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滿清與李自成之間沒有任何的互信,但此時此刻的李自成是乎也別無選擇,就隻能半推半就的接受了滿清的“好意”,因此雙方在保寧府的談判進行的很快,短短七八天裏就談妥了一切,簽署了一份雙方聯手割裂天下的協議。</p>
根據這份協議的規定:</p>
第一,李自成以大順皇帝的名義向大清皇帝稱弟;</p>
第二,雙方的領土暫時以黃河為界,清廷控製黃河以北,大順控製黃河以西----具體來說,現階段,李自成將接手整個陝西,至於順軍在四川的控製區是不是歸還張獻忠,清廷不做過問,至於河南、直隸、湖廣等南明控製區的歸屬,則允許各顯神通,誰拿下來算誰的;</p>
第三,李自成接收陝西後要盡快出兵河南,清廷在平定山東之亂後,也會盡快出兵河南和南直隸,以便讓南明顧此失彼,確保雙方不被目前看來實力最強、恢複速度最快的南明朝廷各個擊破了;</p>
第四,雙方未來關係,且等消滅了南明,瓜分了天下之後,再做議定······</p>
這份後來被稱為《保寧密約》的雙邊協議的簽署,標致著清順之間達成了初步的同盟關係,不過,雙方之間的信任度依舊非常有限,所以,接下來在順軍接收陝西的過程中,依舊出現了大量的磕磕絆絆,且在雙方交接的過程中,陝西境內的反清反順擁明武裝並沒有停止抗爭,因此,直到1647年年底的時候,李自成才基本控製了陝西的大部分地區,而最後一支清軍從榆林撤出時,已經是1648年年底的事了······</p>
“陛下,鴻臚寺奏稱,清廷提出以下休兵條件。”</p>
按下李自成與清廷的談判及雙方後續交接陝西諸事不說,在棲霞山棲霞寺裏,經過近半個月的“磨洋工”後,明清兩方的談判代表終於擱置了對滿清國家地位(及弘光政權正統性)的認定,進入真正的談判環節。</p>
</p>
“第一,兩國皇帝今後以兄弟相稱,陛下為兄,清國皇帝為弟;兄長於幼弟每歲壽辰前,贈給幼弟金花銀五十萬兩,幼弟於兄長每歲壽辰前,獻兄長馬千匹、駝百頭。”</p>
“第二,清廷歸還目前留居於北京的各親藩子弟並先帝嬪妃、公主、近戚人等,我朝歸還之前俘虜之八旗官兵。”</p>
“第三,雙方在關內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北,即直隸、山東、山西全部及河南的懷慶、衛輝、彰德三府全部,開封府、淮安府、徐州府在河北的部分轄區,都屬於清國;而黃河以南的各省,包括黃河以西的狹西都屬於大明;”</p>
“第四,雙方在遼東的邊界,以現有各自控製區為限,不得再行擴張。”說這話時,馬士英的臉色頗有些古怪,是的,他和南明的文武大臣們都不知道朱由崧手中還有一支力量,而這支力量居然已經在被世人認為是滿清後方的奴兒幹都司站穩了腳跟,進而已經對沈陽構成了威脅。“未建成的營堡一律撤出,就此止戈休兵。”</p>
“第五,在黃河沿岸及遼東某處開辟專門之互市場所,互通有無。”</p>
“第六,濟州水師不得於遼海或其他各海域攔截清國商人、商船,並自遼南諸島嶼撤軍,將遼南島嶼歸還清廷。”</p>
“第七,我朝與清國互派國信使常駐北京、南京,且允許我朝定期派人祭掃昌平諸先帝陵寢,並置守陵內臣一名。”</p>
“第八,未盡之事宜,每五年派人磋商修補,以為萬世和平。”</p>
朱由崧靜靜聽著,聽馬士英說完之後,朱由崧問在場的內閣大學士道:“各位先生以為朝廷該不該接受清廷的和平啊!”</p>
由於關係到各人生前身後名,所以,馬士英代表幾位大學士言道:“臣等以為,我大明開國至今,從無割地賠款之說,因此朝廷斷無應允之理。”</p>
朱由崧衝著馬士英點點頭:“清軍博洛部雖然占據著河南府,但真要打的話,也未必不能將其驅趕過了黃河,籍此就想換了山東,乃至於南直隸於黃河以北之土地,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p>
眼下在山東,除了兗南、青南那一大批羈縻地帶外,勇士營已經在威海衛、鼇山衛站穩了腳跟,並且還在規劃於海陽備禦千戶所方向再搞一個橋頭堡----勇士營第一戰鬥營將以1個戰兵團加1個預備戰兵團的標準拆分為3個守備營,分別守衛威海衛、乳山口、鼇山衛等三個要點----進而徹底輻射整個膠東方向,再加上清軍至今沒有剿滅兗州、濟南、青州等地的反清武裝,形勢一片大好之下,朱由崧又怎麽可能答應用河南府交換山東全省呢。</p>
至於北疆方麵,雖然目前吉林烏拉尚在清軍之手,但根據勇士營第三戰兵營的夜不收部隊的偵察結果顯示,清軍正在盡可能的撤退吉林烏拉城內的普通居民以及周圍伊徹滿洲部族,由此也可以斷定,清廷在吉林烏拉的是待不長久了,在這種情況下,說什麽就地停火,完全是清廷在漫天要價。</p>
“不過,對方的條件嚴苛一點也沒什麽不好的,至少那些打著舒緩民力、兜賣自己那些不可告人心思的文武們應該是沒話可說了。”</p>
朱由崧說話很直接,這讓馬士英及馬士英身後的高弘圖等人苦笑不已。</p>
但朱由崧的態度卻是王鐸和高弘圖所樂見的,畢竟一個是河南府人,一個登州府人,誰都不願意看見家鄉淪陷在異族統治者手中的。</p>
所以,王鐸探問道:“陛下,那棲霞寺的談判還有必要繼續嗎?”</p>
“且就敷衍著談吧,朕明年要組織北伐,維持和談多少能也能掩飾一二。”</p>
此時的朱由崧並不知道清廷已經著手從陝西撤出了,他隻是按照自己的步驟在行動。</p>
吳甡眼眉一挑:“陛下,京營不在兵部管轄之下,臣以為不妥;另外,北疆祥福瑞又是哪路兵馬,還請陛下明示。”</p>
站在朱由崧身後的禦馬監掌印太監李保替朱由崧解說道:“祥福瑞乃是早年福王府在海外創辦的商號,目前歸內務府統管,其下的兵馬則歸禦馬監下屬勇士營掌握······”</p>
根據這份協議的規定:</p>
第一,李自成以大順皇帝的名義向大清皇帝稱弟;</p>
第二,雙方的領土暫時以黃河為界,清廷控製黃河以北,大順控製黃河以西----具體來說,現階段,李自成將接手整個陝西,至於順軍在四川的控製區是不是歸還張獻忠,清廷不做過問,至於河南、直隸、湖廣等南明控製區的歸屬,則允許各顯神通,誰拿下來算誰的;</p>
第三,李自成接收陝西後要盡快出兵河南,清廷在平定山東之亂後,也會盡快出兵河南和南直隸,以便讓南明顧此失彼,確保雙方不被目前看來實力最強、恢複速度最快的南明朝廷各個擊破了;</p>
第四,雙方未來關係,且等消滅了南明,瓜分了天下之後,再做議定······</p>
這份後來被稱為《保寧密約》的雙邊協議的簽署,標致著清順之間達成了初步的同盟關係,不過,雙方之間的信任度依舊非常有限,所以,接下來在順軍接收陝西的過程中,依舊出現了大量的磕磕絆絆,且在雙方交接的過程中,陝西境內的反清反順擁明武裝並沒有停止抗爭,因此,直到1647年年底的時候,李自成才基本控製了陝西的大部分地區,而最後一支清軍從榆林撤出時,已經是1648年年底的事了······</p>
“陛下,鴻臚寺奏稱,清廷提出以下休兵條件。”</p>
按下李自成與清廷的談判及雙方後續交接陝西諸事不說,在棲霞山棲霞寺裏,經過近半個月的“磨洋工”後,明清兩方的談判代表終於擱置了對滿清國家地位(及弘光政權正統性)的認定,進入真正的談判環節。</p>
</p>
“第一,兩國皇帝今後以兄弟相稱,陛下為兄,清國皇帝為弟;兄長於幼弟每歲壽辰前,贈給幼弟金花銀五十萬兩,幼弟於兄長每歲壽辰前,獻兄長馬千匹、駝百頭。”</p>
“第二,清廷歸還目前留居於北京的各親藩子弟並先帝嬪妃、公主、近戚人等,我朝歸還之前俘虜之八旗官兵。”</p>
“第三,雙方在關內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北,即直隸、山東、山西全部及河南的懷慶、衛輝、彰德三府全部,開封府、淮安府、徐州府在河北的部分轄區,都屬於清國;而黃河以南的各省,包括黃河以西的狹西都屬於大明;”</p>
“第四,雙方在遼東的邊界,以現有各自控製區為限,不得再行擴張。”說這話時,馬士英的臉色頗有些古怪,是的,他和南明的文武大臣們都不知道朱由崧手中還有一支力量,而這支力量居然已經在被世人認為是滿清後方的奴兒幹都司站穩了腳跟,進而已經對沈陽構成了威脅。“未建成的營堡一律撤出,就此止戈休兵。”</p>
“第五,在黃河沿岸及遼東某處開辟專門之互市場所,互通有無。”</p>
“第六,濟州水師不得於遼海或其他各海域攔截清國商人、商船,並自遼南諸島嶼撤軍,將遼南島嶼歸還清廷。”</p>
“第七,我朝與清國互派國信使常駐北京、南京,且允許我朝定期派人祭掃昌平諸先帝陵寢,並置守陵內臣一名。”</p>
“第八,未盡之事宜,每五年派人磋商修補,以為萬世和平。”</p>
朱由崧靜靜聽著,聽馬士英說完之後,朱由崧問在場的內閣大學士道:“各位先生以為朝廷該不該接受清廷的和平啊!”</p>
由於關係到各人生前身後名,所以,馬士英代表幾位大學士言道:“臣等以為,我大明開國至今,從無割地賠款之說,因此朝廷斷無應允之理。”</p>
朱由崧衝著馬士英點點頭:“清軍博洛部雖然占據著河南府,但真要打的話,也未必不能將其驅趕過了黃河,籍此就想換了山東,乃至於南直隸於黃河以北之土地,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p>
眼下在山東,除了兗南、青南那一大批羈縻地帶外,勇士營已經在威海衛、鼇山衛站穩了腳跟,並且還在規劃於海陽備禦千戶所方向再搞一個橋頭堡----勇士營第一戰鬥營將以1個戰兵團加1個預備戰兵團的標準拆分為3個守備營,分別守衛威海衛、乳山口、鼇山衛等三個要點----進而徹底輻射整個膠東方向,再加上清軍至今沒有剿滅兗州、濟南、青州等地的反清武裝,形勢一片大好之下,朱由崧又怎麽可能答應用河南府交換山東全省呢。</p>
至於北疆方麵,雖然目前吉林烏拉尚在清軍之手,但根據勇士營第三戰兵營的夜不收部隊的偵察結果顯示,清軍正在盡可能的撤退吉林烏拉城內的普通居民以及周圍伊徹滿洲部族,由此也可以斷定,清廷在吉林烏拉的是待不長久了,在這種情況下,說什麽就地停火,完全是清廷在漫天要價。</p>
“不過,對方的條件嚴苛一點也沒什麽不好的,至少那些打著舒緩民力、兜賣自己那些不可告人心思的文武們應該是沒話可說了。”</p>
朱由崧說話很直接,這讓馬士英及馬士英身後的高弘圖等人苦笑不已。</p>
但朱由崧的態度卻是王鐸和高弘圖所樂見的,畢竟一個是河南府人,一個登州府人,誰都不願意看見家鄉淪陷在異族統治者手中的。</p>
所以,王鐸探問道:“陛下,那棲霞寺的談判還有必要繼續嗎?”</p>
“且就敷衍著談吧,朕明年要組織北伐,維持和談多少能也能掩飾一二。”</p>
此時的朱由崧並不知道清廷已經著手從陝西撤出了,他隻是按照自己的步驟在行動。</p>
吳甡眼眉一挑:“陛下,京營不在兵部管轄之下,臣以為不妥;另外,北疆祥福瑞又是哪路兵馬,還請陛下明示。”</p>
站在朱由崧身後的禦馬監掌印太監李保替朱由崧解說道:“祥福瑞乃是早年福王府在海外創辦的商號,目前歸內務府統管,其下的兵馬則歸禦馬監下屬勇士營掌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