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壯鄉宴
在田州縣的喝酒有一個很奇特的習慣,據說這是世界上2700多個民族種‘獨一無二’的飲酒方法。
壯族人不習慣直接使用大碗喝酒,也不喜歡使用酒杯,他們常用的是匙羹。喝前先把酒倒到一個大碗裏,然後主客互敬。
主人用一個匙羹,從大碗裏打一羹酒,送到客人嘴邊,對方是必須要全部喝下的,不然就是不給“麵子”。喝了別人敬的酒,就要回敬。客人也拿起另一個匙羹,從大碗裏打一羹酒,送回“灌”進主人的嘴裏。
不管喝多長時間,都使用這樣“你來我往”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羹去羹回”。
這種據說是由壯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創造的飲酒方法一直流傳了數千年,一直到今日。在壯族人家,自釀的米酒,也就是俗稱的‘土茅台’自古以來就是壯家人在婚喪喜慶、日常飲宴常用的酒。即便是已經進入了21世紀的今天,各種啤酒、瓶裝白酒都已經紛紛進入了百姓的餐桌,但是,唯有‘土茅台’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壯家酒。
這種‘土茅台’釀造起來其實很簡單,以前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釀一些放在家裏用於待客之用。
把自家產的大米蒸熟,攤在涼席上放涼,撒上混著玉米粉的酒曲,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裝進瓦罐缸裏麵密封發酵了。等到發酵7-20天以後,瓦罐裏麵就會飄散出一絲絲的香醇酒氣,接下來就可以取出蒸餾了。
蒸餾出來以後的米酒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調成不同的濃度,但是因為在廣西地區天氣炎熱,很少人能適應高度烈酒,所以一般來說,‘土茅台’的濃度也就在20-25度之間。
這種米酒醇香甘甜,不會上頭傷身,即使是頭天晚上喝醉了第二天起來還是照樣生龍活虎,能下地幹活。
岑佳華來簽訂水庫承包合同的時候,在老陳家第一次見識了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一開始他心裏還有點抗拒這種一個匙羹在很多人嘴巴裏麵進出的舉動,但是壯鄉人的淳樸和熱情讓他很快地放下了矜持,融入了進去,感受到了在壯鄉喝酒的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今天晚上一起吃飯的是12個人,但是陳陽屬於未成年,被排除在喝酒的行列。一開始,岑佳華就要先敬每一個人一羹,以感謝他們今天能在農忙期間前來幫忙。每一羹他都要喝到把匙羹倒立下來而沒有一滴酒滴下來才算是合格。
一個匙羹大概能裝上3錢酒。一輪下來。10羹就是3兩。雖說隻是度數在20度左右地自釀米酒。但是在短時間喝下去小半斤白酒。岑佳華也是感覺一股酒意一下就直衝腦門。若非換上酒量淺地人。鐵定是要出醜地。也許當場就能給吐出來。
岑佳華連忙喝了好幾口蛇湯。這才把肚子裏麵難受地感覺稍微壓下去。這蛇湯就是今天地那條楝兒蛇加上精選地本地黃豆用高壓鍋燉製而成地。味道鮮美又服用營養。
見麵地一輪敬酒結束後。接著下來就到了群雄亂戰地時候了。
每一個人都可以端起匙羹。向著自己看不順(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眼或者很順眼地人敬酒。這時候。就沒有什麽限製了。當然了。酒量好地人一般會出動出擊比較多。酒量稍差地人就會采取稍微保守一點地戰術。
在壯鄉。酒品就是人品。在酒桌上偷奸耍滑地人一般都不會受人歡迎地。所以。在壯家。即便你是酒量不高。但是你喝酒有氣魄。有始有終。這樣地人也是深受大家歡迎地。
淳樸地壯家人很簡單地可以接受你酒量不好。但是很討厭過於奸猾地人。
這樣,酒過三巡之後,大家都已經是曬紅耳熱,話題也慢慢聊開了。就連平時很沉默寡言的人,到了這個時候,這個熱鬧的場麵上,也慢慢開始便得話多起來了。
坐在岑佳華對麵的那個絡腮胡漢子叫羅章,平時是一個很少話的人,就喝多了以後,嘴皮子也開始利索起來了。開始給周圍的人講述自己在山裏麵打獵的事情,就是話語也便得流利起來,變得非常可愛。
至於那些平時口才就很好的人,這個時候就更加成為了他們表演的舞台。妙語連珠都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話鋒,而且它們還是不是地碰出一兩句富有哲理的精彩句子來,讓岑佳華實在是感慨“詩在民間”。
唯一讓岑佳華感到鬱悶的是,這群老爺們喝酒之後,雖然說話很流利,但是漸漸地就都使用本土的壯話了,害得岑佳華非常認真地去聽卻依舊是一知半解,隻好讓陳陽在旁邊翻譯,但是還是失去了原味。
岑佳華暗自下定決心,要盡快地學會壯話,這樣自己才算是能完全地融入壯鄉的生活了。
群雄混戰以後,酒桌上的戰爭就又開始發生變化了,變成了猜碼製勝了。
前麵的兩輪是你一羹來你一羹,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是喝相同數量的酒,但是到了猜碼製勝的環節,就考的是酒客猜碼的水平了。
壯族的猜碼酒令也很特別,和其他地方的猜碼有稍許的不同。比如,在這裏就沒有‘五’這個酒令,在其他地方,也許就會有‘五魁首’之類的酒令。
從零開始,一直到十,都有酒令相配,這些就應一般都是約定俗成,常年使用而被大家所承認。也可以自己創造新的酒令出來,但是一般人沒有一定的猜碼水平是想不出既合乎情理有琅琅上口、符合情境的酒令。
‘一點點’、‘兩百塊’、‘三點鍾’、‘四條腿’‘綠豆芽’、‘魚鱗’‘八匹馬’、‘九安來’、‘全部有’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常用的酒令。這些就應有一些是普通話,有一些是白話,還有一些壯話,甚至有一些隻是取諧音而已。還有一些用普通話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整、簡潔地翻譯過來的壯鄉酒令。隻有在壯鄉生活過的人,才會知道這些就應所代表的含義。
這些豐富多彩的酒令代表了壯鄉人的酒文化,代表了它們當時的精神狀態。這些酒令能讓酒桌的氣氛風味熱烈,讓喝酒成為了一件很快樂的是事情。
猜碼就是講究一個眼明手快,反應敏捷,一般機靈的人猜碼都比較厲害。當然了,經驗也在其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岑佳華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還不是很適應猜碼這種遊戲,經常輸碼喝酒。後來,他漸漸地掌握了技巧,逐漸多贏了一點。
因為每一個人出碼的時候,有會不自覺地待上個人習慣。有的人在出三以後,接下來一定就是出十;有的人某一個數字會一直連續出幾次;有的人開始一定是伸出數量固定的指頭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了,這隻是一方麵的情況罷了,若是連續被抓幾次,這些老酒客就會立馬醒悟過來,開始變換指法。
用範偉的那句話來說,那就是:“哎呀,真是防不勝防啊!”
就這樣,熱鬧歡樂的酒宴一直持續了幾個小時,到了月上中天的時候才堪堪結束。不過考慮到第二天大夥還要幹活,所以在酒宴上大夥也隻是聊天的時候多,喝酒並沒有很凶。
散場的時候,雖然每個人基本上也就有個三五分的樣子,走起路來依舊是穩穩當當,回家的摩托車依舊開得平穩迅速。
送走客人、收拾完桌上的殘羹冷炙之後,岑佳華打了兩桶水衝了個涼,就感覺到渾身的酒氣似乎就不翼而飛了,剩下的隻是一股神清氣爽的感覺。
端起一杯泡好的綠茶,岑佳華信步走到大壩上,看著湖光月色,在回味今天一天充實而快樂的生活,他真的很高興自己選擇來到了榕樹村。
首發
在田州縣的喝酒有一個很奇特的習慣,據說這是世界上2700多個民族種‘獨一無二’的飲酒方法。
壯族人不習慣直接使用大碗喝酒,也不喜歡使用酒杯,他們常用的是匙羹。喝前先把酒倒到一個大碗裏,然後主客互敬。
主人用一個匙羹,從大碗裏打一羹酒,送到客人嘴邊,對方是必須要全部喝下的,不然就是不給“麵子”。喝了別人敬的酒,就要回敬。客人也拿起另一個匙羹,從大碗裏打一羹酒,送回“灌”進主人的嘴裏。
不管喝多長時間,都使用這樣“你來我往”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羹去羹回”。
這種據說是由壯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創造的飲酒方法一直流傳了數千年,一直到今日。在壯族人家,自釀的米酒,也就是俗稱的‘土茅台’自古以來就是壯家人在婚喪喜慶、日常飲宴常用的酒。即便是已經進入了21世紀的今天,各種啤酒、瓶裝白酒都已經紛紛進入了百姓的餐桌,但是,唯有‘土茅台’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壯家酒。
這種‘土茅台’釀造起來其實很簡單,以前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釀一些放在家裏用於待客之用。
把自家產的大米蒸熟,攤在涼席上放涼,撒上混著玉米粉的酒曲,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裝進瓦罐缸裏麵密封發酵了。等到發酵7-20天以後,瓦罐裏麵就會飄散出一絲絲的香醇酒氣,接下來就可以取出蒸餾了。
蒸餾出來以後的米酒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調成不同的濃度,但是因為在廣西地區天氣炎熱,很少人能適應高度烈酒,所以一般來說,‘土茅台’的濃度也就在20-25度之間。
這種米酒醇香甘甜,不會上頭傷身,即使是頭天晚上喝醉了第二天起來還是照樣生龍活虎,能下地幹活。
岑佳華來簽訂水庫承包合同的時候,在老陳家第一次見識了這種獨特的飲酒方式。一開始他心裏還有點抗拒這種一個匙羹在很多人嘴巴裏麵進出的舉動,但是壯鄉人的淳樸和熱情讓他很快地放下了矜持,融入了進去,感受到了在壯鄉喝酒的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今天晚上一起吃飯的是12個人,但是陳陽屬於未成年,被排除在喝酒的行列。一開始,岑佳華就要先敬每一個人一羹,以感謝他們今天能在農忙期間前來幫忙。每一羹他都要喝到把匙羹倒立下來而沒有一滴酒滴下來才算是合格。
一個匙羹大概能裝上3錢酒。一輪下來。10羹就是3兩。雖說隻是度數在20度左右地自釀米酒。但是在短時間喝下去小半斤白酒。岑佳華也是感覺一股酒意一下就直衝腦門。若非換上酒量淺地人。鐵定是要出醜地。也許當場就能給吐出來。
岑佳華連忙喝了好幾口蛇湯。這才把肚子裏麵難受地感覺稍微壓下去。這蛇湯就是今天地那條楝兒蛇加上精選地本地黃豆用高壓鍋燉製而成地。味道鮮美又服用營養。
見麵地一輪敬酒結束後。接著下來就到了群雄亂戰地時候了。
每一個人都可以端起匙羹。向著自己看不順(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眼或者很順眼地人敬酒。這時候。就沒有什麽限製了。當然了。酒量好地人一般會出動出擊比較多。酒量稍差地人就會采取稍微保守一點地戰術。
在壯鄉。酒品就是人品。在酒桌上偷奸耍滑地人一般都不會受人歡迎地。所以。在壯家。即便你是酒量不高。但是你喝酒有氣魄。有始有終。這樣地人也是深受大家歡迎地。
淳樸地壯家人很簡單地可以接受你酒量不好。但是很討厭過於奸猾地人。
這樣,酒過三巡之後,大家都已經是曬紅耳熱,話題也慢慢聊開了。就連平時很沉默寡言的人,到了這個時候,這個熱鬧的場麵上,也慢慢開始便得話多起來了。
坐在岑佳華對麵的那個絡腮胡漢子叫羅章,平時是一個很少話的人,就喝多了以後,嘴皮子也開始利索起來了。開始給周圍的人講述自己在山裏麵打獵的事情,就是話語也便得流利起來,變得非常可愛。
至於那些平時口才就很好的人,這個時候就更加成為了他們表演的舞台。妙語連珠都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話鋒,而且它們還是不是地碰出一兩句富有哲理的精彩句子來,讓岑佳華實在是感慨“詩在民間”。
唯一讓岑佳華感到鬱悶的是,這群老爺們喝酒之後,雖然說話很流利,但是漸漸地就都使用本土的壯話了,害得岑佳華非常認真地去聽卻依舊是一知半解,隻好讓陳陽在旁邊翻譯,但是還是失去了原味。
岑佳華暗自下定決心,要盡快地學會壯話,這樣自己才算是能完全地融入壯鄉的生活了。
群雄混戰以後,酒桌上的戰爭就又開始發生變化了,變成了猜碼製勝了。
前麵的兩輪是你一羹來你一羹,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是喝相同數量的酒,但是到了猜碼製勝的環節,就考的是酒客猜碼的水平了。
壯族的猜碼酒令也很特別,和其他地方的猜碼有稍許的不同。比如,在這裏就沒有‘五’這個酒令,在其他地方,也許就會有‘五魁首’之類的酒令。
從零開始,一直到十,都有酒令相配,這些就應一般都是約定俗成,常年使用而被大家所承認。也可以自己創造新的酒令出來,但是一般人沒有一定的猜碼水平是想不出既合乎情理有琅琅上口、符合情境的酒令。
‘一點點’、‘兩百塊’、‘三點鍾’、‘四條腿’‘綠豆芽’、‘魚鱗’‘八匹馬’、‘九安來’、‘全部有’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常用的酒令。這些就應有一些是普通話,有一些是白話,還有一些壯話,甚至有一些隻是取諧音而已。還有一些用普通話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整、簡潔地翻譯過來的壯鄉酒令。隻有在壯鄉生活過的人,才會知道這些就應所代表的含義。
這些豐富多彩的酒令代表了壯鄉人的酒文化,代表了它們當時的精神狀態。這些酒令能讓酒桌的氣氛風味熱烈,讓喝酒成為了一件很快樂的是事情。
猜碼就是講究一個眼明手快,反應敏捷,一般機靈的人猜碼都比較厲害。當然了,經驗也在其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岑佳華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還不是很適應猜碼這種遊戲,經常輸碼喝酒。後來,他漸漸地掌握了技巧,逐漸多贏了一點。
因為每一個人出碼的時候,有會不自覺地待上個人習慣。有的人在出三以後,接下來一定就是出十;有的人某一個數字會一直連續出幾次;有的人開始一定是伸出數量固定的指頭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了,這隻是一方麵的情況罷了,若是連續被抓幾次,這些老酒客就會立馬醒悟過來,開始變換指法。
用範偉的那句話來說,那就是:“哎呀,真是防不勝防啊!”
就這樣,熱鬧歡樂的酒宴一直持續了幾個小時,到了月上中天的時候才堪堪結束。不過考慮到第二天大夥還要幹活,所以在酒宴上大夥也隻是聊天的時候多,喝酒並沒有很凶。
散場的時候,雖然每個人基本上也就有個三五分的樣子,走起路來依舊是穩穩當當,回家的摩托車依舊開得平穩迅速。
送走客人、收拾完桌上的殘羹冷炙之後,岑佳華打了兩桶水衝了個涼,就感覺到渾身的酒氣似乎就不翼而飛了,剩下的隻是一股神清氣爽的感覺。
端起一杯泡好的綠茶,岑佳華信步走到大壩上,看著湖光月色,在回味今天一天充實而快樂的生活,他真的很高興自己選擇來到了榕樹村。
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