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一言不發,好像在聽我說,又好像是在想別的東西,我本來想問問鄭旭為何用石頭敲擊地麵,但忽然覺得時機不太對,還是等回到賓館後再慢慢問她吧。(.好看的小說棉花糖
從那塊平地上下來後,我們在路上攔了輛出租車,因為這裏畢竟不是那個小縣城了,從我們住的賓館到這裏有相當的距離。
“你們三位膽子可真大,大晚上的敢來這裏”,等我們上車和司機扯了幾句後,司機忽然說了這麽一句。
“您的意思是這裏鬧鬼?”王同有點吃驚地問道。
那位司機歎了口氣說:“不隻是鬧鬼,這裏前幾年還沒拆遷時,連著發生過兩起滅門案,死了八九個人呢,死者全部被斬首,到現在案子還沒破,並且連死者的頭還都沒找到呢,從那之後,這裏的住戶就開始逐漸搬走了,隻有一些無處可去的,還一直留在這裏,一直等到最後拆遷,我聽一個風水大師說,這裏是個‘懸地’,在風水中,這種地方最不吉利。
什麽叫做‘懸地’呢?那位風水大師解釋說,無論是多麽高的高山大川,總是和大地相連的,地氣可以在其內部貫通;但這種‘懸地’則不同,在它的裏麵,有一個特殊的岩石層,可以完全隔絕地氣,因為地氣不能貫通到那個平地的上麵,一旦地氣不能貫通,就會陰陽失調,這就會導致怪事叢生,禍事連連,總之,人們住在上麵,不但運氣不好,精神和身體都會出問題的。
正是因為地氣不能貫通上去,這種地方就好像‘懸’在地麵上一樣,所以就叫做‘懸地’。我平時的愛好,就是研究風水,也看了不少這方麵的書,發現在風水學上,確實有這種說法。
這裏除了發生了滅門案外,還有一個很怪異的現象,就是在上麵的住戶,沒有活過六十歲的,如果超過六十歲的人住到那上麵,不出半年,肯定會得各種病死掉的。
這早就在我們這座城裏傳的沸沸揚揚,幾乎全城的人都知道。
前幾年,一個商業地產公司來這裏搞開發,因為他們不是當地人,對這種情況不是太了解,隻是看到周圍的環境不錯,覺得開發成樓盤的話,肯定能大賺一筆,於是很匆忙地就簽下了合同,買了那塊地皮;後來,他們才漸漸了解到那個平地的來龍去脈,並做了縝密的調查,發現即使那裏建了性價比極高的房子,仍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沒有在那裏購房的意願,
因為這件事,那個房地產的老板大發雷霆,開除了倉促拿下那塊地的副總裁,他們也不打算再建樓房了,想趕快低價轉手賣出去,但卻沒人願意接手,所以,就卡在了這裏,過了兩三年了,動工仍然遙遙無期。[]”
出租車司機的這番話,讓我脊背直發涼。我如果沒有今晚的經曆,我會覺得他這些說法隻是迷信而已,但我現在卻隱隱覺得,當地人對於那塊平地的印象,也未必都是無源之水的謠傳,這其中也許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複雜情況。
無論是雙頭蛇還是枳首蛇,都是不祥之物,而那個山坡上居然還有這些東西,這倒是和司機說的有暗合之處。
我和鄭旭坐在後座上,而王同則坐在副駕駛的位置,王同和司機聊得挺熱,我也偶爾插兩句,隻有鄭旭始終一言不發,隻是靜靜地聽著,路燈從車窗照進來,她臉的側麵的輪廓很美,長長的睫毛,柔美的線條,沒有綁進馬尾的幾縷頭發,慵懶地散在她長長的頸部,散發者一種女性朦朧而神秘的美,讓我怦然心動。
鄭旭可能已經感覺到我在盯著她看,於是她扭頭看了我一眼,我慌忙把目光移開,假裝在看別處,並感到臉有點發燒,以鄭旭的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我的一舉一動、還有所思所想,很難逃過她的眼睛,我渾身上下有點不自在起來。
不過,我們很快也就到了賓館,當走進賓館時,鄭旭隻是簡單地對我倆說了句:“走,去你們房間裏,把今天咱們這次的行動總結一下。”
當我們進入房間裏,坐到鬆軟的沙發上時,才不禁長長地鬆了口氣,還沒等我倆開口,鄭旭忽然語氣輕鬆地說了一句:“今天夜裏算沒白去,事情多少有了些進展。”
聽她這麽一說,我和王同都有點發蒙――有了進展?難道找到了一條三頭蛇就算是有了進展?我們來這裏是找那裴忠的,今晚這些事和尋找裴忠之間,好像沒有任何關聯吧,既然如此,鄭旭怎麽說有所進展呢?我們實在聽不懂鄭旭這話什麽意思。
鄭旭看了我和王同一眼,又說了一句很不像她自己風格的話:“另外,那個出租車司機提供的信息也很重要。”
在我的印象裏,鄭旭是個刑偵專家,一切以證據和邏輯為準,那位出租車司機說的那些,頂多算是“亂力怪神”,不過是謠傳和迷信而已,怎麽算什麽“有用的信息”?
“我越聽越糊塗了,鄭旭,你難道我們今晚經曆的一切,和裴忠的下落有關係?另外,為何你要用石頭敲擊那裏呢?難道你知道那麽一敲擊,會有條三頭蛇跑出來?”我實在忍不住地問道。
鄭旭看著我微微一笑,然後端起茶杯喝了口水,這才不慌不忙地解釋說:“刑偵學上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以點破麵’,就是找到一個突破點,然後從這個突破點出發,擴至整個麵,這樣才能極大的推進案件的偵破。
對於我們來說,突破的關鍵點是什麽?我覺得就是裴忠住過的那個地方――就目前我們掌握到的信息,這是唯一我們可以依賴的、所有推論的支點――所以,我還是決定今晚去那個地方看看。
不知你倆有沒有注意到,雖然在相關係統中,並沒查到任何關於裴忠的信息,但我卻注意到,那裏的居民的屬性很特別――他們都是國民黨中央研究院家屬的後代,也是這座城市裏最早的居民之一。
我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在抗日戰爭時,由於日本人的入侵,我們把大量的文物、以及相關的文物研究者,都遷到了巴蜀的大山內,有一隊文化研究者――他們其中很多人都加入了國民黨――就駐紮在了這裏。
當然,那時候這裏還不是所謂的城市,根本沒什麽人煙,隻是因為這裏地勢比較隱蔽,而且經常有大霧,可以能有效防止日軍的飛機轟炸,所以,當時就把很多文物轉移到了這裏,而那些研究文物的學者,也就在這裏安家落戶了。
這些文物研究者的住宅區,就建在我們看過的那個空地。因為那裏的地勢最平,比較適合建房子和院落。
果然,在整個抗日期間,這裏從沒受到過日軍的轟炸。大家也都知道,因為巴蜀的地勢險要,日軍的陸軍從未踏入過四川境內,隻動用了空軍進行轟炸,而這裏日軍又轟炸不到,所以在當時戰火紛飛的中國,這裏算是一處世外桃源了。
於是,那些已經在戰亂中顛簸流離的文物研究者們,就在這裏定居了,在抗戰的幾年內,他們在這裏娶妻生子,度過了一段雖然物質匱乏,但卻安穩平靜的日子。
一直等抗戰結束,這裏的文物和研究機構,也沒立即裁撤,因此,仍有很多人員留在這裏,隨後,國共內戰爆發,還是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裏仍沒受戰爭影響,等戰爭結束後,這裏原來屬於國民黨的文物研究人員,就整個轉變成新中國文物研究機構了。
我之所以詳細說這個過程,是想說,這與裴忠的背景,出奇的一致――還記得王教授說的嗎?裴家是考古研究的世家,裴南玉的父親是第一批留德、而且是專門學習考古的學生,裴南玉是民國時代少年成名的考古學者。
我也查了有關資料,發現裴南玉的哥哥也從事考古、和文物研究的工作,雖然他沒弟弟有名,但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在學界也有相當的影響,隻是這個裴南玉的哥哥,在國共戰爭結束後,不知去向――是留在了大陸,還是去了台灣呢?好像沒人知道。
是不是沒有查到裴忠的姓名,就能確定裴忠沒在這個城市中生活過呢?其實也並非如此。我們還原一下當時複雜的曆史背景:
那時,在部隊裏當兵,是很忌諱用自己的真名的,因為你如果用真名的話,自己的親屬往往就會受到牽連,所以,在當時的部隊裏――尤其是一些軍官、和有一定職務者――往往是用假名。
也就是說,如果你穿越到那時部隊的話,如果你的連長叫李華,那百分之九十是他的化名,這是為了保護家人、親友,也是避免自己暴露,一直到解放後,很多人懶得恢複自己的真名,就一直沿用自己的化名了。”
“嗯,我明白了,你是說,裴家在這個小城裏,也許已經改成別的名字了,所以,我們才無法在相關的登記係統中,找到裴忠的名字?”王同恍然大悟地說道。
鄭旭點了點頭:“嗯,我就是這個意思。”
聽完鄭旭的這番鞭辟入裏的分析,我感到很慚愧,看人家鄭旭是如何進行調查和分析材料的,而我和王同,隻會被動的等待,根本不懂得如何進行主動地調查,但鄭旭用石頭敲擊地麵,又是這麽回事呢?
從那塊平地上下來後,我們在路上攔了輛出租車,因為這裏畢竟不是那個小縣城了,從我們住的賓館到這裏有相當的距離。
“你們三位膽子可真大,大晚上的敢來這裏”,等我們上車和司機扯了幾句後,司機忽然說了這麽一句。
“您的意思是這裏鬧鬼?”王同有點吃驚地問道。
那位司機歎了口氣說:“不隻是鬧鬼,這裏前幾年還沒拆遷時,連著發生過兩起滅門案,死了八九個人呢,死者全部被斬首,到現在案子還沒破,並且連死者的頭還都沒找到呢,從那之後,這裏的住戶就開始逐漸搬走了,隻有一些無處可去的,還一直留在這裏,一直等到最後拆遷,我聽一個風水大師說,這裏是個‘懸地’,在風水中,這種地方最不吉利。
什麽叫做‘懸地’呢?那位風水大師解釋說,無論是多麽高的高山大川,總是和大地相連的,地氣可以在其內部貫通;但這種‘懸地’則不同,在它的裏麵,有一個特殊的岩石層,可以完全隔絕地氣,因為地氣不能貫通到那個平地的上麵,一旦地氣不能貫通,就會陰陽失調,這就會導致怪事叢生,禍事連連,總之,人們住在上麵,不但運氣不好,精神和身體都會出問題的。
正是因為地氣不能貫通上去,這種地方就好像‘懸’在地麵上一樣,所以就叫做‘懸地’。我平時的愛好,就是研究風水,也看了不少這方麵的書,發現在風水學上,確實有這種說法。
這裏除了發生了滅門案外,還有一個很怪異的現象,就是在上麵的住戶,沒有活過六十歲的,如果超過六十歲的人住到那上麵,不出半年,肯定會得各種病死掉的。
這早就在我們這座城裏傳的沸沸揚揚,幾乎全城的人都知道。
前幾年,一個商業地產公司來這裏搞開發,因為他們不是當地人,對這種情況不是太了解,隻是看到周圍的環境不錯,覺得開發成樓盤的話,肯定能大賺一筆,於是很匆忙地就簽下了合同,買了那塊地皮;後來,他們才漸漸了解到那個平地的來龍去脈,並做了縝密的調查,發現即使那裏建了性價比極高的房子,仍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沒有在那裏購房的意願,
因為這件事,那個房地產的老板大發雷霆,開除了倉促拿下那塊地的副總裁,他們也不打算再建樓房了,想趕快低價轉手賣出去,但卻沒人願意接手,所以,就卡在了這裏,過了兩三年了,動工仍然遙遙無期。[]”
出租車司機的這番話,讓我脊背直發涼。我如果沒有今晚的經曆,我會覺得他這些說法隻是迷信而已,但我現在卻隱隱覺得,當地人對於那塊平地的印象,也未必都是無源之水的謠傳,這其中也許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複雜情況。
無論是雙頭蛇還是枳首蛇,都是不祥之物,而那個山坡上居然還有這些東西,這倒是和司機說的有暗合之處。
我和鄭旭坐在後座上,而王同則坐在副駕駛的位置,王同和司機聊得挺熱,我也偶爾插兩句,隻有鄭旭始終一言不發,隻是靜靜地聽著,路燈從車窗照進來,她臉的側麵的輪廓很美,長長的睫毛,柔美的線條,沒有綁進馬尾的幾縷頭發,慵懶地散在她長長的頸部,散發者一種女性朦朧而神秘的美,讓我怦然心動。
鄭旭可能已經感覺到我在盯著她看,於是她扭頭看了我一眼,我慌忙把目光移開,假裝在看別處,並感到臉有點發燒,以鄭旭的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我的一舉一動、還有所思所想,很難逃過她的眼睛,我渾身上下有點不自在起來。
不過,我們很快也就到了賓館,當走進賓館時,鄭旭隻是簡單地對我倆說了句:“走,去你們房間裏,把今天咱們這次的行動總結一下。”
當我們進入房間裏,坐到鬆軟的沙發上時,才不禁長長地鬆了口氣,還沒等我倆開口,鄭旭忽然語氣輕鬆地說了一句:“今天夜裏算沒白去,事情多少有了些進展。”
聽她這麽一說,我和王同都有點發蒙――有了進展?難道找到了一條三頭蛇就算是有了進展?我們來這裏是找那裴忠的,今晚這些事和尋找裴忠之間,好像沒有任何關聯吧,既然如此,鄭旭怎麽說有所進展呢?我們實在聽不懂鄭旭這話什麽意思。
鄭旭看了我和王同一眼,又說了一句很不像她自己風格的話:“另外,那個出租車司機提供的信息也很重要。”
在我的印象裏,鄭旭是個刑偵專家,一切以證據和邏輯為準,那位出租車司機說的那些,頂多算是“亂力怪神”,不過是謠傳和迷信而已,怎麽算什麽“有用的信息”?
“我越聽越糊塗了,鄭旭,你難道我們今晚經曆的一切,和裴忠的下落有關係?另外,為何你要用石頭敲擊那裏呢?難道你知道那麽一敲擊,會有條三頭蛇跑出來?”我實在忍不住地問道。
鄭旭看著我微微一笑,然後端起茶杯喝了口水,這才不慌不忙地解釋說:“刑偵學上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以點破麵’,就是找到一個突破點,然後從這個突破點出發,擴至整個麵,這樣才能極大的推進案件的偵破。
對於我們來說,突破的關鍵點是什麽?我覺得就是裴忠住過的那個地方――就目前我們掌握到的信息,這是唯一我們可以依賴的、所有推論的支點――所以,我還是決定今晚去那個地方看看。
不知你倆有沒有注意到,雖然在相關係統中,並沒查到任何關於裴忠的信息,但我卻注意到,那裏的居民的屬性很特別――他們都是國民黨中央研究院家屬的後代,也是這座城市裏最早的居民之一。
我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在抗日戰爭時,由於日本人的入侵,我們把大量的文物、以及相關的文物研究者,都遷到了巴蜀的大山內,有一隊文化研究者――他們其中很多人都加入了國民黨――就駐紮在了這裏。
當然,那時候這裏還不是所謂的城市,根本沒什麽人煙,隻是因為這裏地勢比較隱蔽,而且經常有大霧,可以能有效防止日軍的飛機轟炸,所以,當時就把很多文物轉移到了這裏,而那些研究文物的學者,也就在這裏安家落戶了。
這些文物研究者的住宅區,就建在我們看過的那個空地。因為那裏的地勢最平,比較適合建房子和院落。
果然,在整個抗日期間,這裏從沒受到過日軍的轟炸。大家也都知道,因為巴蜀的地勢險要,日軍的陸軍從未踏入過四川境內,隻動用了空軍進行轟炸,而這裏日軍又轟炸不到,所以在當時戰火紛飛的中國,這裏算是一處世外桃源了。
於是,那些已經在戰亂中顛簸流離的文物研究者們,就在這裏定居了,在抗戰的幾年內,他們在這裏娶妻生子,度過了一段雖然物質匱乏,但卻安穩平靜的日子。
一直等抗戰結束,這裏的文物和研究機構,也沒立即裁撤,因此,仍有很多人員留在這裏,隨後,國共內戰爆發,還是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裏仍沒受戰爭影響,等戰爭結束後,這裏原來屬於國民黨的文物研究人員,就整個轉變成新中國文物研究機構了。
我之所以詳細說這個過程,是想說,這與裴忠的背景,出奇的一致――還記得王教授說的嗎?裴家是考古研究的世家,裴南玉的父親是第一批留德、而且是專門學習考古的學生,裴南玉是民國時代少年成名的考古學者。
我也查了有關資料,發現裴南玉的哥哥也從事考古、和文物研究的工作,雖然他沒弟弟有名,但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在學界也有相當的影響,隻是這個裴南玉的哥哥,在國共戰爭結束後,不知去向――是留在了大陸,還是去了台灣呢?好像沒人知道。
是不是沒有查到裴忠的姓名,就能確定裴忠沒在這個城市中生活過呢?其實也並非如此。我們還原一下當時複雜的曆史背景:
那時,在部隊裏當兵,是很忌諱用自己的真名的,因為你如果用真名的話,自己的親屬往往就會受到牽連,所以,在當時的部隊裏――尤其是一些軍官、和有一定職務者――往往是用假名。
也就是說,如果你穿越到那時部隊的話,如果你的連長叫李華,那百分之九十是他的化名,這是為了保護家人、親友,也是避免自己暴露,一直到解放後,很多人懶得恢複自己的真名,就一直沿用自己的化名了。”
“嗯,我明白了,你是說,裴家在這個小城裏,也許已經改成別的名字了,所以,我們才無法在相關的登記係統中,找到裴忠的名字?”王同恍然大悟地說道。
鄭旭點了點頭:“嗯,我就是這個意思。”
聽完鄭旭的這番鞭辟入裏的分析,我感到很慚愧,看人家鄭旭是如何進行調查和分析材料的,而我和王同,隻會被動的等待,根本不懂得如何進行主動地調查,但鄭旭用石頭敲擊地麵,又是這麽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