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詩書畫印官玥極為認真地對褚遂良說:“褚大人,雖然說玉不器,但亦需分別情況而定。


    此石適才盧公子有言,本是先代相傳有序名品,更富佳名。


    雖然未經雕琢,但自有意趣,饒富自然。


    如若褚大人真將之解為方料,琢為器用,雖然得其所用,卻再無此天然之態,後人再無一睹真容之機,豈非可惜之極。


    以小女子之意,莫若便不雕不琢,隻以此態流傳後世,更是一段佳話。”


    適才上官玥對盧鴻態度大為轉變,一邊的陸清羽大不是味道,隻是礙了眾人在場,不便多說。


    此時見上官玥發出此論,連忙出聲支持道:“上官姑娘果然高見!小可也覺得若真將此石解開,實是暴殄天物。


    便以此自然之形傳世,最好不過。


    隻是此石若能解開,盧公子少不得一展身手,設計美器。


    如此一來,倒使盧公子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可不要因此見怪呀。”


    盧鴻聽了,心中也不由對上官玥刮目相看。


    唐時人物,極少以原形收藏玉石的,不管何等美玉,總須雕琢成形方佳。


    因此上官玥能說出這幾句話來,見識確是不凡。


    褚遂良本是悟性極高之人,一聽上官玥解釋,立時便釋然,哈哈笑道:“人都道上官姑娘秀外慧中,才女之名,果然不虛。


    在下受教了,就依姑娘之言。


    此石能逃過此劫,說來倒要感謝姑娘呢。”


    上官玥一笑說:“豈敢豈敢,小女子也是有感而發。


    若盧公子本有佳設。


    因此而廢,盧公子可不要怪我。”


    盧鴻心中暗笑,這上官玥倒真是單純。


    適才陸清羽之言,不過暗指盧鴻沉迷於製器之道,不入大雅之流。


    更隱隱地將他本人與上官玥劃在同一戰線,而將盧鴻設成了對立麵,似乎盧鴻就反對保留原石一般。


    沒想到這位上官姑娘根本沒理會出陸清羽話中之意,反倒怕因此將盧鴻設計的美器葬送了。


    特地要對盧鴻致歉。


    看著上官玥頗為認真地表情。


    盧鴻倒不好意思多做解釋。


    隻好說道“哪裏哪裏”。


    衡陽公主聽了便說:“姐姐何須為難。


    適才先是聞了盧公子畫道高論,又品鑒翡翠佳石,現下正好請盧公子一展身手,為此石寫真潑墨,以記勝事。


    不知各位以為如何?”上官玥一聽,不由笑著拍手說:“如此最好了。


    適才聽盧公子畫論,言語之中淡然有致。


    令人神往。


    若能親見公子作畫,那可真是三生有幸了。”


    陸清羽隻能幹笑幾聲,也隨著大家說聲“好好”,便麵色發青,不再言語。


    旁邊的褚行毅聽盧鴻做畫論時,已然是心馳神往,此時又聽了衡陽公主此議,立時便招呼幾個下人。


    緊著布置下桌案來。


    褚行毅更自己動手。


    鋪開氈子,取過一卷上等好絹來,又磨開一錠上等鬆煙。


    將那畫盤、顏料、界尺等物事一一擺布安妥,這才請盧鴻作畫。


    盧鴻見了這等陣勢,不由覺得好笑。


    忙請褚行毅換過一整張範陽檀皮生紙來,又換過一管長鋒兼毫筆,這才在水盂中浸濕了筆,隻在筆尖上,蘸過墨汁,又在畫盤中輕舔幾次,將筆調得合意。


    眾人此時大訝,唐時生紙,一般隻用做托裱之用,斷無用之作書作畫的,不知盧鴻要用生紙畫什麽。


    盧鴻微微側首,看著幾上的三十六萬種,略一沉吟,又打量了一會案上白紙,這才提起筆來,在紙上重重落了下去。


    那紙本是生性,極為墨。


    盧鴻這一筆下去,一下子水墨便散開來。


    上官玥還以為這一筆是畫壞了,一驚之下,不由輕輕“啊”了一聲,叫了出來。


    待見盧鴻毫不遲疑,運筆疾行,又勾畫了幾筆,已成一塊巨石之形。


    上官玥這才知道自己卻是少見多怪了,不由瞄了盧鴻一眼,麵帶羞色。


    豈止是上官玥,在場之人,均未見過世人如此做畫的。


    唐人做畫,走的都是工筆精細的路子,以纖細精準的線描勾出物品形狀來,因此需用小筆精絹,細細描繪。


    盧鴻所畫地,乃是後世潑墨大寫意畫法,自然未有人曾見過。


    隻見盧鴻這幾筆大異於世常人作畫,便如同書法中隸篆用筆一般,以中鋒運筆,回轉時圓中帶剛。


    筆端起收之際,回鋒蒼勁有力。


    筆墨化之間,濃淡交融,筆觸宛然。


    眾人此時方知盧鴻適才所說以書法之畫地道理,立本等更是看得心神俱醉,不住點頭。


    外廓既定,盧鴻便又起筆,略加皴擦。


    隻見他用筆或順或逆,或正或側。


    時而重筆橫掃,筆道密集交錯,時而又幹筆輕擦,現出絲絲飛白。


    隨著其筆勢起落,石上現出層層折皺,紋理交錯,一塊玲瓏玉石躍然紙上。


    得大局已定,盧鴻又重蘸濃墨,於石縫罅隙之間,加痕。


    本來濃淡相映地畫麵上,幾點濃墨提神,更顯得精神百倍。


    畫已完畢,竟然是一點顏色也未用,全以水墨寫就。


    就當眾人以為完工之時,盧鴻又換過一隻小一點的狼毫筆,蘸過濃墨,在畫麵右上角空白處,以小草書題下一首五言八句詩來: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墮石又何年?有誌歸完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作頑仙。


    詩句題畢,又加了年號款識,這才取過出門時便已攜來的小小印盒,加過名號章,又在下角,印了一方壓角章。


    盧鴻這才對眾人拱手說:“胡亂塗鴉,見笑了。”


    此時褚行毅連忙上前,與家人一起將此畫懸掛起來。


    雖然尚未裝裱,但已見巨石玲瓏之姿,尤勝真石。


    畫麵上筆墨淋漓,氣韻生動,筆墨變化之間,大有意趣。


    雖然以水墨寫就,隻是墨色,未施顏彩,但由於使用的乃是生紙,其濃淡交融處,筆觸自然,變化多端,更顯得淡雅出塵。


    尤其畫麵上的題款以及印章,更是新奇。


    眾人初見,稍覺驚訝。


    此時懸掛起來再看,隻覺得書畫印相互映襯,題詩又切合畫意,詩書畫印四者一體,當真是妙不可言。


    唐時作畫,雖也有題款的,但隻是簡單寫下名號,且一般都要隱藏在石隙、樹根等處,必要使款字不影響畫麵整體,決不使之侵占畫麵。


    直到元代以後,文人畫形式漸漸成熟,才有了畫上題款的習慣。


    盧鴻此畫,便題了數行長款,使之成為畫麵地一個重要部分,使詩文直接配合畫麵,以加重其詩情畫意。


    褚遂良先開言道:“盧公子此畫便如先前書法參以款識及印章一般,而更出其上。


    居然以生紙作畫,反覺筆墨之趣大增,變化莫測,渾如天成。


    詩以言畫,畫以明詩,書法又精彩絕倫,與畫麵風格,隱隱相通。


    不施青綠,而純以水墨成卷,又以朱紅印章為押,當真是妙不可言啊!”上官玥也點頭說:“畫以象形,詩以言誌,書以明情,印以點睛。


    盧公子此圖集詩書畫印於一爐,可稱四絕。


    先時公子畫論,有此圖為鑒,天下再無人可以置一言了。”


    一行說著,美目流轉於畫麵,更增明豔。


    旁邊的陸清羽麵色灰敗,雖然開口欲言,終是未能出聲。


    眾人交口稱讚,衡陽公主歎了口氣說:“唉,見了盧公子此圖,反覺得那三十六萬種原石竟少了畫圖上的神韻,轉為尋常了。


    本待厚顏相求,隻是褚大人既有此石,複持此卷,兩相輝映,可謂雙璧了。


    衡陽也不忍其相拆,隻得閉口不言。


    隻是今後若要求觀,褚大人可不要小氣不給看啊!”眾人盡皆微笑,褚遂良得意非常,口中連連應承。


    此時立本更上前一步道:“今日觀盧公子絕技,立本五體投地。


    不想盧公子年紀雖輕,見識便超人一等,手下更複神鬼莫測。


    立本魯鈍,但向來癡心畫藝,頗有懸梁刺股之誌。


    願拜於公子門下奔走,隻願能得朝夕點撥,便是終生之幸。


    還望盧公子成全。”


    說罷深施一禮,目光注視盧鴻,甚是懇切。


    盧鴻並眾人一驚,立本朝中官居五品,畫藝更早有傳揚,今日竟然欲要拜在盧鴻門下習畫,對畫藝的這份癡迷,當真令人讚歎了。


    盧鴻連忙上前,連道不敢。


    還未分開之時,褚行毅卻已然大急。


    先時他便有意從盧鴻習畫,待見了盧鴻闡述畫論,又揮毫潑墨,早就急切要出來拜師了。


    這時見立本居然先搶了頭去,盧鴻還在客氣,心急之下也不顧禮儀,一時衝動擠上來脫口說道:“盧先生!這拜師一事可是小可先占下的,萬勿忘了我啊!”眾人見了不由好笑,褚遂良更是氣憤,上前將二人分開,嚴肅地說:“盧公子適才也說過了,以書入畫,書畫同源。


    行毅,你平時不好好認真學習書法,基本功尚未紮實,怎麽可以好高騖遠,便要習學畫藝?便是大人,也該沉下心來,臨池三年,之後再學畫不遲啊。”


    說罷轉過來對著盧鴻道:“盧公子,在下沉迷書道多年,近來又得盧公子耳提麵授,於書藝多有感悟。


    近日苦練篆刻,長進頗大。


    若說從盧公子習畫,除了遂良,更有何人?明日我便到孔府,與盧公子習學畫藝。


    此事便說定了,再勿更改。”


    眾人看著爭執不休的三人,無言以對。


    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物販子在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集古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集古字並收藏文物販子在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