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濟南、青州方向的“民亂”尚且沒有鎮壓,所以石廷柱下達完任務,拍拍屁股回濟南了;石廷柱走後,耿繼茂和徐得功、陳紹宗開了個小會,最終決定由陳紹宗率2500步騎南下征討登南各州縣,徐得功率5000兵馬前往石廷柱指定的位置設寨堵防,而耿繼茂本人率500兵馬返回萊州修整,順帶著就地補充兵力。</p>


    是的,耿繼茂雖然想親自南征,亦或是接收封堵威海衛的任務,但相關命令是石廷柱代表清廷下達的,所以耿繼茂是沒辦法爭取的,所以也就隻能頂著第二代懷順王的名頭,灰溜溜的跑到萊州去,來個眼不見心不煩。</p>


    既然耿繼茂也領著他的500人走了,徐、陳二將便也不敢再遲疑了,於是,1646年六月二十三日當天,陳紹宗率部撲向文登縣城,一路虛設旗幟、虛張聲勢,號稱8000大軍。</p>


    陳紹宗率部離開寧海州城後,徐得功以500人守福山、500人守寧海州,自將4000兵馬及2000餘強征來的民夫,號稱15000大軍,再次開向威海衛。</p>


    </p>


    六月二十五日,徐得功部抵達馬山鹽場。</p>


    說到馬山鹽山,並非正經由明代巡鹽禦史統轄管理的正經在冊鹽場,而是私鹽販子自行搞出來的一處煮鹽、曬鹽、分裝的私鹽基地,據說搞得最好的那幾年,每年也能有十幾萬斤鹽的產量,因此曆來是萊州本地士紳私下裏最來錢的產業之一,隻是眼下兵火連天、鹽丁四散、鹽梟也一早投了軍,以至於鹽場已經荒廢好幾年了,但由於距離楊庭河(羊亭河)口可以說一步之遙,因此便被徐得功選為了己方本營所在。</p>


    不過,徐得功並沒有執行石廷柱同時在宋家窪、臥龍村設寨堵防的命令,而是首先沿著楊庭河南岸開工建設連營,卻暫時置威海灣南側的宋家窪一線於不顧。</p>


    徐得功之所以這麽做,歸根結底還是手上兵力不足的緣故,須知道當初4000兵馬強攻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都沒能打下來,一旦分兵之後,區區2000兵馬和1000民夫又怎麽可能抵擋得住勇士營全力一擊呢,所以,徐得功為了保守起見,決定先完成臥龍村一線的營寨建設任務,然後留下少量兵馬依托營寨防禦,主力再移師宋家窪方向施工。</p>


    然而徐得功很快就發現,威海衛方麵對自己的到來毫不在意,根本就沒有越過楊庭河出擊的計劃,甚至還派人來與徐得功約法三章,搞什麽互不侵犯,這就讓徐得功有些莫名了;但考慮到互不侵犯的好處,徐得功便暗地裏與對手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p>


    按下在威海衛外圍修地球的徐得功不提,南下的陳紹宗很快就兵不血刃的奪取了文登縣城,但陳紹宗接手的實際是一座空城,城內的百姓已經根據大明登萊巡按鐵存法的命令,撤往了成山衛、靖海衛等沿海衛所,然後被濟州水師運往了海外安置。</p>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願意背井離鄉的,所以,這部分百姓----指的是撤到了沿海衛所,卻又不願意離開山東的百姓----被濟州水師運到了即墨縣城以東的鼇山衛,然後就地充作了建築民夫,為勇士營第一戰兵營修建在山東沿海的第二處基地。</p>


    啥?第一戰兵營不過3000兵馬,有能力分守威海衛和鼇山衛兩地嗎?</p>


    首先,祥福瑞在北疆的經驗告訴朱由崧,隻要堡寨建得好,別說1500人守備一地了,就是3~500人也夠守了,而且守軍人數適當低一些,更節省軍糧,有利於長期堅守。</p>


    其次,第一戰兵營的3000兵馬全部都是戰兵,若是再配上輔助部隊,那妥妥就是5000人的大軍,所以別說鼇山衛這個第二基地了,如果條件合適,鐵存法、寧虎、於通等人還要第一次乃至第四處沿海基地呢!</p>


    而這一點實際從第一戰兵營的編成來看,就能猜出端倪的,這不,眼下第一戰兵營下屬第十五、十六、十七等3個戰兵團及第十八、十九、二十等3個預備戰兵團,前者每團編製兵力1250人(四四製),後者每團編製兵力900人(三三製),單純用來守備一個基地,顯然是有些浪費了。</p>


    是的,從下轄團級單位的數量來看,勇士營戰兵營的規模要比京營標準步兵旅的規模要大了許多,但就各自實際統轄兵力來看,兩者麾下的卻是相差無幾,這是因為,勇士營重建之初的定為就是外籍軍團、輕型部隊,因此盡管其下屬的團級單位很多,但標準旅建製下夜不收哨、炮兵哨等旅直屬單位卻被取消了。</p>


    就使用來說,擁有較多團級單位的勇士營各營顯然更輕便、使用更靈活,可以應對要點守備、大部隊外圍警戒、掩護糧道、充當別動隊等多種作戰需求,可以分擔主力部隊任務壓力、避免主力部隊被過分抽調,從而減少了主戰力量,但本身卻是不合適參與主力決戰的。</p>


    因此,如今用來充當鉚進山東沿海的楔子,以較小兵力牽製清軍有生力量,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而就第一戰兵營本身來說,1個戰兵團+1個預備戰兵團,就足以守備一處建設嚴整的棱堡要塞了,故而在最優情況下,第一戰兵營最多可以在山東沿海搞3個橋頭堡的。</p>


    說起來,鼇山衛這邊的棱堡建設要比威海衛玩了好些日子才開工,這不但是因為鼇山衛、即墨城這邊反正的時間較晚----耿仲明在平度州城下擊敗勇士營第十八輔兵團時,即墨好鼇山衛這邊的士紳、衛所官才剛剛致書鐵存法,表示願意反正----還跟之前沒有足夠勞力有關。</p>


    也就是聽聞滿清新任山東、登萊總督石廷柱率大軍前來增援耿仲明餘部、準備對文登等地進行大屠殺、文登、成山衛、靖海衛等地百姓、衛所兵開始大撤退後,才真正開始建設的----其實也與第一戰兵營當時沒能分兵南下有關,沒有保護部隊,肯定是不能在危機四伏的環境裏,大模大樣的進行土木建設的······</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al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aler並收藏南明之我是弘光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