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靈並沒有在意長道的語調與之前有所不同,依然還在為那棵銀桂樹的往事而黯然神傷,就連自己心心念念的桂花糕也忘到了一邊。<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怎麽了?不好吃嗎?”長道一回到靜心殿就開始忙碌起來為夕靈做桂花糕,一點也不曾耽擱,卻不想夕靈此時一臉的沒有胃口。
“不是,很好吃。”夕靈心裏想著事情所以顯得有些魂不守舍。不過說實話,長道的手藝真是沒話說。桂花糕不僅做的好吃,而且模樣也不差。精致小巧的白色膏體上撒著少許細沙似的紅糖,從旁邊一口咬開便會有熱乎乎的豆沙在嘴裏噴散開來。整體感覺就是吃在嘴裏軟綿綿甜絲絲的,雖然不知道大師兄是如何做出來的,但確實是人間美味,甜食中的極品。況且又是大師兄花時間花精力親手做的,自然不僅甜在舌尖,還甜在夕靈的心頭。
夕靈下意識地舔了舔唇邊,希望不再像之前那樣留下殘渣。長道也朝她微微一笑,兩人的感情也慢慢加深,變得如親兄妹一般親密無間。
自此之後,長道也會時不時地為夕靈做上一些桂花糕解解饞。在蜀山清苦的條件下,唯有這大師兄做的桂花糕才能掃除酸苦,帶著一股桂花的香氣與清甜縈繞在夕靈的唇間與心上。
當然這些都是夕靈還在蜀山修煉時的一些往事了。
如今在外吃了苦,夕靈也不敢吭聲,畢竟都是自己惹下的禍事,又給一群與他們無關的朋友們添了麻煩,自己吃苦也就罷了,還拖累旁人,心中愧疚,便連自己的苦也忘卻了許多,隻知道安分守己,切不可任性胡來了。
此時夕靈正望著眼前這幾盤菜,又想起師父所言的“修道之人,三餐皆應寡淡”的教導,不免有些抗拒,壞了胃口。雖然肚中饑餓難耐,卻對眼前有魚有肉的吃食不敢動筷,既難受又糾結。
“夕靈,快吃吧。都是小媛姑娘給你準備的。”長道用平緩的語氣說道。顯然他還是在乎夕靈多於那些可有可無的管束的。<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夕靈這次累成這樣,若再沒有好的吃食補充一下身體所需的營養,不怕不長個,就連體力也會因此而跟不上。
安寧見長道並不反對,便更加有了底氣,徑直拿起了碗筷開始徑自給夕靈盛菜盛飯。
“夕靈,你要多吃一點,知道嗎?你看你最近都瘦了,你再不吃不吃的,小博可就要和你搶了,到時候你連一口都吃不著了。來,張嘴,啊......”安寧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大病初愈之別有一番欣喜之態,拿著碗筷便要給夕靈喂飯。
“嗯,我自己來就好了。”夕靈見大家都如此關心自己,心裏著實舒暢了許多,也開始吃起飯來,不再顧及那麽多了。
飯桌上,長道他們便借著大家都在的時候,討論著這幾天在氹奉村以及在氹池發生的種種莫名其妙的事情。
先是長庸站了起來,放下往常盛氣淩人的姿態,懷著一種歉意地向大家訴說著一些事情的緣由起因。
“氹池的事我應該負全責。起初,我以為氹奉村幾家村民離奇死在氹池必定事有蹊蹺,便不顧一切地去追查。後來在氹池遇到了那個女子,也就是小媛姑娘口中的氹池仙子泫瀟。之後我與她過招,想要套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因為我覺得事情沒有表麵上我們看得那麽簡單,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在氹池溺死或是被人害死。結果我一時疏忽大意,被她弄暈了,隻能被趕來的村民送回了氹奉村。在此之後,我在夜裏遇到小媛姑娘,並且因為她確認了我的一些猜想,然後第二天我又去了氹池。顯而易見泫瀟煩透了我,又不肯說出實情,我便想著假裝被她擒住,通過與她交流讓她對我放下戒心,接下來我好繼續勸導她不要再去做那些有違天道輪回的事情......”
“不對!都怪我!是我突然冒出來,讓長庸師兄沒辦法按照他原來的計劃行事了!是我的錯!”安寧突然也跟著站了起來,在眾人麵前不顧淑女形象地大聲辯解道。
夕靈知道安寧是喜歡長庸的,但是現在突然貿貿然地打斷長庸的訴說,然後公然在大家麵前袒護長庸,這樣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剛想插上一句緩解一下氛圍,一旁站著的長庸卻搶先說了起來。
“不關安寧的事,是我一意孤行。計劃本身就是有卻缺陷的。”長庸一向說話做事行君子之道,坦然麵對是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雖然事情的發展與安寧有一定的關係,但其實就算沒有安寧的闖入,恐怕泫瀟也不是那麽好勸服的,事情還不是要朝著長庸所想的相反方向發展。
長道一直在默默聽著,不曾發言,現在安寧站出來想要將責任推向自己,長道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穩定一下大家的情緒。
“安寧你先坐下,現在不是要追究誰對誰錯,而是要把整件事情弄清楚弄明白,你讓長庸接著說下去。”長道一邊安撫安寧,一邊讓長庸繼續說他所知道的事情的大概情況。
此時遠卿也插了一句,繼續順著長道的話安撫安寧道:“大師兄說得對,我們現在是要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不是開什麽批判大會。安寧你坐下來,先讓長庸把他要說的話說完,要是有什麽遺漏的,你可以後來補充嘛。對不對,先坐下。”
安寧看了看身旁站著的長庸,不情願地坐了下去,一臉擔憂地望著他,絲毫不肯將自己的視線從長庸身上移走。
長庸朝長道、遠卿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其實之後的事情你們也大致知道了。就是我被泫瀟抓走,安寧回到氹奉村。”長庸將他與安寧被抓的這一段直接跳過了,不知道是不想讓長道他們知道,還是他覺得那根本就不值一提。
安寧聽得長庸隻用一句話帶過,便有些許的惆悵,但迫於大家都在,也不好發作,不再看著長庸,而是選擇低頭不語,默默無言。
這一幕被細心的夕靈看在了眼裏,見安寧如此情狀,便應和長庸道:“是,我們知道的。長庸師兄你被泫瀟抓去了,安寧回到氹奉村之後也大病不起,因為沒辦法救你,她心裏又自責又難過,不吃不睡的,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
夕靈一邊說還一邊朝安寧的方向望去,正巧碰上了安寧炙熱的眼神。夕靈已經完完全全把安寧藏在心裏不敢說的話用旁觀者的嘴說了出來,讓聽的人感到更加動情真摯,對此安寧也十分感激。
遠卿自然也是向著夕靈的,讚同道:“夕靈說得不錯。當時我們來到氹奉村的時候,安寧確實是虛弱得很,而且嘴裏一直念叨著長庸,哭著求著我們去就長庸。”
遠卿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夕靈剛緩一下來的局勢,又被遠卿的幾句話給撩起來了。
但作為當事人的長庸卻沒有作聲,等夕靈他們說得差不多的時候,便進一步開始闡述自己關於泫瀟的看法。
“首先,泫瀟不是妖魔。正如小媛姑娘和村民們說得那樣,她是一個仙子。我曾經用激將法逼她親口說了出來。至於具體的屬性,我們還猶未可知。第二,死在氹池的那些人並不是泫瀟殺害的,而是她運用了什麽改變命數的方法讓那些意外死去的村民可以回去見他們至親至愛之人,和他們在一起共享幾天的快樂。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她不是壞人。第三,也就是大師兄提出的疑問,氹池那裏為什麽又些許難以察覺的魔性。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
長道接著長庸的話,解釋道:“魔性是我和遠卿去氹池的時候發現的。應該是泫瀟身上的,不僅如此,泫瀟的幻術也很厲害。由氹池的水而幻化出的水龍以及我和遠卿所產生的幻覺,所處的幻境都由泫瀟所致。”
遠卿也回憶道:“而且當時我們在氹池爭鬥的時候,那姑娘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本來好端端地跳著舞,之後便大發雷霆,變得尤其的凶殘。好像還對你們蜀山特別的痛恨,出招又快又狠,長得那麽清秀靈氣,怎麽這麽暴虐殘忍呢?”
“這便是魔性在作用著。不過泫瀟的魔性確實不多,但又確實是存在的。”長道補充道。
夕靈聽罷,臉色有些暗沉,還有一些怒氣寫在臉上,咬牙說道:“這件事恐怕還要問他!”
大家見夕靈忽然間變了臉,都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雲裏霧裏地搞不明白,也不知道夕靈口中的“他”指的到底是誰。
“怎麽了?不好吃嗎?”長道一回到靜心殿就開始忙碌起來為夕靈做桂花糕,一點也不曾耽擱,卻不想夕靈此時一臉的沒有胃口。
“不是,很好吃。”夕靈心裏想著事情所以顯得有些魂不守舍。不過說實話,長道的手藝真是沒話說。桂花糕不僅做的好吃,而且模樣也不差。精致小巧的白色膏體上撒著少許細沙似的紅糖,從旁邊一口咬開便會有熱乎乎的豆沙在嘴裏噴散開來。整體感覺就是吃在嘴裏軟綿綿甜絲絲的,雖然不知道大師兄是如何做出來的,但確實是人間美味,甜食中的極品。況且又是大師兄花時間花精力親手做的,自然不僅甜在舌尖,還甜在夕靈的心頭。
夕靈下意識地舔了舔唇邊,希望不再像之前那樣留下殘渣。長道也朝她微微一笑,兩人的感情也慢慢加深,變得如親兄妹一般親密無間。
自此之後,長道也會時不時地為夕靈做上一些桂花糕解解饞。在蜀山清苦的條件下,唯有這大師兄做的桂花糕才能掃除酸苦,帶著一股桂花的香氣與清甜縈繞在夕靈的唇間與心上。
當然這些都是夕靈還在蜀山修煉時的一些往事了。
如今在外吃了苦,夕靈也不敢吭聲,畢竟都是自己惹下的禍事,又給一群與他們無關的朋友們添了麻煩,自己吃苦也就罷了,還拖累旁人,心中愧疚,便連自己的苦也忘卻了許多,隻知道安分守己,切不可任性胡來了。
此時夕靈正望著眼前這幾盤菜,又想起師父所言的“修道之人,三餐皆應寡淡”的教導,不免有些抗拒,壞了胃口。雖然肚中饑餓難耐,卻對眼前有魚有肉的吃食不敢動筷,既難受又糾結。
“夕靈,快吃吧。都是小媛姑娘給你準備的。”長道用平緩的語氣說道。顯然他還是在乎夕靈多於那些可有可無的管束的。<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夕靈這次累成這樣,若再沒有好的吃食補充一下身體所需的營養,不怕不長個,就連體力也會因此而跟不上。
安寧見長道並不反對,便更加有了底氣,徑直拿起了碗筷開始徑自給夕靈盛菜盛飯。
“夕靈,你要多吃一點,知道嗎?你看你最近都瘦了,你再不吃不吃的,小博可就要和你搶了,到時候你連一口都吃不著了。來,張嘴,啊......”安寧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大病初愈之別有一番欣喜之態,拿著碗筷便要給夕靈喂飯。
“嗯,我自己來就好了。”夕靈見大家都如此關心自己,心裏著實舒暢了許多,也開始吃起飯來,不再顧及那麽多了。
飯桌上,長道他們便借著大家都在的時候,討論著這幾天在氹奉村以及在氹池發生的種種莫名其妙的事情。
先是長庸站了起來,放下往常盛氣淩人的姿態,懷著一種歉意地向大家訴說著一些事情的緣由起因。
“氹池的事我應該負全責。起初,我以為氹奉村幾家村民離奇死在氹池必定事有蹊蹺,便不顧一切地去追查。後來在氹池遇到了那個女子,也就是小媛姑娘口中的氹池仙子泫瀟。之後我與她過招,想要套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因為我覺得事情沒有表麵上我們看得那麽簡單,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在氹池溺死或是被人害死。結果我一時疏忽大意,被她弄暈了,隻能被趕來的村民送回了氹奉村。在此之後,我在夜裏遇到小媛姑娘,並且因為她確認了我的一些猜想,然後第二天我又去了氹池。顯而易見泫瀟煩透了我,又不肯說出實情,我便想著假裝被她擒住,通過與她交流讓她對我放下戒心,接下來我好繼續勸導她不要再去做那些有違天道輪回的事情......”
“不對!都怪我!是我突然冒出來,讓長庸師兄沒辦法按照他原來的計劃行事了!是我的錯!”安寧突然也跟著站了起來,在眾人麵前不顧淑女形象地大聲辯解道。
夕靈知道安寧是喜歡長庸的,但是現在突然貿貿然地打斷長庸的訴說,然後公然在大家麵前袒護長庸,這樣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剛想插上一句緩解一下氛圍,一旁站著的長庸卻搶先說了起來。
“不關安寧的事,是我一意孤行。計劃本身就是有卻缺陷的。”長庸一向說話做事行君子之道,坦然麵對是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雖然事情的發展與安寧有一定的關係,但其實就算沒有安寧的闖入,恐怕泫瀟也不是那麽好勸服的,事情還不是要朝著長庸所想的相反方向發展。
長道一直在默默聽著,不曾發言,現在安寧站出來想要將責任推向自己,長道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穩定一下大家的情緒。
“安寧你先坐下,現在不是要追究誰對誰錯,而是要把整件事情弄清楚弄明白,你讓長庸接著說下去。”長道一邊安撫安寧,一邊讓長庸繼續說他所知道的事情的大概情況。
此時遠卿也插了一句,繼續順著長道的話安撫安寧道:“大師兄說得對,我們現在是要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不是開什麽批判大會。安寧你坐下來,先讓長庸把他要說的話說完,要是有什麽遺漏的,你可以後來補充嘛。對不對,先坐下。”
安寧看了看身旁站著的長庸,不情願地坐了下去,一臉擔憂地望著他,絲毫不肯將自己的視線從長庸身上移走。
長庸朝長道、遠卿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其實之後的事情你們也大致知道了。就是我被泫瀟抓走,安寧回到氹奉村。”長庸將他與安寧被抓的這一段直接跳過了,不知道是不想讓長道他們知道,還是他覺得那根本就不值一提。
安寧聽得長庸隻用一句話帶過,便有些許的惆悵,但迫於大家都在,也不好發作,不再看著長庸,而是選擇低頭不語,默默無言。
這一幕被細心的夕靈看在了眼裏,見安寧如此情狀,便應和長庸道:“是,我們知道的。長庸師兄你被泫瀟抓去了,安寧回到氹奉村之後也大病不起,因為沒辦法救你,她心裏又自責又難過,不吃不睡的,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
夕靈一邊說還一邊朝安寧的方向望去,正巧碰上了安寧炙熱的眼神。夕靈已經完完全全把安寧藏在心裏不敢說的話用旁觀者的嘴說了出來,讓聽的人感到更加動情真摯,對此安寧也十分感激。
遠卿自然也是向著夕靈的,讚同道:“夕靈說得不錯。當時我們來到氹奉村的時候,安寧確實是虛弱得很,而且嘴裏一直念叨著長庸,哭著求著我們去就長庸。”
遠卿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夕靈剛緩一下來的局勢,又被遠卿的幾句話給撩起來了。
但作為當事人的長庸卻沒有作聲,等夕靈他們說得差不多的時候,便進一步開始闡述自己關於泫瀟的看法。
“首先,泫瀟不是妖魔。正如小媛姑娘和村民們說得那樣,她是一個仙子。我曾經用激將法逼她親口說了出來。至於具體的屬性,我們還猶未可知。第二,死在氹池的那些人並不是泫瀟殺害的,而是她運用了什麽改變命數的方法讓那些意外死去的村民可以回去見他們至親至愛之人,和他們在一起共享幾天的快樂。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她不是壞人。第三,也就是大師兄提出的疑問,氹池那裏為什麽又些許難以察覺的魔性。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
長道接著長庸的話,解釋道:“魔性是我和遠卿去氹池的時候發現的。應該是泫瀟身上的,不僅如此,泫瀟的幻術也很厲害。由氹池的水而幻化出的水龍以及我和遠卿所產生的幻覺,所處的幻境都由泫瀟所致。”
遠卿也回憶道:“而且當時我們在氹池爭鬥的時候,那姑娘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本來好端端地跳著舞,之後便大發雷霆,變得尤其的凶殘。好像還對你們蜀山特別的痛恨,出招又快又狠,長得那麽清秀靈氣,怎麽這麽暴虐殘忍呢?”
“這便是魔性在作用著。不過泫瀟的魔性確實不多,但又確實是存在的。”長道補充道。
夕靈聽罷,臉色有些暗沉,還有一些怒氣寫在臉上,咬牙說道:“這件事恐怕還要問他!”
大家見夕靈忽然間變了臉,都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雲裏霧裏地搞不明白,也不知道夕靈口中的“他”指的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