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日,趙老爺子都跟著傅紫萱來來回回地跑。搶收完大玉莊,又跟著去了小玉莊,再是陳村、劉村及傅家莊。
後來為了便利,更是住到了傅家。
小孫子趙學承玩瘋了,亦不願回家。在宅門裏關著的他幾時見過這麽好玩的事?能滿場的追著雞鴨跑,還能在場子邊跟一群新認識的朋友撅著屁股烤紅薯,每次把腮幫吹得疼抽抽的,臉上也糊得跟花貓一般,還是樂嗬嗬地。
而且還能在高高的稻草堆上爬上爬下玩捉迷藏,雖然晚上總會覺得全身發癢,第二日還是照爬不誤。還能跟著去撿稻穗,去摸魚摸泥鰍摸田螺,真真是樂不思蜀。
見爺爺在傅家住下了,也哭著鬧著要一起住下來。趙學梁不放心弟弟,自然也就跟著住了下來。
玉屏山腳下,陳村、劉村和傅家莊一樣,不僅是山腳下人口較多的村子,而且也跟傅家莊一樣都是因各種原因族裏拖家帶口地從別地遷過來的。
三個村子離得近,自來就相互聯姻,姻親關係複雜。像老劉氏小劉氏就是劉村嫁過來的,陳氏和傅紫武的妻子小陳氏又都是陳村嫁過來的。而傅天河最小的妹妹傅紅菱又嫁去了劉村。
三個村子的族長和村長也是有些七扯八繞的聯係,都是極熟的。
當初傅家買了陳村劉村的水田,種了天香稻,後來傅家莊整個莊子又跟著兩季種植,也種了天香稻,這鄉裏鄉親的,自然沒有不知道的。
加上兩個村子的族長來求,傅紫萱又自開了糧店後,也想多收些糧食,所以在種第二季時就決定帶著兩個村子的鄉親一起種天香稻,寫了文書,表示可贈稻種,但要求收糧時傅家要全部回購。
所以這第二季收糧時著實忙亂了些。
收糧的頭天,有間糧店就隻留了兩個夥計看店,掌櫃、管事及其他夥計全數出動。
頭兩天都沒有收袋裝運,都要等著晾曬一兩日,所以隻在田間地頭做各種登記。從第三日開始收來的天香米才陸續運往店中倉庫。
事實上在倉庫也放不了幾天,從第一季開始就有好些人在田間地頭等著了,不管是竟爭對手還是大戶。買到的買不到的都是早早就下訂了,隻怕有間糧鋪都來不及入倉就要送進各府中了。
傅家莊村民得傅家的恩惠,所以並不會出什麽問題。兩個村子雖是簽了文書,傅紫萱還是擔心會有人少報瞞報出產,以高價賣給別家。所以陳村劉村都加大了人手在田裏地頭裏巡視,並使人做好出產登記。
陳村那邊拜托了大表哥陳敬之幫忙盯著。陳氏糧家在陳村裏開私塾已是較長時間了,在村裏有較高的聲望,應不會有人在眼皮底下做什麽動作,所以傅紫萱隻日日往劉村跑。
所幸劉村有老劉氏和小劉氏的娘家人在。
老劉氏父母雖已不在世,但還有幾個兄弟在,傅家操辦過幾次酒席,幾個舅公及表舅等人也都是來過的,小劉氏娘家也有幾個兄弟,老父母還在,兩家在劉村也是說得上話的,人數又多。
因感念傅紫萱的贈稻種之情,傅紫萱過去的時候,都爭著拉傅紫萱等人到家裏吃飯。田間地頭也幫忙盯梢,打稻稱重時也幫忙看著,有人來村裏轉悠,找了什麽人要買天香米也都說給傅紫萱聽。省了傅紫萱很多事。
之前兩個村子有些人自作聰明的,不願簽文書的,想等著傅紫萱賣第一季天香稻時再去店裏買來種以備以後高價賣給別家的,哪想後來在糧店根本就輪不到他們買,早被大戶搶光了。第一季放在敬縣賣也隻不過那麽幾千石,敬縣大戶又多,哪裏輪得到他們買。
所以兩個村子有好些人都沒能種上天香稻。
這會看別人慶豐收,在水田裏搶收,忙得不亦樂乎,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在田間地頭轉悠,看著挑擔子,打稻的鄰裏嘴都合不攏,嘴裏直發苦,心裏嗷嗷得不是滋味。
而種了天香稻的,人人都恨不得把傅紫萱供起來,這哪裏是稻子啊?分明是白花花的銀子,銀子呐!這得是以前種多少季才能得的銀錢。
雖然還沒結算,可是就是心裏舒坦,好似白花花的銀子在眼前飛舞一樣,連汗水砸在地上,都仿佛是一個個的銅板。
當然也有不少人說酸話的,不過傅紫萱曆來是個不好奇不惹事的,也隻當一陣風吹過,都沒過耳朵。
趙老爺子同樣興致勃勃地跟著傅紫萱四處走,收割、脫粒、攤曬、過稱、裝袋,恨不得每一樣都親自過一過手。
鄉裏鄉親不知他的身份,看他跟著傅紫萱身邊隻以為是傅家什麽人,請傅紫萱到家裏喝茶吃飯時,老爺子也不嫌棄,也都屁顛屁顛地跟著。
他自己覺得開心,說是比翻書比跟朝中的老古董爭辯要愉悅。傅紫萱也不去管他,隻傅天河唯恐怠慢了他,非得小心翼翼地跟著後麵。被老爺子說了幾回,也就放開手了。
雖然第二季收上來的糧食比頭季每畝要減產了些,但也不多,不過是每畝幾鬥的事,上等的水田,比如大小玉莊子幾乎跟頭季一樣的產量。
大夥很是開心。就差在地裏翻上幾個筋鬥雲了。隻傅紫萱不甚滿意。
前世每畝都能有上千斤一畝了。這會才將將一半。達不到前世的產量,若能再增兩到三成也好啊。
這兩季種植若是再加上增產,可是能比之前的一季多產不少糧呢。悲天憫人、國計民生什麽的談不上,隻是若能增產,得給她家帶來多大的收入呐。
隻不過這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沒有除草劑,她也不是學的化工農學的,隔行如隔山。看來也隻能從肥力上下些功夫了,肥力足,再加上命人精心地看管著些,有蟲害及時發現及時清除,產量也總能提高些的。
不過相對而言,這樣的產量已是比普通稻種每畝多產一石了。
尋常稻種每畝若產出三石,每成年人一頓三兩,按一天兩頓算,一個人一天得消耗六兩米。三石也就是三百六十斤,一年三百六十天,扣除所交稅賦,若隻種一季,一個成年人需一畝田才能養活。
若是生養得多,家中隻兩三畝薄田的,真真是吃都吃不飽,更不談家裏能存什麽餘錢了。
這會大夥跟著種了兩季,還是稀罕的稻種,就是家中隻兩三畝薄田的也都能跟著吃飽飯了,這個年還能有些餘錢過個肥年。
所以傅紫萱及其家人在兩個村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敬重,每家為了表示感激,都恨不得拉著她一家人到家裏吃飯。
隻不過每回都搶不過族長村長。
所以留在家裏的陳氏每天傍晚都能看到自己的相公孩子人手一份拎著大大小小的籃子,裝著各式各樣的物件往家裏拿,或是蛋、或是菜、野果、或是豆子花生雜糧或是幹貨。
家裏倒是不用日日采買了,省了王直來回奔跑的功夫。
每回去劉村,劉姓族長都派人在村口等著,早早就通知傅紫萱一行人去他家吃飯。
見到傅紫萱總不忘親切地喊上一句:“紫萱,別忘中午到叔家吃飯呐。叔都備好了啊,可不能不來啊!”
傅紫萱每每盛情難卻。隻恨得劉舅公等人氣得咬牙,每回都搶不到人。連茶水族長都派了家人親自送到田間地頭。
劉姓族長也想不通這才不到一年,三村中最差的傅家莊仿佛一夜間就起來了。家家脫掉破爛舊衣,穿上了新衣,席上還經常有肉吃,出門有牛車代步,聽說村裏連馬車都多添了兩三輛。還興建了寬闊的村路,都不用村民出錢,大頭都族裏出了。
劉族長那個羨慕啊,什麽時候,他也能像傅族長那樣吼上一句:“村裏要修路了,你們隻出力就行,錢族裏出了!”
若也能吼上這麽一嗓子,該是多挺腰杆的事呐。
所以劉族長盯住傅家了,盯住家傅家這個丟了十年才找回來的女兒了。這孩子在外頭一定有不一樣的跡遇,真是個旺家旺族的,這才多久,傅家莊就舊貌換新顏了。
傅紫萱著著實實享受了一番鄉人的熱情。連著幾日都沒在家吃過飯了。吃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所幸大夥動作都很快,才幾日就全部收割收畢了。
一是大夥心裏舒坦,二是要趕在霜降之前搶收完畢,早賣錢早入袋早安心呢。這賣完糧聽說能見到銀子呢,白花花的銀子,有些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呢。期待呐。
有兩個村的族長壓著,雖有小小的不和諧,最後也都得到妥善解決。
更多鄉人還是純樸知恩的,自家搶收完後,還幫著傅家的田地搶收,幫著挑擔、裝袋、過稱。還說明年仍會簽契約跟著種,更多人生怕變故,還有這季沒種上的人都恨不得立時就把簽約簽了。
全部收糧完畢後,畝產平均能達到四石左右。rs
後來為了便利,更是住到了傅家。
小孫子趙學承玩瘋了,亦不願回家。在宅門裏關著的他幾時見過這麽好玩的事?能滿場的追著雞鴨跑,還能在場子邊跟一群新認識的朋友撅著屁股烤紅薯,每次把腮幫吹得疼抽抽的,臉上也糊得跟花貓一般,還是樂嗬嗬地。
而且還能在高高的稻草堆上爬上爬下玩捉迷藏,雖然晚上總會覺得全身發癢,第二日還是照爬不誤。還能跟著去撿稻穗,去摸魚摸泥鰍摸田螺,真真是樂不思蜀。
見爺爺在傅家住下了,也哭著鬧著要一起住下來。趙學梁不放心弟弟,自然也就跟著住了下來。
玉屏山腳下,陳村、劉村和傅家莊一樣,不僅是山腳下人口較多的村子,而且也跟傅家莊一樣都是因各種原因族裏拖家帶口地從別地遷過來的。
三個村子離得近,自來就相互聯姻,姻親關係複雜。像老劉氏小劉氏就是劉村嫁過來的,陳氏和傅紫武的妻子小陳氏又都是陳村嫁過來的。而傅天河最小的妹妹傅紅菱又嫁去了劉村。
三個村子的族長和村長也是有些七扯八繞的聯係,都是極熟的。
當初傅家買了陳村劉村的水田,種了天香稻,後來傅家莊整個莊子又跟著兩季種植,也種了天香稻,這鄉裏鄉親的,自然沒有不知道的。
加上兩個村子的族長來求,傅紫萱又自開了糧店後,也想多收些糧食,所以在種第二季時就決定帶著兩個村子的鄉親一起種天香稻,寫了文書,表示可贈稻種,但要求收糧時傅家要全部回購。
所以這第二季收糧時著實忙亂了些。
收糧的頭天,有間糧店就隻留了兩個夥計看店,掌櫃、管事及其他夥計全數出動。
頭兩天都沒有收袋裝運,都要等著晾曬一兩日,所以隻在田間地頭做各種登記。從第三日開始收來的天香米才陸續運往店中倉庫。
事實上在倉庫也放不了幾天,從第一季開始就有好些人在田間地頭等著了,不管是竟爭對手還是大戶。買到的買不到的都是早早就下訂了,隻怕有間糧鋪都來不及入倉就要送進各府中了。
傅家莊村民得傅家的恩惠,所以並不會出什麽問題。兩個村子雖是簽了文書,傅紫萱還是擔心會有人少報瞞報出產,以高價賣給別家。所以陳村劉村都加大了人手在田裏地頭裏巡視,並使人做好出產登記。
陳村那邊拜托了大表哥陳敬之幫忙盯著。陳氏糧家在陳村裏開私塾已是較長時間了,在村裏有較高的聲望,應不會有人在眼皮底下做什麽動作,所以傅紫萱隻日日往劉村跑。
所幸劉村有老劉氏和小劉氏的娘家人在。
老劉氏父母雖已不在世,但還有幾個兄弟在,傅家操辦過幾次酒席,幾個舅公及表舅等人也都是來過的,小劉氏娘家也有幾個兄弟,老父母還在,兩家在劉村也是說得上話的,人數又多。
因感念傅紫萱的贈稻種之情,傅紫萱過去的時候,都爭著拉傅紫萱等人到家裏吃飯。田間地頭也幫忙盯梢,打稻稱重時也幫忙看著,有人來村裏轉悠,找了什麽人要買天香米也都說給傅紫萱聽。省了傅紫萱很多事。
之前兩個村子有些人自作聰明的,不願簽文書的,想等著傅紫萱賣第一季天香稻時再去店裏買來種以備以後高價賣給別家的,哪想後來在糧店根本就輪不到他們買,早被大戶搶光了。第一季放在敬縣賣也隻不過那麽幾千石,敬縣大戶又多,哪裏輪得到他們買。
所以兩個村子有好些人都沒能種上天香稻。
這會看別人慶豐收,在水田裏搶收,忙得不亦樂乎,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在田間地頭轉悠,看著挑擔子,打稻的鄰裏嘴都合不攏,嘴裏直發苦,心裏嗷嗷得不是滋味。
而種了天香稻的,人人都恨不得把傅紫萱供起來,這哪裏是稻子啊?分明是白花花的銀子,銀子呐!這得是以前種多少季才能得的銀錢。
雖然還沒結算,可是就是心裏舒坦,好似白花花的銀子在眼前飛舞一樣,連汗水砸在地上,都仿佛是一個個的銅板。
當然也有不少人說酸話的,不過傅紫萱曆來是個不好奇不惹事的,也隻當一陣風吹過,都沒過耳朵。
趙老爺子同樣興致勃勃地跟著傅紫萱四處走,收割、脫粒、攤曬、過稱、裝袋,恨不得每一樣都親自過一過手。
鄉裏鄉親不知他的身份,看他跟著傅紫萱身邊隻以為是傅家什麽人,請傅紫萱到家裏喝茶吃飯時,老爺子也不嫌棄,也都屁顛屁顛地跟著。
他自己覺得開心,說是比翻書比跟朝中的老古董爭辯要愉悅。傅紫萱也不去管他,隻傅天河唯恐怠慢了他,非得小心翼翼地跟著後麵。被老爺子說了幾回,也就放開手了。
雖然第二季收上來的糧食比頭季每畝要減產了些,但也不多,不過是每畝幾鬥的事,上等的水田,比如大小玉莊子幾乎跟頭季一樣的產量。
大夥很是開心。就差在地裏翻上幾個筋鬥雲了。隻傅紫萱不甚滿意。
前世每畝都能有上千斤一畝了。這會才將將一半。達不到前世的產量,若能再增兩到三成也好啊。
這兩季種植若是再加上增產,可是能比之前的一季多產不少糧呢。悲天憫人、國計民生什麽的談不上,隻是若能增產,得給她家帶來多大的收入呐。
隻不過這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沒有除草劑,她也不是學的化工農學的,隔行如隔山。看來也隻能從肥力上下些功夫了,肥力足,再加上命人精心地看管著些,有蟲害及時發現及時清除,產量也總能提高些的。
不過相對而言,這樣的產量已是比普通稻種每畝多產一石了。
尋常稻種每畝若產出三石,每成年人一頓三兩,按一天兩頓算,一個人一天得消耗六兩米。三石也就是三百六十斤,一年三百六十天,扣除所交稅賦,若隻種一季,一個成年人需一畝田才能養活。
若是生養得多,家中隻兩三畝薄田的,真真是吃都吃不飽,更不談家裏能存什麽餘錢了。
這會大夥跟著種了兩季,還是稀罕的稻種,就是家中隻兩三畝薄田的也都能跟著吃飽飯了,這個年還能有些餘錢過個肥年。
所以傅紫萱及其家人在兩個村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敬重,每家為了表示感激,都恨不得拉著她一家人到家裏吃飯。
隻不過每回都搶不過族長村長。
所以留在家裏的陳氏每天傍晚都能看到自己的相公孩子人手一份拎著大大小小的籃子,裝著各式各樣的物件往家裏拿,或是蛋、或是菜、野果、或是豆子花生雜糧或是幹貨。
家裏倒是不用日日采買了,省了王直來回奔跑的功夫。
每回去劉村,劉姓族長都派人在村口等著,早早就通知傅紫萱一行人去他家吃飯。
見到傅紫萱總不忘親切地喊上一句:“紫萱,別忘中午到叔家吃飯呐。叔都備好了啊,可不能不來啊!”
傅紫萱每每盛情難卻。隻恨得劉舅公等人氣得咬牙,每回都搶不到人。連茶水族長都派了家人親自送到田間地頭。
劉姓族長也想不通這才不到一年,三村中最差的傅家莊仿佛一夜間就起來了。家家脫掉破爛舊衣,穿上了新衣,席上還經常有肉吃,出門有牛車代步,聽說村裏連馬車都多添了兩三輛。還興建了寬闊的村路,都不用村民出錢,大頭都族裏出了。
劉族長那個羨慕啊,什麽時候,他也能像傅族長那樣吼上一句:“村裏要修路了,你們隻出力就行,錢族裏出了!”
若也能吼上這麽一嗓子,該是多挺腰杆的事呐。
所以劉族長盯住傅家了,盯住家傅家這個丟了十年才找回來的女兒了。這孩子在外頭一定有不一樣的跡遇,真是個旺家旺族的,這才多久,傅家莊就舊貌換新顏了。
傅紫萱著著實實享受了一番鄉人的熱情。連著幾日都沒在家吃過飯了。吃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所幸大夥動作都很快,才幾日就全部收割收畢了。
一是大夥心裏舒坦,二是要趕在霜降之前搶收完畢,早賣錢早入袋早安心呢。這賣完糧聽說能見到銀子呢,白花花的銀子,有些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呢。期待呐。
有兩個村的族長壓著,雖有小小的不和諧,最後也都得到妥善解決。
更多鄉人還是純樸知恩的,自家搶收完後,還幫著傅家的田地搶收,幫著挑擔、裝袋、過稱。還說明年仍會簽契約跟著種,更多人生怕變故,還有這季沒種上的人都恨不得立時就把簽約簽了。
全部收糧完畢後,畝產平均能達到四石左右。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