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是兩個很奇怪的國家。


    從文化到政體,兩國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在軍事和科技的保密程度上,兩國也大體一致,以至於在第三次中日戰爭爆發的同時,中國在西北成功引爆了世界上第一枚氫彈這種事,日本也完全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如果日本知道了這種事,他們到底該如何作想,那真是一件很難說清楚的事情呢!


    直到今天,日本從上至下都依然覺得中國在過去三十年裏發展的確實很快,但在科技水平上勉強也隻能同日本差不多,即便是抱著這種想法的人在日本都可以被稱之為親支那一派。


    大部分的日本人,包括像東久邇宮稔彥王中將這樣的軍政界高層依舊堅定的認為中國科技實力還是不如日本,所以對戰場上突然出現的那幾十輛mbt33坦克,東久邇宮稔彥王中將和其他日軍將領的一個直接的反應就是中國從德國秘密購買了新式戰車。


    天啊。


    這要多愚蠢和多僵化的腦袋才會做出這種判斷,這簡直就像是一個世紀之後的台灣媒體人公然在電視節目中嬉笑大陸人窮的連泡麵都買不起的事。


    總之是很神奇的事情吧。


    要知道日本科研人員和每年的科研資金投入連中國的零頭都達不到,如果東久邇宮稔彥王中將這些日本軍政界的高層真的去中國一趟,看清楚真正的1939年的中國已經是什麽樣子,他們一定會像那種癡呆的精神病人一樣覺得自己才是世界上最蠢的白癡。


    日本還在努力研究世界上最快的蒸汽列車,並且將其定名為亞細亞號,而在同期,雖然是在中日戰爭爆發的情況下,原先的工業計劃還是沒有任何改變的繼續推進,京廣鐵路大幹線要改造成電氣化鐵路的計劃還是照舊進行。


    在世界上僅有的六家能生產大型飛機的公司中,中國占據3席,以及中國機床產業的總規模和水平在過去十年中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成績……就這樣都被日本無情而麻木的忽視了。


    從明治維新的積極進取到昭和時期的封鎖僵化,日本真是變化的太快了,以至於連中國人都覺得日本怎麽可以蠢到這種程度。


    當然,如果日本非要將耳朵閉起來,將眼睛捂起來,堅信天皇榮光照耀之下的大和民族才是亞洲最高貴的人種,而支那人種是最低賤的之一,那真是什麽都可以看不見,什麽都可以聽不見。


    總之,總結中日第三次戰爭之所以會爆發的原因,日本媒體的僵化和頑固右翼化的辱華報道應該是占據首功,但這也要怪罪於日本整體的法西斯化。


    從上至下,從天皇到日本的普通國民,所有的日本人都相信這場戰爭之所以會爆發的所有罪責都在於中國,都在於他們所說的那個“傲慢到根本不知道自己隻是劣等民族”的支那帝國,正因為支那的長期仇日情節才會有中日的矛盾,正因為支那要利用北朝鮮非法政府霸占整個朝鮮半島,大日本帝國海軍才會派遣艦隊前往公海區域示威,而支那海軍的偷襲徹底使得戰爭爆發。


    這就是日本的整體觀點。


    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全國都蔓延著前所未有的反華和仇華情緒,無比熱烈和無條件的支持軍方,誓言要打敗“傲慢到根本不知道自己隻是劣等民族”的支那帝國。


    在中國,中國人也無比的憤怒和熱衷於徹底打敗日本。


    三都澳海戰一方麵讓國人憤慨,喚醒了中日甲午海戰的仇恨,一方麵又讓國人振奮,帝國中央海軍和空軍的反擊使得日本損傷慘重,偷雞不成濁把米呢!


    國人徹底的憤怒了。


    全國上下都燃燒著那種複仇的火焰,誓言要將日本化作火海,參戰動員這種事變得有點多餘,報名參軍的年輕人幾乎要將所有的招兵站都擠爆了,每個城市和鄉鎮的募兵所都排滿了長隊,而國家戰爭公債的銷售更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在半個月內賣空售盡。


    全國的所有軍工業企業都開足了馬力,停止了一切假期的瘋狂運轉,招聘新的工人,大規模的生產新式的武器裝備到部隊,世界華商總會在全球掀起了大捐款運動,為軍隊買裝備,捐飛機。


    此前不管是一戰、中蘇戰爭,還是東非戰爭,中國人民都從來沒有這麽狂熱過,大概實在是中日兩國在過去半個世紀積累的仇恨實在是太深,深到兩國人民都無法共存的地步。


    特別是在這個民族主義盛行的時代裏。


    隻是在這樣的大浪潮至下,宋皇帝依然很冷靜和清醒,似乎不為所動。


    幾天之前,他和蔣方震等人就此次戰爭的總體戰略最後做了一輪探討,最終確定了戰略,製定了全麵的作戰規劃,整體還是遵循了他的思路,用六個月左右的時間繼續加強備戰,爭取時間積累更多的優勢,從明年3月份才開始真正的大進攻。


    宋皇帝的設想很簡單,不急於在朝鮮半島決出勝負,而是通過相持階段的軍事壓迫,迫使日軍不斷將主力調至朝鮮戰場,等到日軍的大部分主力都集中在朝鮮半島之時,再發動全麵的攻勢戰役,爭取將戰爭更多的在朝鮮半島解決掉,而不是到日本本土再進行主力決戰。


    他的這種指導思想和總戰略得到了中央軍事委員會所有成員的一致認同,因為要到日本本土作戰的話,那還是比較有壓力的,盡可能將日軍主力吸引到朝鮮半島,在半島上圍殲消滅日軍的主力,這顯然是最佳的選擇。


    這天上午,宋皇帝簽署了一份命令,批準中央保密局和內閣科技工業部的聯合申請,允許在戰後將原先歸屬特級保密科技範圍的半導體技術特殊產業化。


    這就意味在中日戰爭結束之後的一年內,如果沒有新的戰爭爆發,帝國半導體產業中的大部分技術就將可以運用於商業領域,收音機、家電、計算機、通信設備都將因此而獲得極大的提升效應。


    在此之前,半導體工業隻能運用於軍工業領域,而帝國內的東北半導體、北京半導體、江南半導體三家公司的規模都已經成長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因為原材料的提純工藝非常複雜和困難,需要極大的工藝研究和實驗,以及較高的生產工藝水平,帝國在短期內並不擔心其他國家可以快速的實現半導體的工業化生產,預期在未來十年,帝國將會壟斷世界上的半導體產業。


    十年的時間很長,可能也很短。


    宋彪並沒有絕對的把握確保帝國能長期占據半導體工業的領先地位,所以在簽署批準科技工業部的申請令的同時,他也給總理顧維鈞打了電話,讓顧維鈞親自到中央宮的辦公廳就此進行匯報。


    顧維鈞也有犯錯的時候,以為皇帝主要還是要聽內閣關於中日戰爭的動員以及物資調運、統籌等匯報,準備了很長時間,這才帶著厚厚一疊的《戰時工業管控規劃案》的匯總報告抵達皇宮。


    總理大臣身為帝國首相,在中央宮是有特權的,如果不是特殊情況,總理都可以直接得到座位,在禦前匯報工作,總理的座椅也是非常特殊的更為奢華和高貴,象征總理大臣在帝國之中的崇高的僅次於皇帝的特殊地位。


    顧維鈞匆匆抵達皇宮,在辦公廳拜見皇帝之後,等到皇帝示意他在禦前坐下,他就迫不及待的坐下來,拿出這厚厚一疊的《戰時工業管控規劃案》。


    宋彪看了一眼,大致知道顧維鈞搞錯了事情的重點,但也沒有勸阻。


    宋彪索性正好讓自己休息一下,就點了一根雪茄默默無聲的抽著,也沒有多說什麽。


    顧維鈞則稍微整理了一會兒的思路,這才同宋皇帝匯報道:“皇上,內閣目前已經通過了《戰時工業管控規劃案》,正在加速推進軍工生產和軍需物資的調配,軍債銷售的壓力很輕,預計在未來兩年,內閣每年可以向軍部支付70億的軍費開支,如有必要,內閣通過調用財政盈餘款項,還可以在三年內額外支付55億軍費開支。”


    宋彪短暫的思索片刻,問顧維鈞道:“你認為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


    顧維鈞想了想,答道:“臣下以為這恐怕要取決於皇上的意思,如果隻是想要結束戰爭,今年之內就可以做到,如果皇上決議要籍此一戰將日本從列強的席位上抹除,使得日本在長遠的數十年間都難以威脅我國,那可能就要兩三年之久,甚至更久。隻是從國內經濟的角度考慮問題,就現階段而言,帝國中央財政的1/3都用於軍費的話,大約在兩年內還不會使得經濟趨於困難,但如果這一情況持續的太久,超過三年,或者四年,對於帝國經濟的影響就會擴大。”


    宋彪提醒道:“世界範圍內的情況越來越複雜,蘇德之間發生全麵戰爭的風險正在增加,如果是德國戰勝,德國極有可能在獲得足夠的資源保障後繼續反西歐,如果是蘇聯獲勝,蘇聯很可能將極左政府主義推行到整個東歐和德國,進一步威脅世界。所以,不管蘇德戰爭的結果如何,世界範圍內爆發更大規模戰爭的風險都會進一步的增加,中國在這樣的環境裏絕對不能獨善其身。內閣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盲目樂觀,提前沽售一部分在海外的資產保障中央財政的儲備率絕非壞事。”


    顧維鈞沉默無聲的思索著,並沒有急於答話。


    中日戰爭正可謂之世界列強中的最富國家與最窮國家之間的戰爭,中日兩國在財政稅收的體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日本實行的是集稅製,中央政府收取一切稅收再重新分配給各地方政府,這有利於財政的高效使用,以及地方財政的平衡,在戰爭時期,這樣的財政政策更有利於維持戰爭的需求,使得日本能在以弱對強的戰爭中,憑借較差的經濟基礎籌集足以同對方持平的軍費開支。


    中國實行的是分稅製,在全國稅收總額中,中央政府同地方省政府大體保持在6.5:3.5的比例,在工業省的中央稅占比較高,在農業省的中央稅占比則較低。


    這種稅收政策有利於地方政府實施一定程度的自治,保障基本的本省教育、福利、醫療、工農業扶持開支,即便是在戰爭環境下,地方政府的財政開支也足以維係國家整體的穩定。


    同日本政府不同的另一點在於,中國中央政府的財政總收入中,國家稅收占3/4,其餘的1/4來源於中央資產的海外投資、外國債權、國家信托投資、國家戰略儲備的增值等,這部分的收益基本就等於日本全年的國家財政總收入的2倍。


    當然,日本並不在意這樣的差距,他們打敗滿清和沙俄之時,基本也就麵臨著這樣的巨大差異,使得日本一貫不覺得國家財政開支是決定軍事勝負的關鍵。


    1938年,中國gdp規模占世界的總比例就將超過38,總量超過2510億中圓,全國稅收總額443.7億中圓,包含關稅之內的中央稅收收入占67.43,中央海外債權及國內外信托資產總額1370億中圓,當年的海外債權及信托投資增值繳納收益為91.4億中圓。


    中國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感謝一戰和1929年的世界大蕭條,正是在這兩次危機中的巨額貿易順差和風險投資,使得中央信托資產規模在二十年間翻漲了70倍,當年不足20億中圓的海外總資產在世界範圍內遠低於英美法德,一戰和中蘇戰爭之後憑藉沒收德國、沙俄在海外殖民地的資產,一躍成為世界上僅次於英美法三國的第四大海外投資國,1929年在大蕭條期間的操底,又進一步使得帝國超越美英法三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的資本輸出國和債權國。


    於此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經濟總量第一大的國家,無論是工業產值,還是農業產值規模都躍居世界榜首,總量為美國的1.5倍,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外貿順差國。


    正因為有這樣的財政和經濟基礎,帝國首相顧維鈞才有足夠的雄心和耐心應對這場戰爭,以帝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在三年內保持每年70億的軍費開支並不是太嚴重的問題,這樣的開支隻占中央財政總收入的17.5。


    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


    顧維鈞考慮著宋皇帝的提醒,猜想與其所是世界環境愈加險惡,不如說是皇帝厚積薄發,準備在這一時期同時解決掉蘇聯和日本兩個帝國最大的威脅,很可能連德國也要一起收拾掉,再加上對英法殖民地的遏製政策,以及擁有核武器這樣的絕對底氣,皇帝應該是下定了決心要打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憑藉戰爭一舉奠定帝國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他並不支持皇帝這樣的雄心,但他的嶽父唐紹儀就是前車之鑒,何況帝國確實也具備了這樣的實力。


    深思熟慮之後,顧維鈞簡單的同宋皇帝回答道:“回稟皇上,臣下預計還可在國內發行超過四百億中圓的戰爭公債,其中一半將由中央銀行和亞洲銀行購入,就中央目前的黃金和白銀儲備而言,央行完全可以做到這樣的事情。”


    宋彪微微點頭,道:“這樣最好,有準備總是好於無準備,其實這一次讓你過來並不是要問這些事,科技工業部關於半導體技術商用化的申請報告,我已經批準了,你既然來了,那就順道將這個批案帶回去吧。身為君主,既然你們已經決意要這麽做了,我自然不應該反對你們,隻是我需要你保證帝國在這一領域能夠保持長期的領先優勢,甚至是絕對的優勢。所以,批案我同意了,條件是你這位總理和你的內閣必須拿出一個至少有十年周期的長期規劃,在人才培養、產業扶持和科研領域都要維持在世界上絕對領先的優勢地位。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對國家工業和科技進步,對國防的總體重要性,我不用在這裏和你繼續強調,至於這份長期規劃要如何製定,我希望你盡快拿出一個可靠而穩妥的方案!”


    顧維鈞答道:“回稟陛下,這方麵的規劃正在製定中,目前預計將在全國六所國立高校和七所私立高校重點推進半導體及電子學科,單獨設立電子應用係,在中央理工大學和天津北洋大學將會設立專業的電子學院。在材料學科,帝國也將統一增加半導體材料教程,在專科領域,政府打算在天津、上海和震旦各創辦一所電子專科學校,培養專業人才。在產業扶持上,政府考慮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和政策,鼓勵企業繼續加大在這一領域的研發,而政府也將通過中科院和中央計算機研究院加強這一領域的國家基礎研究,現在也有一種提議是成立中央半導體研究院,加強在這一領域的推進。”


    宋彪對這樣的方案還算是基本滿意,又提議道:“西安也可以作為半導體工業發展的重點來推進,可以通過國立的方式在西安大學設立電子學院。西安是我們重點想要推進的西部大城市,但是西安和陝西都缺乏足夠的工業資源,發展半導體和航空業都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就軍工業考慮,西安作為我國最為安全的腹地,也比較適合加強軍工業領域的投入。”


    顧維鈞讚同道:“皇上聖明。”


    宋彪隻能是感歎一聲,道:“政策製定起來總是不難的,關鍵在於具體的推行,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一定要充分的加強,不管戰爭怎麽打,這方麵的科研費用都不能節省。”


    “是!”


    顧維鈞一口答應下來。


    對於其他的事情,宋彪暫時也沒有太要詢問的地方,就讓顧維鈞早點回去,多在這個方麵考慮一些新想法,新辦法,保障帝國在這個新興領域的長期優勢。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核武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子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子刀並收藏核武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