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副,城頭觀察到三號陣地向清軍投降了!”</p>
“可恥的叛國賊!我怎麽就帶出了一群軟蛋呢!”聽到報告的濟州師右廂旅旅副楊振氣得臉色通紅,好半天後才回過神來。“三號陣地丟了,清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向北城牆方向展開進攻了。”楊振扭頭問本旅參軍曹同燦道。“我們還有多少可用之兵。”</p>
</p>
曹同燦回複道:“不計失去聯係的第一團所部,及滯留在裏口山中的其他部隊,目前全旅還有一千三百二十六名身體健康的官兵,其中布置在奈古山一線的有一百七十名戰兵;布置在南城外陣地的有三百四十名戰兵,城內則還有五百二十名戰兵;當然,必要時,輜重兵什麽的,也是能轉化為戰兵的,事實上,我們也已經轉化了一部分了,否則仗打了那麽多天了,又怎麽可能還有總計一千零三十名戰兵呢。”</p>
沒有理會曹同燦廢話的楊振有些頭疼的說道:“五百五十名戰兵!這個數字可真不多啊!”</p>
沒錯,雖然南城牆暫時不用管----畢竟南城外圍陣地還沒丟呢,一時半會用不著再派人去守----東城牆方向也不可能是清軍攻擊的重點,但僅一個北城牆和西城牆的北段加起來就有三明裏(約1840米)長,若以城內尚有的520名戰兵來平均的話,一個戰兵平均要守一丈寬的城牆,這又怎麽可能是守得住呢。</p>
所以,權衡了半天後,楊振決定道:“除了醫護兵和夥夫以外,其餘所有的健康士兵都拿上武器上城牆作戰。”</p>
曹同燦探問道:“輕傷員要不要也讓他們做好重返一線的準備,這樣,我們還能再多小三百可用之兵。”</p>
楊振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問了另外一個問題:“重傷員和陣亡將士的屍骸都運走了?”</p>
曹同燦答道:“陣亡將士的屍骸和大部分的重傷員都由濟州艦隊在劉公島的舟船運走了,其中陣亡將士的屍骸已經在劉公島就地火化,但最近兩天來產生的重傷員還沒有運走,一共有十七名之多。”</p>
有了剛剛問題的答案,楊振才回答了曹同燦的提議:“稍後檢查一下輕傷員,如果不影響上戰場的話,就讓他們做好重新上陣的準備,若傷的地方不太巧,那就一並和重傷員一起送走,免得浪費了糧食。”</p>
“是,下官這就去安排!”話雖如此,曹同燦卻沒有立刻移動腳步,而是向楊振抱怨道:“旅副,濟州水師陸戰營明明有足夠的兵力,為什麽不派來增援我們,上麵這麽做,下官實在有些想不通。”</p>
楊振衝著正在抱怨的曹同燦搖了搖頭:“小曹啊,你是京營裏調出來的,沒有參加過祥福瑞在北疆的戰鬥,在北疆,我們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誰都有可能成為被上麵斷腕的那個,所以,竭盡我們所能就是了,救與不救,上麵有自己的考量。”</p>
曹同燦不知道怎麽回應才好,猶豫了半天,才開口問道:“旅副,你經曆的多,能不能分析一下,上麵為什麽不救我們!”</p>
“為什麽不救我們,那理由可就多了!”楊振數著手指說道。“第一,當年祥福瑞在北疆的商棧大都能在清虜瘋狂進攻下熬到解圍的一刻,所以上麵自然相信,比祥福瑞保衛團強大許多的我們也能在威海頂住清軍的進攻;第二,也許清虜同時在進攻鼇山衛,且鼇山衛情況比我們還危急,所以上麵把濟州水師陸戰營給調到鼇山衛去了;第三,上麵準備趁著清軍力量被我們及鼇山衛所吸引的當口,在其他地方再搞一個橋頭堡;第四,上麵也的確是準備救援我們的,但怎麽救援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也許是想再重複當初大勝耿仲明部的場景。”</p>
說到這,楊振問曹同燦道:“小曹,你還要我說第五、第六嗎?”</p>
“不用了旅副!有這四個可能已經足夠了。”曹同燦隨即解釋道。“下官不是埋怨上麵把我們當棄子,實在是作為孤軍的感受太難熬了,既然現在知道上麵其實一直關注著我們,那就沒問題了。”</p>
因為第一次陡門江商棧保衛戰勝利而一路高升的楊振,用過來人的身份提示曹同燦道:“這是上麵給我們的考驗,熬過去了,才有更加光明的未來。”</p>
隨即楊振壓低聲音提醒道:“小曹,你也是從京營裏出來的,應該知道將來隻有新軍才是大明軍隊的脊梁,我們這種指揮花隊的,不說前途黯淡,至少是沒有大的指望了,所以,隻有打好了硬仗,才能讓上麵另眼相看,日後才能有在軍中立足之地。”</p>
曹同燦點頭道:“多謝旅副指點,還真是這個理,下官受教了。”</p>
“你能明白就好!”說話間,楊振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那你先去把輜重兵武裝起來吧,我到北城牆去看一看情況······”</p>
離開了位於東門昌化門門樓文昌閣的營指揮所,楊振沿著城牆走到了北城牆,然後上了北門玄武門城樓;進了玄武門城樓後,楊振先對供奉在一層的真武大帝進行了膜拜,這才上了二層,臨窗觀察城北清軍的動向。</p>
隻見剛剛從叛軍手中接收了三號碉堡的清軍麻吉哈部並沒有立刻逼近城北護城河,而是首先在稍遠的距離上開始修建數量眾多的炮壘。</p>
楊振隨即對陪著自己上樓的濟州師右廂旅第三團團長燕國勳說道:“清軍要利用炮火優勢來轟垮威海衛城牆,對此,你怎麽看?”</p>
燕國勳回複道:“別地什麽情況,下官不知道,但在城北方向,清軍炮隊前後轟擊了七天,每天多的發射了三百發炮彈、少的也要打二百多炮,在彈藥方麵的消耗非常大,恐怕不經過補充,沒辦法是持續多久的。”</p>
“也就是說,你不認為清軍能轟垮威海衛城牆嘍?”</p>
“保票下官不敢打,”燕國勳指了指隱藏在北城牆上的兩門紅夷炮道。“有濟州水師送來的這玩意,下官有信心跟清虜炮隊較量一二······”</p>
“可恥的叛國賊!我怎麽就帶出了一群軟蛋呢!”聽到報告的濟州師右廂旅旅副楊振氣得臉色通紅,好半天後才回過神來。“三號陣地丟了,清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向北城牆方向展開進攻了。”楊振扭頭問本旅參軍曹同燦道。“我們還有多少可用之兵。”</p>
</p>
曹同燦回複道:“不計失去聯係的第一團所部,及滯留在裏口山中的其他部隊,目前全旅還有一千三百二十六名身體健康的官兵,其中布置在奈古山一線的有一百七十名戰兵;布置在南城外陣地的有三百四十名戰兵,城內則還有五百二十名戰兵;當然,必要時,輜重兵什麽的,也是能轉化為戰兵的,事實上,我們也已經轉化了一部分了,否則仗打了那麽多天了,又怎麽可能還有總計一千零三十名戰兵呢。”</p>
沒有理會曹同燦廢話的楊振有些頭疼的說道:“五百五十名戰兵!這個數字可真不多啊!”</p>
沒錯,雖然南城牆暫時不用管----畢竟南城外圍陣地還沒丟呢,一時半會用不著再派人去守----東城牆方向也不可能是清軍攻擊的重點,但僅一個北城牆和西城牆的北段加起來就有三明裏(約1840米)長,若以城內尚有的520名戰兵來平均的話,一個戰兵平均要守一丈寬的城牆,這又怎麽可能是守得住呢。</p>
所以,權衡了半天後,楊振決定道:“除了醫護兵和夥夫以外,其餘所有的健康士兵都拿上武器上城牆作戰。”</p>
曹同燦探問道:“輕傷員要不要也讓他們做好重返一線的準備,這樣,我們還能再多小三百可用之兵。”</p>
楊振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問了另外一個問題:“重傷員和陣亡將士的屍骸都運走了?”</p>
曹同燦答道:“陣亡將士的屍骸和大部分的重傷員都由濟州艦隊在劉公島的舟船運走了,其中陣亡將士的屍骸已經在劉公島就地火化,但最近兩天來產生的重傷員還沒有運走,一共有十七名之多。”</p>
有了剛剛問題的答案,楊振才回答了曹同燦的提議:“稍後檢查一下輕傷員,如果不影響上戰場的話,就讓他們做好重新上陣的準備,若傷的地方不太巧,那就一並和重傷員一起送走,免得浪費了糧食。”</p>
“是,下官這就去安排!”話雖如此,曹同燦卻沒有立刻移動腳步,而是向楊振抱怨道:“旅副,濟州水師陸戰營明明有足夠的兵力,為什麽不派來增援我們,上麵這麽做,下官實在有些想不通。”</p>
楊振衝著正在抱怨的曹同燦搖了搖頭:“小曹啊,你是京營裏調出來的,沒有參加過祥福瑞在北疆的戰鬥,在北疆,我們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誰都有可能成為被上麵斷腕的那個,所以,竭盡我們所能就是了,救與不救,上麵有自己的考量。”</p>
曹同燦不知道怎麽回應才好,猶豫了半天,才開口問道:“旅副,你經曆的多,能不能分析一下,上麵為什麽不救我們!”</p>
“為什麽不救我們,那理由可就多了!”楊振數著手指說道。“第一,當年祥福瑞在北疆的商棧大都能在清虜瘋狂進攻下熬到解圍的一刻,所以上麵自然相信,比祥福瑞保衛團強大許多的我們也能在威海頂住清軍的進攻;第二,也許清虜同時在進攻鼇山衛,且鼇山衛情況比我們還危急,所以上麵把濟州水師陸戰營給調到鼇山衛去了;第三,上麵準備趁著清軍力量被我們及鼇山衛所吸引的當口,在其他地方再搞一個橋頭堡;第四,上麵也的確是準備救援我們的,但怎麽救援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也許是想再重複當初大勝耿仲明部的場景。”</p>
說到這,楊振問曹同燦道:“小曹,你還要我說第五、第六嗎?”</p>
“不用了旅副!有這四個可能已經足夠了。”曹同燦隨即解釋道。“下官不是埋怨上麵把我們當棄子,實在是作為孤軍的感受太難熬了,既然現在知道上麵其實一直關注著我們,那就沒問題了。”</p>
因為第一次陡門江商棧保衛戰勝利而一路高升的楊振,用過來人的身份提示曹同燦道:“這是上麵給我們的考驗,熬過去了,才有更加光明的未來。”</p>
隨即楊振壓低聲音提醒道:“小曹,你也是從京營裏出來的,應該知道將來隻有新軍才是大明軍隊的脊梁,我們這種指揮花隊的,不說前途黯淡,至少是沒有大的指望了,所以,隻有打好了硬仗,才能讓上麵另眼相看,日後才能有在軍中立足之地。”</p>
曹同燦點頭道:“多謝旅副指點,還真是這個理,下官受教了。”</p>
“你能明白就好!”說話間,楊振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那你先去把輜重兵武裝起來吧,我到北城牆去看一看情況······”</p>
離開了位於東門昌化門門樓文昌閣的營指揮所,楊振沿著城牆走到了北城牆,然後上了北門玄武門城樓;進了玄武門城樓後,楊振先對供奉在一層的真武大帝進行了膜拜,這才上了二層,臨窗觀察城北清軍的動向。</p>
隻見剛剛從叛軍手中接收了三號碉堡的清軍麻吉哈部並沒有立刻逼近城北護城河,而是首先在稍遠的距離上開始修建數量眾多的炮壘。</p>
楊振隨即對陪著自己上樓的濟州師右廂旅第三團團長燕國勳說道:“清軍要利用炮火優勢來轟垮威海衛城牆,對此,你怎麽看?”</p>
燕國勳回複道:“別地什麽情況,下官不知道,但在城北方向,清軍炮隊前後轟擊了七天,每天多的發射了三百發炮彈、少的也要打二百多炮,在彈藥方麵的消耗非常大,恐怕不經過補充,沒辦法是持續多久的。”</p>
“也就是說,你不認為清軍能轟垮威海衛城牆嘍?”</p>
“保票下官不敢打,”燕國勳指了指隱藏在北城牆上的兩門紅夷炮道。“有濟州水師送來的這玩意,下官有信心跟清虜炮隊較量一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