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書生,是宰相,亦是將軍,擔時勢強加之千秋罪過;
是罪人,是權要,亦是功臣,願後人還我公一世勳名。
公元一九零零看十月十一日,這天一早奉慈禧太後之命,剛剛大病一場李鴻章,從天津趕到北京匯和奕匡與八國聯軍談判議和。此時李鴻章心事重重,他深知國家憂患日深,軍力積弱日久,在與友人信中曾說道‘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
李鴻章給朝廷發去一封電報————大清國兩廣總督對朝廷‘北上勤王’的聖旨的回答是:‘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四川總督奎俊等在獲悉了李鴻章的電文後,確定了共同抗旨以求東南互保的原則。他們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大清國的南方也發生了動亂,那麽亂了敵人的同時肯定也要亂了自己。
河北、山東兩地被占後,朝廷的電報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李鴻章北上與正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洋人議和。朝廷為此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大清國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後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
這個七十七歲的老人,來到北京後,聯軍立刻給了他一個下馬威。聯軍宣布北京除了‘兩個小院落仍屬於清國政府管轄’之外,整個京城由各國軍隊分區占領。那兩個小院落一個是李鴻章居住的賢良寺,一個是參加與聯軍議和談判的慶親王的府邸。
在西安行宮的慈禧也在這一天聽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李鴻章抵京與洋人談判的消息,一個是劉元昊井陘大捷斬首法軍六千餘人。
這兩條消息,讓意誌消沉的慈禧太後,立刻抖起精神。對她來說李鴻章到京與洋人談判,比之劉元昊的井陘大捷更讓她看重。李鴻章到京談判,表明南方督府向朝庭一種屈服的態度。而劉元昊的大捷雖然上得台麵,但隻是軍事上麵的成就,政治上的影響要比南方督府的表態小了許多。做為大清實際話事人的她,更注重那半壁江山的重要性。
慈禧把劉光才從太原給她代發來的請功電報,看了數遍。對身邊的李連英說道:“還真讓趙舒翹給說著了,這劉元昊還真是洋鬼子的克星。這出去沒幾天就殺了六千多洋鬼子,也不知這裏麵有多大水份。”
“太後,依奴才看,這戰報應該沒有水份,劉光才的電報上不是說了嗎,有敵首為證。這劉元昊的個性極是自負,怕是不削於謊報軍功。”
“那小李子,你說說怎麽賞這個劉元昊,他才十多歲,已經是正三品的武官了,史無前例啊。”
“太後這是考問奴才,電報上不是說劉元昊再要一個新軍番號嗎?還有一個人頭五十兩的賞銀。其他的劉元昊也不缺什麽。”
“你到是收了劉元昊多少銀子,這麽向著他說話。”
“太後息怒,奴才愚蠢,可是沒收劉元昊的銀子,就是他出征前傳旨的喜錢都欠著奴才地。”
“起來吧,劉元昊年紀太小,官當的太高對他沒有什麽好處。但朝庭也不能有功不賞,那豈不是寒了其他有功之將士的心。不過劉元昊還要遠征俄國,尚未完成欽命,他的功勞朝庭暫時先記下,確也說得過去。給劉元昊回電報,將陷陣營在兵部建檔報備,賞銳鷹營三十五萬兩白銀。待劉元昊正式上請功折子,在予恩賞。”
當電報在次從太原輾轉到井陘時,劉元昊已經帶領銳鷹營和陷陣營,悄悄向蒙古高原出發了。
劉光才看著眼前一座空營,對他身邊的謀士錢茂才感慨道:“他們夜襲法軍的勝利並非偶然啊,四千多人,六千多匹戰馬競然從我們眼皮子神不知鬼不覺的溜走。如果他要進攻我們怕是怎麽丟的腦袋都不得而知。”
“華軒知道便好,銳鷹營之事不可向外宣揚。”
“逸雲兄提醒得是!可這朝庭回複的電報?”
“哈哈,華軒兄還是沒有看開,人家劉元昊跟本就沒打算等朝庭回複的電報,這封電報隻不過是給我們這些前線作戰將士們看的。”
“逸雲兄,這德國人得知法軍覆滅之後,與我軍主力在東天門一線設防對陣。眼見李永欽部去收複石家莊也沒有分兵,看來是被法軍覆滅給嚇破膽子了。”
“不錯,如果朝庭能練出十萬銳鷹營那樣的軍隊,如何拒怕洋人。”劉光才手撫短須歎道。
錢茂才,搖搖頭歎道:“怕是大人一廂情願,才會作此想法。免死狗烹,鳥盡紅藏;說破大天劉元昊也是漢人,朝庭提防著哪。
這也是為何劉元昊向朝庭,為兩千人的陷陣營討要番號。洋人亡不了大清,也占不了多大地牌。最多也不過向日本人那樣要錢,要好處。李鴻章與洋人談判事了,便是劉元昊解甲封候之時。對了華軒兄,那送法軍指揮刀之人也差不多見到李鴻章了吧。可千萬別出差子!”
“應該不會,送刀之人乃是當年燕子門第一高手,李鴻。輕功高絕,當年我曾法外開恩救他一命。他這些年一直隱姓埋名留在我身邊護衛。此時他應該已把軍刀交於李鴻章之手了吧。老夫和李漸甫做了半輩子冤家,這次真是服了他,孤身入京。聽說身邊隻帶了兩個隨從,被洋人軟禁在賢良寺中。”
“咳…咳…”幾聲淒慘的咳嗽,將李鴻章身上僅有的一點力氣也快要抽幹。
“老爺休息吧,這和洋人談判可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身子要緊啊!”一個頭發花白,家丁打扮的老人說道!
“李全啊,明天弄點小米熬些稀粥給老夫。”
叫李全的家人,樸嗵一聲跪在地上,哭道:“老爺小人無能啊,這洋人把我們軟禁在這裏,那裏準許我上街,每天隻給你老人家送烤雞吃。還說…還說你老人家最愛用手抓吃烤雞。”
“李全快起來吧,難為你了。烤雞便烤雞,難得這洋人競知道老夫愛吃烤雞!”已經崇辱不驚的李鴻章輕鬆的對老家人說道。其實李鴻章這麽說隻是為了安老家丁的心。自己確是默默地忍受著洋人的羞辱。
此事還得從前說起,在英國餐桌上有很多禮儀,如吃烤雞先用叉按住,再用刀割,再用刀摁住,再用叉戳肉吃。1896年李鴻章訪英,受到熱情款待,餐桌上李鴻章突然用手抓雞,大家愕然,出於尊重,也有樣學樣。當時李鴻章以此法難為了英國人。如今洋人卻用此法來羞辱李鴻章!
李鴻章與慶親王奕匡一起,戰戰兢兢的踩在京城的瓦礫堆上,聽憑外國人的叫囂與侮辱,承受著聯軍將帥不時的恐嚇,各國公使輪番訛詐欺辱,合約簡直是虎狼血口。李鴻章要一條條的辯駁,一條條的力爭。為了給大清國省下幾兩銀子,救得幾個官員,保全幾寸疆土,留住幾分顏麵,李鴻章不知暈倒了幾次。
就在這時,李鴻章臥室的門被人輕輕推開。一個黑衣蒙麵人走進屋裏。李全用身體護住李鴻章。那人摘下麵布,對李鴻章行禮道。“李鴻見過大人,受人所托深夜來訪,還請中堂莫要見怪。”
“不妨、不妨。李俠士受何人所托,所謂何事!”
李鴻從背上取下一個用黑布包裹的長條形物件,一點一點打開。一柄精致的軍刀展現在眼前。李全在一次擋在李鴻章身前。
李鴻章笑道:“哈哈,咱們三人都姓李,聚在這屋裏可是有緣,李全別失禮,退下吧!”
李鴻手捧軍刀說道:“庚子年十月十日,奉國將軍劉元昊率領銳鷹營、陷陣營兩軍,在井陘夜襲法軍大營,斬首法軍六千零四十餘人,繳獲法軍將領佩刀一把。請家主劉光才大人將此刀轉交於中堂,以長大人談判時之威風。”
“果真如此,難怪這兩日不見法國公使前來。那劉元昊可是盛京將軍劉宏裕之子!”
“正是,劉將軍還有一封信要小人轉交大人。”說著放下軍刀,從嘴裏吐出一個豌豆大小的蠟丸,用手輕輕捏碎,從裏麵取出一張紙條,小心的遞給李鴻章。
字條上寫著,合縱英美,連橫製俄,小心日德,法意小患。銳鷹搗熊窩!
李鴻章將紙條放在油燈的火焰之上,燒成飛灰。長歎一息,閉目深思起來!
而劉元昊此時卻帶著,銳鷹、陷陣兩營將士,博鬥在蒙古高原的暴風雪中,艱難地行軍。
(老楊認為。甲午,辛醜的罪過不應該讓李鴻章他一人來承擔,至少國賊這個稱號不應屬於他。對於那個時代,那個國家,他已經盡到力了!)
是罪人,是權要,亦是功臣,願後人還我公一世勳名。
公元一九零零看十月十一日,這天一早奉慈禧太後之命,剛剛大病一場李鴻章,從天津趕到北京匯和奕匡與八國聯軍談判議和。此時李鴻章心事重重,他深知國家憂患日深,軍力積弱日久,在與友人信中曾說道‘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
李鴻章給朝廷發去一封電報————大清國兩廣總督對朝廷‘北上勤王’的聖旨的回答是:‘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四川總督奎俊等在獲悉了李鴻章的電文後,確定了共同抗旨以求東南互保的原則。他們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大清國的南方也發生了動亂,那麽亂了敵人的同時肯定也要亂了自己。
河北、山東兩地被占後,朝廷的電報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李鴻章北上與正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洋人議和。朝廷為此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大清國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後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
這個七十七歲的老人,來到北京後,聯軍立刻給了他一個下馬威。聯軍宣布北京除了‘兩個小院落仍屬於清國政府管轄’之外,整個京城由各國軍隊分區占領。那兩個小院落一個是李鴻章居住的賢良寺,一個是參加與聯軍議和談判的慶親王的府邸。
在西安行宮的慈禧也在這一天聽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李鴻章抵京與洋人談判的消息,一個是劉元昊井陘大捷斬首法軍六千餘人。
這兩條消息,讓意誌消沉的慈禧太後,立刻抖起精神。對她來說李鴻章到京與洋人談判,比之劉元昊的井陘大捷更讓她看重。李鴻章到京談判,表明南方督府向朝庭一種屈服的態度。而劉元昊的大捷雖然上得台麵,但隻是軍事上麵的成就,政治上的影響要比南方督府的表態小了許多。做為大清實際話事人的她,更注重那半壁江山的重要性。
慈禧把劉光才從太原給她代發來的請功電報,看了數遍。對身邊的李連英說道:“還真讓趙舒翹給說著了,這劉元昊還真是洋鬼子的克星。這出去沒幾天就殺了六千多洋鬼子,也不知這裏麵有多大水份。”
“太後,依奴才看,這戰報應該沒有水份,劉光才的電報上不是說了嗎,有敵首為證。這劉元昊的個性極是自負,怕是不削於謊報軍功。”
“那小李子,你說說怎麽賞這個劉元昊,他才十多歲,已經是正三品的武官了,史無前例啊。”
“太後這是考問奴才,電報上不是說劉元昊再要一個新軍番號嗎?還有一個人頭五十兩的賞銀。其他的劉元昊也不缺什麽。”
“你到是收了劉元昊多少銀子,這麽向著他說話。”
“太後息怒,奴才愚蠢,可是沒收劉元昊的銀子,就是他出征前傳旨的喜錢都欠著奴才地。”
“起來吧,劉元昊年紀太小,官當的太高對他沒有什麽好處。但朝庭也不能有功不賞,那豈不是寒了其他有功之將士的心。不過劉元昊還要遠征俄國,尚未完成欽命,他的功勞朝庭暫時先記下,確也說得過去。給劉元昊回電報,將陷陣營在兵部建檔報備,賞銳鷹營三十五萬兩白銀。待劉元昊正式上請功折子,在予恩賞。”
當電報在次從太原輾轉到井陘時,劉元昊已經帶領銳鷹營和陷陣營,悄悄向蒙古高原出發了。
劉光才看著眼前一座空營,對他身邊的謀士錢茂才感慨道:“他們夜襲法軍的勝利並非偶然啊,四千多人,六千多匹戰馬競然從我們眼皮子神不知鬼不覺的溜走。如果他要進攻我們怕是怎麽丟的腦袋都不得而知。”
“華軒知道便好,銳鷹營之事不可向外宣揚。”
“逸雲兄提醒得是!可這朝庭回複的電報?”
“哈哈,華軒兄還是沒有看開,人家劉元昊跟本就沒打算等朝庭回複的電報,這封電報隻不過是給我們這些前線作戰將士們看的。”
“逸雲兄,這德國人得知法軍覆滅之後,與我軍主力在東天門一線設防對陣。眼見李永欽部去收複石家莊也沒有分兵,看來是被法軍覆滅給嚇破膽子了。”
“不錯,如果朝庭能練出十萬銳鷹營那樣的軍隊,如何拒怕洋人。”劉光才手撫短須歎道。
錢茂才,搖搖頭歎道:“怕是大人一廂情願,才會作此想法。免死狗烹,鳥盡紅藏;說破大天劉元昊也是漢人,朝庭提防著哪。
這也是為何劉元昊向朝庭,為兩千人的陷陣營討要番號。洋人亡不了大清,也占不了多大地牌。最多也不過向日本人那樣要錢,要好處。李鴻章與洋人談判事了,便是劉元昊解甲封候之時。對了華軒兄,那送法軍指揮刀之人也差不多見到李鴻章了吧。可千萬別出差子!”
“應該不會,送刀之人乃是當年燕子門第一高手,李鴻。輕功高絕,當年我曾法外開恩救他一命。他這些年一直隱姓埋名留在我身邊護衛。此時他應該已把軍刀交於李鴻章之手了吧。老夫和李漸甫做了半輩子冤家,這次真是服了他,孤身入京。聽說身邊隻帶了兩個隨從,被洋人軟禁在賢良寺中。”
“咳…咳…”幾聲淒慘的咳嗽,將李鴻章身上僅有的一點力氣也快要抽幹。
“老爺休息吧,這和洋人談判可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身子要緊啊!”一個頭發花白,家丁打扮的老人說道!
“李全啊,明天弄點小米熬些稀粥給老夫。”
叫李全的家人,樸嗵一聲跪在地上,哭道:“老爺小人無能啊,這洋人把我們軟禁在這裏,那裏準許我上街,每天隻給你老人家送烤雞吃。還說…還說你老人家最愛用手抓吃烤雞。”
“李全快起來吧,難為你了。烤雞便烤雞,難得這洋人競知道老夫愛吃烤雞!”已經崇辱不驚的李鴻章輕鬆的對老家人說道。其實李鴻章這麽說隻是為了安老家丁的心。自己確是默默地忍受著洋人的羞辱。
此事還得從前說起,在英國餐桌上有很多禮儀,如吃烤雞先用叉按住,再用刀割,再用刀摁住,再用叉戳肉吃。1896年李鴻章訪英,受到熱情款待,餐桌上李鴻章突然用手抓雞,大家愕然,出於尊重,也有樣學樣。當時李鴻章以此法難為了英國人。如今洋人卻用此法來羞辱李鴻章!
李鴻章與慶親王奕匡一起,戰戰兢兢的踩在京城的瓦礫堆上,聽憑外國人的叫囂與侮辱,承受著聯軍將帥不時的恐嚇,各國公使輪番訛詐欺辱,合約簡直是虎狼血口。李鴻章要一條條的辯駁,一條條的力爭。為了給大清國省下幾兩銀子,救得幾個官員,保全幾寸疆土,留住幾分顏麵,李鴻章不知暈倒了幾次。
就在這時,李鴻章臥室的門被人輕輕推開。一個黑衣蒙麵人走進屋裏。李全用身體護住李鴻章。那人摘下麵布,對李鴻章行禮道。“李鴻見過大人,受人所托深夜來訪,還請中堂莫要見怪。”
“不妨、不妨。李俠士受何人所托,所謂何事!”
李鴻從背上取下一個用黑布包裹的長條形物件,一點一點打開。一柄精致的軍刀展現在眼前。李全在一次擋在李鴻章身前。
李鴻章笑道:“哈哈,咱們三人都姓李,聚在這屋裏可是有緣,李全別失禮,退下吧!”
李鴻手捧軍刀說道:“庚子年十月十日,奉國將軍劉元昊率領銳鷹營、陷陣營兩軍,在井陘夜襲法軍大營,斬首法軍六千零四十餘人,繳獲法軍將領佩刀一把。請家主劉光才大人將此刀轉交於中堂,以長大人談判時之威風。”
“果真如此,難怪這兩日不見法國公使前來。那劉元昊可是盛京將軍劉宏裕之子!”
“正是,劉將軍還有一封信要小人轉交大人。”說著放下軍刀,從嘴裏吐出一個豌豆大小的蠟丸,用手輕輕捏碎,從裏麵取出一張紙條,小心的遞給李鴻章。
字條上寫著,合縱英美,連橫製俄,小心日德,法意小患。銳鷹搗熊窩!
李鴻章將紙條放在油燈的火焰之上,燒成飛灰。長歎一息,閉目深思起來!
而劉元昊此時卻帶著,銳鷹、陷陣兩營將士,博鬥在蒙古高原的暴風雪中,艱難地行軍。
(老楊認為。甲午,辛醜的罪過不應該讓李鴻章他一人來承擔,至少國賊這個稱號不應屬於他。對於那個時代,那個國家,他已經盡到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