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蘇世前去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先前在城樓上的那人。
蘇世對於此人頗有興趣,先前的表現讓蘇世對他非常看好,秉公執法不徇私情。是個難得的軍紀官!
雖說現在蘇世的手下有些方麵被洗腦了,但是更多的地方還是和原來一樣,也有害怕的時候,更有粗心大意的時候。這時候一個合格的軍紀官就非常有必要了。
而且隨著蘇世的隊伍壯大,這種職位的官員就變得更加需要了。雖說有些方麵被改變了,但是總體來說他們還是活人,需要吃東西,可能害怕,甚至是逃跑!
這樣一來,蘇世對於維持軍紀的官員就更加渴求了。
但總不可能蘇世直接跑去說你跟著我混吧,然後虎軀一震對方就死心塌地的跟著蘇世混了吧?想要對方跟著蘇世混,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謀劃。
不過這些都得排在麵見孔北海的後麵!
這件事,才是蘇世的頭等大事。
嚴重點說,事關蘇世的生死,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蘇世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周圍幾乎沒有一個行人,似乎北海徹底成了一座空城,隻是周圍精美的酒樓和一大片的店鋪仿佛在誇耀著昨日的繁榮。
不過蘇世沒有心情去關注這些,現在蘇世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對於孔融的認知。
大家說起孔融,第一個想起的絕對是孔融讓梨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是孔融小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了,蘇世自然不可能認為孔融讓了梨就心善仁慈了,人始終是會變的。不過有些人變化卻也不大。
孔融正是這樣的人。
以蘇世對於曆史的認識,孔融無論是在演義中還是正史中都不是一個壞人。
對付一個君子,對於蘇世來說,真的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此去麵見孔融,蘇世共備有三大妙招,因此蘇世對於能否取得孔融的信任還是有很大的信心的。
”蘇少堡主,孔少府便在此間屋內,我還要回城樓看守,少陪了。“此人指了一指屋內,禮貌的告辭道。
”無妨,我們有緣再見,隻是還不止兄台你的...”蘇世也禮貌的回應道,順便問了一下他的名字。
蘇世的話還未說完,這人一拍腦海,恍然大悟道”在下王奉字嚴明。“
”真是字如其人,王兄你執法嚴明,不徇私枉法實乃大才!“
”說笑了,說笑了。蘇兄弟你小小年紀便能以小博眾擊敗上百人的黃巾眾,這才是大才。“
蘇世和王奉互相拍了拍馬屁之後,王奉便往城牆處回去,而蘇世自然是收拾收拾了一下衣物進了屋內。
屋子的大門是敞開的,剛一進去,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個須發皆有些發白的老者正伏身著書寫著什麽。蘇世知道這人肯定就是孔融了,但據蘇世所知現在孔融也不過四十多歲怎麽會如此蒼老?
不過再仔細想想,古時候的平均壽命也就釋然了。
”聖人有雲,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敵人尚在城外,但孔北海您卻沒有一點慌張,料想您定是知曉天命了。“
蘇世走進屋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引用一下聖人的話,拉近一下關係。
孔融回身一看,站在屋門口的是一位看著不過二十的年輕男子,再一看所做衣物,再一想對方話語中誇讚自己的意思,最後這人還懂儒家學問!
身為孔家後人,孔融當然會以自家學問自豪,對待儒家弟子自然也是大有不同。
”哪裏哪裏,旁的我不知道,但天命歸漢,管亥之輩不過一草寇而已,不值一提。“孔融語氣中對管亥充滿著不屑,但對蘇世的語氣卻是和藹可親。
孔融對於敵我雙方的實力自然是判斷有誤,軍事上孔融的確不行。但身為建安七子,文化功底肯定深厚,而且孔融也非常喜歡提拔好學上進之輩。
鄭玄便是他舉薦的。
而蘇世現在要做的就是假裝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學子,來請教學問。
不過蘇世自然不可能真的就跑來請教學問了,起碼蘇世的學問撐不住對方問幾個問題,等會一問三不知不就打臉了嗎?
於是恰到關鍵時刻,蘇世說道”若得閑暇時刻,學生定當向老師一一請教。但現在雖說外圍不過一草寇而已,但為了北海國境內百姓著想,老師您必須得站出來主持局麵。“
為了不讓孔融龜縮在自己的書房裏,蘇世又說道”早年張角叛亂失敗後,老師您就教化過四萬黃巾,此次對方圍堵北海,料想也不過是給老師增添一筆教化之功罷了。“
”誒,悠之。此言差矣,教化世人豈能是為了功勞?我們教化世人是為了無愧於心,無愧於社稷。“孔融明顯是心動了,但正如他所說,他還真不是為了功勞,名留青史才是他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蘇世給自己起了一個字~悠之。
孔融轉身,從牆壁上取下自己的寶劍佩戴在自己的身上,對蘇世說道”我們且去城門看看。“順便又吩咐隨從道”你去把宗寶將軍也叫來城門。“
顯然,現在的孔融並沒有把管亥當回事,不然也不會大搖大擺的去城上了。
但蘇世知道,馬上他的將軍宗寶被斬之後,孔融就隻會閉城不出安安心心的等待支援了,如果不是太史慈來了給劉備報信,北海還真的可能被管亥攻破!
不過有蘇世在了,事情還會像那樣子發展嗎?
別的蘇世不知道,起碼宗寶是肯定要死的!第一,蘇世人微言輕阻止不了他們單挑吧?第二,山中無老虎才能猴子稱大王!
蘇世隨孔融上了城牆,一路上閑聊幾句,關係到還是不錯。
起碼,蘇世率兵來援這一點,就很對孔融的胃口,懂得感恩的人品行能差嗎?如果孔融不看好蘇世,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誰讓他就是這個時代著名的孝子呢。
蘇世一行人剛上城牆,隻見遠處煙塵彌漫,似有大批人馬前來!
放眼望去,敵軍漫山遍野都是,甚至有種遮天蔽日之感!
正這時,一道沮喪地聲音傳來“遭了,徐州被圍,現如今北海亦是如此!這可該如何是好?”
蘇世向說話之人看去,蘇世還真的認不出來是誰,廢話,蘇世不認識的人多了!不過,聽到徐州二字,蘇世突然醒悟!這特麽的不是三國裏出了名的人傻錢多那貨嗎?
糜竺!
說起這人,蘇世真的是無語了。作為一個商人,投資是很正常的事,但特麽的有吊死在一棵樹上的嗎?不過還好,最後糜家人在劉備集團的地位還不錯。
現在的劉備,兵不過幾千,將雖然猛!但人少!
而且以後,劉備不是沒有更慘過,但糜竺就是死纏爛打的追隨劉備,傾盡家財也在所不惜。
對於這種人傻錢多的人,蘇世隻想說求給我來一打!畢竟錢,也是能算戰功的!上次的戰功中就有一點點戰功是蘇世剩下的錢幣給的。
不過蘇世對於糜竺是不報任何希望的,現在蘇世可沒有讓人家納頭就拜的資本!
但糜竺的出現,給了蘇世一個更加瘋狂的想法,一個更加能賺戰功的瘋狂想法!
蘇世對於此人頗有興趣,先前的表現讓蘇世對他非常看好,秉公執法不徇私情。是個難得的軍紀官!
雖說現在蘇世的手下有些方麵被洗腦了,但是更多的地方還是和原來一樣,也有害怕的時候,更有粗心大意的時候。這時候一個合格的軍紀官就非常有必要了。
而且隨著蘇世的隊伍壯大,這種職位的官員就變得更加需要了。雖說有些方麵被改變了,但是總體來說他們還是活人,需要吃東西,可能害怕,甚至是逃跑!
這樣一來,蘇世對於維持軍紀的官員就更加渴求了。
但總不可能蘇世直接跑去說你跟著我混吧,然後虎軀一震對方就死心塌地的跟著蘇世混了吧?想要對方跟著蘇世混,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謀劃。
不過這些都得排在麵見孔北海的後麵!
這件事,才是蘇世的頭等大事。
嚴重點說,事關蘇世的生死,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蘇世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周圍幾乎沒有一個行人,似乎北海徹底成了一座空城,隻是周圍精美的酒樓和一大片的店鋪仿佛在誇耀著昨日的繁榮。
不過蘇世沒有心情去關注這些,現在蘇世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對於孔融的認知。
大家說起孔融,第一個想起的絕對是孔融讓梨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是孔融小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了,蘇世自然不可能認為孔融讓了梨就心善仁慈了,人始終是會變的。不過有些人變化卻也不大。
孔融正是這樣的人。
以蘇世對於曆史的認識,孔融無論是在演義中還是正史中都不是一個壞人。
對付一個君子,對於蘇世來說,真的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此去麵見孔融,蘇世共備有三大妙招,因此蘇世對於能否取得孔融的信任還是有很大的信心的。
”蘇少堡主,孔少府便在此間屋內,我還要回城樓看守,少陪了。“此人指了一指屋內,禮貌的告辭道。
”無妨,我們有緣再見,隻是還不止兄台你的...”蘇世也禮貌的回應道,順便問了一下他的名字。
蘇世的話還未說完,這人一拍腦海,恍然大悟道”在下王奉字嚴明。“
”真是字如其人,王兄你執法嚴明,不徇私枉法實乃大才!“
”說笑了,說笑了。蘇兄弟你小小年紀便能以小博眾擊敗上百人的黃巾眾,這才是大才。“
蘇世和王奉互相拍了拍馬屁之後,王奉便往城牆處回去,而蘇世自然是收拾收拾了一下衣物進了屋內。
屋子的大門是敞開的,剛一進去,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個須發皆有些發白的老者正伏身著書寫著什麽。蘇世知道這人肯定就是孔融了,但據蘇世所知現在孔融也不過四十多歲怎麽會如此蒼老?
不過再仔細想想,古時候的平均壽命也就釋然了。
”聖人有雲,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敵人尚在城外,但孔北海您卻沒有一點慌張,料想您定是知曉天命了。“
蘇世走進屋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引用一下聖人的話,拉近一下關係。
孔融回身一看,站在屋門口的是一位看著不過二十的年輕男子,再一看所做衣物,再一想對方話語中誇讚自己的意思,最後這人還懂儒家學問!
身為孔家後人,孔融當然會以自家學問自豪,對待儒家弟子自然也是大有不同。
”哪裏哪裏,旁的我不知道,但天命歸漢,管亥之輩不過一草寇而已,不值一提。“孔融語氣中對管亥充滿著不屑,但對蘇世的語氣卻是和藹可親。
孔融對於敵我雙方的實力自然是判斷有誤,軍事上孔融的確不行。但身為建安七子,文化功底肯定深厚,而且孔融也非常喜歡提拔好學上進之輩。
鄭玄便是他舉薦的。
而蘇世現在要做的就是假裝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學子,來請教學問。
不過蘇世自然不可能真的就跑來請教學問了,起碼蘇世的學問撐不住對方問幾個問題,等會一問三不知不就打臉了嗎?
於是恰到關鍵時刻,蘇世說道”若得閑暇時刻,學生定當向老師一一請教。但現在雖說外圍不過一草寇而已,但為了北海國境內百姓著想,老師您必須得站出來主持局麵。“
為了不讓孔融龜縮在自己的書房裏,蘇世又說道”早年張角叛亂失敗後,老師您就教化過四萬黃巾,此次對方圍堵北海,料想也不過是給老師增添一筆教化之功罷了。“
”誒,悠之。此言差矣,教化世人豈能是為了功勞?我們教化世人是為了無愧於心,無愧於社稷。“孔融明顯是心動了,但正如他所說,他還真不是為了功勞,名留青史才是他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蘇世給自己起了一個字~悠之。
孔融轉身,從牆壁上取下自己的寶劍佩戴在自己的身上,對蘇世說道”我們且去城門看看。“順便又吩咐隨從道”你去把宗寶將軍也叫來城門。“
顯然,現在的孔融並沒有把管亥當回事,不然也不會大搖大擺的去城上了。
但蘇世知道,馬上他的將軍宗寶被斬之後,孔融就隻會閉城不出安安心心的等待支援了,如果不是太史慈來了給劉備報信,北海還真的可能被管亥攻破!
不過有蘇世在了,事情還會像那樣子發展嗎?
別的蘇世不知道,起碼宗寶是肯定要死的!第一,蘇世人微言輕阻止不了他們單挑吧?第二,山中無老虎才能猴子稱大王!
蘇世隨孔融上了城牆,一路上閑聊幾句,關係到還是不錯。
起碼,蘇世率兵來援這一點,就很對孔融的胃口,懂得感恩的人品行能差嗎?如果孔融不看好蘇世,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誰讓他就是這個時代著名的孝子呢。
蘇世一行人剛上城牆,隻見遠處煙塵彌漫,似有大批人馬前來!
放眼望去,敵軍漫山遍野都是,甚至有種遮天蔽日之感!
正這時,一道沮喪地聲音傳來“遭了,徐州被圍,現如今北海亦是如此!這可該如何是好?”
蘇世向說話之人看去,蘇世還真的認不出來是誰,廢話,蘇世不認識的人多了!不過,聽到徐州二字,蘇世突然醒悟!這特麽的不是三國裏出了名的人傻錢多那貨嗎?
糜竺!
說起這人,蘇世真的是無語了。作為一個商人,投資是很正常的事,但特麽的有吊死在一棵樹上的嗎?不過還好,最後糜家人在劉備集團的地位還不錯。
現在的劉備,兵不過幾千,將雖然猛!但人少!
而且以後,劉備不是沒有更慘過,但糜竺就是死纏爛打的追隨劉備,傾盡家財也在所不惜。
對於這種人傻錢多的人,蘇世隻想說求給我來一打!畢竟錢,也是能算戰功的!上次的戰功中就有一點點戰功是蘇世剩下的錢幣給的。
不過蘇世對於糜竺是不報任何希望的,現在蘇世可沒有讓人家納頭就拜的資本!
但糜竺的出現,給了蘇世一個更加瘋狂的想法,一個更加能賺戰功的瘋狂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