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位征糧官姓孫名漁,四年前楚君鉞在東南平倭寇蕩海盜之時,孫漁曾經做過一回副欽差,跟著欽差大人前去勞軍。
待得欽差大人走了之後,楚老將軍曾經與他談過,能夠跟著欽差大人前來東南海防區來勞軍的,必然是很得聖心之輩。
當時孫漁乃是兵部侍郎,孫氏一族也很有幾位勢頭很好的子弟為官,有一位甚至比孫漁官位還要高。
去年春孫漁因為貪瀆被貶,楚君鉞倒不曾留意過孫漁被貶往何處。唯諸王攜子進京之後,也有到將軍府求拜的,也有結交別的朝臣打探消息的。楚家得到的消息是,孫家似乎與齊王關係交好。
派出去的護衛們再三打探,最後從齊王長隨口裏聽到個消息:原來在三年前孫家就跟齊王搭上了線。
齊王嫡子蕭偉生的很是英武,又文武雙全,哪怕進了東林書院也是非常出色的兒郎,便是今上見過數次之後,也不住口誇獎,這無疑是讓孫家與齊王更為團結緊密的籌碼。
誰都知道未來的儲君今上欲從諸王之子之中遴選一位,諸王世子不但在東林書院攀比,便是在今上麵前奏答也多有攀比之心,誰若能得了今上一個讚許的眼神,必定興奮已極,仿佛離儲位更近了一步。
四合村眾繳糧之時,孫漁便過來與楚君鉞打招呼:“楚少將軍怎的在此?”
他並未接到京中傳信,完全不知道楚君鉞怎麽會莫名其妙出現在四合。
且看他打扮一副農夫模樣,楚家怎麽可能倒台?
東南水軍除了楚家父子,恐怕旁人都調度不動。
自古以來,寧防小人不防君子。
楚君鉞一時詞窮。
若是告訴孫漁,他是押解流犯而來,沒聽說過押解完了流犯順便還要幫流犯家收莊稼這種事情。
隻要腦子沒有毛病的人,恐怕都不會相信
。
若是說他是為了保護皇長孫而來……孫家如今已經與齊家結成聯盟,孫漁來到之後沒有將蕭澤就地滅口已算不易了,好不容易他都忘了這茬了,難道要楚君鉞提醒他
孫漁年近三十,當初在上京城中也算誌得意滿,在一幫六部的侍郎們麵前,以他的年紀也算得年輕有為,隻是被貶到這鳥不拉屎的地盤上來,若非今年收到本家一封密信,想起這地盤上還窩著先太子一脈,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要借著征糧的名義來瞧上一瞧的。
本家信中將京中局勢挑明,隻道如今諸王皆使出了吃奶的勁兒,隻盼能打動聖心立自家世子為儲君,這節骨眼上,讓他找機會探查一番先太子一脈的動靜。哪知道一來便發現了問題。
當日征糧已畢,孫漁邀請楚君鉞回府衙宴飲,楚君鉞隻道他還要在四合住上些日子,三日之後再往府衙去討一杯酒水。
隻等孫漁走了之後,楚君鉞便去請蕭澤當日盡快離開四合。
太子妃近日身體不是很好,一時清醒一時糊塗,這一日卻難得的清醒,聽得蕭澤與楚君鉞在院子裏爭執,語聲頗為激烈,便問身邊侍候的侍姬發生了何事。
那侍姬這些日子沒少聽楚君鉞勸說皇長孫離開四合,盡快進京,但蕭澤卻不肯離開。
太子妃雖久在病中,卻也知道此事耽擱不得。她催促侍姬喚了蕭澤進去,嚴詞訓斥,隻道他不懂取舍之道。
蕭澤含淚跪在太子妃榻前,卻死活不肯進京去:“阿娘,當初我們一家被二叔從上京城中趕出來,在這邊荒之地生活多年,一家人相依為命,難道如今就為了個皇位,孩兒便要拋棄阿娘獨走?”
“你……你這是要氣死我?”
太子妃額頭青筋根根暴起,麵皮紫漲,大有一口氣喘不上來便要暈厥過去:“糊塗!你阿爹當年離開上京城……心中……心中不知道有多失望!他費盡了心力來教養你……到頭來……到頭來大好機會到了眼前你都不肯伸手去接著?難不成你以為沒了你這個被貶的皇長孫,國中就再無蕭姓兒孫了?不拘遠近,隻要是蕭氏血脈,都可擇來為儲,到時候……到時候恐怕你就是連四合這小地方都不能呆了!”
“可是……可是阿娘生這麽重的病,我豈能獨自回去?”
“生死由命,難不成你守著我……便能將我守活了不成?我知道自己的身子骨,你若是……若是心疼你阿爹半生不得誌,你阿娘受了這半輩子的苦楚,現在就收拾東西跟隨楚小將軍走
!一刻都不必再耽擱!”
先太子妃出身大家,又是先帝與先皇後悉心挑選,凡事思慮周全妥貼,政治**度也不弱,隻可惜先太子心腸太軟,沒想到輪到兒子也有這個短處。
她閉一閉眼,喘息幾口,感覺到氣息漸有幾分平靜,黯淡無光久病無神的眼睛猛然間睜開,卻亮的驚人,麵上也帶了幾分潮紅,“阿澤,你……是個好孩子!阿娘知道,可惜就是心太軟了!你一定要記得,你阿爹當年就是因為心太軟,才被父弟逼到了這一步,你……一定一定不能重蹈你阿爹的覆轍!”她枯瘦的手覆在蕭澤頭頂,輕輕的摸了兩下,看著他垂頭跪著,卻有淚滴如斷珠兒一般漸次落下,心中軟酸無以言表,唯有催促他:“快走吧,此處還有你容伯伯,他自會護我周全!”
當日下午,楚君鉞便與一眾護衛帶著蕭澤離開了四合村,隻將十二郎留下來保護容大姐兒。
臨別之時,他高坐在馬上,向她許諾:“阿妍,我一定盡快回來接你!”卻不知此一別便是經年。
容大姐兒他馬臀上拍了一記:“還不快走,囉嗦什麽?!我若想回上京城,不用你來接自己就走回去了,又不是沒手沒腳!”麵上卻有了幾分燒意。
楚君鉞雙腿一夾馬腹,馬兒竄出去數米,一行人卷起煙塵,很快不見。
當晚太子妃便咽了氣。
因考慮到天氣炎熱,便決定隻停靈一晚,哪知道半夜裏,四合村便被騎兵包圍了。
領頭的正是孫漁,他身邊兵勇高舉火把,徑自撲到了蕭澤家裏,迎頭撞見了先太子妃的靈堂,頓時一驚,便有幾分止步不前的樣子。被孫漁一腳一個踹翻在地:“廢物!蠢材!這等時候竟然還怕個死人?焉知他們不是在耍什麽花樣?!”他站在院門口朝裏麵喴:“皇長孫殿下,你還是趕快出來吧!省得孫某進去抓你,驚擾了死人,大家麵上都不好看!”
先太子妾室還有三名,內中有一名姓楊的,正是她向太子妃稟明真相,此刻站在靈堂前麵冷笑一聲:“太子妃便在此處,爾等若是不怕譴便來搜上一搜吧?
!”
孫漁笑的十分不懷好意:“皇長孫怙惡不悛,叛國謀反,本官一經發現立郎前來抓捕,爾等難道想拒捕不成?”
“放屁!姓孫的,你這是替誰跑腿賣命呢?”遠處走來一身形高大的男子,麵上怒容猶在,頗有幾分鷹視狼顧之感,目光掃過那些挽弓瞄過來的兵勇,那些人對上他沉怒的眼神,竟然不由往後退了兩步。
孫漁惱羞成怒,一把奪過其中一人手裏的箭,挽弓搭箭向著男子瞄準:“容紹,不要以為你還是當年康王府的貴婿!你如今不過是一介流犯,本官要你生便生,本官要你死便死,由得了你說了算嗎?”箭去如流星,竟然朝著容紹麵門而來。
跟在他身後的容大姐兒直覺身上冷汗驟起,呼吸都要停止了,在箭到得容紹麵門之前,她已經傻住了,嗓子像被人扼住了,一個字都吐不出來。
——這姓孫的看來是想殺人滅口。
箭到得容紹麵門,也不知見怎生動作,兩指一夾便將那隻來意洶洶的箭給夾住了,雙手用力,將那隻長箭一折為二,輕蔑的拋到了腳下:“姓孫的,你今日到底為何而來?明說了吧,省得在此繞彎子!”眼角餘光將容大姐兒擋在身後。
孫漁一箭被折,心中頗不是滋味。
他雖然當初在書院學過射藝,卻隻能站在遠處瞄準了靶子來射,又或者跟著同窗去打獵,真正對敵從來沒有過的。今日卻是初次與人對峙——假如四合村民算得上敵人的話。
“隻消你們交出皇長孫蕭澤來,今日我便放過你們!”心中卻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一定要斬草除根。
到時候隻要上報的時候說明四合起了瘟疫,所有相關人員皆葬身於瘟疫便好,說不定還能等到朝廷撥一部分錢糧藥草,將藥草轉賣給北狄商人,又是一筆進帳。
孫漁心中暗暗盤算,麵上卻堆起笑來:“容將軍神勇無敵,不過本官也隻是想請皇長孫去府衙一趟,這也不行嗎?”
假如這時候容紹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麽事情,那他就枉跟了康王爺一陣子。
這位征糧官姓孫名漁,四年前楚君鉞在東南平倭寇蕩海盜之時,孫漁曾經做過一回副欽差,跟著欽差大人前去勞軍。
待得欽差大人走了之後,楚老將軍曾經與他談過,能夠跟著欽差大人前來東南海防區來勞軍的,必然是很得聖心之輩。
當時孫漁乃是兵部侍郎,孫氏一族也很有幾位勢頭很好的子弟為官,有一位甚至比孫漁官位還要高。
去年春孫漁因為貪瀆被貶,楚君鉞倒不曾留意過孫漁被貶往何處。唯諸王攜子進京之後,也有到將軍府求拜的,也有結交別的朝臣打探消息的。楚家得到的消息是,孫家似乎與齊王關係交好。
派出去的護衛們再三打探,最後從齊王長隨口裏聽到個消息:原來在三年前孫家就跟齊王搭上了線。
齊王嫡子蕭偉生的很是英武,又文武雙全,哪怕進了東林書院也是非常出色的兒郎,便是今上見過數次之後,也不住口誇獎,這無疑是讓孫家與齊王更為團結緊密的籌碼。
誰都知道未來的儲君今上欲從諸王之子之中遴選一位,諸王世子不但在東林書院攀比,便是在今上麵前奏答也多有攀比之心,誰若能得了今上一個讚許的眼神,必定興奮已極,仿佛離儲位更近了一步。
四合村眾繳糧之時,孫漁便過來與楚君鉞打招呼:“楚少將軍怎的在此?”
他並未接到京中傳信,完全不知道楚君鉞怎麽會莫名其妙出現在四合。
且看他打扮一副農夫模樣,楚家怎麽可能倒台?
東南水軍除了楚家父子,恐怕旁人都調度不動。
自古以來,寧防小人不防君子。
楚君鉞一時詞窮。
若是告訴孫漁,他是押解流犯而來,沒聽說過押解完了流犯順便還要幫流犯家收莊稼這種事情。
隻要腦子沒有毛病的人,恐怕都不會相信
。
若是說他是為了保護皇長孫而來……孫家如今已經與齊家結成聯盟,孫漁來到之後沒有將蕭澤就地滅口已算不易了,好不容易他都忘了這茬了,難道要楚君鉞提醒他
孫漁年近三十,當初在上京城中也算誌得意滿,在一幫六部的侍郎們麵前,以他的年紀也算得年輕有為,隻是被貶到這鳥不拉屎的地盤上來,若非今年收到本家一封密信,想起這地盤上還窩著先太子一脈,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要借著征糧的名義來瞧上一瞧的。
本家信中將京中局勢挑明,隻道如今諸王皆使出了吃奶的勁兒,隻盼能打動聖心立自家世子為儲君,這節骨眼上,讓他找機會探查一番先太子一脈的動靜。哪知道一來便發現了問題。
當日征糧已畢,孫漁邀請楚君鉞回府衙宴飲,楚君鉞隻道他還要在四合住上些日子,三日之後再往府衙去討一杯酒水。
隻等孫漁走了之後,楚君鉞便去請蕭澤當日盡快離開四合。
太子妃近日身體不是很好,一時清醒一時糊塗,這一日卻難得的清醒,聽得蕭澤與楚君鉞在院子裏爭執,語聲頗為激烈,便問身邊侍候的侍姬發生了何事。
那侍姬這些日子沒少聽楚君鉞勸說皇長孫離開四合,盡快進京,但蕭澤卻不肯離開。
太子妃雖久在病中,卻也知道此事耽擱不得。她催促侍姬喚了蕭澤進去,嚴詞訓斥,隻道他不懂取舍之道。
蕭澤含淚跪在太子妃榻前,卻死活不肯進京去:“阿娘,當初我們一家被二叔從上京城中趕出來,在這邊荒之地生活多年,一家人相依為命,難道如今就為了個皇位,孩兒便要拋棄阿娘獨走?”
“你……你這是要氣死我?”
太子妃額頭青筋根根暴起,麵皮紫漲,大有一口氣喘不上來便要暈厥過去:“糊塗!你阿爹當年離開上京城……心中……心中不知道有多失望!他費盡了心力來教養你……到頭來……到頭來大好機會到了眼前你都不肯伸手去接著?難不成你以為沒了你這個被貶的皇長孫,國中就再無蕭姓兒孫了?不拘遠近,隻要是蕭氏血脈,都可擇來為儲,到時候……到時候恐怕你就是連四合這小地方都不能呆了!”
“可是……可是阿娘生這麽重的病,我豈能獨自回去?”
“生死由命,難不成你守著我……便能將我守活了不成?我知道自己的身子骨,你若是……若是心疼你阿爹半生不得誌,你阿娘受了這半輩子的苦楚,現在就收拾東西跟隨楚小將軍走
!一刻都不必再耽擱!”
先太子妃出身大家,又是先帝與先皇後悉心挑選,凡事思慮周全妥貼,政治**度也不弱,隻可惜先太子心腸太軟,沒想到輪到兒子也有這個短處。
她閉一閉眼,喘息幾口,感覺到氣息漸有幾分平靜,黯淡無光久病無神的眼睛猛然間睜開,卻亮的驚人,麵上也帶了幾分潮紅,“阿澤,你……是個好孩子!阿娘知道,可惜就是心太軟了!你一定要記得,你阿爹當年就是因為心太軟,才被父弟逼到了這一步,你……一定一定不能重蹈你阿爹的覆轍!”她枯瘦的手覆在蕭澤頭頂,輕輕的摸了兩下,看著他垂頭跪著,卻有淚滴如斷珠兒一般漸次落下,心中軟酸無以言表,唯有催促他:“快走吧,此處還有你容伯伯,他自會護我周全!”
當日下午,楚君鉞便與一眾護衛帶著蕭澤離開了四合村,隻將十二郎留下來保護容大姐兒。
臨別之時,他高坐在馬上,向她許諾:“阿妍,我一定盡快回來接你!”卻不知此一別便是經年。
容大姐兒他馬臀上拍了一記:“還不快走,囉嗦什麽?!我若想回上京城,不用你來接自己就走回去了,又不是沒手沒腳!”麵上卻有了幾分燒意。
楚君鉞雙腿一夾馬腹,馬兒竄出去數米,一行人卷起煙塵,很快不見。
當晚太子妃便咽了氣。
因考慮到天氣炎熱,便決定隻停靈一晚,哪知道半夜裏,四合村便被騎兵包圍了。
領頭的正是孫漁,他身邊兵勇高舉火把,徑自撲到了蕭澤家裏,迎頭撞見了先太子妃的靈堂,頓時一驚,便有幾分止步不前的樣子。被孫漁一腳一個踹翻在地:“廢物!蠢材!這等時候竟然還怕個死人?焉知他們不是在耍什麽花樣?!”他站在院門口朝裏麵喴:“皇長孫殿下,你還是趕快出來吧!省得孫某進去抓你,驚擾了死人,大家麵上都不好看!”
先太子妾室還有三名,內中有一名姓楊的,正是她向太子妃稟明真相,此刻站在靈堂前麵冷笑一聲:“太子妃便在此處,爾等若是不怕譴便來搜上一搜吧?
!”
孫漁笑的十分不懷好意:“皇長孫怙惡不悛,叛國謀反,本官一經發現立郎前來抓捕,爾等難道想拒捕不成?”
“放屁!姓孫的,你這是替誰跑腿賣命呢?”遠處走來一身形高大的男子,麵上怒容猶在,頗有幾分鷹視狼顧之感,目光掃過那些挽弓瞄過來的兵勇,那些人對上他沉怒的眼神,竟然不由往後退了兩步。
孫漁惱羞成怒,一把奪過其中一人手裏的箭,挽弓搭箭向著男子瞄準:“容紹,不要以為你還是當年康王府的貴婿!你如今不過是一介流犯,本官要你生便生,本官要你死便死,由得了你說了算嗎?”箭去如流星,竟然朝著容紹麵門而來。
跟在他身後的容大姐兒直覺身上冷汗驟起,呼吸都要停止了,在箭到得容紹麵門之前,她已經傻住了,嗓子像被人扼住了,一個字都吐不出來。
——這姓孫的看來是想殺人滅口。
箭到得容紹麵門,也不知見怎生動作,兩指一夾便將那隻來意洶洶的箭給夾住了,雙手用力,將那隻長箭一折為二,輕蔑的拋到了腳下:“姓孫的,你今日到底為何而來?明說了吧,省得在此繞彎子!”眼角餘光將容大姐兒擋在身後。
孫漁一箭被折,心中頗不是滋味。
他雖然當初在書院學過射藝,卻隻能站在遠處瞄準了靶子來射,又或者跟著同窗去打獵,真正對敵從來沒有過的。今日卻是初次與人對峙——假如四合村民算得上敵人的話。
“隻消你們交出皇長孫蕭澤來,今日我便放過你們!”心中卻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一定要斬草除根。
到時候隻要上報的時候說明四合起了瘟疫,所有相關人員皆葬身於瘟疫便好,說不定還能等到朝廷撥一部分錢糧藥草,將藥草轉賣給北狄商人,又是一筆進帳。
孫漁心中暗暗盤算,麵上卻堆起笑來:“容將軍神勇無敵,不過本官也隻是想請皇長孫去府衙一趟,這也不行嗎?”
假如這時候容紹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麽事情,那他就枉跟了康王爺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