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聽聞了趙雲所稟告的攜數百餘騎士就一舉大破了羌道的駐軍戰報後。


    劉備大喜之下,也是由衷的發出了一記“子龍渾身皆是膽也”的感慨。


    一番感慨過後。


    對於趙雲所匯報的參狼羌王子欲與其兄爭奪王位一事。


    劉備鄭重思慮一番,也是迅速就定奪了下來。


    令與之相交莫逆的趙雲時刻保持著跟對方的聯係。


    這件事對己方並沒有什麽利害關係。


    相反,若是日後傾盡全力北伐,若參狼羌能鼎力相助,反而是一個意外之喜。


    也會給自己收複涼州有著無與倫比的助力。


    劉備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隨著趙雲,馬超攜部退回漢中郡過後。


    法正號召軍中文武諸人一齊前往郡府予以再度勸進劉備稱王。


    不過嘛……


    劉備雖然被諸葛亮的勸進表說服了,但為了維持自己在臣下的形象,自然也不能輕易間就應允下來。


    此次勸進,劉備再度婉拒。


    法正卻從中聽出了話外之音!


    “孝直,當今天子尚且被囚禁於深宮之間,我豈能於外稱王呢?”


    這一記拒絕之語,並沒有先前那般義正言辭。


    法正何等聰慧。


    自是捕捉到了劉備的心意。


    接下來。


    將近大半月過去。


    時間轉眼來到秋九月中旬。


    副軍中郎將劉封已經攜部沿漢水東下抵足了上庸郡,與趙統完成了軍務方麵的交接。


    趙統率部正在趕回漢中的路途間。


    另一麵。


    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也攜家眷抵足了成都城。


    在軍師將軍諸葛亮特意安排家宴為一家人接風洗塵過後。


    數日時間裏。


    諸葛亮親自與蒯祺多次交談。


    最終確定了下來。


    此人可用之!


    並差人與劉備告知此事。


    劉備也予以批準同意。


    但為了穩妥起見。


    蒯祺的妻兒老小等親眷得留於成都。


    由其單騎上任。


    敲定了此番事務。


    蒯祺也被諸葛亮表為上庸太守,坐鎮上庸首府,並總攬東三郡間的一應政務。


    而等其花費一番功夫長途跋涉重新回返上庸與孟達交接政務後,孟達遂也往秭歸郡上任。


    至於當地的其餘官吏,則一律由蒯祺挑選任命。


    一番番的政務完成部署。


    漢中大戰過後的一應事務都開始穩步進入了正軌。


    而此時的首府南鄭也是霎時間熱鬧了起來。


    來自各方的勸進表一齊蜂擁而至。


    鎮守荊襄的大將關羽,以及軍師中郎將龐統差人千裏迢迢送來勸進表予以勸進劉備稱王。


    以及目前軍中軍職最高的平西將軍馬超也親自上書請命稱王。


    之後的張飛,黃忠,吳懿等將也依次上表。


    直至目前,軍中大將唯有趙雲依舊沒有絲毫上表的意圖。


    此時的趙統已經攜部返回了南鄭城。


    他眼瞧著自家父親此刻正屹立於南鄭北城牆上,目光緊緊飄向了那八百裏秦嶺的方向。


    麵上神情似乎是有些心神不寧。


    也流露著濃濃的憂慮之色。


    趙統靜靜走到趙雲身旁,沉吟半響,方才拱手相問著:“父親,軍中諸位將軍都已經一齊上表勸進主公稱王,已待正名,號召各州郡間士民共伐曹賊。”


    “卻不知為何父親不上表呢?”


    此話一落。


    趙統麵上也不自覺間浮現出了濃濃的疑慮。


    原史上,似乎在稱王的時候,趙雲就沒有予以做出任何表態。


    既沒有表現反對或者是附議。


    而他也的官職翊軍將軍也直至劉備去世,都沒有過絲毫的提升。


    趙統此刻心念於此,心下隱隱間有了別樣的心思。


    “或許就是因此事,導致父親之後於朝中的仕途一直停滯不前吧?”


    “但這也說不過去呀!”


    “雖然父親並未上表勸進,卻也未明確表示拒絕,隻是沒做表態罷了。”


    “況且,之後主公稱帝時,父親也是明確附議的,但那時,父親的官職依舊沒有得到絲毫的晉升,這又是為何呢?”


    一時間。


    趙統心下的思緒疑惑不已。


    不知道為何自從入蜀以後,自家父親的官運便停滯了。


    直到後麵諸葛亮執掌朝政,方才重新迎來了自己新的時代。


    “父親,現在文武諸人都一齊勸進,即便是諸葛軍師都認為當下主公應上表稱王,您卻為何不做表態呢?”


    似乎是思吟了許久,趙統目光緊緊直視著自家父親,沉聲相問著。


    似是問出了自己前世今生以來。


    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趙雲為何在稱王一事上不做絲毫的表態。


    一語而落。


    趙雲也聽見了其子間的疑惑之語,他遂是略微有所沉思,眼神看向北門外那隱約可見卻又高聳入雲的秦嶺各山脈。


    沉默了好一會,長歎息一口氣道:“統兒,其實為父並非對群臣盡數勸誡主公稱王持反對意見。”


    “隻是,自主公入蜀以來,便一向是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幟,此番北伐大事尚未功成,若是就貿然上表稱王。”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恐會令外界士人群起予以攻訐,給主公的名望造就不利的影響。”


    “特別是麾下大部群臣,他們勸進稱王,隻是希望主公稱王,他們的地位能夠隨之水漲船高罷了!”


    話落至此處。


    趙雲麵上也似乎是流露著濃濃的憂慮之色。


    “但此番稱王,也猶如法先生所言那般!”


    “現在眾將都在攻略漢中的大戰中大顯身手,若不稱王,則無法籠絡眾心,無法凝聚諸臣間的信念。”


    “何況,主公一直以來都在追逐著數百載前高祖的足跡。”


    “漢中乃是煌煌大漢數百載的起點。”


    “主公於此稱王,亦能在政治上昭告天下士民,大漢即便有所衰敗,亦能中興漢室,煥發新生。”


    一語語的話語徐徐而落。


    趙統麵色間才逐漸是流露著恍然大悟之意。


    隨著父親的耐心解釋著。


    他方才知曉,自家父親方才是真正為中興漢室的理想所牽掛心上。


    現在時機不成熟,貿然上表稱王。


    極其容易收到外界士人攻訐。


    但若不稱王,麾下諸人也極有可能信念崩塌,分崩離析。


    此事也正是有著此等優劣的兩麵性。


    趙雲鄭重思索一番過後。


    才會以一副既不拒絕,也不上表的態度徘徊於外!


    以做中立人士。


    他不願昧著自己的良心上表。


    聽聞著自家父親竟是有如此多的考量。


    趙統深思了一番,方才道:“父親,您如此高風亮節,恐大部分群臣卻是並不會像您這般深謀遠慮呢。”


    “他們瞧著你如此行徑,後續會串通一氣,予以排擠父親您呢。”


    話音一落。


    趙統此刻也是徐徐道出了自己於內心間的擔憂。


    “統兒,為父凡事都得遵循本心。”


    “為父認為此事如今時機並不成熟,便不會去盲目站隊。”


    “若是因此而觸動到某些人間的利益,那也沒有辦法了。”


    一番番無比堅錚的話語吐露著。


    瞧著此時的趙雲麵上神情上浮現著嚴肅之色。


    趙統也心知了其心意。


    “父親之心意,孩兒了解了。”


    “日後孩兒也定然會遵循父親的觀念,絕不盲目站位。”


    似是受到了自家父親的影響,趙統一時間也不由有些抱拳高聲回應著。


    側首望了望,趙雲眼中也不由浮現出了數分欣慰之色,稍作沉思,便不由道:“有統兒此言,為父日後就放心啦!”


    “統兒,你近一載來,獨當一麵統軍征戰沙場,平南中,又援救荊南數郡,粉碎了吳軍西征妄圖爭奪荊襄之地的陰謀。”


    “後又奉諸葛軍師之命攜部攻伐東三郡。”


    “這一樁樁的戰功,為父都已經有所耳聞!”


    此話稍落於此。


    此時間,趙雲麵色間所洋溢著的濃濃喜色也愈發濃厚。


    話語間頓了頓,方才繼續說道:“阿統,你年紀已至及冠之年,日後的你,便是成人了。”


    “而待為父聽聞了你近一載的一番番功績,為父對於你的表現是極其滿意的。”


    “統兒有如此心思,為父心感甚慰!”


    “中興漢室,此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易事,而為父這一輩已經垂垂老矣!”


    “日後能夠活躍在這沙場上的,還將會是統兒你們這輩年輕之人。”


    “而統兒你現今在軍中獨當一麵的表現,為父相信日後你定能挑起大梁,成為攻伐一方的大將之才。”


    “父親過謙了。”


    父子二人靜靜立於南鄭北門之上。


    眼神遠遠飄在遠方。


    一齊的注視著遠處再與之交流起來。


    “對了,此番主公調阿統你回返漢中,想來憑借你先前的軍旅表現,定然不會受到閑置。”


    “待主公稱王一事忙碌過後,不出所料,會對你有新的任命。”


    話至此處,趙雲神情流露笑意,遂說著:“為父先前在你攜部南征之時,曾與你有過承諾。”


    “待你得勝歸來之際,為父會隆重的為你舉辦及冠大禮。”


    “接下來,為父便會進行籌備,等主公上表稱王結束以後,便為你舉辦。”


    一記記無比鄭重的話語流露而出。


    既能看出趙雲麵上的喜悅之情。


    也能從中感受到他心下對趙統的濃濃期待。


    希望他於軍旅之間闖出屬於自身的一片天來。


    而隨著趙雲、趙統父子於這邊緊緊交談時。


    另一麵。


    隨著軍中諸如關羽,馬超,張飛等大將都一齊獻上勸進表後。


    法正也是心思活躍,知曉時機成熟。


    便再度領著漢中的諸軍中文武之人一齊奔赴郡府,予以當麵請求勸進著。


    麵對著諸人三番兩次的勸誡。


    如此反複多次的請求下。


    劉備此番也是勉為其難的應允了下來。


    “既然諸位如此請求,那就依汝等之意吧!”


    “主公聖明。”


    “既如此,則大漢中興有望,天下百姓幸甚也!”


    一語徐徐而落。


    法正領著諸臣紛紛拱手高聲附和著。


    緊隨著。


    左將軍劉備也親自修書一封,差人迅速往許都趕去,予以向天子奏請稱王一事。


    此事過後,他也將稱王等後續的一應事宜全權委托於黃權處理。


    由於現在天子被囚禁於深宮之中。


    漢賊曹操執掌朝政。


    劉備也心知肚明。


    知曉上表奏請隻是走一番形勢罷了!


    不管朝廷批不批。


    現在他被文武諸人已經駕著走了。


    唯有承天順命,禱告稱王。


    以號召天下義士共討國賊。


    麵對著這一番番的事跡。


    黃權也欣然接受了此事。


    在接下來的時日裏。


    除卻使者飛速往許都趕赴。


    漢中郡各地之間竟是不約而同間出現了各處祥瑞。


    例如,激戰的陽平關南麵米倉山間,竟是狂風大作,待風平浪靜後,山中被無意間挖出了一塊石碑,上麵所記載著“欲興漢者,則必將承天順命,以效天時,效仿高祖故事。”的字樣。


    諸如此類祥瑞,在多日間,幾乎是層出不窮。


    而隨著祥瑞的一道道出現。


    也令當地百姓愈發開始信奉著左將軍劉備乃是天命之人。


    也不由愈發敬重無比!


    而在各地祥瑞遍地都是後。


    原漢中太守張魯此時卻是身席灰色道袍,做一副道教之主的裝束打扮,親自入府拜見左將軍劉備。


    並拱手說道:“左將軍,據貧道近日來夜觀天象,方是有所得知,漢中各地間所顯現出的各種祥瑞,皆是上天將選定了您為中興大漢之主的人選。”


    “若您能效仿高祖帝稱漢中王,以號召天下士民共伐漢賊。”


    “則大漢必興,天下各州也將會清平統一。”


    “萬望左將軍承天順命,莫與天命所逆乎!”


    一番番的言語道落。


    聽聞著張魯的一席言語。


    劉備心下大喜,麵上卻是不動聲色。


    但還是命負責執掌親衛軍的陳到陪同張魯巡視漢中各地,並將之這番話轉述於各地百姓所知曉。


    張魯先前本就執掌漢中十餘載。


    於漢中的民望極其深厚。


    又因為劉備一向仁義愛民,本就受當地士民所愛戴。


    現在又有祥瑞等種種傳說。


    外加上張魯親自向諸士民宣布回應此事。


    劉備稱王一事,呼聲陡然間便高漲起來。


    各地百姓紛紛開始請求著。


    左將軍劉備祭天稱王。


    眼瞧著事態正朝著所計劃般穩步前行著。


    黃權遂也不做絲毫猶豫。


    差人開始於沔陽建立祭壇,設立登基稱王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落鳳坡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溪凰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溪凰躍並收藏三國:從落鳳坡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