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這位吳大帥,最終還是在眾將的支持下決定突襲景棟城了,當然了,另外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是,因為愛新阿之死,對於大帥而言是一件躲不過的大事,現在要麽去阿瓦城找永曆複仇,要麽去景棟城那裏李定國找回場子,否則的話,根本是無法對遠在京師的朝廷交待。


    當然了,出兵歸出兵,關於澳洲人和澳洲魔法船和犀利火器的事情,肯定不會給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們通報的,將領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保密,同時也有一些希冀:


    那些看起來已經在阿瓦城下被嚇破了膽的殘兵敗將們是真的在謊報敵情,因為,這些人描述的事物的確是讓人匪夷所思、無法理解,很容易給歸入奇談怪論之列,為正常人所不屑,因此,希望,敵人其實並不像他們說的那樣可怕。


    為了做戲做全套,除了吳三桂自己出兵奇襲景棟城外,那夥殘兵敗將的一部分還會被派去執行一個佯攻計劃,他們加入了一支由普洱出關,從車裏渡九龍江進入緬甸的小部隊,他們的任務是駕駛三百多艘大小船舶,從伊洛瓦底江水路南下,給敵人造成那才是大帥主力的假象,這樣布置下來,對景棟的突襲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然而很不湊巧的是,大軍剛剛接近距離景棟城很遠的山口,就遭遇了好幾隻李定國的收糧隊伍,吳三桂的軍事行動就這樣輕易地暴露了。


    說起緣由內情也算是天意弄人,當初黎維祚抵達景棟後,李定國就立刻被說服去,準備搬家阿瓦城了,於是,哪怕現在是一個青黃不接的時節,李定國仍然向孟艮盆地及其周邊派出了征糧征稅的小分隊,目的是在走之前狠撈一把,然後跟隨永曆天子遠走高飛去南洋。


    於是士兵們的積極性忽然變得高漲起來,反正不再回來了,不征白不征,征了也白征,什麽兔子不吃窩邊草之類的說辭瞬間就成為笑話,於是士兵們以各種殺雞取卵的方式對待周邊的百姓,搞得整個孟艮平原雞飛狗跳,村村冒煙。


    當然了,意外的好處是:幾乎有一大半的征糧餉的小分隊給李定國帶回了吳三桂大軍出現在孟艮平原附近的消息。


    顯然,對於消息的走漏這件事,也很出乎吳大帥和眾將意料,因為這個時節基本上是青黃不接的,根本不是外出收刮的時候啊!


    不過,事實就是事實,由於消息被迅速傳回景棟城,突襲景棟城的計劃很令人沮喪地壽終正寢了,於是突襲戰被迫變成了圍困戰。


    然後,在眾人的一場帳前爭論後,大帥決定保存自家關寧鐵騎的實力,再另外從雲南邊境抽調數千正藍旗步卒、騎兵和剛剛從阿瓦城退到緬東的緬軍加入強攻景棟城的行動。


    於是,為了等待這些隊伍和裝備了攻城塔攻城錐的緬軍的到來,兩萬關寧鐵騎眼睜睜地在景棟城外駐守了整整十五天,當然了,他們受到當地緬人的歡迎,畢竟吳三桂大軍代表著北方那個“天朝上國”,軍紀要比李定國的征糧隊好多了……


    好了,交待完背景,場景再拉回到現在。


    當景棟城東的攻擊行動被火牆阻攔、數座攻城塔被燒的時候,吳三桂終於意識到,敵人的援軍到了,而且出乎意料的是,敵人的援軍沒有出現在景棟城的西麵山口----那裏本來應該是敵人援軍最應該出現的方向,他當然不知道,那是因為對麵的敵人有精確的地形圖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樣,這一點讓他的布置有點落空。


    於是原本將正藍旗騎兵打頭陣抗擊援軍的部署,變成了自己的嫡係騎兵成為正麵的第一道防線,無奈之際,吳三桂又望著景棟城東潰退的步卒,不禁心中大怒,他立刻派出自己的親兵飛馳而去,告訴那些步卒將領,如果他們不立刻從東向東北方向反攻援軍的話:


    “勿要心存僥幸……若怠戰觀望,必軍法從事以儆效尤!”


    同時命令左翼正藍旗騎兵向北出擊,支援北大營,自己則率領關寧精銳----五千玄甲騎兵移營向東,扼守住景棟城東部的大道,因為那裏是通向自己老窩雲南的要道,既是大軍的糧道,也是自己的退路,還能支援北大營,是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了,如果吳三桂事先知道此時的北大營已經在對麵敵人的火炮射程之內,並且很快會因為炮擊而產生戰場形勢巨變的話,他肯定不會搞出這種布置的。


    很顯然,他對那些從阿瓦城下潰退回來的殘兵敗將們所描述的事情,打內心是不願意相信的,他根本不信有射速這麽快的火炮和那麽犀利的火銃,盡管這個時代已經有了開@花@彈,不過他不是沒見識過,其爆炸威力完全不如一枚實心的鐵球擊中敵人的隊伍大,而且開@花@彈的啞火率也很高,幾乎不到百分之六十。


    何況根據探哨回報,北大營對麵的敵人隻有區區五千餘步卒?!而且還是五千幾乎沒有穿什麽鎧甲的步卒!?


    要知道至少需要一萬以上的重甲精銳步卒才能勉強抵擋滿洲五千重甲騎兵的攻擊----這是大明與大清曆次作戰證明了的。而自己麾下的騎兵有兩萬,這意味著對方需要至少四萬以上的重甲步卒,才能抵抗自己的攻擊。


    然而吳三桂並不認為,此時的永曆屬下還有四萬重甲步卒這樣的實力----那麽最有可能的就是情況就是,這些敗兵們在誇大其詞。


    因此,至少從現在的部署來看,那些從阿瓦城下敗逃回來的將士所帶給他的情報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否則的話,吳三桂此時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全軍東撤至山口據險防禦,或者,幹脆退回雲南,這樣或可減少損失。


    就在吳三桂心事重重地移營向東,同時五千正藍旗騎兵準備從南麵繞過景棟城,再向西支援北大營的時候,第一旅和第三旅的三十五門七零野戰炮開始集中轟擊北大營外的關寧騎兵陣列。


    尚未完全整頓好隊形的一萬騎兵被密集的、突如其來的高爆榴彈炸得人仰馬翻,僅僅在最初的短短的兩分鍾的時間裏,就有至少二百枚七十毫米高爆榴彈在這些騎兵的集結地上空爆炸。


    高速運動的彈片無情地穿透了騎兵頭上的鐵盔和他們身上厚實的肩甲和背甲。


    不少彈片因為爆炸點過於接近地麵,不僅讓不少戰馬肚破腸流當場斃命,彈片巨大的穿透力直接貫穿了馬背上的重甲騎手,讓他們伴隨著爆炸衝擊波飛到半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彼岸之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彼岸之筏並收藏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