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錫疇話音未落,左都禦史丁魁楚出列道:“陛下,內廠、錦衣衛以叛亂一案,大肆抓捕士紳官員,迄今未有收斂,已經動搖國家根本了,還請陛下下旨約束廠衛,並將一幹人等移交三法司審訊,以免屈打成招。”</p>
是的,【叛亂案】已經將大量東林-複社成員牽扯進去了,鬼知道這些人有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從而把某些陰私事情的記錄送到了朱由崧手裏;同樣,也沒有人知道這些被捕的人是不是已經招供了,從而把更多的同黨給扯了進去;所以,朝堂上的東林-複社成員們五內俱焚,急切的希望把案子接手過來,進而把事情控製在較小的範圍內。</p>
至於把這個案子反過來嘛,南京朝堂上的東林-複社成員們已經不做幻想了,畢竟東林-複社並不一個嚴密的蘇維埃式政黨,其成員之間習慣事情還沒有做呢,就鬧得沸沸揚揚的,所以就算很多人沒有參與薑曰廣、呂大器等人推翻弘光皇帝的圖謀,但或多或少也是知道薑、呂及黃道周、黃宗羲等人在幹什麽的。</p>
好吧,就算朝廷上的東林-複社成員想顛倒黑白,蓄意為同黨開脫,但在廠衛可能已經掌握了明確證據的情況下,也是不敢胡來的,因為那樣做不但救不了黨人,而且還會把自己搭進去,讓一旁虎視眈眈的弘光皇帝抓到了進一步收拾東林-複社集團的把柄和機會。</p>
隻是,救不了已經陷進去的同黨,隻要把案子抓在手上,不是還可以及時止損嘛!</p>
“臣附議。”既然丁魁楚提到了三法司會審,大理寺正卿劉正宗便也出列言道。“懇請陛下,立刻將相關案犯,移交三法司定讞。”</p>
朱由崧當然清楚某些人的用意,所以用極低的聲音說了些什麽,站在他身邊的盧久德側耳傾聽了一會,然後高聲向丹陛下眾臣言道:“陛下苦戰得歸,一路鞍馬勞頓,於叛亂一案尚不清楚原委,待明後日問過內廠、錦衣衛後,再論是否移交三法司會審,還是圓審。”</p>
所謂圓審就是在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大理寺正卿的基礎上,讓其他各部尚書、通政司通政使一起參加會審,但圓審還不是明代級別最高的審訊,如果有需要,皇帝還會派廠衛乃至司禮監成員參與會審。</p>
“這?”</p>
朱由崧耍無賴,借口勞累,不想立刻移交【叛亂案】,對此,在場的東林-複社成員頗有些無奈,要知道,每拖一天,對東林-複社集團而言,危險性就越大一分,但【叛亂案】已經讓朱由崧有新賬老賬一起算的想法了,朝堂上的東林-複社成員又怎麽敢冒著進一步觸怒朱由崧的可能,在朝堂上繼續“淩迫”君王呢?</p>
因此,顧錫疇、丁魁楚、劉正宗隻能暫時作罷,當然,他們會抓住盧久德話中的時間,三兩日後,舊話重提的。</p>
顧錫疇等人退了下去,內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高弘圖出列道:“臣懇請陛下立刻將武昌繳獲之金銀撥入戶部,以解國家用度之不足。”</p>
戶部右侍郎何騰蛟跟著出列道:“陛下,當前軍需浩大,處處用錢,而戶部自去年陛下登基以來,至今虧空金花銀二百四十二萬兩有奇,已經是寅吃卯糧、再難維繼了,還能陛下速撥款項救濟,如此才不呢耽誤國家大事、朝廷運作。”</p>
</p>
弘光朝目前征收的各種稅賦加起來,一年大約是517萬兩的收入,但去年光左良玉、史可法、孫傳庭、路振飛等部及江北四鎮的軍費支出就是480萬兩,剩下的37萬兩銀子根本無法滿足黃蜚部、操江和巡江水師、江西衛所兵及其他明軍的軍費,也無法保障各級官員的俸祿支付,至於南京宮城的修複費用以及朱慈焈等皇子封王後的王府建設費用也是一筆極其龐大的數字,所以最終出現240多萬兩的虧空是非常正常的。</p>
朱由崧知道自己從武昌搞來的金銀會被盯上,但也沒想到,高弘圖居然如此迫不及待,所以,他考慮了一會,開口道:“著禦用監立刻向戶部撥付二百五十萬兩衝銷當前虧空。”</p>
高弘圖眼珠都要鼓出來了:“陛下,武昌繳獲一千七百萬兩有奇,隻撥付戶部二百五十萬兩是不是太少了,須知道,眼下雖然少了對左良玉、史可法兩部的撥款,但江北四鎮新增兵馬員額五萬,孫傳庭孫閣老處又增兵額一萬,軍需依然浩大;且今年還要為陳王大婚,明年年初霍王他們也要大婚,戶部實在是捉襟見肘啊!”</p>
朱由崧知道高弘圖說的不假,戶部上下的確是快被窘迫的財政給逼瘋了,但他卻不能鬆口:“高先生,武昌雖然繳獲了一千七百五十六萬三千七百二十四兩有奇,但眼下戰事不過是告一段落而已,並未到了馬放南山的時候,所以,朕還要進一步加強京營。”</p>
朱由崧給高弘圖算了一筆賬:“京營重建以來,已經花了三百萬兩,這筆錢戶部沒有給過一分一文,都是朕想辦法籌的借的,要不要還?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所以扣掉這筆,就隻剩下了一千四百五十多萬兩了;今年,京營及江北四鎮、孫先生所部為了克勝強敵,幾多用命,陣亡將士要不要撫恤,剩下的將士要不要嘉獎,這至少得用二百萬兩吧。”</p>
“剩下一千二百五十萬兩,聽起來很多,但京營才五萬兵,且新舊兵器參半,卻是要進一步加強,禦馬監估算了一下,二百五十萬兩是打不住的,至少得五百萬兩才行。”朱由崧說到這,苦笑了起來。“剩下七百五十萬兩,給戶部三分之一,還少嗎?”</p>
高弘圖卻堅持道:“陛下這麽說,可是陳王大婚等事,不用戶部出錢了?”</p>
“當然要的,”朱由崧言道。“不能以為日後成例,但明年戶部虧空多少,內庫或可以轉移支付多少,不過,這也不是成例,以七百五十萬兩計,內庫頂多貼補戶部三年,所以,戶部要量入為出才好啊······”</p>
是的,【叛亂案】已經將大量東林-複社成員牽扯進去了,鬼知道這些人有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從而把某些陰私事情的記錄送到了朱由崧手裏;同樣,也沒有人知道這些被捕的人是不是已經招供了,從而把更多的同黨給扯了進去;所以,朝堂上的東林-複社成員們五內俱焚,急切的希望把案子接手過來,進而把事情控製在較小的範圍內。</p>
至於把這個案子反過來嘛,南京朝堂上的東林-複社成員們已經不做幻想了,畢竟東林-複社並不一個嚴密的蘇維埃式政黨,其成員之間習慣事情還沒有做呢,就鬧得沸沸揚揚的,所以就算很多人沒有參與薑曰廣、呂大器等人推翻弘光皇帝的圖謀,但或多或少也是知道薑、呂及黃道周、黃宗羲等人在幹什麽的。</p>
好吧,就算朝廷上的東林-複社成員想顛倒黑白,蓄意為同黨開脫,但在廠衛可能已經掌握了明確證據的情況下,也是不敢胡來的,因為那樣做不但救不了黨人,而且還會把自己搭進去,讓一旁虎視眈眈的弘光皇帝抓到了進一步收拾東林-複社集團的把柄和機會。</p>
隻是,救不了已經陷進去的同黨,隻要把案子抓在手上,不是還可以及時止損嘛!</p>
“臣附議。”既然丁魁楚提到了三法司會審,大理寺正卿劉正宗便也出列言道。“懇請陛下,立刻將相關案犯,移交三法司定讞。”</p>
朱由崧當然清楚某些人的用意,所以用極低的聲音說了些什麽,站在他身邊的盧久德側耳傾聽了一會,然後高聲向丹陛下眾臣言道:“陛下苦戰得歸,一路鞍馬勞頓,於叛亂一案尚不清楚原委,待明後日問過內廠、錦衣衛後,再論是否移交三法司會審,還是圓審。”</p>
所謂圓審就是在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大理寺正卿的基礎上,讓其他各部尚書、通政司通政使一起參加會審,但圓審還不是明代級別最高的審訊,如果有需要,皇帝還會派廠衛乃至司禮監成員參與會審。</p>
“這?”</p>
朱由崧耍無賴,借口勞累,不想立刻移交【叛亂案】,對此,在場的東林-複社成員頗有些無奈,要知道,每拖一天,對東林-複社集團而言,危險性就越大一分,但【叛亂案】已經讓朱由崧有新賬老賬一起算的想法了,朝堂上的東林-複社成員又怎麽敢冒著進一步觸怒朱由崧的可能,在朝堂上繼續“淩迫”君王呢?</p>
因此,顧錫疇、丁魁楚、劉正宗隻能暫時作罷,當然,他們會抓住盧久德話中的時間,三兩日後,舊話重提的。</p>
顧錫疇等人退了下去,內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高弘圖出列道:“臣懇請陛下立刻將武昌繳獲之金銀撥入戶部,以解國家用度之不足。”</p>
戶部右侍郎何騰蛟跟著出列道:“陛下,當前軍需浩大,處處用錢,而戶部自去年陛下登基以來,至今虧空金花銀二百四十二萬兩有奇,已經是寅吃卯糧、再難維繼了,還能陛下速撥款項救濟,如此才不呢耽誤國家大事、朝廷運作。”</p>
</p>
弘光朝目前征收的各種稅賦加起來,一年大約是517萬兩的收入,但去年光左良玉、史可法、孫傳庭、路振飛等部及江北四鎮的軍費支出就是480萬兩,剩下的37萬兩銀子根本無法滿足黃蜚部、操江和巡江水師、江西衛所兵及其他明軍的軍費,也無法保障各級官員的俸祿支付,至於南京宮城的修複費用以及朱慈焈等皇子封王後的王府建設費用也是一筆極其龐大的數字,所以最終出現240多萬兩的虧空是非常正常的。</p>
朱由崧知道自己從武昌搞來的金銀會被盯上,但也沒想到,高弘圖居然如此迫不及待,所以,他考慮了一會,開口道:“著禦用監立刻向戶部撥付二百五十萬兩衝銷當前虧空。”</p>
高弘圖眼珠都要鼓出來了:“陛下,武昌繳獲一千七百萬兩有奇,隻撥付戶部二百五十萬兩是不是太少了,須知道,眼下雖然少了對左良玉、史可法兩部的撥款,但江北四鎮新增兵馬員額五萬,孫傳庭孫閣老處又增兵額一萬,軍需依然浩大;且今年還要為陳王大婚,明年年初霍王他們也要大婚,戶部實在是捉襟見肘啊!”</p>
朱由崧知道高弘圖說的不假,戶部上下的確是快被窘迫的財政給逼瘋了,但他卻不能鬆口:“高先生,武昌雖然繳獲了一千七百五十六萬三千七百二十四兩有奇,但眼下戰事不過是告一段落而已,並未到了馬放南山的時候,所以,朕還要進一步加強京營。”</p>
朱由崧給高弘圖算了一筆賬:“京營重建以來,已經花了三百萬兩,這筆錢戶部沒有給過一分一文,都是朕想辦法籌的借的,要不要還?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所以扣掉這筆,就隻剩下了一千四百五十多萬兩了;今年,京營及江北四鎮、孫先生所部為了克勝強敵,幾多用命,陣亡將士要不要撫恤,剩下的將士要不要嘉獎,這至少得用二百萬兩吧。”</p>
“剩下一千二百五十萬兩,聽起來很多,但京營才五萬兵,且新舊兵器參半,卻是要進一步加強,禦馬監估算了一下,二百五十萬兩是打不住的,至少得五百萬兩才行。”朱由崧說到這,苦笑了起來。“剩下七百五十萬兩,給戶部三分之一,還少嗎?”</p>
高弘圖卻堅持道:“陛下這麽說,可是陳王大婚等事,不用戶部出錢了?”</p>
“當然要的,”朱由崧言道。“不能以為日後成例,但明年戶部虧空多少,內庫或可以轉移支付多少,不過,這也不是成例,以七百五十萬兩計,內庫頂多貼補戶部三年,所以,戶部要量入為出才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