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三年十月,趙南星接替告老還鄉的張問達出任吏部尚書,這是東林黨在朝勢力的頂峰,某些親近東林黨的人士對此吹捧道“東林勢盛、眾正盈朝;南星益搜舉遺佚,布之庶位;高攀龍、楊漣、左光鬥秉憲;李騰芳、陳於廷佐銓;魏大中、袁化中長科道;鄭三俊、李邦華、孫居相、饒伸、王之寀輩悉置卿貳;而四司之屬,鄒維璉、夏嘉遇、張光前、程國祥、劉廷諫,亦皆民譽,中外忻忻望治”。
可是在東林**烈火烹油之際,時任首輔的葉向高卻覺察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勁,於是,便自趙南星升任吏部尚書後,便向天啟帝提出致仕的情況,隻是天啟帝眼下並沒有徹底打壓東林黨人的意圖,所以暫時挽留了葉向高,但此時葉向高去意已決,因此,還是隔三差五的遞交辭職信,隻是天啟一直不許,故而勉強維持著······
“世子爺,我回來了!”
看著麵前風塵仆仆的謝友青,朱由崧感動道:“吉平一路辛苦了,坐,坐下說話!”
謝友青先拿出一份厚厚的書麵報告交給朱由崧,然後才坐了下來。
朱由崧拿起報告一邊看一邊說道:“你且簡單說一說吧!”
謝友青便講述起來:“我這次是先沿著海岸線一路行駛到了福州,然後在當地聘請了針路師,然後抵達了小琉球,不過由於聽說澎湖那邊還在打仗,所以就沒有南下,而是沿著小琉球的北部和東部繞行了大半圈。”
朱由崧一邊聽著一邊從謝友青呈交的報告中找到了一張手繪的台灣地圖,但這張地圖實在有些抽象,所以,朱由崧隻能找出鉛槧來依著自己的記憶草繪了一張。
隻是,這張草繪是不方便給謝友青看的,所以,朱由崧便一麵畫著一麵問道:“查看下來,有覺得合適的拓殖點嗎?”
謝友青答道:“臣下仔細查訪過了,小琉球西海岸有大量從島內流入大海的溪流,這些溪流開闊,乘坐小舟可以一路上行至島內深處,沿途所見具都是叢林莽荒,但沿海數十裏內地勢平坦,隻有少量土丘,山是在島中,一時半會是開拓不到的······”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org">xiaoshuting.org</a>
朱由崧當然知道台灣島西低東高地形,所以,等謝友青說完了,朱由崧確認道:“也就是說,隻要製止了當地土人的襲擊,小琉球那邊還是大有可為的?”
謝友青應道:“土人隻是麻煩中的一個,還有瘴氣,更重要的是投入極大!”
朱由崧一擺手:“之前都說過了,這些都不用考慮,王府拿得出那麽多錢來投入。”
朱由崧再次表示了自己堅定的決心,謝友青隻好具體說困難了:“可是我們現在還是缺船呢!”
朱由崧反問道:“眼下不是已經有六艘船了嗎?明年年底前還會再添三條船的,整整九天船,這還嫌不夠嘛?”
目前福海號從寧波船場購入了兩艘平地沙船,從泉州船場購入了一艘尖底福船,李旦又先後送來了一艘二手福船和一艘二手廣船,再加上顏思齊幫忙采購的一艘二手福船,福海號一共擁有六艘海船,就算其中有幾條因為熟練水手不夠,而沒辦法立刻使用,但這並不是限製條件,因為隻要通過半年的訓練,再新的水手也能鍛煉出來。
屆時,新水手在少量老水手的帶領下就可以跑皮島以及濟州-日本航線了,多出來的老水手,便可以調到南方航線上。
可謝友青卻道:“世子爺,除了臘月和正月,以及台風來的那段時間,現在我們差不多每個月要跑一趟平戶和長崎,這就需要一條船;另外,荻藩這邊雖然平均一個半月才去一次,但考慮到要兼顧朝鮮方麵的貿易,這又是一條船;然後,皮島那邊也得要一條船,這就一半去掉了;然後濟州道現在大建,許多建材、食材還是人都要從大明運過去,這又占用了一條;剩下的兩條船中,一條現在用來專門訓練新水手,還有一條總得備著,以應不時之需吧。”
朱由崧考慮了一會,似笑非笑的看向謝友青:“吉平啊,你說的不盡不實的,這訓練新水手的船,未必不可以用來向濟州輸運人和物資啊!”
謝友青苦笑道:“世子爺,就算能抽出一條船來,可您知道從雲梯關直航福州要幾天嗎?從福州到小琉球又要幾天嗎?這一路上水米都要準備好的,還要運輸必要的建材,光一條幾百料的船,一次也最多運輸五六十個屯民而已,這點人到了小琉球,隻怕立足都難呢!”
還別說,朱由崧還真算過呢:從雲梯關到福州,然後再橫渡海峽,總航程差不多是1300公裏,以平均時速5公裏(2~3節取平均值)計算,大約260小時,也就是11天,再算寬裕一點,那就是單趟12天,若考慮到卸載的時間和補給的時間,正常往返一趟為30天。
雖說單趟12天就能抵達台灣拓殖點,但船上糧食不能隻攜帶12天的,必須考慮到移民日常生活,以及船隻返回福州的這段路上的消耗,所以,僅船上水手就需要至少13天的口糧,而移民這邊需要最少3~4個月的糧食,以便他們能搶種槍收一季的紅薯和土豆。
而一條800料(260噸排水量)的船隻拚死了也就能裝180噸左右的貨物,其中要扣除6門總重7000斤的火炮以及差不多3000斤的火藥、彈丸,還要再扣除了海上修補船隻的工具和配料,其他什麽不都不裝,也就160噸而已。
800料的船,正常情況下需要至少20~30個水手以及20個左右的護衛,以每人每天吃三頓,每頓十二兩幹飯來算,一天口糧和食水加起來也有二斤半,40個人就1000斤,13天就是1300斤;若是同船運輸60個大小移民的話,一天兩餐,每餐也是十二兩,算下來也是1000斤左右的日消耗量,12天就是1200斤。
等到了陸地,水不需要了,糧食不變,60個移民就是每天900斤的消耗,三個月90天,不計種糧,就需要81000斤,也就40噸多一點的口糧;當然,到了拓殖點,可以通過漁獵采集得到一些補充,但事情不能算的那麽精細,萬一需要4個月120天才能收獲怎麽辦?
所以,需要一些餘量······
可是在東林**烈火烹油之際,時任首輔的葉向高卻覺察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勁,於是,便自趙南星升任吏部尚書後,便向天啟帝提出致仕的情況,隻是天啟帝眼下並沒有徹底打壓東林黨人的意圖,所以暫時挽留了葉向高,但此時葉向高去意已決,因此,還是隔三差五的遞交辭職信,隻是天啟一直不許,故而勉強維持著······
“世子爺,我回來了!”
看著麵前風塵仆仆的謝友青,朱由崧感動道:“吉平一路辛苦了,坐,坐下說話!”
謝友青先拿出一份厚厚的書麵報告交給朱由崧,然後才坐了下來。
朱由崧拿起報告一邊看一邊說道:“你且簡單說一說吧!”
謝友青便講述起來:“我這次是先沿著海岸線一路行駛到了福州,然後在當地聘請了針路師,然後抵達了小琉球,不過由於聽說澎湖那邊還在打仗,所以就沒有南下,而是沿著小琉球的北部和東部繞行了大半圈。”
朱由崧一邊聽著一邊從謝友青呈交的報告中找到了一張手繪的台灣地圖,但這張地圖實在有些抽象,所以,朱由崧隻能找出鉛槧來依著自己的記憶草繪了一張。
隻是,這張草繪是不方便給謝友青看的,所以,朱由崧便一麵畫著一麵問道:“查看下來,有覺得合適的拓殖點嗎?”
謝友青答道:“臣下仔細查訪過了,小琉球西海岸有大量從島內流入大海的溪流,這些溪流開闊,乘坐小舟可以一路上行至島內深處,沿途所見具都是叢林莽荒,但沿海數十裏內地勢平坦,隻有少量土丘,山是在島中,一時半會是開拓不到的······”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org">xiaoshuting.org</a>
朱由崧當然知道台灣島西低東高地形,所以,等謝友青說完了,朱由崧確認道:“也就是說,隻要製止了當地土人的襲擊,小琉球那邊還是大有可為的?”
謝友青應道:“土人隻是麻煩中的一個,還有瘴氣,更重要的是投入極大!”
朱由崧一擺手:“之前都說過了,這些都不用考慮,王府拿得出那麽多錢來投入。”
朱由崧再次表示了自己堅定的決心,謝友青隻好具體說困難了:“可是我們現在還是缺船呢!”
朱由崧反問道:“眼下不是已經有六艘船了嗎?明年年底前還會再添三條船的,整整九天船,這還嫌不夠嘛?”
目前福海號從寧波船場購入了兩艘平地沙船,從泉州船場購入了一艘尖底福船,李旦又先後送來了一艘二手福船和一艘二手廣船,再加上顏思齊幫忙采購的一艘二手福船,福海號一共擁有六艘海船,就算其中有幾條因為熟練水手不夠,而沒辦法立刻使用,但這並不是限製條件,因為隻要通過半年的訓練,再新的水手也能鍛煉出來。
屆時,新水手在少量老水手的帶領下就可以跑皮島以及濟州-日本航線了,多出來的老水手,便可以調到南方航線上。
可謝友青卻道:“世子爺,除了臘月和正月,以及台風來的那段時間,現在我們差不多每個月要跑一趟平戶和長崎,這就需要一條船;另外,荻藩這邊雖然平均一個半月才去一次,但考慮到要兼顧朝鮮方麵的貿易,這又是一條船;然後,皮島那邊也得要一條船,這就一半去掉了;然後濟州道現在大建,許多建材、食材還是人都要從大明運過去,這又占用了一條;剩下的兩條船中,一條現在用來專門訓練新水手,還有一條總得備著,以應不時之需吧。”
朱由崧考慮了一會,似笑非笑的看向謝友青:“吉平啊,你說的不盡不實的,這訓練新水手的船,未必不可以用來向濟州輸運人和物資啊!”
謝友青苦笑道:“世子爺,就算能抽出一條船來,可您知道從雲梯關直航福州要幾天嗎?從福州到小琉球又要幾天嗎?這一路上水米都要準備好的,還要運輸必要的建材,光一條幾百料的船,一次也最多運輸五六十個屯民而已,這點人到了小琉球,隻怕立足都難呢!”
還別說,朱由崧還真算過呢:從雲梯關到福州,然後再橫渡海峽,總航程差不多是1300公裏,以平均時速5公裏(2~3節取平均值)計算,大約260小時,也就是11天,再算寬裕一點,那就是單趟12天,若考慮到卸載的時間和補給的時間,正常往返一趟為30天。
雖說單趟12天就能抵達台灣拓殖點,但船上糧食不能隻攜帶12天的,必須考慮到移民日常生活,以及船隻返回福州的這段路上的消耗,所以,僅船上水手就需要至少13天的口糧,而移民這邊需要最少3~4個月的糧食,以便他們能搶種槍收一季的紅薯和土豆。
而一條800料(260噸排水量)的船隻拚死了也就能裝180噸左右的貨物,其中要扣除6門總重7000斤的火炮以及差不多3000斤的火藥、彈丸,還要再扣除了海上修補船隻的工具和配料,其他什麽不都不裝,也就160噸而已。
800料的船,正常情況下需要至少20~30個水手以及20個左右的護衛,以每人每天吃三頓,每頓十二兩幹飯來算,一天口糧和食水加起來也有二斤半,40個人就1000斤,13天就是1300斤;若是同船運輸60個大小移民的話,一天兩餐,每餐也是十二兩,算下來也是1000斤左右的日消耗量,12天就是1200斤。
等到了陸地,水不需要了,糧食不變,60個移民就是每天900斤的消耗,三個月90天,不計種糧,就需要81000斤,也就40噸多一點的口糧;當然,到了拓殖點,可以通過漁獵采集得到一些補充,但事情不能算的那麽精細,萬一需要4個月120天才能收獲怎麽辦?
所以,需要一些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