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四年、西曆1640年十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富察·巴布代表清廷與“大虎軍”達成互不侵犯默契後的第四天,富察·阿哈尼堪也代表清廷與祥福瑞黑龍江號總管事陸雋廣達成了一份不落文字的協議。</p>


    根據這份協議,雙方約定:</p>


    黑龍江左岸地區、烏蘇裏江及烏蘇裏江東源烏拉河右岸地區、烏蘇裏江支流撓力河左岸地區全部是祥福瑞號的勢力範圍;</p>


    綏芬河以西、牡丹江流域、鬆花江中上遊地區全部是滿清的勢力範圍;</p>


    依蘭與佳木斯之間、撓力河右岸、穆棱河兩岸、烏蘇裏江西源鬆阿察河以西、鬆阿察河與烏拉河之間、興凱湖周邊、綏芬河以東至沿海地區為雙方緩衝區;在緩衝區內,清廷可以派人去征稅,祥福瑞也可以派遣商隊去貿易,至於緩衝區的各索倫部族到底是畏威還是懷德,就看雙方各自的手段了;</p>


    </p>


    而在鬆花江左岸,雙方大致以吞河為勢力分界線,但具體到小興安嶺中生活的索倫各部,則一樣看雙方的影響力,誰拉走,就算誰的;</p>


    至於在鬆花江上遊嫩江平原及大興安嶺以西直至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則暫時默認屬於博穆博果爾領導的索倫聯盟的控製區,雙方的勢力不得深入、滲透乃至攻打上述區域,以維持該聯盟的中立性······</p>


    就這份協議本身來說,清廷被迫承認了祥福瑞號對黑龍江左岸、烏蘇裏江東岸的控製區(基本相當於另一時空滿清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也被迫放棄了對西北索倫部族的統治、更不得不承認了在廣大緩衝區內,祥福瑞有自由活動(通商)的權力,因此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滿清在外交上的失敗。</p>


    但由於緩衝區的界定是不嚴格的(至少在興凱湖以南、綏芬河以東、烏拉河以西地區界定是不嚴格),所以雙方必然會在日後針對協議的執行產生糾紛,但考慮到協議的實則是雙方臨時性的停戰,因此可以預見,“忍辱負重”的清廷必然會在某一時刻撕毀協議,進而發動新的進攻,</p>


    不過,至少這一兩年,雙方是不會有大的戰鬥了,因此,在雙方敲定口頭協議後,清軍和福王府軍都不約而同的開始了調整部署,其中,清軍從三姓城撤出了1200餘守軍,從吉林城撤出了300人,在寧古塔方向增加了400人。</p>


    由此,清軍在整個北疆地區的總兵力縮減至3500人,其具體分布為,三姓1000人、寧古塔1000人、阿勒楚喀300人、吉林烏拉600人、溫車恨卡倫80人、雙城子卡倫(該卡倫位於綏芬河東岸的舊寨在第二年被廢棄,新寨設立在雙方協議中明確歸屬於滿清控製下的綏芬河西岸)120人、嶺口(在另一時空林口縣城附近)卡倫140人、穆棱河(在另一時空穆棱市附近)卡倫160人----嶺口卡倫和穆棱河卡倫應該算是寧古塔的外圍警戒哨所,兩者的位置實際都在協議明確約定的緩衝區內,是不允許清軍設立卡倫的,由此可見,清軍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實意的要履行過協議----敖東等中途小型驛站100人。</p>


    而福王府這邊一方麵決定將原本二等商棧規劃的弗提衛商棧升格為一等商棧,另一方麵又準備向濟州申請恢複諾雷河口商棧,並在諾雷河上遊再設立一個四等商棧;此外,還有人建議將新近建成的比興河口商棧南移至烏蘇裏江東西兩源的交匯口----後來實地考察後發現,這一地區沼澤密布、人口稀少,根本不合適建築大型商棧,所以,最終隻是在另一時空伊曼寨(達利涅列琴斯克)的位置上,建設了一個比四等商棧還低一等的五等商棧(貿易季節派商隊進駐,冬季隻是極少人駐守的臨時商棧)。</p>


    隻是這麽一來,保衛團的兵卻是不夠了,所以,黑龍江這邊又向濟州提出了三年內移民15000人並從中征收500~800鄉兵的提案----不能再招浪士了,否則就有太阿倒持的危險----但不管是升格、恢複、新建商棧也好,還是移民充實黑龍江各地也罷,眼下黑龍江和鯨海北部已經冰封,所以,相關申請是沒有辦法送往濟州的,一切的調整還待來年才能塵埃落定。</p>


    除了申請移民和在移民中征召保衛團外,李自奇還嚐試著把主意打到了學兵旅的頭上:“嚴兄,許兄,你們說,學兵旅有沒有可能留在黑龍江呢?”</p>


    “李舍人,就算我們想留下,黑龍江這也得要有足夠的軍資供應才是。”許昇燾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黑龍江商棧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軍資供應緊張,當然,他也不是隻會揭人短的,所以,他很快話鋒一轉。“不過,學兵旅這次回去擴編後,還是要繼續派兵來黑龍江輪戰的,這一點,李舍人盡管放心好了。”</p>


    “那你們明年回濟州島後,是直接擴充為師呢?還是先編成兩個旅呢?”</p>


    李自奇的長子李允現在是學兵旅軍紀官,老三李參則是學兵旅中軍隊隊副,因此他是知道新軍未來編製的,而他這個問題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了解來年學兵旅可能的輪戰規模。</p>


    嚴德桓苦笑道:“我們倒是想立刻擴充為師,但王府這邊財力不允許啊,所以,世子爺的意思是,先擴編出兩個戰兵旅來,同時盡可能的炮兵、夜不收、中軍都擴編為團,然後訓練一年,實戰一年,崇禎十六年再擴編為師。”</p>


    說到這,許昇燾插話道:“李舍人,你在黑龍江這邊幫忙留意一下,如果有投靠過來的蒙古人,就把他們送到濟州去。”</p>


    李自奇探問道:“可是新軍要編組了騎兵了?”</p>


    “組建什麽騎兵啊!”許昇燾答道。“能先把夜不收的騎兵隊編練出來就已經不容易了。”</p>


    福王府嚴重缺少騎兵骨幹,因此所謂組建騎兵的設想一直停留在紙麵上,但正兒八經的騎兵組建不起來,不需要馬戰技巧的騎馬夜不收隊就相對好組建一些了,當然,這也需要有足夠的騎手,否則一切也是空談。</p>


    “放心,這是世子爺的大事,黑龍江這邊一定上心的······”</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al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aler並收藏南明之我是弘光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