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盧鴻聽了李伯方這話,不由淡淡一笑道:“有何不可?前輩請細細品鑒。”
說罷,便將銅鏡小心翼翼地交到了李伯方的手中。
其實剛才他差一點把銅鏡放在桌案上讓李伯方自己拿,還好省悟起這不是講記憶中前世規矩的時候了,不然非鬧個笑話不可。
李伯方手捧銅鏡,卻轉向身邊老者道:“張兄,你看這……”那張姓老者也不說話,伸出雙手,取過銅鏡,先是上下左右細細打量了數番,“嗯”了一聲,又以手指上長長的指甲,輕輕刮了幾下。
然後一手托起銅鏡,將耳朵湊過來,另一隻手在鏡邊上輕彈幾聲,微微點點頭。
思索片刻,又自懷中拿出一條柔軟絲巾,在銅鏡上擦得數下,分別看了看絲巾和擦過的銅鏡,又將銅鏡放置鼻前嗅了一下。
李伯方在旁邊等得心急如焚,不好高聲,隻是輕輕催問:“張兄,如何?”那張姓老者仍不出言,隻是把銅鏡又交回李伯方手中,輕輕點了點頭道:“真的。”
就又閉目不再言語。
一聞此言,李伯方臉色更是灰暗,楞楞地把手中銅鏡交給盧鴻,轉過身來麵向眾人,一時說不出話來。
忽然之間,李伯方從懷中掏出自己那麵銅鏡,對張姓老者道:“張兄,你也曾親口對我說過,我手中這麵銅鏡,也是秦代古鏡無疑啊。”
那老者又是點點頭,仍是一言不發。
李伯方便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向盧鴻說道:“盧公子,你手中這麵銅鏡自然是真;隻是我手中這方,也是如假包換的秦代古鏡,怎麽見得你的那麵,就是真的明鏡,我的這個就是假的?”盧鴻眼中閃著自信的光芒,朗聲說:“李前輩手中這方銅鏡,與晚輩手中這方,卻是有些不同之處。”
說罷,盧鴻將手中銅鏡舉起道:“各位請看,晚輩這方銅鏡,色澤暗古,隱透紅褐之色;而李前輩手中這方,卻是深灰之色。
需知曆代銅鏡顏色,因時間不同而異。
秦漢古鏡,色做深灰;東漢以來,色為淡灰;自晉以來,微帶銀白。
唯有上古銅鏡,才能如小可手中這般透出暗紅的色澤。
因此李前輩這方銅鏡,小可認為當斷在漢代,適才張先生認為當斷在秦代。
其實秦立國不過數十年,更兼幅員遼闊,四境風情不一,無論在秦在漢,也都有可能。”
眾人聽了此言,紛紛點頭,就是那張先生,也不由微微頜首。
盧鴻繼續說:“諸位試想,那秦宮明鏡,傳自上古,方可收入秦宮,以為寶藏。
若真是秦時當代所製,甚或漢時器物,又怎會是那秦宮舊藏明鏡?”不待眾人出言,盧鴻又對李伯方說:“李前輩請將你手中銅鏡之光,投於壁上。”
李伯方聞言,便將手中銅鏡光映照壁,又現出“滅情見性”四字來。
盧鴻說:“若諸位覺得隻以顏色斷代,或有偏差,再請看李前輩手中銅鏡映出這‘滅情斷性’四字,乃是標準的小篆字體。
秦滅六國,使書同文,車同軌,李斯並趙高等,創規小篆,頒行天下。
可見李前輩手中銅鏡,必是秦滅六國之後所製,絕無可能是秦宮中舊藏。
小可手中這件,所映字體卻是古篆,與三代禮器上銘文,同出一輒。”
盧鴻又將自己手中銅鏡光映在照壁之上,隻見清清楚楚四個古篆“天人合一”,對比之下,一目了然,眾人更是點頭稱是。
盧鴻又繼續說道:“此外諸位再看,小可手中這方鏡中字體清晰,但觀之後背,卻絕無文字。”
說罷他將手中銅鏡反轉來示與大家看,隻見鏡背麵花紋繁複,古色古香,卻不見文字裝飾。
原來磨製好透光鏡後,盧鴻便在鏡子背麵重新加工了紋飾。
更何況古篆“天人合一”四字筆畫極其簡單,非常容易便隱藏在花紋中,若非知情之人,哪得發現?展示完自己手中銅鏡,盧鴻又道:“李前輩手中這方古鏡,小可曾在古籍中略窺得一點來曆,乃是當時邪教中人刻意仿製,但其手段終有痕跡可尋,便是銅鏡背麵必然要寫上同樣的文字,且映出來字跡模糊,絕不能如真品般巧奪天工,另人無從捉摸。”
李伯方臉若死灰,抖抖擻擻地把手中銅鏡翻過來,其背麵正是鑄有“滅情見性”四個字。
盧鴻眼中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芒,黯然說道:“那異域邪教,最善用這歪理邪說、**之技,蠱惑人心。
前輩你卻是要莫為所動,棄卻邪說,重回大道啊!”李伯方聽了,手中一抖,那銅鏡“吧答”一聲,直落在地上。
他卻看也不看,以手抱頭,踉踉蹌蹌地向外行去。
那張先生略向盧鴻拱一拱手,微微點點頭,竟是看也不看眾人,便隨著李伯方直直的走了。
盧鴻卻哪有心思顧這些。
李伯方手中那麵銅鏡落地,盧鴻的心險些便跳到嗓子眼。
別看他口口聲聲說得這銅鏡一錢不值,自己心裏卻清清楚楚。
那可是如假包換的秦代透光古鏡啊!待見那銅鏡落地,並無損壞,盧鴻的心才放到了肚子裏。
趁著眾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李伯方身上,盧鴻連忙向身邊的洗硯使了個眼色。
洗硯跟了盧鴻這些年,心思靈動,真是大有長進;更何況他本是造假同夥,其實曲折,哪還有不明白的。
立時上前幾步,從塵埃中拾起那麵銅鏡,用袖子擦了兩擦,打了個哈哈道:“這鏡子雖然是假貨,不過回去找個人重新磨磨,早起梳頭時,倒也能派上些個用場。”
眾人心中本有毀去此鏡之意,但見是盧鴻下人拾取,想來有盧鴻看著,也不會再遺害人間,隻是覺得這書僮說話,略有嘲諷李伯方之意,難免有些不顧身份,又有些失了厚道。
盧鴻卻哪裏顧得眾人怎麽想。
這可是真真兒的秦代古鏡啊!掉在地上不撿?傻呀!?他忽然覺得,世人將以低價淘得寶貝,名之為“撿漏”,實在是非常非常的有道理!跳至
說罷,便將銅鏡小心翼翼地交到了李伯方的手中。
其實剛才他差一點把銅鏡放在桌案上讓李伯方自己拿,還好省悟起這不是講記憶中前世規矩的時候了,不然非鬧個笑話不可。
李伯方手捧銅鏡,卻轉向身邊老者道:“張兄,你看這……”那張姓老者也不說話,伸出雙手,取過銅鏡,先是上下左右細細打量了數番,“嗯”了一聲,又以手指上長長的指甲,輕輕刮了幾下。
然後一手托起銅鏡,將耳朵湊過來,另一隻手在鏡邊上輕彈幾聲,微微點點頭。
思索片刻,又自懷中拿出一條柔軟絲巾,在銅鏡上擦得數下,分別看了看絲巾和擦過的銅鏡,又將銅鏡放置鼻前嗅了一下。
李伯方在旁邊等得心急如焚,不好高聲,隻是輕輕催問:“張兄,如何?”那張姓老者仍不出言,隻是把銅鏡又交回李伯方手中,輕輕點了點頭道:“真的。”
就又閉目不再言語。
一聞此言,李伯方臉色更是灰暗,楞楞地把手中銅鏡交給盧鴻,轉過身來麵向眾人,一時說不出話來。
忽然之間,李伯方從懷中掏出自己那麵銅鏡,對張姓老者道:“張兄,你也曾親口對我說過,我手中這麵銅鏡,也是秦代古鏡無疑啊。”
那老者又是點點頭,仍是一言不發。
李伯方便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向盧鴻說道:“盧公子,你手中這麵銅鏡自然是真;隻是我手中這方,也是如假包換的秦代古鏡,怎麽見得你的那麵,就是真的明鏡,我的這個就是假的?”盧鴻眼中閃著自信的光芒,朗聲說:“李前輩手中這方銅鏡,與晚輩手中這方,卻是有些不同之處。”
說罷,盧鴻將手中銅鏡舉起道:“各位請看,晚輩這方銅鏡,色澤暗古,隱透紅褐之色;而李前輩手中這方,卻是深灰之色。
需知曆代銅鏡顏色,因時間不同而異。
秦漢古鏡,色做深灰;東漢以來,色為淡灰;自晉以來,微帶銀白。
唯有上古銅鏡,才能如小可手中這般透出暗紅的色澤。
因此李前輩這方銅鏡,小可認為當斷在漢代,適才張先生認為當斷在秦代。
其實秦立國不過數十年,更兼幅員遼闊,四境風情不一,無論在秦在漢,也都有可能。”
眾人聽了此言,紛紛點頭,就是那張先生,也不由微微頜首。
盧鴻繼續說:“諸位試想,那秦宮明鏡,傳自上古,方可收入秦宮,以為寶藏。
若真是秦時當代所製,甚或漢時器物,又怎會是那秦宮舊藏明鏡?”不待眾人出言,盧鴻又對李伯方說:“李前輩請將你手中銅鏡之光,投於壁上。”
李伯方聞言,便將手中銅鏡光映照壁,又現出“滅情見性”四字來。
盧鴻說:“若諸位覺得隻以顏色斷代,或有偏差,再請看李前輩手中銅鏡映出這‘滅情斷性’四字,乃是標準的小篆字體。
秦滅六國,使書同文,車同軌,李斯並趙高等,創規小篆,頒行天下。
可見李前輩手中銅鏡,必是秦滅六國之後所製,絕無可能是秦宮中舊藏。
小可手中這件,所映字體卻是古篆,與三代禮器上銘文,同出一輒。”
盧鴻又將自己手中銅鏡光映在照壁之上,隻見清清楚楚四個古篆“天人合一”,對比之下,一目了然,眾人更是點頭稱是。
盧鴻又繼續說道:“此外諸位再看,小可手中這方鏡中字體清晰,但觀之後背,卻絕無文字。”
說罷他將手中銅鏡反轉來示與大家看,隻見鏡背麵花紋繁複,古色古香,卻不見文字裝飾。
原來磨製好透光鏡後,盧鴻便在鏡子背麵重新加工了紋飾。
更何況古篆“天人合一”四字筆畫極其簡單,非常容易便隱藏在花紋中,若非知情之人,哪得發現?展示完自己手中銅鏡,盧鴻又道:“李前輩手中這方古鏡,小可曾在古籍中略窺得一點來曆,乃是當時邪教中人刻意仿製,但其手段終有痕跡可尋,便是銅鏡背麵必然要寫上同樣的文字,且映出來字跡模糊,絕不能如真品般巧奪天工,另人無從捉摸。”
李伯方臉若死灰,抖抖擻擻地把手中銅鏡翻過來,其背麵正是鑄有“滅情見性”四個字。
盧鴻眼中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芒,黯然說道:“那異域邪教,最善用這歪理邪說、**之技,蠱惑人心。
前輩你卻是要莫為所動,棄卻邪說,重回大道啊!”李伯方聽了,手中一抖,那銅鏡“吧答”一聲,直落在地上。
他卻看也不看,以手抱頭,踉踉蹌蹌地向外行去。
那張先生略向盧鴻拱一拱手,微微點點頭,竟是看也不看眾人,便隨著李伯方直直的走了。
盧鴻卻哪有心思顧這些。
李伯方手中那麵銅鏡落地,盧鴻的心險些便跳到嗓子眼。
別看他口口聲聲說得這銅鏡一錢不值,自己心裏卻清清楚楚。
那可是如假包換的秦代透光古鏡啊!待見那銅鏡落地,並無損壞,盧鴻的心才放到了肚子裏。
趁著眾人注意力都集中在李伯方身上,盧鴻連忙向身邊的洗硯使了個眼色。
洗硯跟了盧鴻這些年,心思靈動,真是大有長進;更何況他本是造假同夥,其實曲折,哪還有不明白的。
立時上前幾步,從塵埃中拾起那麵銅鏡,用袖子擦了兩擦,打了個哈哈道:“這鏡子雖然是假貨,不過回去找個人重新磨磨,早起梳頭時,倒也能派上些個用場。”
眾人心中本有毀去此鏡之意,但見是盧鴻下人拾取,想來有盧鴻看著,也不會再遺害人間,隻是覺得這書僮說話,略有嘲諷李伯方之意,難免有些不顧身份,又有些失了厚道。
盧鴻卻哪裏顧得眾人怎麽想。
這可是真真兒的秦代古鏡啊!掉在地上不撿?傻呀!?他忽然覺得,世人將以低價淘得寶貝,名之為“撿漏”,實在是非常非常的有道理!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