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此時並不反對母親的這種提法,在前世他都可以盡到一個人贍養父母到老,這一世肯定也沒問題。
這樣做他認為有助於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聯係。
讓子女明白自己肩上還有那麽一份責任。
第二天鄒春國吃過早餐就回去了。
潘東玲憂心忡忡地問:“大章,你說體檢時若發現我懷孕了,鐵珊籠鎢礦會不會不要我?”
才剛去上班不久就要生小孩,休產假,都還沒為企業創造多少產值。
潘大章肯定地說:“鐵珊籠鎢礦是國營二級企業,一切都會按照正規文件辦事的。沒有規定說,招女工不得招懷孕的。”
昨晚老爸也說了,這次回來的目的是他的退休申請已經通過了,下一步就是確定頂替的人選。
這一步比前世早了幾個月。
潘大章記得前世八三年臨近春節前,父親才回來告訴家人,退休申請已經批準了,去村委把大章的證明開好,帶去單位。
過了一個星期,父親就回來帶他去單位職工醫院體檢。
那個時候,潘大章已經在家裏務農了半年。
潘東玲雖然跟許靜金結婚了,但是戶口暫時還沒有轉到麻油坑村去,還在月舟村。
隻好先去村委開具證明。
潘柴久說:“我先走路去,你們開好證明後,就坐車到鐵珊籠鎢礦,我在礦部門口等你們。”
他自信走小路,會比他們姐弟坐車先到。
去村委開了證明。
許靜金說:“我和小章各騎一輛單車,送你們到俞督車站吧?”
潘大章:“你今天可以送我們到車站,明天回來呢?”
這個年代沒有電話可以聯絡,也不知道準確的到站時間,所以他也不可能一直在車站等的。
“還是我自己騎單車搭姐去縣城吧?”
他想了想說。
“可是你騎去的單車呢?”
總不可能單車不要了吧?
“我騎去小西門創富副食品公司,找那個老軍舅舅,把單車放在他們單位大院裏。實在不行,黎衛國兩兄弟去他姨媽家幫種菜了,我可以騎去找他讓他保管。”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他剛才已經裝了一網兜的楊梅幹。
帶著姐姐,來到了副食品公司。
直接上到二樓銷售科長辦公室。
“老軍舅舅,我帶了一點楊梅幹來給你嚐嚐。”
他看見鄒軍正百無聊賴的坐在辦公椅上,看報紙。
桌上還放著一個錄音機在播報新聞。
但是做為懂法守法遵守社會秩序的正直年青人來說,根本就不用擔心。
這把烈火焚燒的隻是一些不安分的不法分子。
鄒軍看見潘大章,也是眉開眼笑。
“大章有心了,我這幾天戒煙,正難受著呢,想買一點什麽食物解解饞呢?你就送來了楊梅幹,還是上次泡楊梅酒的那批楊梅的吧?”
他捏了幾顆楊梅幹丟進嘴裏。
一咬,滿嘴又酸又甜,格外的爽嘢。
“是呀,一部分泡了楊梅酒,一部分製成了楊梅幹。有幾百斤,想問一下老軍舅舅這裏,收楊梅幹麽?”
潘大章看見他眉頭舒展開了,露出一嘴被煙熏黃的牙。
“味道正宗,大章,你有兩把刷子。現在還有多少?四毛五一斤,我全部都要。”鄒軍興奮地叫了起來。
“你這孩子,上次去拉楊梅酒,你就該告訴我,還有楊梅幹,一次拉過來不正好?”
這玩意自家留幾斤就夠了,留多了也吃不了那麽多。
“還有幾百斤吧。今天我跟我姐去一趟鐵珊籠礦。這樣吧,後天我把幾百斤楊梅幹都馱到你食品公司來。”
“後天是星期天,我和財務都不上班,下個星期一吧。咦,你姐呢?去鐵珊籠礦有事?”
潘東玲他也見過。
“我姐在樓下。我爸要退休,因為我考到了俞督中學,所以就讓我姐去頂替。”
潘大章又說:“我們騎單車來的,可不可以將單車寄放在你們公司大院裏麵,明天從礦上回來再過來取?”
“大章,你可以哦。在甫錢初中那麽爛的學校,還給你考到了俞督重點高中?單車放院子裏沒問題,走,我下去跟那個門衛老頭說一聲。”
鄒軍高興地拍著潘大章的背。
“聽到這個消息,你春國舅舅應該很高興,他經常說幾個小孩讀書,最有出息的應該就是你。”
“舅舅昨天去我家了,今早才回去,他已經知道了。”
鄒軍在門口看見潘東玲。
“老軍舅舅,又來麻煩你了。”她客氣地說。
“東玲說話老是見外,你都叫我舅舅了,還跟我這麽客套。”
他走去跟門衛打了招呼。
門衛點頭:“鄒科長放心,這後生崽我認得。單車放在院內,放多少天都沒問題。”
潘大章兩人告別鄒軍。
走了十幾分鍾到了俞督縣汽車站。
這個年代,公交車隻有象岡州那樣的市級城市才有。
象俞督這樣的小縣城,暫時還沒有公交車。
也沒有遍地的摩托車搭客仔。
汽車站停著的都是長途班車。
潘大章去窗囗買了車票。
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終於發車。
潘東玲卻在車上認識了一個人。
“仁貴表叔,你也是去鐵珊籠礦的麽?這個是你女兒吧?這麽大了?”
一個禿頂的中年男人邊上坐著一位十歲左右的小女孩。
“你是大年的大媳婦,你看我這眼神。這是我二女兒,學校放假了,要跟我去礦山上看看。蘭蘭,叫表嫂。”
旁邊小女孩脆脆地叫了一聲:“表嫂好!”
“好,你叫什麽名字?”潘東玲把口袋裏的楊梅幹,抓了一把塞給她。
潘大章也覺得這小女孩很臉熟,前世肯定在什麽地方見過。
“表嫂,我叫熊蘭,今年十歲了。”
原來是她,前世不僅認識,而且還是關係很密切的人。
跟潘大章同一批參加工作的呂全東,成為他在單位上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八十年代末,風氣還沒有那麽開放。
這樣做他認為有助於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聯係。
讓子女明白自己肩上還有那麽一份責任。
第二天鄒春國吃過早餐就回去了。
潘東玲憂心忡忡地問:“大章,你說體檢時若發現我懷孕了,鐵珊籠鎢礦會不會不要我?”
才剛去上班不久就要生小孩,休產假,都還沒為企業創造多少產值。
潘大章肯定地說:“鐵珊籠鎢礦是國營二級企業,一切都會按照正規文件辦事的。沒有規定說,招女工不得招懷孕的。”
昨晚老爸也說了,這次回來的目的是他的退休申請已經通過了,下一步就是確定頂替的人選。
這一步比前世早了幾個月。
潘大章記得前世八三年臨近春節前,父親才回來告訴家人,退休申請已經批準了,去村委把大章的證明開好,帶去單位。
過了一個星期,父親就回來帶他去單位職工醫院體檢。
那個時候,潘大章已經在家裏務農了半年。
潘東玲雖然跟許靜金結婚了,但是戶口暫時還沒有轉到麻油坑村去,還在月舟村。
隻好先去村委開具證明。
潘柴久說:“我先走路去,你們開好證明後,就坐車到鐵珊籠鎢礦,我在礦部門口等你們。”
他自信走小路,會比他們姐弟坐車先到。
去村委開了證明。
許靜金說:“我和小章各騎一輛單車,送你們到俞督車站吧?”
潘大章:“你今天可以送我們到車站,明天回來呢?”
這個年代沒有電話可以聯絡,也不知道準確的到站時間,所以他也不可能一直在車站等的。
“還是我自己騎單車搭姐去縣城吧?”
他想了想說。
“可是你騎去的單車呢?”
總不可能單車不要了吧?
“我騎去小西門創富副食品公司,找那個老軍舅舅,把單車放在他們單位大院裏。實在不行,黎衛國兩兄弟去他姨媽家幫種菜了,我可以騎去找他讓他保管。”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他剛才已經裝了一網兜的楊梅幹。
帶著姐姐,來到了副食品公司。
直接上到二樓銷售科長辦公室。
“老軍舅舅,我帶了一點楊梅幹來給你嚐嚐。”
他看見鄒軍正百無聊賴的坐在辦公椅上,看報紙。
桌上還放著一個錄音機在播報新聞。
但是做為懂法守法遵守社會秩序的正直年青人來說,根本就不用擔心。
這把烈火焚燒的隻是一些不安分的不法分子。
鄒軍看見潘大章,也是眉開眼笑。
“大章有心了,我這幾天戒煙,正難受著呢,想買一點什麽食物解解饞呢?你就送來了楊梅幹,還是上次泡楊梅酒的那批楊梅的吧?”
他捏了幾顆楊梅幹丟進嘴裏。
一咬,滿嘴又酸又甜,格外的爽嘢。
“是呀,一部分泡了楊梅酒,一部分製成了楊梅幹。有幾百斤,想問一下老軍舅舅這裏,收楊梅幹麽?”
潘大章看見他眉頭舒展開了,露出一嘴被煙熏黃的牙。
“味道正宗,大章,你有兩把刷子。現在還有多少?四毛五一斤,我全部都要。”鄒軍興奮地叫了起來。
“你這孩子,上次去拉楊梅酒,你就該告訴我,還有楊梅幹,一次拉過來不正好?”
這玩意自家留幾斤就夠了,留多了也吃不了那麽多。
“還有幾百斤吧。今天我跟我姐去一趟鐵珊籠礦。這樣吧,後天我把幾百斤楊梅幹都馱到你食品公司來。”
“後天是星期天,我和財務都不上班,下個星期一吧。咦,你姐呢?去鐵珊籠礦有事?”
潘東玲他也見過。
“我姐在樓下。我爸要退休,因為我考到了俞督中學,所以就讓我姐去頂替。”
潘大章又說:“我們騎單車來的,可不可以將單車寄放在你們公司大院裏麵,明天從礦上回來再過來取?”
“大章,你可以哦。在甫錢初中那麽爛的學校,還給你考到了俞督重點高中?單車放院子裏沒問題,走,我下去跟那個門衛老頭說一聲。”
鄒軍高興地拍著潘大章的背。
“聽到這個消息,你春國舅舅應該很高興,他經常說幾個小孩讀書,最有出息的應該就是你。”
“舅舅昨天去我家了,今早才回去,他已經知道了。”
鄒軍在門口看見潘東玲。
“老軍舅舅,又來麻煩你了。”她客氣地說。
“東玲說話老是見外,你都叫我舅舅了,還跟我這麽客套。”
他走去跟門衛打了招呼。
門衛點頭:“鄒科長放心,這後生崽我認得。單車放在院內,放多少天都沒問題。”
潘大章兩人告別鄒軍。
走了十幾分鍾到了俞督縣汽車站。
這個年代,公交車隻有象岡州那樣的市級城市才有。
象俞督這樣的小縣城,暫時還沒有公交車。
也沒有遍地的摩托車搭客仔。
汽車站停著的都是長途班車。
潘大章去窗囗買了車票。
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終於發車。
潘東玲卻在車上認識了一個人。
“仁貴表叔,你也是去鐵珊籠礦的麽?這個是你女兒吧?這麽大了?”
一個禿頂的中年男人邊上坐著一位十歲左右的小女孩。
“你是大年的大媳婦,你看我這眼神。這是我二女兒,學校放假了,要跟我去礦山上看看。蘭蘭,叫表嫂。”
旁邊小女孩脆脆地叫了一聲:“表嫂好!”
“好,你叫什麽名字?”潘東玲把口袋裏的楊梅幹,抓了一把塞給她。
潘大章也覺得這小女孩很臉熟,前世肯定在什麽地方見過。
“表嫂,我叫熊蘭,今年十歲了。”
原來是她,前世不僅認識,而且還是關係很密切的人。
跟潘大章同一批參加工作的呂全東,成為他在單位上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八十年代末,風氣還沒有那麽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