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宮外,依舊有一道童相迎,引領他們來見張秋淩,張秋淩此刻正閉目而坐,天人感應之態盡顯。[]


    諸葛宇細細觀察著,發現其盤坐的整個人,好像與座下的蒲團有一些間隙。這一發現,讓諸葛宇吃驚不小。雖然自己也可以讓自己暫時飄起來,那就是運用五鬼運財,把自己抬起來,可畢竟那是法術,而不似張秋淩這般輕飄飄如仙般。


    錢基隆和大衛也發現了這神奇的情景,他們隻是默默觀察,不敢出聲,生怕驚擾了張秋淩的修行。


    不知過了多久,張秋淩輕輕說了一句:“一月之期,看來三位都有收獲。”


    此刻張秋淩落了下來,不再飄浮,他示意三人坐下,諸葛宇三人便跟著盤腿坐了下來。


    “一月之前,我算準師弟會來尋我幫助除妖,再算之下,發現這次前去,會有大機緣,然大機緣也需大造化之人去獲得,所以我選擇了你們三人,特別是你,諸葛宇,孔明的後人。”張秋淩看了看諸葛宇,點了點頭,“看來你已獲得了機緣。”


    諸葛宇也尊敬得點了點頭:“確如道長所說,這次去了x市,除了三國時期的兩個惡鬼,獲得《太平要術》,吸收進入我的元神之後,元神修為增進,經過渡劫現在元神已經圓滿,已經可以跨入馭神了。”


    張秋淩聽到渡劫,吃驚不小:“你在顯神級就渡劫了?凝練元神這個過程,是汲取周遭元素之力,凝練出符合自己體製心性的元神,這個過程是不會產生天劫的,除非是特殊元神,把元神現給我看。”


    諸葛宇展現出元神,那尊樣貌奇古,頭戴帝王冠,身披雷電袍的元神已出現,整個大殿都充斥著美妙的華章,香氣四溢。


    “真武蕩魔大帝!”張秋淩此刻驚訝非常,“你得到了什麽奇遇?怎麽會凝練出一尊天帝元神?這《太平要術》不可能有這樣的能耐!”


    “我的七星龍泉劍中有一門修煉精神力的功法,那****意外打開了這門功法,進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那個狀態中,我看到了一尊大神,氣勢恢宏,於是我就照著那大神的樣子去凝練我的元神,最終成就了這真武元神!”


    張秋淩定了定心神,從驚訝中回過神來,歎了口氣說:“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你凝練天帝元神,那是必然要遭來天劫的,那是對天帝的褻瀆,這次你竟然能夠度過天劫,成功凝練,一方麵說明了你確實是造化之人,二方麵更說明了,世間的危機又將到來,而且這個危機不簡單。”


    “此話怎講?”


    “天道無情,且算無遺策。天道一直在維係著這個世界的生滅,他更在維持著這個世界種種的平衡。你的元神,是曠古至今第一個天帝元神,而且正好是真武蕩魔大帝,想必是在未來,世間會迎來妖魔的災難,需要你去阻止。而天道就是這麽巧妙,他給你磨難,降下天劫,又讓你練成,所以這就側麵證明了未來的危機是真的要到來了!”


    “原來如此,難道是說那白起的事情?他會練成魔功?”諸葛宇猜測道。


    “恐怕不是白起那麽簡單,或許白起隻是個開端,亦或許,兩個月後的那場驅魔師大會才是個開端。”


    “希望道長所說的不是真的。”大衛在胸前劃了十字,這一個月裏,他看到諸多的苦難,他不想無辜的人們再受到妖魔的侵擾了。


    “是是非非,誰能定,善善惡惡,到頭真。”張秋淩一聲歎息,“你們的誕生,注定了世間不會太平,而世間的不太平,注定了你們會誕生。”


    諸葛宇也是歎了口氣:“道長,世間疾苦,如何解救?那茅山聖地,腳下卻是諸多疾苦之人無法得以解救,現在妖魔橫生,我們怎樣才能鎮壓群魔?”


    錢基隆跟著說:“是啊,咱們現在都已經接近顯神圓滿,馬上馭神該如何領悟?還有那精神境界,神遊到底是什麽個樣子?我們心裏都還沒個底,還請道長給我們指點!”


    “馭神之境,即是駕馭元神,有飛天遁地之能,降妖伏魔之威。可如何駕馭元神遠遁?”張秋淩繼續說道,“剛剛我浮於蒲團之上,三位都看在了眼裏,你們覺得我是怎麽做到的呢?”


    “還請道長講解!”諸葛宇無法理解這樣的情況,因為他感覺這不是法術,而是身體自己做到的。張秋淩道長已經是合神級驅魔師了,元神與身體合一,所以他的身體能浮起來,那麽元神也能浮起來。元神浮起來就證明它可以飛天遁地。那麽這是怎麽做到的呢?


    相傳,有一個外國人在華夏國的某處樹林中看見一個老和尚每天晚上都盤坐在那,不時那和尚就懸空漂浮起來,繞著樹林轉一圈才落下。相信那個老和尚一定也是合神級的大高手。


    “你們能夠通過精神力將一個物體移動多遠?”張秋淩細心解釋道,“其實,馭神是這樣的,就是用精神力操控元神。這一句話就可以說明了,可是中間有許多妙門,畢竟通過精神力操控東西,不可能長久,而且精神力控製範圍有限,怎麽可以讓元神飛天遁地?”


    “不妨換個思維,我們不如把自己的一部分精神力分去元神,那部分精神力去控製元神不就好了?那這精神力如何分過去?”


    “我的經驗就是,入定,而後盡量使得身體變輕,其實這種變輕不是真的身體變輕了,而是思想精神變輕了。那種錯覺一產生,你們就可以做到精神力分出,從而能夠控製元神。此處有句妙語,身如鴻雁輕,念如蝴蝶飄。”


    “身輕如鴻雁?那鴻雁自在飛翔,輕盈自如,若能輕如鴻雁,那真是可以飛天遁地。”錢基隆慢慢理解著。


    “莊子的《逍遙遊》中,開篇就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裏鯤化為鵬,飛翔天際,或許可以理解成鯤的精神化作了鵬去飛翔,若是真的達到這樣的境界,也許就能真正做到逍遙自在的遊巡天下了!”諸葛宇細細思考,“那種讓身體輕盈的感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出現過,原來是這樣的用意,那隻有慢慢去體悟這其中的精髓,並且一點點得修煉,盡量在那種狀態下分離出精神,傳輸給元神,從而達到馭神的境界。”


    “這馭神境界想要圓滿,就得達到這元神化身出來,行走自如,甚至可以憑借元神與他人對話,傳輸本體的思想。這其實便是道家之中的身外化身之說。不過道家中尋求長生的功法裏,這種身外化身之法,需要借助一些法寶或者奇遇才能練成,即是說,將自己的精神力寄托在一些法寶或者是某件奇妙的東西上,再去凝練,形成形體,從而行走於天地之間。而我們驅魔師一脈,的修煉,並未借助外物,而是從凝練元神開始,都是通過自身的修持,所以又有區別。”


    “道長,我凝物也算是大成,真武元神的鎧甲即是我用天劫的劫雷所凝練出來的,可精神力想要達到神遊的境界,我還未想到怎樣去修行。還請道長指點。”


    “身如鴻雁輕,念如蝴蝶飄。這妙語中第二句就是講的精神力神遊的感覺。一律神念,如蝴蝶般,飄飄蕩蕩,擴散開去,那種飄渺的感覺,就是神遊的最初感覺,如果能夠有這樣的感覺了,那麽就是神遊的開端。”


    “念其實就是精神力?精神力其實是無形的東西,怎麽讓他去有形得飄出去呢?”


    “既然剛才你提到了莊子,那麽我還是用莊子的故事跟你解釋吧!”張秋淩不急不慢得說著,“莊子的《齊物論》中,有這樣的描寫‘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周夢中自己變成了蝴蝶,飄飄然然,可醒來發現自己還是莊周,他覺得奇怪,其實神遊即是如此,精神如蝴蝶般飛出,飄然上天,飄然過海,精神輻射可大可小,均可自己掌控。當你們能夠夢到這隻蝴蝶,那麽便能跨入神遊的境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大少在都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釋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釋心並收藏修真大少在都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