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七(1619)年二月二十五日,各路明軍按時誓師出征。
在另一個時空中,為了抹黑明軍及另有所圖,某些無良之輩就此次薩爾滸之戰編造了幾個一戳就穿的謊言,其中一個就是大明工部腐敗、軍器粗製濫造,導致各路明軍兵器裝備破爛不堪,最終致使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而歸。
甚至為了證明他們的胡言亂語,還有人捏造稱劉鋌所部出發前祭天殺牛,結果明軍士兵拿刀往牛肚子上連砍三刀都沒殺死,最後還是楊鎬看不下去拿出了自己的尚方寶劍才把牛殺死的故事。
但問題是,劉鋌所部是自寬甸出發的,而此時楊鎬正坐鎮在遼陽(或沈陽),兩者距離在170公裏以上,楊鎬要是能飛劍的話,為什麽還要殺牛呢,隻一劍取了努爾哈赤的首級不好嗎?
所以真實的情況當為《三朝遼事實錄》中所記錄的那樣,劉鋌派一將殺牛祃祭,連砍三刀之後才把牛頭割斷。
可這並非是劃牛肚子,更沒有尚方寶劍的事兒。
而劈斬牛首難度要高於劈斬人首,要想幹淨利落的一刀砍斷,確實需要經驗和技術的。
比如,劉鋌本人曾在入朝作戰前祃祭的時候,親自上場連斬三頭壯牛,三刀三首,一時傳為美談,也憑此武力威震軍中。
可這次選出的人或是因為技藝不精,或是因為馬失前蹄,並沒有達到一刀斷首的效果。
不過這事跟刀的質量無關,不會砍的人你就算給他神兵利刃,該砍不斷還砍不斷。
至於劉鋌部將在祭天後演武時把槍頭都弄丟了的事,也是謠傳,事實上,根據《三朝遼事實錄》中的記錄,當天演武的劉鋌養子劉招孫的確在演武過程中出事了,但人家是馬失前蹄,而跟武器是沒有關係的。
隻是,怎麽說呢,這一連串的失誤,的確給接下來的戰鬥蒙上了陰影······
“汗王,現已經發現明軍劉鋌部出了寬甸口。”
聽完報告的努爾哈赤輕笑道:“這是明軍的誘餌,誘使我們先對付劉大刀呢!”
努爾哈赤隨即問道:“其餘三路的情況呢?”
“李如柏一日三十裏,走的很慢,馬林正在向三岔口行軍,唯獨杜鬆已經出了撫順關。”
努爾哈赤大笑道:“好,先讓劉鋌在南麵爬一陣子,我們按計劃優先進攻杜瘋子······”
當年三月初一,杜鬆部抵達薩爾滸一線,此時,杜鬆部對外號稱6萬人,實際兵力約為3萬,但其中2萬餘人是羸弱不堪的正軍,隻有不足一萬人是杜鬆名下的家丁。
因此杜鬆便命令監軍張銓督促部將王宣、趙夢麟等統帥這2萬正軍在薩爾滸築營,自己帶著全部家丁去進攻蘇子河對岸,吉林峰腳下、後金軍正在擴建的界凡城。
殊不知,這個時候努爾哈赤已經率領大軍潛伏到了他的身後,就等著杜鬆露出破綻後,加以致命一擊了----當時阿巴海提議,全軍攻打薩爾滸,優先截斷杜鬆的退路,但技高一籌的努爾哈赤卻下令代善、阿巴海率各自名下旗兵進攻界凡城下杜鬆部,自己率主力6旗兵同時猛攻薩爾滸,讓杜鬆首尾難顧。
戰鬥的結果跟努爾哈赤預想的一樣,受到後金主力4.5萬人進攻的2萬明軍根本擋不住敵人的猛攻,除一部戰死外,其餘不得不逃過薩爾滸河,並在薩爾滸河西岸的得力阿哈地區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全軍覆沒。
消滅了薩爾滸的明軍之後,努爾哈赤立刻調動預備部隊增援代善的正紅旗和阿巴海的正白旗,由此,杜鬆便徹底陷入了重圍之中。
杜鬆部困獸猶鬥,拚命發炮殺敵,但此時天空被硝煙遮蔽,明軍開炮時的亮光反而暴露了自身,後金軍便潛近後發射重箭----女真重箭的箭頭跟紅纓槍的槍頭相仿,可謂中者立斃----杜鬆也因此麵部中箭而死。
<a href="http://m.yqxsw.org" id="wzsy">yqxsw.org</a>
杜鬆死後,其家丁雖然奮戰到底,但最終挽回不了滅亡的命運。
消滅了杜鬆部,努爾哈赤得知馬林部已經出了三岔口,趕到了渾河以北地區,但馬林在得知杜鬆部覆滅後不敢繼續前進,便以主力2萬人在尚間崖一線築營堅守,並以部將潘宗顏部守斐芬山、部將龔念遂守斡輝鄂模,如此互為犄角。
“好,好極了!”努爾哈赤大喜道。“北路明軍兵力本就不足,如今又兵分三路,當各個擊破。”
努爾哈赤因此命令集中力量首先進攻斡輝鄂模。
麵對後金軍數萬大軍的進攻,隻有不足5000人,其中家丁不過500人的龔念遂部根本無力抵抗,很快就被消滅殆盡;後金軍越打氣勢越是如虹,以勝者勇的狀態繼續進攻尚間崖馬林部主力營房。
馬林是名將馬芳的兒子,可謂家學淵源,但此時馬林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他見前來牽製自己的後金軍隻有四五千人,便認為後金軍在與杜鬆部交戰後,傷亡慘重,就隻剩下這些部隊了,於是便率領主力出營實施反攻擊。
然而就在馬林部對前期抵達的後金軍實施反攻的時候,消滅了龔念遂的後金軍主力趕到,對馬林部實施了前後夾擊,馬林因此大敗,隨後守備斐芬山的潘宗顏部也被擊破,包括副將麻岩在內的一眾明軍官兵死傷慘重,隻有馬林帶著極少部分部下逃出生天。
消滅了馬林部後,努爾哈赤立刻命令扈爾漢、阿敏、代善、阿巴海等人率著已經打得亢奮的後金南下消滅劉鋌所部明、鮮聯軍。
雖然馬林在得知杜鬆部覆滅後已經緊急向楊鎬做出了報告,但楊鎬派出的傳達撤退命令的信使隻找到了進軍遲緩的李如柏部,而負責通知劉鋌的信使卻落入了後金軍的手中,使得劉鋌完全不知道戰局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失去了及時撤退的機會。
當年三月初四,劉鋌部在阿布達裏崗一線遭到後金軍的伏擊,劉鋌戰死,協同劉部作戰的朝鮮軍隊卻在將領薑弘立等人的率領下主動向後金方麵投降了。
至此,除了接到楊鎬命令的李如柏部得以大部安全退回外,其餘三路明軍紛紛覆滅,前後大約有4.5萬名明軍士兵及上百名明軍將領戰死,至此,薩爾滸之戰以明軍失敗而告終,遼事自此不堪收拾了······
在另一個時空中,為了抹黑明軍及另有所圖,某些無良之輩就此次薩爾滸之戰編造了幾個一戳就穿的謊言,其中一個就是大明工部腐敗、軍器粗製濫造,導致各路明軍兵器裝備破爛不堪,最終致使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而歸。
甚至為了證明他們的胡言亂語,還有人捏造稱劉鋌所部出發前祭天殺牛,結果明軍士兵拿刀往牛肚子上連砍三刀都沒殺死,最後還是楊鎬看不下去拿出了自己的尚方寶劍才把牛殺死的故事。
但問題是,劉鋌所部是自寬甸出發的,而此時楊鎬正坐鎮在遼陽(或沈陽),兩者距離在170公裏以上,楊鎬要是能飛劍的話,為什麽還要殺牛呢,隻一劍取了努爾哈赤的首級不好嗎?
所以真實的情況當為《三朝遼事實錄》中所記錄的那樣,劉鋌派一將殺牛祃祭,連砍三刀之後才把牛頭割斷。
可這並非是劃牛肚子,更沒有尚方寶劍的事兒。
而劈斬牛首難度要高於劈斬人首,要想幹淨利落的一刀砍斷,確實需要經驗和技術的。
比如,劉鋌本人曾在入朝作戰前祃祭的時候,親自上場連斬三頭壯牛,三刀三首,一時傳為美談,也憑此武力威震軍中。
可這次選出的人或是因為技藝不精,或是因為馬失前蹄,並沒有達到一刀斷首的效果。
不過這事跟刀的質量無關,不會砍的人你就算給他神兵利刃,該砍不斷還砍不斷。
至於劉鋌部將在祭天後演武時把槍頭都弄丟了的事,也是謠傳,事實上,根據《三朝遼事實錄》中的記錄,當天演武的劉鋌養子劉招孫的確在演武過程中出事了,但人家是馬失前蹄,而跟武器是沒有關係的。
隻是,怎麽說呢,這一連串的失誤,的確給接下來的戰鬥蒙上了陰影······
“汗王,現已經發現明軍劉鋌部出了寬甸口。”
聽完報告的努爾哈赤輕笑道:“這是明軍的誘餌,誘使我們先對付劉大刀呢!”
努爾哈赤隨即問道:“其餘三路的情況呢?”
“李如柏一日三十裏,走的很慢,馬林正在向三岔口行軍,唯獨杜鬆已經出了撫順關。”
努爾哈赤大笑道:“好,先讓劉鋌在南麵爬一陣子,我們按計劃優先進攻杜瘋子······”
當年三月初一,杜鬆部抵達薩爾滸一線,此時,杜鬆部對外號稱6萬人,實際兵力約為3萬,但其中2萬餘人是羸弱不堪的正軍,隻有不足一萬人是杜鬆名下的家丁。
因此杜鬆便命令監軍張銓督促部將王宣、趙夢麟等統帥這2萬正軍在薩爾滸築營,自己帶著全部家丁去進攻蘇子河對岸,吉林峰腳下、後金軍正在擴建的界凡城。
殊不知,這個時候努爾哈赤已經率領大軍潛伏到了他的身後,就等著杜鬆露出破綻後,加以致命一擊了----當時阿巴海提議,全軍攻打薩爾滸,優先截斷杜鬆的退路,但技高一籌的努爾哈赤卻下令代善、阿巴海率各自名下旗兵進攻界凡城下杜鬆部,自己率主力6旗兵同時猛攻薩爾滸,讓杜鬆首尾難顧。
戰鬥的結果跟努爾哈赤預想的一樣,受到後金主力4.5萬人進攻的2萬明軍根本擋不住敵人的猛攻,除一部戰死外,其餘不得不逃過薩爾滸河,並在薩爾滸河西岸的得力阿哈地區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全軍覆沒。
消滅了薩爾滸的明軍之後,努爾哈赤立刻調動預備部隊增援代善的正紅旗和阿巴海的正白旗,由此,杜鬆便徹底陷入了重圍之中。
杜鬆部困獸猶鬥,拚命發炮殺敵,但此時天空被硝煙遮蔽,明軍開炮時的亮光反而暴露了自身,後金軍便潛近後發射重箭----女真重箭的箭頭跟紅纓槍的槍頭相仿,可謂中者立斃----杜鬆也因此麵部中箭而死。
<a href="http://m.yqxsw.org" id="wzsy">yqxsw.org</a>
杜鬆死後,其家丁雖然奮戰到底,但最終挽回不了滅亡的命運。
消滅了杜鬆部,努爾哈赤得知馬林部已經出了三岔口,趕到了渾河以北地區,但馬林在得知杜鬆部覆滅後不敢繼續前進,便以主力2萬人在尚間崖一線築營堅守,並以部將潘宗顏部守斐芬山、部將龔念遂守斡輝鄂模,如此互為犄角。
“好,好極了!”努爾哈赤大喜道。“北路明軍兵力本就不足,如今又兵分三路,當各個擊破。”
努爾哈赤因此命令集中力量首先進攻斡輝鄂模。
麵對後金軍數萬大軍的進攻,隻有不足5000人,其中家丁不過500人的龔念遂部根本無力抵抗,很快就被消滅殆盡;後金軍越打氣勢越是如虹,以勝者勇的狀態繼續進攻尚間崖馬林部主力營房。
馬林是名將馬芳的兒子,可謂家學淵源,但此時馬林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他見前來牽製自己的後金軍隻有四五千人,便認為後金軍在與杜鬆部交戰後,傷亡慘重,就隻剩下這些部隊了,於是便率領主力出營實施反攻擊。
然而就在馬林部對前期抵達的後金軍實施反攻的時候,消滅了龔念遂的後金軍主力趕到,對馬林部實施了前後夾擊,馬林因此大敗,隨後守備斐芬山的潘宗顏部也被擊破,包括副將麻岩在內的一眾明軍官兵死傷慘重,隻有馬林帶著極少部分部下逃出生天。
消滅了馬林部後,努爾哈赤立刻命令扈爾漢、阿敏、代善、阿巴海等人率著已經打得亢奮的後金南下消滅劉鋌所部明、鮮聯軍。
雖然馬林在得知杜鬆部覆滅後已經緊急向楊鎬做出了報告,但楊鎬派出的傳達撤退命令的信使隻找到了進軍遲緩的李如柏部,而負責通知劉鋌的信使卻落入了後金軍的手中,使得劉鋌完全不知道戰局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失去了及時撤退的機會。
當年三月初四,劉鋌部在阿布達裏崗一線遭到後金軍的伏擊,劉鋌戰死,協同劉部作戰的朝鮮軍隊卻在將領薑弘立等人的率領下主動向後金方麵投降了。
至此,除了接到楊鎬命令的李如柏部得以大部安全退回外,其餘三路明軍紛紛覆滅,前後大約有4.5萬名明軍士兵及上百名明軍將領戰死,至此,薩爾滸之戰以明軍失敗而告終,遼事自此不堪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