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如晦,河渠漲波,並沒有休歇的意思。
方七鬥身形迅速逼近,道袍已被打濕,臉上、刀上,皆綴滿豆大的雨珠,眉宇間竟出乎尋常地興奮。
出言譏誚之人麵色一寒:“哪裏來的牛鼻子道士?敢毀謗我‘河朔二十八宿’!哼!小爺田獬、便先教你這後生如何做人!”
說話間,一座小“六出飛花陣”拋開行營兵募、飛旋而至。七雙鐵爪所向,便是“出言不遜”方七鬥。
方七鬥雙刀交錯、帶出十幾道銀弧,頃刻便與鐵爪們撞出數點火星。手中不停,嘴裏也不忘忙裏偷閑、反唇相譏:
“貧道所言,有理有據!你既叫田獬,想必是‘玄武七宿’的老大,敢和眾位英雄說一說、其他幾個兄弟的名姓麽……嘿嘿!怎地不敢說、還急眼了?小道便給你盤點盤點!你們都是田氏家奴、自然姓田……
嘻嘻!至於名號,旁邊這六個該叫牛、貐、蝠、燕、豕、鼠……還有那邊七個黑衣人,當是雉、狼、犬、雞、烏、猴、猿……你叫眾英雄評一評,哪一個不是飛禽走獸?哈哈哈!”
一旁圍觀“民夫”們聽罷,不禁莞爾,有些不明就裏之人、當即心中恍然:原來這“河朔二十八宿”,竟都是田氏豢養的鷹犬!怪道取名如此別致,飛禽走獸一應俱全。想來是胡地民風剽悍,不取這般“威風”的名姓,隻怕便難在北地江湖立足……
田獬聽罷,已是火冒三丈:“玄武七宿!先撕了這小子嘴巴,再將之碎屍萬段!”
“得令!”其餘六人早已怒不可遏,登時又催動小“六出飛花陣”,向方七鬥席卷而來。
七雙鐵爪撕開雨幕、欺身而至,借著陣法圓轉之利、竟是隻攻不守,直取方七鬥要害。雨幕迸碎,爪影幽寒,一齊傾瀉而下,將方七鬥一對橫刀抓得呯叮作響。
方七鬥自也不慢,一對橫刀劈斬隨心,揮砍如意,舞得密不透風,早將周身要害護得嚴實。
驀地銀光拋飛、一刀刺出,一隻鐵爪猝不及防,登時被刺中臂彎。刀勢不退、接著一旋一挑,登時帶起一串暗紅血珠。血珠尚不及飛起,便被雨幕壓下、迅速稀釋在汙泥亂草中。
方七鬥回刀橫斬時,刀芒卻溢出些許白光。白光剖珠碎玉,頃刻將雨幕截作兩段,落在另一隻鐵爪的手腕上。
隻聽“當”地一聲,預想中齊腕而斷的情景卻未出現。那鐵爪主人桀桀狂笑:“小子沒想到吧!小爺這半條手臂、早年換了仇家一條命,今日正好再送你上路!”
說話間,這人另一隻鐵爪、已向方七鬥右肋抓來。卻聽“嗤啦”聲起、方七鬥道袍被抓開幾道破口,鐵指甲透衣而入,頓時留下兩道血痕。
方七鬥這才後知後覺、驚出身冷汗:原來此人故意以一手為餌、引他去斬,另一隻手卻趁機偷襲。若非自己修習“奪槊拳”練過閃避的身法,隻怕此時早已中招……好在他那一刀不但用足了氣力、迅猛非常,還學著楊朝夕的法子,將體內先天、後天二氣灌入刀中。就算不能削鐵如泥,想來那鐵爪、也未必遭得住他那一刀。
正這般想著,那人果然“咦”了一聲。待擼袖一看,那半截鐵臂已被削開大半、軟軟垂在袖管中,再難支撐起這隻鐵爪。
方七鬥已和其他鐵爪鬥在一起,無中意瞥見這一幕,登時哂笑道:“看來你這隻鐵手、終究不如原配的那隻好用。不如你拜我為師,貧道恰有一套‘獨臂刀法’,最合你用,哈哈!”
那人目眥盡裂、牙縫中擠出兩個字來:“找、死!”
霎時間,這座小“六出飛花陣”宛若癲狂。在那斷臂之人帶引下,數道爪影傾瀉而出,頓時又將這片雨幕、攪得淩亂不堪。陣中一人厲聲喝道:“田貐!你瘋了麽?快穩住陣腳!莫要拖累弟兄們給你墊背!!”
方七鬥揮刀不輟,循聲望去,卻是田獬暴跳如雷,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但凡陣法,要義不外乎八個字:如臂使指,整齊劃一。控陣者須眼觀六路,判明形勢、發出攻守指令;組陣者則須絕對服從,指東往東、指西往西。
此時田貐受方七鬥所激、被怒氣衝昏了頭腦,一心隻想將他置之死地而後快。登時將田獬指令拋之腦後,竟拖著小陣胡亂衝殺起來。不過幾息工夫,陣法已是破綻百出、空門大開,將控陣的田獬氣了個半死。
可當田獬發覺異常、趕忙喝止時,卻已遲了半步。方七鬥已運出“嚇蠻刀法”中的一招“齊頭並進”,身體橫撲,雙刀輪轉,好似動地龍旋,瞬間便穿過空門、突入陣中。
田獬身為“控陣者”,自是守著中心陣眼。見方七鬥已突入陣心,當即雙臂暴長、便向他咽喉與心口抓來。
方七鬥卻不與他硬拚,身似腳底抹油、斜斜滑開尺許,堪堪躲過這兩爪之威。旋即倒轉雙刀、兩手連揮,將刀柄打在身畔兩人肩井穴處。兩人隻覺半身一麻、腳下不穩,登時向側麵跌倒。維持了半晌的小“六出飛花陣”,頃刻間冰消瓦解,再難聚攏起合擊之勢。
田獬見小陣已散,倒也果決,當即丟開方七鬥,一手一個、將被打中穴道的兩人揪起,帶至一旁;同時令其他四人自行散開,與那信心大增的番邦遊俠混在一處,繼續圍攻行營兵募。這才轉過臉、聲音冷冽道:“閣下究竟是誰?今日存心要與我‘河朔二十八宿’作對麽?!”
方七鬥哈哈一笑:“原來打了半晌,你竟還不知貧道是誰?哈哈哈!貧道便是‘挫骨雙刀’方七鬥!你們二十八頭飛禽走獸、這般欺侮我行營兄弟,豈有不打你的道理!”
說罷,忽又向北麵圍觀的“民夫”拱手道,“各位同道!此間異象、紫微宮那位已然知曉,我便是奉了西平郡王之命,特率行營兄弟來助各位爭得此劍,還望勿要見疑!各位同道此時不動手、還要等到何時?”
方七鬥話音剛落,西麵人叢中又走出一位麵容清臒、銀發矍鑠的老道,捋須笑道:“方師侄所言不錯,你們照做便是!長源真人與幾位觀主稍後便到。今日神器出世,覬覦之人必然不少,咱們近水樓台、豈能坐失良機?”
北麵“民夫”聞言,紛紛躬身行禮:“謹遵公孫觀主道諭!”
公孫玄同淡笑頷首,頭上霧氣蒸騰,竟是調動內息、將落入頭頸間的雨水蒸幹。忽見他拂塵一揚、看向方七鬥道:“方師侄,欲教人服,先當人先!咱們一道打個頭陣如何?”
方七鬥拱手笑道:“榮幸之至!”
兩人幾句敘罷、再不囉嗦,一個甩起拂塵、一個手提雙刀,分頭衝向另外兩座小“六出飛花陣”。
北麵“民夫”也已抽刀拔劍、蜂擁而出。幾息後,便與散開的“玄武七宿”、番邦遊俠拚鬥起來。
一個身材健碩、肌肉虯節的大漢光著上身,奔到兩個新羅人跟前,咧嘴笑道:“才聽昭覺寺的禪師們說,諸位不但武功奇異、而且邪法超絕!俺武虛子郝金漢平生最不信邪,特來討教一二!嘿嘿嘿……還望幾位全力出手、和俺打個痛快!”
新羅人身量雖比東瀛人略高,卻還不足六尺。陡然仰頭瞧見一個八尺來高的彪形大漢,滿口黃牙,笑容瘮人,直愣愣杵在身前,都不禁打了個哆嗦。
上清觀教習師傅郝金漢,本來手中提了根兒臂粗的長棍,看到幾個新羅手中棒槌隻有兩尺來長、短得出奇,當即將手中長棍一撅兩段,笑嘻嘻道:“一寸長一寸強,俺也不占你們便宜,便用這半截棍子和你們過招……”
話沒說完,兩個新羅人卻發一聲喊,揮著棒槌、向郝金漢下三路招呼過來。棒法陰狠刁鑽,不是砸腳踝、便是戳膝蓋;偶爾覷著不妨、更向他蠢物搗去,端的是斷子絕孫的缺德招式。
郝金漢隻覺胯下微涼、才險險躲開,卻也打出了火氣。
原本手中以棍當劍,使的便是那套盡人皆知的“公孫劍法”,守多攻少,但求無過。但被兩個新羅人一番毫無下限地撩撥,心頭無名火起,手中招式驟變,再揮出時、竟是觀中人人稱賞的“雷霆打神鞭”鞭法。
新羅人勉力抵禦,奈何人矮力微,不過交手數息,便覺虎口劇痛、竟已震出血來。於是棒交左手,繼續以二敵一、繼續頑抗。又過數息,終於拿捏不住、棒槌落地,隻得抱頭鼠竄。
郝金漢平日教授弟子武技、下手極講分寸,從未失手將人打傷過。是以十多年來,從未與人暢快淋漓地打過一場。那種一身武技無從施展的感覺,別提有多憋屈。
此時正打得興起,見兩人竟要逃跑、哪裏肯答應?
當下連半截木棍也丟了開去。幾個跨步、攔下兩人,嘿嘿笑道:“兩位莫慌,俺連棍子也不要啦!空手與你們過招如何?”
說著,又從後腰抽出那兩根丟掉的棒槌、塞回兩人手中,指了指自己天靈蓋,“提前說與你們,俺的罩門便在此處!若要將俺撂倒、隻須在這兒重重敲下便可……嘿嘿!再來!”
兩個新羅人見逃無可逃,登時便被逼出血勇來;又見這八尺大漢手舞足蹈、莫名其妙,更是怒不可遏。也不管他是否使詐,搶過棒槌,便又向郝金漢身上砸來。
郝金漢高大身軀忽地一撤,粗如椽木的雙臂,忽如蛇蟒纏樹一般、將棒槌卷起,旋即一抖。那棒槌上的力道、仿佛他被倒轉了回去,牽著棒槌,便向兩人麵門衝來。
兩個新羅人吃了一嚇,側頭便躲。可棒槌還是結結實實打在肩上,痛得兩人五官都擠在了一起。
本站最新域名:
方七鬥身形迅速逼近,道袍已被打濕,臉上、刀上,皆綴滿豆大的雨珠,眉宇間竟出乎尋常地興奮。
出言譏誚之人麵色一寒:“哪裏來的牛鼻子道士?敢毀謗我‘河朔二十八宿’!哼!小爺田獬、便先教你這後生如何做人!”
說話間,一座小“六出飛花陣”拋開行營兵募、飛旋而至。七雙鐵爪所向,便是“出言不遜”方七鬥。
方七鬥雙刀交錯、帶出十幾道銀弧,頃刻便與鐵爪們撞出數點火星。手中不停,嘴裏也不忘忙裏偷閑、反唇相譏:
“貧道所言,有理有據!你既叫田獬,想必是‘玄武七宿’的老大,敢和眾位英雄說一說、其他幾個兄弟的名姓麽……嘿嘿!怎地不敢說、還急眼了?小道便給你盤點盤點!你們都是田氏家奴、自然姓田……
嘻嘻!至於名號,旁邊這六個該叫牛、貐、蝠、燕、豕、鼠……還有那邊七個黑衣人,當是雉、狼、犬、雞、烏、猴、猿……你叫眾英雄評一評,哪一個不是飛禽走獸?哈哈哈!”
一旁圍觀“民夫”們聽罷,不禁莞爾,有些不明就裏之人、當即心中恍然:原來這“河朔二十八宿”,竟都是田氏豢養的鷹犬!怪道取名如此別致,飛禽走獸一應俱全。想來是胡地民風剽悍,不取這般“威風”的名姓,隻怕便難在北地江湖立足……
田獬聽罷,已是火冒三丈:“玄武七宿!先撕了這小子嘴巴,再將之碎屍萬段!”
“得令!”其餘六人早已怒不可遏,登時又催動小“六出飛花陣”,向方七鬥席卷而來。
七雙鐵爪撕開雨幕、欺身而至,借著陣法圓轉之利、竟是隻攻不守,直取方七鬥要害。雨幕迸碎,爪影幽寒,一齊傾瀉而下,將方七鬥一對橫刀抓得呯叮作響。
方七鬥自也不慢,一對橫刀劈斬隨心,揮砍如意,舞得密不透風,早將周身要害護得嚴實。
驀地銀光拋飛、一刀刺出,一隻鐵爪猝不及防,登時被刺中臂彎。刀勢不退、接著一旋一挑,登時帶起一串暗紅血珠。血珠尚不及飛起,便被雨幕壓下、迅速稀釋在汙泥亂草中。
方七鬥回刀橫斬時,刀芒卻溢出些許白光。白光剖珠碎玉,頃刻將雨幕截作兩段,落在另一隻鐵爪的手腕上。
隻聽“當”地一聲,預想中齊腕而斷的情景卻未出現。那鐵爪主人桀桀狂笑:“小子沒想到吧!小爺這半條手臂、早年換了仇家一條命,今日正好再送你上路!”
說話間,這人另一隻鐵爪、已向方七鬥右肋抓來。卻聽“嗤啦”聲起、方七鬥道袍被抓開幾道破口,鐵指甲透衣而入,頓時留下兩道血痕。
方七鬥這才後知後覺、驚出身冷汗:原來此人故意以一手為餌、引他去斬,另一隻手卻趁機偷襲。若非自己修習“奪槊拳”練過閃避的身法,隻怕此時早已中招……好在他那一刀不但用足了氣力、迅猛非常,還學著楊朝夕的法子,將體內先天、後天二氣灌入刀中。就算不能削鐵如泥,想來那鐵爪、也未必遭得住他那一刀。
正這般想著,那人果然“咦”了一聲。待擼袖一看,那半截鐵臂已被削開大半、軟軟垂在袖管中,再難支撐起這隻鐵爪。
方七鬥已和其他鐵爪鬥在一起,無中意瞥見這一幕,登時哂笑道:“看來你這隻鐵手、終究不如原配的那隻好用。不如你拜我為師,貧道恰有一套‘獨臂刀法’,最合你用,哈哈!”
那人目眥盡裂、牙縫中擠出兩個字來:“找、死!”
霎時間,這座小“六出飛花陣”宛若癲狂。在那斷臂之人帶引下,數道爪影傾瀉而出,頓時又將這片雨幕、攪得淩亂不堪。陣中一人厲聲喝道:“田貐!你瘋了麽?快穩住陣腳!莫要拖累弟兄們給你墊背!!”
方七鬥揮刀不輟,循聲望去,卻是田獬暴跳如雷,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但凡陣法,要義不外乎八個字:如臂使指,整齊劃一。控陣者須眼觀六路,判明形勢、發出攻守指令;組陣者則須絕對服從,指東往東、指西往西。
此時田貐受方七鬥所激、被怒氣衝昏了頭腦,一心隻想將他置之死地而後快。登時將田獬指令拋之腦後,竟拖著小陣胡亂衝殺起來。不過幾息工夫,陣法已是破綻百出、空門大開,將控陣的田獬氣了個半死。
可當田獬發覺異常、趕忙喝止時,卻已遲了半步。方七鬥已運出“嚇蠻刀法”中的一招“齊頭並進”,身體橫撲,雙刀輪轉,好似動地龍旋,瞬間便穿過空門、突入陣中。
田獬身為“控陣者”,自是守著中心陣眼。見方七鬥已突入陣心,當即雙臂暴長、便向他咽喉與心口抓來。
方七鬥卻不與他硬拚,身似腳底抹油、斜斜滑開尺許,堪堪躲過這兩爪之威。旋即倒轉雙刀、兩手連揮,將刀柄打在身畔兩人肩井穴處。兩人隻覺半身一麻、腳下不穩,登時向側麵跌倒。維持了半晌的小“六出飛花陣”,頃刻間冰消瓦解,再難聚攏起合擊之勢。
田獬見小陣已散,倒也果決,當即丟開方七鬥,一手一個、將被打中穴道的兩人揪起,帶至一旁;同時令其他四人自行散開,與那信心大增的番邦遊俠混在一處,繼續圍攻行營兵募。這才轉過臉、聲音冷冽道:“閣下究竟是誰?今日存心要與我‘河朔二十八宿’作對麽?!”
方七鬥哈哈一笑:“原來打了半晌,你竟還不知貧道是誰?哈哈哈!貧道便是‘挫骨雙刀’方七鬥!你們二十八頭飛禽走獸、這般欺侮我行營兄弟,豈有不打你的道理!”
說罷,忽又向北麵圍觀的“民夫”拱手道,“各位同道!此間異象、紫微宮那位已然知曉,我便是奉了西平郡王之命,特率行營兄弟來助各位爭得此劍,還望勿要見疑!各位同道此時不動手、還要等到何時?”
方七鬥話音剛落,西麵人叢中又走出一位麵容清臒、銀發矍鑠的老道,捋須笑道:“方師侄所言不錯,你們照做便是!長源真人與幾位觀主稍後便到。今日神器出世,覬覦之人必然不少,咱們近水樓台、豈能坐失良機?”
北麵“民夫”聞言,紛紛躬身行禮:“謹遵公孫觀主道諭!”
公孫玄同淡笑頷首,頭上霧氣蒸騰,竟是調動內息、將落入頭頸間的雨水蒸幹。忽見他拂塵一揚、看向方七鬥道:“方師侄,欲教人服,先當人先!咱們一道打個頭陣如何?”
方七鬥拱手笑道:“榮幸之至!”
兩人幾句敘罷、再不囉嗦,一個甩起拂塵、一個手提雙刀,分頭衝向另外兩座小“六出飛花陣”。
北麵“民夫”也已抽刀拔劍、蜂擁而出。幾息後,便與散開的“玄武七宿”、番邦遊俠拚鬥起來。
一個身材健碩、肌肉虯節的大漢光著上身,奔到兩個新羅人跟前,咧嘴笑道:“才聽昭覺寺的禪師們說,諸位不但武功奇異、而且邪法超絕!俺武虛子郝金漢平生最不信邪,特來討教一二!嘿嘿嘿……還望幾位全力出手、和俺打個痛快!”
新羅人身量雖比東瀛人略高,卻還不足六尺。陡然仰頭瞧見一個八尺來高的彪形大漢,滿口黃牙,笑容瘮人,直愣愣杵在身前,都不禁打了個哆嗦。
上清觀教習師傅郝金漢,本來手中提了根兒臂粗的長棍,看到幾個新羅手中棒槌隻有兩尺來長、短得出奇,當即將手中長棍一撅兩段,笑嘻嘻道:“一寸長一寸強,俺也不占你們便宜,便用這半截棍子和你們過招……”
話沒說完,兩個新羅人卻發一聲喊,揮著棒槌、向郝金漢下三路招呼過來。棒法陰狠刁鑽,不是砸腳踝、便是戳膝蓋;偶爾覷著不妨、更向他蠢物搗去,端的是斷子絕孫的缺德招式。
郝金漢隻覺胯下微涼、才險險躲開,卻也打出了火氣。
原本手中以棍當劍,使的便是那套盡人皆知的“公孫劍法”,守多攻少,但求無過。但被兩個新羅人一番毫無下限地撩撥,心頭無名火起,手中招式驟變,再揮出時、竟是觀中人人稱賞的“雷霆打神鞭”鞭法。
新羅人勉力抵禦,奈何人矮力微,不過交手數息,便覺虎口劇痛、竟已震出血來。於是棒交左手,繼續以二敵一、繼續頑抗。又過數息,終於拿捏不住、棒槌落地,隻得抱頭鼠竄。
郝金漢平日教授弟子武技、下手極講分寸,從未失手將人打傷過。是以十多年來,從未與人暢快淋漓地打過一場。那種一身武技無從施展的感覺,別提有多憋屈。
此時正打得興起,見兩人竟要逃跑、哪裏肯答應?
當下連半截木棍也丟了開去。幾個跨步、攔下兩人,嘿嘿笑道:“兩位莫慌,俺連棍子也不要啦!空手與你們過招如何?”
說著,又從後腰抽出那兩根丟掉的棒槌、塞回兩人手中,指了指自己天靈蓋,“提前說與你們,俺的罩門便在此處!若要將俺撂倒、隻須在這兒重重敲下便可……嘿嘿!再來!”
兩個新羅人見逃無可逃,登時便被逼出血勇來;又見這八尺大漢手舞足蹈、莫名其妙,更是怒不可遏。也不管他是否使詐,搶過棒槌,便又向郝金漢身上砸來。
郝金漢高大身軀忽地一撤,粗如椽木的雙臂,忽如蛇蟒纏樹一般、將棒槌卷起,旋即一抖。那棒槌上的力道、仿佛他被倒轉了回去,牽著棒槌,便向兩人麵門衝來。
兩個新羅人吃了一嚇,側頭便躲。可棒槌還是結結實實打在肩上,痛得兩人五官都擠在了一起。
本站最新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