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而歸,須發皆白。長源真人回到觀中、抖落雪跡,才將方才所遇之事,揀要緊處講了一些給公孫真人聽。特別是“天選之子”之說,連公孫真人亦罕有聽聞,但終覺虛無譫妄、不切實際,聽過便即作罷。
然而自那夜笛聲過後,公孫真人為保上清觀無虞,便以‘聚匯靈氣、蘊養道根’為由,召來觀中修道小成的幾個道人,以丹砂黃紙繪出十六道靈符,貼在道觀的八個方位,將護觀法陣的效用又提升了許多。
長源真人思慮既深,自然有些事情並未告訴公孫真人,便如這柳姑娘的妖族之身,實在無法說起,怕引起公孫真人忌憚、而做出一些不當的措施來。況且已同公孫真人商定一致,隻說那晚笛聲是長源真人深夜看雪、隨性而為,以防觀中道人胡亂揣測、引發恐慌。隻是柳姑娘深夜來訪,卻是必有原因,若是真為“天選之子”而來,莫非“天選之子”就在觀中不成?
長源真人腦中篩出幾個名字:江豐、黃碩、關虎兒、孫胡念……又細想了幾個道童平日裏的言行舉止,與自己曾經遇到的那些疑似“天選之子”的孩童相比,卻總差了些什麽,一時間卻也不好斷言。著實想了一番,天色已由黑泛青,便即摁下念頭,趺坐而息。
這場雪時大時小,被北風裹挾著、接連下了三日。道觀中的課業,除了打拳,全都轉入室內。楊朝夕每天晨起與關虎兒等趕去紫極宮前,與眾師兄弟聽公孫真人誦過經文,便隻與長源真人行了禮,就自行回居室練功去了。算下來,倒是有好幾日未曾聽師傅講經。好在師傅怕他凡事強求速成,提前告誡他“修道貴以恒、欲速則不達”、“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等語,才將他初習道功的那一股焦躁虛浮之氣,自心頭平抑下來。
這日雪霽初晴,長源真人便喚來楊朝夕,同往觀後古木之下,照例誦持經文。與平日稍稍不同,長源真人今日卻攜了一卷《道德真經》,這經舊得泛黃,顯是多年珍藏。
長源真人講完經義,便將這經遞了過來:“夕兒,你我既成師徒,本該傾力教授。隻是如今叛亂初平、天下不穩,為師也非全無掛礙之人,當出山作為,輔弼新君。天下若安,黎民才有生計可言。這卷《道德真經》,是為師自來修道所用,上麵有為師的一些批注,可供你參詳。”
楊朝夕本有些奇怪,以為師傅又要教些什麽厲害道法,卻聽他講了這樣一番話,不禁問道:“
<a id="wzsy" href="http://www.loubiqu.net">loubiqu.net</a>
師傅是要走了嗎?”長源真人側過身去,點了點頭。
楊朝夕自幼無父,從未遇到過這樣一位親睦溫和、沉穩博學的男子,縱然關世伯也時常教導他武藝,但多是嚴厲和責罰,少有語重心長說些道理的時候。因此口上稱師傅,心裏便當他如父親一般。此刻得知師傅就要離山,思前想後,萬般不舍,忍不住“哇——”地一口哭了起來。
長源真人眼中少有地現出慈愛光彩,將楊朝夕的小腦袋擁在身前,笑道:“為師雖然出山,但你我師徒之義不斷。上清觀修道有成的師傅卻也有幾人,不論跟誰修行,道心都是一樣的。待俗務了卻,你我相處的時日卻還很長。”說完蹲了下來,看著楊朝夕濕紅的臉蛋,“再則,若為師這幾日推演得不錯,你該也是一位‘天選之子’。若肯努力修持,未來功業,或當遠勝為師矣。”
楊朝夕哭了一會,才漸漸止住,心中早將師傅的話,全牢牢記在心間。雖然對這個“天選之子”的說法全無概念,但聽師傅說得鄭重,應該不會是什麽壞事情。下午便去看關虎兒、牛龐兒在棋盤上廝殺,兩人頗喜悔棋、又互有勝負,差點打了起來。看得過癮,又跑去看孫胡念畫畫,隻見一隻狐狸的輪廓已經完成大半,剩下無非上色和題款。
楊朝夕跑了半下午,腦子裏雖是興味盎然,心下卻始終空落落的。長源真人吃過午飯便已下山,卻是觀中典造朱介然師兄告訴他的,想來是師傅怕自己再哭,才悄然而去。
漫無目的地在觀中走動,不覺間卻走到了平日裏鼓琴調箏的靖室。授藝的道長不在,裏麵隻有一琴一箏,孤零零架在那兒。楊朝夕若有所思,便在古琴前盤坐下來,想著那晚的笛聲,便斷斷續續地彈了出來。
這《折楊柳》本就是送別的曲目,初時不熟練,倒也無妨。但他索性無事,便直愣愣地彈了十幾遍,到得後來竟已十分流暢,而曲調中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慢慢浸入心緒,眼淚打在琴弦上、散成了更碎的水珠,琴聲便戛然而止……
大雪封山的時日,道觀中卻也清閑了許多,便空出大把的光陰,可以揮霍在喜好或不怎麽喜好的事情上。期間關大石、牛衝來過兩次,無非送些菽豆、黍子和新打下的山貨。還特意麵告楊朝夕等人,家中親人皆安好,窩冬的吃食、柴薪、獸皮毯子等俱已豐足,讓他們安心修道,不必過於掛念。楊朝夕等四個道童,前腳紅著眼睛送了關大石他們下
山,後腳卻已笑鬧著做自己的事去了。
長源真人走後,楊朝夕便自然同關虎兒他們一起,在承虛子道長座下學藝。承虛子此人不溫不火、中正平和,許多師兄私下裏都說他像個儒生,少了幾分修道之人超然物外的風度。後來偶然一次機會,楊朝夕鬥膽就此事向公孫真人求證,卻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承虛子道長的過往,原也不是什麽太過私密的事情,觀中大部分人皆清清楚楚,隻是過往慘苦,無人提及罷了。這承虛子道長本名韓奉樵,早年屢試不第,後返回洛陽府學做授業師傅。薊州之亂時被賊兵屠盡家小,自己孤身一人逃出生天,跑到上清觀避難。後來無家可回,便在觀中留了下來,成了一名修道之人。公孫真人說完,卻也諄諄告誡楊朝夕要時常成他人之美、勿觸他人所悲,修道本就是求索上善之道,切勿南轅北轍。
夢裏乾坤大,山中日月長。綿長的冬日仿佛瞬間離開,山雪漸消,楊柳微芽,斑斑點點的報春花,在更遠一些的山坡上冒出了頭。驀然間一聲春雷炸響,幾隻老燕驚回,地上的草都迫不及待地鑽了出來。春雨瀝瀝,和風細細,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便這般悄無聲息地降臨。
楊朝夕等四個小道童此時卻放了農假,已打點了行裝,向公孫真人、承虛子道長等人拜別後,隨關大石、牛衝二人向楊柳山莊奔行。一路歸心似箭,四個小道童卻嘰嘰喳喳地閑不住嘴,爭相跟關大石、牛衝說著在道觀學藝的種種趣事,輕快愉悅的步伐、和著山林間鳴唱的鳥聲,別是一番其樂融融的春景。
山莊近了,遠遠的便看到陸秋娘、張香兒、孫娘子、張木匠幾人,在莊口的一棵柳樹下站著。四個道童奔上去相見,便又是一番笑中帶淚的疼惜。
既是農假,便有些實在的農課需要做。於家中而言,自是一種必然的助力;於修道而言,卻也不離‘體悟’二字。於是關虎兒便隨了父親進山打獵,牛龐兒在外家翁張木匠那打打下手,孫胡念跟著孫娘子上梯田勞作……隻有楊朝夕反而無所事事,被陸秋娘各種吃食管了幾天,卻沒幹成幾件像樣的農事。
晚間,母子兩個抵足而眠,楊朝夕說些觀中的事情,陸秋娘便靜靜聽著。偶然也問起陸秋娘自己爹爹是怎樣一個人,陸秋娘便盡量笑著告訴他,楊三郎是一個如何有勇有謀、為國征戰的好兵士,惹得楊朝夕仰慕不已。
然而自那夜笛聲過後,公孫真人為保上清觀無虞,便以‘聚匯靈氣、蘊養道根’為由,召來觀中修道小成的幾個道人,以丹砂黃紙繪出十六道靈符,貼在道觀的八個方位,將護觀法陣的效用又提升了許多。
長源真人思慮既深,自然有些事情並未告訴公孫真人,便如這柳姑娘的妖族之身,實在無法說起,怕引起公孫真人忌憚、而做出一些不當的措施來。況且已同公孫真人商定一致,隻說那晚笛聲是長源真人深夜看雪、隨性而為,以防觀中道人胡亂揣測、引發恐慌。隻是柳姑娘深夜來訪,卻是必有原因,若是真為“天選之子”而來,莫非“天選之子”就在觀中不成?
長源真人腦中篩出幾個名字:江豐、黃碩、關虎兒、孫胡念……又細想了幾個道童平日裏的言行舉止,與自己曾經遇到的那些疑似“天選之子”的孩童相比,卻總差了些什麽,一時間卻也不好斷言。著實想了一番,天色已由黑泛青,便即摁下念頭,趺坐而息。
這場雪時大時小,被北風裹挾著、接連下了三日。道觀中的課業,除了打拳,全都轉入室內。楊朝夕每天晨起與關虎兒等趕去紫極宮前,與眾師兄弟聽公孫真人誦過經文,便隻與長源真人行了禮,就自行回居室練功去了。算下來,倒是有好幾日未曾聽師傅講經。好在師傅怕他凡事強求速成,提前告誡他“修道貴以恒、欲速則不達”、“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等語,才將他初習道功的那一股焦躁虛浮之氣,自心頭平抑下來。
這日雪霽初晴,長源真人便喚來楊朝夕,同往觀後古木之下,照例誦持經文。與平日稍稍不同,長源真人今日卻攜了一卷《道德真經》,這經舊得泛黃,顯是多年珍藏。
長源真人講完經義,便將這經遞了過來:“夕兒,你我既成師徒,本該傾力教授。隻是如今叛亂初平、天下不穩,為師也非全無掛礙之人,當出山作為,輔弼新君。天下若安,黎民才有生計可言。這卷《道德真經》,是為師自來修道所用,上麵有為師的一些批注,可供你參詳。”
楊朝夕本有些奇怪,以為師傅又要教些什麽厲害道法,卻聽他講了這樣一番話,不禁問道:“
<a id="wzsy" href="http://www.loubiqu.net">loubiqu.net</a>
師傅是要走了嗎?”長源真人側過身去,點了點頭。
楊朝夕自幼無父,從未遇到過這樣一位親睦溫和、沉穩博學的男子,縱然關世伯也時常教導他武藝,但多是嚴厲和責罰,少有語重心長說些道理的時候。因此口上稱師傅,心裏便當他如父親一般。此刻得知師傅就要離山,思前想後,萬般不舍,忍不住“哇——”地一口哭了起來。
長源真人眼中少有地現出慈愛光彩,將楊朝夕的小腦袋擁在身前,笑道:“為師雖然出山,但你我師徒之義不斷。上清觀修道有成的師傅卻也有幾人,不論跟誰修行,道心都是一樣的。待俗務了卻,你我相處的時日卻還很長。”說完蹲了下來,看著楊朝夕濕紅的臉蛋,“再則,若為師這幾日推演得不錯,你該也是一位‘天選之子’。若肯努力修持,未來功業,或當遠勝為師矣。”
楊朝夕哭了一會,才漸漸止住,心中早將師傅的話,全牢牢記在心間。雖然對這個“天選之子”的說法全無概念,但聽師傅說得鄭重,應該不會是什麽壞事情。下午便去看關虎兒、牛龐兒在棋盤上廝殺,兩人頗喜悔棋、又互有勝負,差點打了起來。看得過癮,又跑去看孫胡念畫畫,隻見一隻狐狸的輪廓已經完成大半,剩下無非上色和題款。
楊朝夕跑了半下午,腦子裏雖是興味盎然,心下卻始終空落落的。長源真人吃過午飯便已下山,卻是觀中典造朱介然師兄告訴他的,想來是師傅怕自己再哭,才悄然而去。
漫無目的地在觀中走動,不覺間卻走到了平日裏鼓琴調箏的靖室。授藝的道長不在,裏麵隻有一琴一箏,孤零零架在那兒。楊朝夕若有所思,便在古琴前盤坐下來,想著那晚的笛聲,便斷斷續續地彈了出來。
這《折楊柳》本就是送別的曲目,初時不熟練,倒也無妨。但他索性無事,便直愣愣地彈了十幾遍,到得後來竟已十分流暢,而曲調中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慢慢浸入心緒,眼淚打在琴弦上、散成了更碎的水珠,琴聲便戛然而止……
大雪封山的時日,道觀中卻也清閑了許多,便空出大把的光陰,可以揮霍在喜好或不怎麽喜好的事情上。期間關大石、牛衝來過兩次,無非送些菽豆、黍子和新打下的山貨。還特意麵告楊朝夕等人,家中親人皆安好,窩冬的吃食、柴薪、獸皮毯子等俱已豐足,讓他們安心修道,不必過於掛念。楊朝夕等四個道童,前腳紅著眼睛送了關大石他們下
山,後腳卻已笑鬧著做自己的事去了。
長源真人走後,楊朝夕便自然同關虎兒他們一起,在承虛子道長座下學藝。承虛子此人不溫不火、中正平和,許多師兄私下裏都說他像個儒生,少了幾分修道之人超然物外的風度。後來偶然一次機會,楊朝夕鬥膽就此事向公孫真人求證,卻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承虛子道長的過往,原也不是什麽太過私密的事情,觀中大部分人皆清清楚楚,隻是過往慘苦,無人提及罷了。這承虛子道長本名韓奉樵,早年屢試不第,後返回洛陽府學做授業師傅。薊州之亂時被賊兵屠盡家小,自己孤身一人逃出生天,跑到上清觀避難。後來無家可回,便在觀中留了下來,成了一名修道之人。公孫真人說完,卻也諄諄告誡楊朝夕要時常成他人之美、勿觸他人所悲,修道本就是求索上善之道,切勿南轅北轍。
夢裏乾坤大,山中日月長。綿長的冬日仿佛瞬間離開,山雪漸消,楊柳微芽,斑斑點點的報春花,在更遠一些的山坡上冒出了頭。驀然間一聲春雷炸響,幾隻老燕驚回,地上的草都迫不及待地鑽了出來。春雨瀝瀝,和風細細,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便這般悄無聲息地降臨。
楊朝夕等四個小道童此時卻放了農假,已打點了行裝,向公孫真人、承虛子道長等人拜別後,隨關大石、牛衝二人向楊柳山莊奔行。一路歸心似箭,四個小道童卻嘰嘰喳喳地閑不住嘴,爭相跟關大石、牛衝說著在道觀學藝的種種趣事,輕快愉悅的步伐、和著山林間鳴唱的鳥聲,別是一番其樂融融的春景。
山莊近了,遠遠的便看到陸秋娘、張香兒、孫娘子、張木匠幾人,在莊口的一棵柳樹下站著。四個道童奔上去相見,便又是一番笑中帶淚的疼惜。
既是農假,便有些實在的農課需要做。於家中而言,自是一種必然的助力;於修道而言,卻也不離‘體悟’二字。於是關虎兒便隨了父親進山打獵,牛龐兒在外家翁張木匠那打打下手,孫胡念跟著孫娘子上梯田勞作……隻有楊朝夕反而無所事事,被陸秋娘各種吃食管了幾天,卻沒幹成幾件像樣的農事。
晚間,母子兩個抵足而眠,楊朝夕說些觀中的事情,陸秋娘便靜靜聽著。偶然也問起陸秋娘自己爹爹是怎樣一個人,陸秋娘便盡量笑著告訴他,楊三郎是一個如何有勇有謀、為國征戰的好兵士,惹得楊朝夕仰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