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世道好像變了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 作者:彼岸之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皮蒙特的博物學家們在查幹盆地幹的也不錯,在這些人的指導和監管下,現在每天可以得到十五噸左右的鐵礦砂,預計用不了多久,每天運到海邊的礦砂會達到二十噸,甚至更多。
根據博物學家的報告,現在查幹部落的年青人高興地發現,自己居然不用出去打獵或者采集就能獲得穩定的食物了,這些人雖然比以前累了一點忙了一點,但是能吃到真正的稻米,喝到美味的烈酒,最令人高興的是,這些還幾乎是天天都有!
這與過去完全靠運氣與神賜的獵物吃飯完全不一樣了,到如今,那種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部落裏的年青人是再也不想過了。
不過,部落裏的老人們和祭祀們仍然是抱怨不斷,他們說這些年青人都太不懂事了,這樣做會讓山神降下神罰的!
還說那些外人帶來的烈酒不是好東西,因為這種飲料讓人發狂,如今不少部落裏一到晚上就烏煙瘴氣,酗酒成風,主要是這些酒造成的。
有些祭祀們還愈發地自責,說這一定是我們平時祭祀的時候心不虔誠,導致神明降下這些災難來擾亂部落的平靜,擾亂了部落的人心,顯然這是大災難的前兆,因此祭祀們愈發虔誠地開展祭祀活動,他們逼迫這些年輕人也參加,有些祭祀甚至用自己的鮮血直接祭祀部落的神明。
顯然,如今已經沒有幾個年輕人去認真對待這些祭祀和老人們的絮叨了,部落裏不斷有人去參加挖礦,最後就連大多數女人也放棄了采集野香蕉和菠蘿的工作,紛紛加入了挖石頭的人群......
於是老人們開始感慨,這個世道好像變了,至於是福是禍,誰也說不清楚......
現在,回到熱火朝天的新安保稅區建設工地,隨著妮可號可能出發的時間越來越近,侯相麟魏鴻和他的手下也越來越忙了,經過一個多月的建設,新安江口的深水碼頭終於建成,很快,隔三差五就有從帝力港來的大小船舶來到這裏卸下鐵礦砂和煤塊。
讓侯魏二人高興的是,新安城周邊的另外一些土著們開始來這裏尋找工作了,至於原因,現在還搞不大清楚,根據洛卡老爹帶來的不確切的消息說,可能是叢林裏發生了某些異乎尋常的動蕩。
洛卡老爹親口告訴魏鴻說,最近不知道為什麽,過去原本還算平靜的叢林裏,如今愈發的不太平起來,各種逃難的、遷徙的部落眾打亂了叢林裏原有的區域劃分。
因此部落間的衝突不斷,於是原先曾經在新安城裏吃過澳洲人的美味飯菜的人們,終於想起了那個還算和平且能吃飽飯的地方……
對於新安城而言,這些土著人的到來,可以說是久旱遇到及時雨,隨著礦砂運輸船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碼頭上,新安碼頭堆棧區鐵礦砂和煤也越堆越多,這裏不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卸礦砂,在不遠處的幾個建築工地上,更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於是當土著們發現,幾乎任何人都能在這片用木牆圍起來的區域裏找到能獲得饅頭和白米粥的工作,其中居然還包括婦女和孩子,漸漸的,人們越來越多地來到這裏,到後來,附近部落的土著們幾乎就是蜂擁而至了。
在這些日子裏,新安城木牆的幾個大門外,早上八點前都會聚集一群帶著隨身工具的土人,從攜帶的工具種類就能看出做活的類型,有的帶著麻布口袋,這是去道路施工工地背沙子用的,有的背著背簍,這是給正在興建的各種建築背轉頭瓦塊和碎石的,還有手裏握著木棍,肩膀上掛著繩索的,顯然這些人將去碼頭做搬運工。
人群裏相當大部分是扶老攜幼的一家人,畢竟哪怕是老人,隻要腿腳利索,也能找到一份吃飯的活。
早上八點,每當那個用鐵條和紅木拚裝起來的簡易木門打開後,這些早已等在門外土人們就會蜂擁而入。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進入新安城的人們並不是有組織的群體,人們完全是自發的匯聚過來,也沒有什麽專人去分派這些勞動力,他們和她們能自由地在圍牆內找工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隻是在不同的建築工地有各種圍欄,這些人想要進去幹的話,要先經過警備隊士兵們的“審查”,這些士兵們的任務是看你適不適合這裏的工作,當然主要是看體力。
一旦獲得了進入許可,一個工頭會過來給他或者她交待工作,施工工地的活種類繁多,各類人都有,現場也很忙亂,但隱隱的還是很有秩序,人們各司其職,個幹各的,有分工也有配合,這是侯相麟堅持不懈幾個月下來努力培訓屬下的結果。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勞動力,侯相麟根據身體條件的不同,劃分出許多工種,不同工種間的報酬差別很大,土人們或者去碼頭廣場背礦石和木料,或者是去修路的工地打石頭,也可以去河灘挖沙子,撿鵝卵石,當然也有通過審視後,可以去總督府建築工地打零工的,那裏的活路比較複雜,如果幹不好就沒有第二回了,不過,那裏的待遇最好,夥食也是最豐盛的。
其實能掙得最多吃食的工作是去碼頭背礦石和木料,但那是個重體力活,體力一般的人通常堅持不到兩三天,那裏的搬運工每背趟貨物都會得到一支長短不一的木簽,長簽表示這趟背的多,短簽表示這趟背的少,憑此簽能在傍晚收工時獲得一定數量大米或者根據自己的喜好換取其他東西,比如紅糖、朗姆酒、布匹、鐵製的鋤頭、鐮刀、火鐮和鐵鍋等等。
當然了,如果你想要銀子也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要銀子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
顯然,想換取這些東西和銀子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個壯漢需要在碼頭上背一整天的礦石,能獲得大約一錢多銀子的報酬,如果你能堅持一個月,就會有三兩多白銀的收入,要知道,在整個南洋地區,一個小康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是四兩白銀,因此一個碼頭搬運工的收入在當地普通人眼裏絕對是高收入了。
對於不願意或者沒有體力當碼頭苦力的人來說,也可以去不遠處的工地找到一麵旗幡,那裏有兩個總督大人的手下給他或者她指派今天的工作,比如攪拌灰漿,抬石頭、給砌牆的個人打下手,或者由一位總督大人的手下帶著四處收集大石塊,然後裝上牛車運到工地。
老人、半大的孩子和婦女也能找到敲石頭、運雜物、運水等諸如此類的“輕鬆活”。
當然了,除了能吃飽飯以外,這類工作在傍晚獲得的報酬就要少得多了。
但是不管怎樣,附近土人們很高興有這樣的工作機會,人們經常是一家幾口進城,分別去不同的工地幹活,到了晚上再集合回家,男人在碼頭背礦石,女人帶著孩子在工地幹雜活,不但全家一天的吃飯問題解決了,晚上還能帶著吃食回家給老人們……
根據博物學家的報告,現在查幹部落的年青人高興地發現,自己居然不用出去打獵或者采集就能獲得穩定的食物了,這些人雖然比以前累了一點忙了一點,但是能吃到真正的稻米,喝到美味的烈酒,最令人高興的是,這些還幾乎是天天都有!
這與過去完全靠運氣與神賜的獵物吃飯完全不一樣了,到如今,那種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部落裏的年青人是再也不想過了。
不過,部落裏的老人們和祭祀們仍然是抱怨不斷,他們說這些年青人都太不懂事了,這樣做會讓山神降下神罰的!
還說那些外人帶來的烈酒不是好東西,因為這種飲料讓人發狂,如今不少部落裏一到晚上就烏煙瘴氣,酗酒成風,主要是這些酒造成的。
有些祭祀們還愈發地自責,說這一定是我們平時祭祀的時候心不虔誠,導致神明降下這些災難來擾亂部落的平靜,擾亂了部落的人心,顯然這是大災難的前兆,因此祭祀們愈發虔誠地開展祭祀活動,他們逼迫這些年輕人也參加,有些祭祀甚至用自己的鮮血直接祭祀部落的神明。
顯然,如今已經沒有幾個年輕人去認真對待這些祭祀和老人們的絮叨了,部落裏不斷有人去參加挖礦,最後就連大多數女人也放棄了采集野香蕉和菠蘿的工作,紛紛加入了挖石頭的人群......
於是老人們開始感慨,這個世道好像變了,至於是福是禍,誰也說不清楚......
現在,回到熱火朝天的新安保稅區建設工地,隨著妮可號可能出發的時間越來越近,侯相麟魏鴻和他的手下也越來越忙了,經過一個多月的建設,新安江口的深水碼頭終於建成,很快,隔三差五就有從帝力港來的大小船舶來到這裏卸下鐵礦砂和煤塊。
讓侯魏二人高興的是,新安城周邊的另外一些土著們開始來這裏尋找工作了,至於原因,現在還搞不大清楚,根據洛卡老爹帶來的不確切的消息說,可能是叢林裏發生了某些異乎尋常的動蕩。
洛卡老爹親口告訴魏鴻說,最近不知道為什麽,過去原本還算平靜的叢林裏,如今愈發的不太平起來,各種逃難的、遷徙的部落眾打亂了叢林裏原有的區域劃分。
因此部落間的衝突不斷,於是原先曾經在新安城裏吃過澳洲人的美味飯菜的人們,終於想起了那個還算和平且能吃飽飯的地方……
對於新安城而言,這些土著人的到來,可以說是久旱遇到及時雨,隨著礦砂運輸船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碼頭上,新安碼頭堆棧區鐵礦砂和煤也越堆越多,這裏不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卸礦砂,在不遠處的幾個建築工地上,更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於是當土著們發現,幾乎任何人都能在這片用木牆圍起來的區域裏找到能獲得饅頭和白米粥的工作,其中居然還包括婦女和孩子,漸漸的,人們越來越多地來到這裏,到後來,附近部落的土著們幾乎就是蜂擁而至了。
在這些日子裏,新安城木牆的幾個大門外,早上八點前都會聚集一群帶著隨身工具的土人,從攜帶的工具種類就能看出做活的類型,有的帶著麻布口袋,這是去道路施工工地背沙子用的,有的背著背簍,這是給正在興建的各種建築背轉頭瓦塊和碎石的,還有手裏握著木棍,肩膀上掛著繩索的,顯然這些人將去碼頭做搬運工。
人群裏相當大部分是扶老攜幼的一家人,畢竟哪怕是老人,隻要腿腳利索,也能找到一份吃飯的活。
早上八點,每當那個用鐵條和紅木拚裝起來的簡易木門打開後,這些早已等在門外土人們就會蜂擁而入。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進入新安城的人們並不是有組織的群體,人們完全是自發的匯聚過來,也沒有什麽專人去分派這些勞動力,他們和她們能自由地在圍牆內找工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隻是在不同的建築工地有各種圍欄,這些人想要進去幹的話,要先經過警備隊士兵們的“審查”,這些士兵們的任務是看你適不適合這裏的工作,當然主要是看體力。
一旦獲得了進入許可,一個工頭會過來給他或者她交待工作,施工工地的活種類繁多,各類人都有,現場也很忙亂,但隱隱的還是很有秩序,人們各司其職,個幹各的,有分工也有配合,這是侯相麟堅持不懈幾個月下來努力培訓屬下的結果。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勞動力,侯相麟根據身體條件的不同,劃分出許多工種,不同工種間的報酬差別很大,土人們或者去碼頭廣場背礦石和木料,或者是去修路的工地打石頭,也可以去河灘挖沙子,撿鵝卵石,當然也有通過審視後,可以去總督府建築工地打零工的,那裏的活路比較複雜,如果幹不好就沒有第二回了,不過,那裏的待遇最好,夥食也是最豐盛的。
其實能掙得最多吃食的工作是去碼頭背礦石和木料,但那是個重體力活,體力一般的人通常堅持不到兩三天,那裏的搬運工每背趟貨物都會得到一支長短不一的木簽,長簽表示這趟背的多,短簽表示這趟背的少,憑此簽能在傍晚收工時獲得一定數量大米或者根據自己的喜好換取其他東西,比如紅糖、朗姆酒、布匹、鐵製的鋤頭、鐮刀、火鐮和鐵鍋等等。
當然了,如果你想要銀子也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要銀子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
顯然,想換取這些東西和銀子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個壯漢需要在碼頭上背一整天的礦石,能獲得大約一錢多銀子的報酬,如果你能堅持一個月,就會有三兩多白銀的收入,要知道,在整個南洋地區,一個小康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是四兩白銀,因此一個碼頭搬運工的收入在當地普通人眼裏絕對是高收入了。
對於不願意或者沒有體力當碼頭苦力的人來說,也可以去不遠處的工地找到一麵旗幡,那裏有兩個總督大人的手下給他或者她指派今天的工作,比如攪拌灰漿,抬石頭、給砌牆的個人打下手,或者由一位總督大人的手下帶著四處收集大石塊,然後裝上牛車運到工地。
老人、半大的孩子和婦女也能找到敲石頭、運雜物、運水等諸如此類的“輕鬆活”。
當然了,除了能吃飽飯以外,這類工作在傍晚獲得的報酬就要少得多了。
但是不管怎樣,附近土人們很高興有這樣的工作機會,人們經常是一家幾口進城,分別去不同的工地幹活,到了晚上再集合回家,男人在碼頭背礦石,女人帶著孩子在工地幹雜活,不但全家一天的吃飯問題解決了,晚上還能帶著吃食回家給老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