本就頭疼?
如果能夠製造出合格的海船,大明就可以繞過尚未統治的混亂的西北地區,重新蹚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屆時,隻需要幾年時間,大明就能通過海上貿易獲取大量的錢糧,他朱元璋就可以親手塑造一個可以與“強漢”和“大唐”媲美的盛世。
朱元璋的心裏一片火熱,看向朱極的眼神都有些熾熱。
此前他還沒將朱極的話當回事,但現在他完全改變了主意。不就是海船麽,咱造。有殘元留下的海船底子,再讓工部重金招攬能工巧匠,他朱元璋還就不信短時間內造不出讓自家這麒麟兒滿意的大船來。
感受到來自朱元璋灼灼的目光,朱極抬頭咧嘴笑了笑。
“眼熱了?”
被朱極簡單粗鄙地揭露了心思,朱元璋沒好氣地笑罵道:
“天下這麽大,其他地方這般物阜民豐,咱眼熱又怎麽了?混賬東西,就知道拿老子逗趣。”
隻是,在這對父子鬥嘴這件事情上,似乎朱極從來都沒有輸過。
“眼熱也沒用,想要到這些地方去,再將東西帶回來,沒有經驗的前提下不經曆九死一生壓根做不到。你這輩子,我看是難了。”
明知道朱極是在給自己下套,但朱元璋依舊倔強地昂起頭顱,語氣堅定且決絕地回應著朱極的挑撥:
“那又如何,咱今日回去便吩咐工部著手改良海船。老子這輩子做不到,臨死前也要專門下詔,讓你這混賬東西完成咱的遺願。你若是做不到,咱就讓史家記上一筆,讓你千秋萬代遭咱朱家子孫唾棄。”
反手對朱極一將,朱元璋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很清楚,既然朱極知道這麽多事情,那麽有生之年隻要條件允許,這混賬小子肯定會親自去看看。
讓朱極遭子孫唾棄這事,不過是順帶回擊朱極而已。
奈何朱極的反應再次刷新了朱元璋的三觀:“人都死了,子孫唾不唾棄跟我有啥關係。說的好像真能吐我臉上似的。”
這話一出,就連坐在身旁戰戰兢兢看戲的劉基都瞪大了眼睛。
他之前看錯了,麵前這位大皇子壓根不是什麽天生神聖。連生後事都半點不在意,敬天畏命就更無從談起,這簡直是混世魔王啊。
至於朱元璋,完全被朱極一句話氣得不輕。
“說的什麽混賬話,你連自己的名聲都不愛惜,如何能讓旁人敬畏你。”
朱元璋習慣性地訓斥了一句,隨即便反應過來,自己麵前站著的不是朱標和他那幾個兄弟。
他老朱大大小小十幾個兒子,唯獨這個最大的,似乎也是最難管的。打不打不得,罵又被頂嘴,自己這個當老子的威嚴都快掃地了。
果不其然,朱極又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隻要道理在我這邊,我拿起刀,別人就會畏我;我放下刀,別人自然敬我。前提是,道理和刀都在我手裏。”
這大抵是天底下最質樸的道理了。
以至於朱元璋都不禁語塞。
劉伯溫甚至暗自點頭表示讚同。
“可你如今既沒有道理,又沒有刀。”
雖然心底裏認同,但朱元璋還是不願在這場鬥爭中認輸。聳了聳鼻子,朱元璋笑嗬嗬地陳述著最基本的事實。
他要讓朱極明白,他不僅是他老子,還是皇帝。
他讓朱極完成他心願這件事情上,朱極既不占道理,也沒拿著刀。兩頭不占,朱元璋隻想看朱極在他麵前無言以對然後攤手認輸。
可惜朱元璋到底還是小看了他的兒子。
麵對這麽尷尬的擠兌,朱極眨眨眼,盯著朱元璋看了一眼,又扭頭看看強忍著笑意的劉基,臉上露出一絲玩味,隨即咧嘴再次朝朱元璋笑道:
<a id="wzsy" href="http://www.baimengshu.com">baimengshu.com</a>
“打不過就加入,所以,我才同意認你當爹呀。”
說完這句,朱極兩手一攤,非常開心地繼續說道:“這樣一來,刀就有了。再算上你講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套,等你一死,天下最大的道理我也占了。”
朱元璋完全被這套歪理震驚到了。
他還是第一次聽有人指著他的鼻子說等他死了怎的怎的。偏偏這話從朱極嘴裏說出來,就是讓他沒法發作。
眼睛如銅鈴般瞪著朱極看了好大一會,朱元璋這才從又氣又笑的矛盾情緒中解脫出來。
他明白,今天這場交談是時候該結束了。他累了,不想毀滅,隻想緩緩。
指著朱極泄憤似地罵了一句混賬東西,朱元璋甩起袖子轉身便走,連劉基躬身送別都沒搭理。
直至走到他乘坐的馬車上之後,朱元璋臉上忽然冒出一絲笑意。
今天雖然聽了不少晦氣話,可朱元璋卻越來越覺得,那麽質樸的道理,那麽厚黑的心腸,那麽無恥的想法,以及那麽廣博的見識,這個兒子在某些特質方麵,跟他一模一樣,甚至比他還要更出色。
不過,還不夠。
朱極有句話說的沒錯,他已經占據了天下最大的道理。
但是他還沒有能力握住天下最鋒利的刀。
關於朱極往後的道路,朱元璋在這一刻又有了新的想法。
墳地中,朱極將一直躬身送朱元璋遠去的劉基扶起,看著劉基複雜的神情,將那本《大明集禮》重新塞回他手中:
“先生,咱們繼續。”
去更遠的地方,進行更頻繁的交流。長此以往,便有了溝通和貿易。
與曆朝曆代的君王們相比,朱元璋從一介百姓一步步成為開國帝王,對民間的各種問題他反而更有別樣的見解。
大明開國至今,朱元璋不僅放開商業貿易,甚至還允許部分商戶子弟入朝為官。其中固然有薅羊毛割韭菜的想法,但朱元璋本人對商業的重視,卻是不容忽視的。
想想如今大明朝堂麵臨的問題,無論是邊境的戰亂還是國內的災荒,其實質無非就是兩個字——缺錢。
國庫如果有支撐百萬大軍鏖戰三年的錢糧,何愁不能踏馬和林?
戶部如果有賑撫三個行省全麵饑荒的銀兩,他朱元璋又怎會聽到救災題本就頭疼?
如果能夠製造出合格的海船,大明就可以繞過尚未統治的混亂的西北地區,重新蹚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屆時,隻需要幾年時間,大明就能通過海上貿易獲取大量的錢糧,他朱元璋就可以親手塑造一個可以與“強漢”和“大唐”媲美的盛世。
朱元璋的心裏一片火熱,看向朱極的眼神都有些熾熱。
此前他還沒將朱極的話當回事,但現在他完全改變了主意。不就是海船麽,咱造。有殘元留下的海船底子,再讓工部重金招攬能工巧匠,他朱元璋還就不信短時間內造不出讓自家這麒麟兒滿意的大船來。
感受到來自朱元璋灼灼的目光,朱極抬頭咧嘴笑了笑。
“眼熱了?”
被朱極簡單粗鄙地揭露了心思,朱元璋沒好氣地笑罵道:
“天下這麽大,其他地方這般物阜民豐,咱眼熱又怎麽了?混賬東西,就知道拿老子逗趣。”
隻是,在這對父子鬥嘴這件事情上,似乎朱極從來都沒有輸過。
“眼熱也沒用,想要到這些地方去,再將東西帶回來,沒有經驗的前提下不經曆九死一生壓根做不到。你這輩子,我看是難了。”
明知道朱極是在給自己下套,但朱元璋依舊倔強地昂起頭顱,語氣堅定且決絕地回應著朱極的挑撥:
“那又如何,咱今日回去便吩咐工部著手改良海船。老子這輩子做不到,臨死前也要專門下詔,讓你這混賬東西完成咱的遺願。你若是做不到,咱就讓史家記上一筆,讓你千秋萬代遭咱朱家子孫唾棄。”
反手對朱極一將,朱元璋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很清楚,既然朱極知道這麽多事情,那麽有生之年隻要條件允許,這混賬小子肯定會親自去看看。
讓朱極遭子孫唾棄這事,不過是順帶回擊朱極而已。
奈何朱極的反應再次刷新了朱元璋的三觀:“人都死了,子孫唾不唾棄跟我有啥關係。說的好像真能吐我臉上似的。”
這話一出,就連坐在身旁戰戰兢兢看戲的劉基都瞪大了眼睛。
他之前看錯了,麵前這位大皇子壓根不是什麽天生神聖。連生後事都半點不在意,敬天畏命就更無從談起,這簡直是混世魔王啊。
至於朱元璋,完全被朱極一句話氣得不輕。
“說的什麽混賬話,你連自己的名聲都不愛惜,如何能讓旁人敬畏你。”
朱元璋習慣性地訓斥了一句,隨即便反應過來,自己麵前站著的不是朱標和他那幾個兄弟。
他老朱大大小小十幾個兒子,唯獨這個最大的,似乎也是最難管的。打不打不得,罵又被頂嘴,自己這個當老子的威嚴都快掃地了。
果不其然,朱極又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隻要道理在我這邊,我拿起刀,別人就會畏我;我放下刀,別人自然敬我。前提是,道理和刀都在我手裏。”
這大抵是天底下最質樸的道理了。
以至於朱元璋都不禁語塞。
劉伯溫甚至暗自點頭表示讚同。
“可你如今既沒有道理,又沒有刀。”
雖然心底裏認同,但朱元璋還是不願在這場鬥爭中認輸。聳了聳鼻子,朱元璋笑嗬嗬地陳述著最基本的事實。
他要讓朱極明白,他不僅是他老子,還是皇帝。
他讓朱極完成他心願這件事情上,朱極既不占道理,也沒拿著刀。兩頭不占,朱元璋隻想看朱極在他麵前無言以對然後攤手認輸。
可惜朱元璋到底還是小看了他的兒子。
麵對這麽尷尬的擠兌,朱極眨眨眼,盯著朱元璋看了一眼,又扭頭看看強忍著笑意的劉基,臉上露出一絲玩味,隨即咧嘴再次朝朱元璋笑道:
<a id="wzsy" href="http://www.baimengshu.com">baimengshu.com</a>
“打不過就加入,所以,我才同意認你當爹呀。”
說完這句,朱極兩手一攤,非常開心地繼續說道:“這樣一來,刀就有了。再算上你講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套,等你一死,天下最大的道理我也占了。”
朱元璋完全被這套歪理震驚到了。
他還是第一次聽有人指著他的鼻子說等他死了怎的怎的。偏偏這話從朱極嘴裏說出來,就是讓他沒法發作。
眼睛如銅鈴般瞪著朱極看了好大一會,朱元璋這才從又氣又笑的矛盾情緒中解脫出來。
他明白,今天這場交談是時候該結束了。他累了,不想毀滅,隻想緩緩。
指著朱極泄憤似地罵了一句混賬東西,朱元璋甩起袖子轉身便走,連劉基躬身送別都沒搭理。
直至走到他乘坐的馬車上之後,朱元璋臉上忽然冒出一絲笑意。
今天雖然聽了不少晦氣話,可朱元璋卻越來越覺得,那麽質樸的道理,那麽厚黑的心腸,那麽無恥的想法,以及那麽廣博的見識,這個兒子在某些特質方麵,跟他一模一樣,甚至比他還要更出色。
不過,還不夠。
朱極有句話說的沒錯,他已經占據了天下最大的道理。
但是他還沒有能力握住天下最鋒利的刀。
關於朱極往後的道路,朱元璋在這一刻又有了新的想法。
墳地中,朱極將一直躬身送朱元璋遠去的劉基扶起,看著劉基複雜的神情,將那本《大明集禮》重新塞回他手中:
“先生,咱們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