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44年四月初七日,史可法率兵北上“勤王”;兩天後,史可法渡江抵達揚州,此時他誤信了一個不可靠的消息,寫信給南京詹事府詹事薑曰廣說,崇禎帝已乘舟由海道南下,太子也從間道得以逃出,南京的官員們信以為真,一個個喜形於色,奔走相告。</p>
針對史可法發出的消息,福王府坐鎮南京的田楷立刻根據朱由崧事先的決定,向外界傳播了崇禎皇帝已經在北京萬歲山上自殺的正確消息,而這消息,在四月十七日這天,被從北京逃出來的原大學士魏炤乘所證實。</p>
北京朝廷既已全部覆亡,作為留都的南京很自然地成了明朝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p>
南京當政和在籍的大臣一方麵如雷轟頂,頓時亂成一團,一方麵也情不自禁的產生了暗喜,是的,對於曾經是大明政治邊緣人、失意者的他們來說,一躍成為大明政權的主導者絕對是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更讓他們興奮的,他們還有機會親手捧出一位大明皇帝來。</p>
沒錯,對於南京諸公來說,為了延續明祚,確立自己合法的統治,當務之急是為大明立一位新君;由於崇禎帝的三個兒子都被大順軍俘獲,未能逃出北京,在沒有直係皇位繼承人的情況下,大明皇位就隻能在一種親王中選擇了······</p>
“路卿,聽說卿家不想見孤!”朱由崧衝著應邀而來的淮安巡撫路振飛說道。“可是為了避嫌嗎?”</p>
四天前,黃蜚的艦隊已經進駐了廟灣,新兵第一師也秘密接管了雲梯關的防務,因此有了十足底氣的朱由崧才會把路振飛招來攤牌的。</p>
麵對語氣和緩,但話外之音卻有些咄咄逼人的朱由崧,在得知崇禎皇帝遇難後第一時間就建議南京方麵按“倫序當立”的祖製擁立福王為皇帝的路振飛回應道:“王爺明鑒,皇統關係大明存亡,自當慎重,臣不想落人口實,也是人之常情。”</p>
朱由崧點點頭:“卿所言甚是,倒是孤強人所難了,不過,今日孤把卿請來,隻問卿一句話,不知道卿可否明確給孤一個答案?”</p>
路振飛知道朱由崧想問什麽,便直截了當的回複道:“王爺,臣雖然建議南京按祖製擁立新君,但明軍諸位大臣站的更高看得更遠,他們的選擇肯定更能符合眼下大明的需要,王爺,眼下大明已經風雨飄搖了,可不能再因為私心壞了大局啊!”</p>
朱由崧笑道:“路卿說的好,如果南京有人因為私心,枉顧祖製,不知道路卿屆時會怎麽選擇啊?”</p>
</p>
路振飛被朱由崧頂在了杠頭上,好半天後才回話道:“臣,臣絕不同室操戈、自相殘殺!”</p>
聽話聽音,朱由崧滿意的說道:“卿放心,孤絕不會輕易敗壞局勢的······”</p>
路振飛憂心忡忡的離開了,此時趙山過來報告道:“王爺,錢祿傳回來消息說,尚可喜表示願意擁戴王爺,不過錢祿還不放心,所以會繼續留在宿州監督尚可喜。”</p>
福王府在尚可喜軍中曾經有過一位聯絡員及監軍的,但這個叫武玉的福王府內侍在尚可喜與順軍的戰鬥中失蹤了,所以錢祿便決定留在尚可喜身邊,親自監視尚可喜的行動。</p>
朱由崧搖頭道:“胡鬧,尚可喜真要翻臉不認人,他帶著幾個內侍就能行班超之事了?讓他回來,莫要白白丟了性命。”</p>
趙山替錢祿辯解道:“王爺,尚可喜畢竟做過背離王府的事,還是要防其有變呢!”</p>
洛陽失陷後,尚可喜就與福王府的關係越行越遠了,但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既然福王府對自己沒什麽太多幫助了,尚可喜自然不可能一棵樹吊死的,對此,朱由崧很是理解。</p>
所以,朱由崧當著一旁朱慈焈的麵解說道:“孤也並非是完全信任尚可喜,但你等要知道,誘之以利的道路,世上沒有絕對的忠誠,隻是背叛的成本高低與否,所以,眼下,孤給他一個擁立之功,尚可喜又憑什麽背離本藩呢?”</p>
趙山偷眼看了看還在品味朱由崧話語的朱慈焈,小心翼翼的做哏道:“可若是南京那邊也拉攏尚可喜怎麽辦?本藩的籌碼未必有南京的高了。”</p>
朱由崧也注意到了趙山的眼神,知道趙山這話其實是提點朱慈焈呢,所以,便刻意詳細解釋道:“知道什麽是大勢嗎?大勢就是周圍人都支持,那麽作為反對者,為了不與周圍人產生隔閡,所以違心的也表示支持。”</p>
朱由崧說到這,頓了頓繼續道:“孤可沒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尚可喜的身上,所以,做事還是要坦蕩一點,讓錢祿回來,正好讓孤看清楚了尚可喜,免得日後用錯了人。”</p>
是的,現在駐兵亳州的尚可喜手上隻有不到3000兵馬,朱由崧又怎麽可能把寶全押在尚可喜一人頭上呢。</p>
趙山不管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終歸是不敢忤逆了朱由崧的意旨的,所以就聽他應道:“是,奴婢這就通知錢祿回來。”</p>
朱由崧微微頷首,尚可喜的事就此告一段落,話題轉入新的方麵:“李伴伴那邊有消息送回來了嗎?”</p>
趙山答道:“最近一次的消息是,李公公還沒有見到盧久德盧公公。”</p>
曾經在福王府任職過的盧久德目前是鳳陽守備太監,對周邊駐軍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另一時空中也是因為他的跳反讓史可法等東林-複社**推舉潞王為皇帝的圖謀化為泡影的,因此,在本時空中,朱由崧肯定要盡力爭取他的支持,至少不能將其退到自己的對立麵去。</p>
“那就不等鳳陽的消息,”朱由崧決定道。“立刻準備船,馬上就走。”</p>
趙山勸說道:“王爺,您身子金貴,去徐州拉攏高傑的事,不如交給奴婢去辦吧,您留在淮安等好消息就是了。”</p>
朱由崧擺擺手:“高傑你可以說服,孫傳庭你能說服得了嗎?所以,這件事等孤親自去辦,別廢話了,立刻準備船吧······”</p>
針對史可法發出的消息,福王府坐鎮南京的田楷立刻根據朱由崧事先的決定,向外界傳播了崇禎皇帝已經在北京萬歲山上自殺的正確消息,而這消息,在四月十七日這天,被從北京逃出來的原大學士魏炤乘所證實。</p>
北京朝廷既已全部覆亡,作為留都的南京很自然地成了明朝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p>
南京當政和在籍的大臣一方麵如雷轟頂,頓時亂成一團,一方麵也情不自禁的產生了暗喜,是的,對於曾經是大明政治邊緣人、失意者的他們來說,一躍成為大明政權的主導者絕對是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更讓他們興奮的,他們還有機會親手捧出一位大明皇帝來。</p>
沒錯,對於南京諸公來說,為了延續明祚,確立自己合法的統治,當務之急是為大明立一位新君;由於崇禎帝的三個兒子都被大順軍俘獲,未能逃出北京,在沒有直係皇位繼承人的情況下,大明皇位就隻能在一種親王中選擇了······</p>
“路卿,聽說卿家不想見孤!”朱由崧衝著應邀而來的淮安巡撫路振飛說道。“可是為了避嫌嗎?”</p>
四天前,黃蜚的艦隊已經進駐了廟灣,新兵第一師也秘密接管了雲梯關的防務,因此有了十足底氣的朱由崧才會把路振飛招來攤牌的。</p>
麵對語氣和緩,但話外之音卻有些咄咄逼人的朱由崧,在得知崇禎皇帝遇難後第一時間就建議南京方麵按“倫序當立”的祖製擁立福王為皇帝的路振飛回應道:“王爺明鑒,皇統關係大明存亡,自當慎重,臣不想落人口實,也是人之常情。”</p>
朱由崧點點頭:“卿所言甚是,倒是孤強人所難了,不過,今日孤把卿請來,隻問卿一句話,不知道卿可否明確給孤一個答案?”</p>
路振飛知道朱由崧想問什麽,便直截了當的回複道:“王爺,臣雖然建議南京按祖製擁立新君,但明軍諸位大臣站的更高看得更遠,他們的選擇肯定更能符合眼下大明的需要,王爺,眼下大明已經風雨飄搖了,可不能再因為私心壞了大局啊!”</p>
朱由崧笑道:“路卿說的好,如果南京有人因為私心,枉顧祖製,不知道路卿屆時會怎麽選擇啊?”</p>
</p>
路振飛被朱由崧頂在了杠頭上,好半天後才回話道:“臣,臣絕不同室操戈、自相殘殺!”</p>
聽話聽音,朱由崧滿意的說道:“卿放心,孤絕不會輕易敗壞局勢的······”</p>
路振飛憂心忡忡的離開了,此時趙山過來報告道:“王爺,錢祿傳回來消息說,尚可喜表示願意擁戴王爺,不過錢祿還不放心,所以會繼續留在宿州監督尚可喜。”</p>
福王府在尚可喜軍中曾經有過一位聯絡員及監軍的,但這個叫武玉的福王府內侍在尚可喜與順軍的戰鬥中失蹤了,所以錢祿便決定留在尚可喜身邊,親自監視尚可喜的行動。</p>
朱由崧搖頭道:“胡鬧,尚可喜真要翻臉不認人,他帶著幾個內侍就能行班超之事了?讓他回來,莫要白白丟了性命。”</p>
趙山替錢祿辯解道:“王爺,尚可喜畢竟做過背離王府的事,還是要防其有變呢!”</p>
洛陽失陷後,尚可喜就與福王府的關係越行越遠了,但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既然福王府對自己沒什麽太多幫助了,尚可喜自然不可能一棵樹吊死的,對此,朱由崧很是理解。</p>
所以,朱由崧當著一旁朱慈焈的麵解說道:“孤也並非是完全信任尚可喜,但你等要知道,誘之以利的道路,世上沒有絕對的忠誠,隻是背叛的成本高低與否,所以,眼下,孤給他一個擁立之功,尚可喜又憑什麽背離本藩呢?”</p>
趙山偷眼看了看還在品味朱由崧話語的朱慈焈,小心翼翼的做哏道:“可若是南京那邊也拉攏尚可喜怎麽辦?本藩的籌碼未必有南京的高了。”</p>
朱由崧也注意到了趙山的眼神,知道趙山這話其實是提點朱慈焈呢,所以,便刻意詳細解釋道:“知道什麽是大勢嗎?大勢就是周圍人都支持,那麽作為反對者,為了不與周圍人產生隔閡,所以違心的也表示支持。”</p>
朱由崧說到這,頓了頓繼續道:“孤可沒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尚可喜的身上,所以,做事還是要坦蕩一點,讓錢祿回來,正好讓孤看清楚了尚可喜,免得日後用錯了人。”</p>
是的,現在駐兵亳州的尚可喜手上隻有不到3000兵馬,朱由崧又怎麽可能把寶全押在尚可喜一人頭上呢。</p>
趙山不管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終歸是不敢忤逆了朱由崧的意旨的,所以就聽他應道:“是,奴婢這就通知錢祿回來。”</p>
朱由崧微微頷首,尚可喜的事就此告一段落,話題轉入新的方麵:“李伴伴那邊有消息送回來了嗎?”</p>
趙山答道:“最近一次的消息是,李公公還沒有見到盧久德盧公公。”</p>
曾經在福王府任職過的盧久德目前是鳳陽守備太監,對周邊駐軍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另一時空中也是因為他的跳反讓史可法等東林-複社**推舉潞王為皇帝的圖謀化為泡影的,因此,在本時空中,朱由崧肯定要盡力爭取他的支持,至少不能將其退到自己的對立麵去。</p>
“那就不等鳳陽的消息,”朱由崧決定道。“立刻準備船,馬上就走。”</p>
趙山勸說道:“王爺,您身子金貴,去徐州拉攏高傑的事,不如交給奴婢去辦吧,您留在淮安等好消息就是了。”</p>
朱由崧擺擺手:“高傑你可以說服,孫傳庭你能說服得了嗎?所以,這件事等孤親自去辦,別廢話了,立刻準備船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