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玉一直以為百裏米和梁淵不過是泛泛之交,今日卻發覺並非如此。
梁淵對待百裏米的態度,以及沈天殊意有所指的話,都是謎團。展玉心中好奇,卻知曉此時並不是詢問的時機,故而她隻立於一旁,緘默不語。
沈天殊的話顯然讓梁淵的理智恢複了些,扶著玉骨扇的左手頹然垂下,“天殊,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
廊下微風徐過,他的聲音極輕,飄散風中。
“對與錯,全在你心中。”沈天殊側過身子,目光從展玉臉上掃過,帶了些迷惘與苦澀。對錯,又何止梁淵在質疑?
展玉聽不懂二人打的啞謎,也不插話。
梁淵沉思,一時間院中極為靜謐。這時,一個侍衛打扮的人匆匆而至,進了院後屈膝行禮:“郡爺,魏王爺。”隨後對著沈天殊說道:“郡爺,炎慶醒了。”
炎慶身上最重的傷勢便是胸口處的那一處箭傷,且箭上帶毒,即使百裏米及時調配了解藥,然而炎慶身體損耗眼中,幾日來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沈天殊沉吟片刻,對侍衛說道:“我知道了。”
侍衛低著頭退下,沈天殊與梁淵對視一眼,隨後看向展玉:“我先去看看炎慶。出門的事情,恐怕要到明日了。”
展玉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炎慶這次受了這麽重的傷,定然是出了極緊要的任務,現在炎慶終於醒了,沈天殊自然要去聽他稟告一下情況。隻是……展玉的目光移到了一旁站著未動的梁淵身上:“你不一起去看看嗎?”
沈天殊已經率先出了門,他卻似乎並沒有要離開的打算。
“有天殊處理就夠了。”梁淵握著玉骨扇的右手加了幾分力氣,似是用了很大的勇氣才說道:“展玉,我有事情想請你幫忙。”
昨日立冬,王府內院尚未添置炭火,炎慶住的屋子裏卻已經生著爐子。他此次所中之毒十分凶險,可以說是去了半條命也不為過。
沈天殊進屋時,便覺熱浪撲麵而來。他神色不變地往屋內走,而先前引著他進來的侍衛則帶上了門離開,屋中隻剩炎慶與他二人。炎慶躺在床上,身後墊著引枕才能勉強直起身子,聽到動靜他原本合著的眼睛立刻睜開,第一反應便是掀開被子下床行禮。
“你傷勢嚴重,好生養著吧。”沈天殊抬手示意他不必下床,隨後才問道:“是晉王?”
失血過多,再加上身上所中之毒毒性霸道,即使在床上修養了幾日,炎慶仍是麵無血色。剛才不過是一個起身的動作,便牽扯到了傷口使得他劇烈的咳嗽起來。
直到咳嗽漸漸平息下來之後,炎慶才喘著粗氣回答道:“沒錯,是晉王。”隨後麵上又帶了羞愧:“屬下無能,並未拿到證據便被晉王察覺了。”
沈天殊麵色嚴峻:“晉王府中私藏弓弩手的數量,你心中可有大概?”雖說此事眼下並不能攻訐晉王,不過將來卻也可作為證據。
炎慶點頭,回答道:“怕是不下百人。晉王在府中挖了暗道,整個地下密室的麵積恐怕不比晉王府小,能藏不少人。此外,晉王似乎在凝香閣中養了不少女子,悉心調教後會被送往各府……咳咳……”
炎慶說到此事情緒有些激動,便又咳嗽起來。
果然是凝香閣。沈天殊目光中閃過一絲了然,接著炎慶的話往下說:“這些女子經過調教之後,會被送到各個官員中為晉王打探消息。”
“沒錯。”炎慶麵露擔憂:“主子,如此看來,晉王和那一位恐怕確有關聯。假如此事透露出去,恐怕就是您也無法置身事外。”
沈天殊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後未再詢問炎慶什麽,隻囑咐他安心養傷,無需再多思他事。之後,他便抬足出了炎慶屋中,隻袖中摩挲著的手指透露出他心中仍思慮著事情。
凝香閣,他之前頻頻光顧便是心有猜疑。凝香閣花魁寶姑娘,已經查明乃是沈桓的暗棋,如今晉王又和凝香閣扯上了關係,其中的意味什麽不言自喻。
沈桓,居然和晉王暗中有聯係……看來他們兄弟二人,注定是敵人了。
雖不覺得意外,沈天殊卻仍是有些感概。從他記事之時起,二人的母親淮南王妃便一直偏愛長子,反倒是父親淮南王對待沈桓的態度讓人捉摸不透。
而沈桓這個兄長,明麵上對他關懷備至,二人也一直兄友弟恭,直到他被當做質子送往京城安聖人的心,他和沈桓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矛盾。即使,沈天殊一直能夠感覺到,這個兄長並不想明麵上一樣喜歡他。
直到出了連冰的事情,他和沈桓的關係才真正緊張起來。也直到這時候,沈天殊也真正確定,沈桓一直在暗中和他較勁。
沈天殊徑自進了書房,從書案的抽屜裏取出了一封已經有些泛黃的信件。
炎慶此次接觸的朝中諸多官員,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朝堂上對太子態度不明的。
據近日來朝中傳來的消息,聖人的病越發嚴重,已經罷朝數日。而太子雖以東宮之位監國,處理政事時卻並不順利,原因便是和他分庭抗禮的晉王態度曖昧。雖未明著和太子作對,但是歸他所屬的官員卻都對太子持敷衍之態。
太子持心仁厚,若是長此以往,恐怕晉王勢力會越發坐大。他和梁淵依然已經站在東宮陣營,決意扶持太子,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這些年沈天殊雖遠離朝堂,對朝局之事卻並未失去掌控。炎慶此次回京,便是帶了這些年收集的許多罪證,給朝中那些牆頭草的官員提個醒。太子,到底是正統,是大勢所趨。
炎慶回京,一是為了替太子警告那些牆頭草,二來便是因為這封信上的內容。這封不知何人所寫的信上,有一個驚天消息:定國公是沈桓的人。
便是因為這封信上的內容,他才會開始著手調查晉王的事情。而調查之下,令他心驚。
晉王非嫡非長,聖人扶持他也不過是這兩年間的事情,然而據調查得來的消息,朝中有一部分官員卻是在前些年就投靠了他。這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畢竟晉王先前尚不如梁淵在聖人麵前得臉,如何就能收服一幹官員?
此事讓沈天殊心中存疑,遂派了人查了這一部分官員的履曆,發現五年之前,他們無一不是在江北任職。
江北七州,五年前曾經爆發過一次大的瘟疫,好在當時的官員上下一心,很快解決了瘟疫之事,並未引起大的亂子。江北之地原就苦寒,這件事情使得龍心大悅,之後相幹官員紛紛調任升遷。
這原本是好事,可是和晉王沾染了關係,卻讓人不得不多想。
五年前,恰是沈天殊的胞妹平寧郡主失蹤之時,他心急如焚之下親自奔赴各地尋找,因此對於瘟疫之事知之甚少。他曾就此事問過梁淵,梁淵對於瘟疫之事亦不甚清楚。
為此,沈天殊派了人往江北調查當初瘟疫之事。然而瘟疫猛於虎,江北七州大部分百姓皆是聽到五年前便臉色忽變,隨後便躲避不言。調查這件事的人廢了不少的力氣,才從一個貪財之人口中得到了消息。
原來,五年前的瘟疫根本就不是像上報朝廷的那般迅速解決。朝廷那邊得到的消息是瘟疫爆發三個月,死傷不過百人便被平息,實際情形卻是持續半年,死傷逾千人。其中不乏一些人是當地官員為了滅口所殺!
這件事情簡直是駭人聽聞,調查之人得到消息後便迅速傳於沈天殊知曉,沈天殊令其再仔細查探。最後,調查之人將證據送到了沈天殊手中,證明此事非虛。
原來,當初朝廷始知江北出現瘟疫症狀的時候,實際上江北七州已經全麵爆發疫症,且過了兩個月尚未控製得住,才上報了朝廷知道。隨後聖人派了定國公親赴江北來處置此事,並撥藥撥款,聖諭便是務必要盡快控製疫症。
之後,定國公回京師複命時為江北官員說了不少的好話,言明江北雖出現瘟疫,卻並未給百姓帶來太大的影響,並親呈了讚譽江北官員的萬民書。正是定國公的一番作為,使得聖人大肆嘉獎江北涉事官員,並免了江北三年賦稅。
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抑製瘟疫的藥方研製出來之前,江北七州染上瘟疫的百姓已經不少,被當地官員通通以火焚之。即便在瘟疫解決之後,江北七州的城門也一直派人把守,但凡有往外傳遞消息的人一律處死,且牽連家人。
朝廷減免賦稅,江北卻照收不誤,百姓叫苦連天卻也求助無門。此種情形,朝廷絲毫沒有得到消息,聖人亦是一無所知。
甚至當年江北的官員,直到如今還將此事當做政績。
定國公在朝中一向是剛直不阿的形象,正是如此聖人才會放心讓他處置許多賑災之事,為的就是盡量避免貪瀆。且這兩年晉王逐漸與太子分庭抗禮之後,定國公也始終持身中正,並不牽扯黨爭之事。
然而,當年他親赴江北,不可能被底下官員所迷惑。所以,隻能說明他當初乃是和江北諸人同流合汙,故意為他們隱瞞了此事。
再加上這些官員如今為晉王所驅使,不難猜測出定國公恐怕亦是早就與晉王綁在了一條船上。
此事證明了這信上的內容,竟是真的!
梁淵對待百裏米的態度,以及沈天殊意有所指的話,都是謎團。展玉心中好奇,卻知曉此時並不是詢問的時機,故而她隻立於一旁,緘默不語。
沈天殊的話顯然讓梁淵的理智恢複了些,扶著玉骨扇的左手頹然垂下,“天殊,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
廊下微風徐過,他的聲音極輕,飄散風中。
“對與錯,全在你心中。”沈天殊側過身子,目光從展玉臉上掃過,帶了些迷惘與苦澀。對錯,又何止梁淵在質疑?
展玉聽不懂二人打的啞謎,也不插話。
梁淵沉思,一時間院中極為靜謐。這時,一個侍衛打扮的人匆匆而至,進了院後屈膝行禮:“郡爺,魏王爺。”隨後對著沈天殊說道:“郡爺,炎慶醒了。”
炎慶身上最重的傷勢便是胸口處的那一處箭傷,且箭上帶毒,即使百裏米及時調配了解藥,然而炎慶身體損耗眼中,幾日來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沈天殊沉吟片刻,對侍衛說道:“我知道了。”
侍衛低著頭退下,沈天殊與梁淵對視一眼,隨後看向展玉:“我先去看看炎慶。出門的事情,恐怕要到明日了。”
展玉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炎慶這次受了這麽重的傷,定然是出了極緊要的任務,現在炎慶終於醒了,沈天殊自然要去聽他稟告一下情況。隻是……展玉的目光移到了一旁站著未動的梁淵身上:“你不一起去看看嗎?”
沈天殊已經率先出了門,他卻似乎並沒有要離開的打算。
“有天殊處理就夠了。”梁淵握著玉骨扇的右手加了幾分力氣,似是用了很大的勇氣才說道:“展玉,我有事情想請你幫忙。”
昨日立冬,王府內院尚未添置炭火,炎慶住的屋子裏卻已經生著爐子。他此次所中之毒十分凶險,可以說是去了半條命也不為過。
沈天殊進屋時,便覺熱浪撲麵而來。他神色不變地往屋內走,而先前引著他進來的侍衛則帶上了門離開,屋中隻剩炎慶與他二人。炎慶躺在床上,身後墊著引枕才能勉強直起身子,聽到動靜他原本合著的眼睛立刻睜開,第一反應便是掀開被子下床行禮。
“你傷勢嚴重,好生養著吧。”沈天殊抬手示意他不必下床,隨後才問道:“是晉王?”
失血過多,再加上身上所中之毒毒性霸道,即使在床上修養了幾日,炎慶仍是麵無血色。剛才不過是一個起身的動作,便牽扯到了傷口使得他劇烈的咳嗽起來。
直到咳嗽漸漸平息下來之後,炎慶才喘著粗氣回答道:“沒錯,是晉王。”隨後麵上又帶了羞愧:“屬下無能,並未拿到證據便被晉王察覺了。”
沈天殊麵色嚴峻:“晉王府中私藏弓弩手的數量,你心中可有大概?”雖說此事眼下並不能攻訐晉王,不過將來卻也可作為證據。
炎慶點頭,回答道:“怕是不下百人。晉王在府中挖了暗道,整個地下密室的麵積恐怕不比晉王府小,能藏不少人。此外,晉王似乎在凝香閣中養了不少女子,悉心調教後會被送往各府……咳咳……”
炎慶說到此事情緒有些激動,便又咳嗽起來。
果然是凝香閣。沈天殊目光中閃過一絲了然,接著炎慶的話往下說:“這些女子經過調教之後,會被送到各個官員中為晉王打探消息。”
“沒錯。”炎慶麵露擔憂:“主子,如此看來,晉王和那一位恐怕確有關聯。假如此事透露出去,恐怕就是您也無法置身事外。”
沈天殊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後未再詢問炎慶什麽,隻囑咐他安心養傷,無需再多思他事。之後,他便抬足出了炎慶屋中,隻袖中摩挲著的手指透露出他心中仍思慮著事情。
凝香閣,他之前頻頻光顧便是心有猜疑。凝香閣花魁寶姑娘,已經查明乃是沈桓的暗棋,如今晉王又和凝香閣扯上了關係,其中的意味什麽不言自喻。
沈桓,居然和晉王暗中有聯係……看來他們兄弟二人,注定是敵人了。
雖不覺得意外,沈天殊卻仍是有些感概。從他記事之時起,二人的母親淮南王妃便一直偏愛長子,反倒是父親淮南王對待沈桓的態度讓人捉摸不透。
而沈桓這個兄長,明麵上對他關懷備至,二人也一直兄友弟恭,直到他被當做質子送往京城安聖人的心,他和沈桓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矛盾。即使,沈天殊一直能夠感覺到,這個兄長並不想明麵上一樣喜歡他。
直到出了連冰的事情,他和沈桓的關係才真正緊張起來。也直到這時候,沈天殊也真正確定,沈桓一直在暗中和他較勁。
沈天殊徑自進了書房,從書案的抽屜裏取出了一封已經有些泛黃的信件。
炎慶此次接觸的朝中諸多官員,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朝堂上對太子態度不明的。
據近日來朝中傳來的消息,聖人的病越發嚴重,已經罷朝數日。而太子雖以東宮之位監國,處理政事時卻並不順利,原因便是和他分庭抗禮的晉王態度曖昧。雖未明著和太子作對,但是歸他所屬的官員卻都對太子持敷衍之態。
太子持心仁厚,若是長此以往,恐怕晉王勢力會越發坐大。他和梁淵依然已經站在東宮陣營,決意扶持太子,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這些年沈天殊雖遠離朝堂,對朝局之事卻並未失去掌控。炎慶此次回京,便是帶了這些年收集的許多罪證,給朝中那些牆頭草的官員提個醒。太子,到底是正統,是大勢所趨。
炎慶回京,一是為了替太子警告那些牆頭草,二來便是因為這封信上的內容。這封不知何人所寫的信上,有一個驚天消息:定國公是沈桓的人。
便是因為這封信上的內容,他才會開始著手調查晉王的事情。而調查之下,令他心驚。
晉王非嫡非長,聖人扶持他也不過是這兩年間的事情,然而據調查得來的消息,朝中有一部分官員卻是在前些年就投靠了他。這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畢竟晉王先前尚不如梁淵在聖人麵前得臉,如何就能收服一幹官員?
此事讓沈天殊心中存疑,遂派了人查了這一部分官員的履曆,發現五年之前,他們無一不是在江北任職。
江北七州,五年前曾經爆發過一次大的瘟疫,好在當時的官員上下一心,很快解決了瘟疫之事,並未引起大的亂子。江北之地原就苦寒,這件事情使得龍心大悅,之後相幹官員紛紛調任升遷。
這原本是好事,可是和晉王沾染了關係,卻讓人不得不多想。
五年前,恰是沈天殊的胞妹平寧郡主失蹤之時,他心急如焚之下親自奔赴各地尋找,因此對於瘟疫之事知之甚少。他曾就此事問過梁淵,梁淵對於瘟疫之事亦不甚清楚。
為此,沈天殊派了人往江北調查當初瘟疫之事。然而瘟疫猛於虎,江北七州大部分百姓皆是聽到五年前便臉色忽變,隨後便躲避不言。調查這件事的人廢了不少的力氣,才從一個貪財之人口中得到了消息。
原來,五年前的瘟疫根本就不是像上報朝廷的那般迅速解決。朝廷那邊得到的消息是瘟疫爆發三個月,死傷不過百人便被平息,實際情形卻是持續半年,死傷逾千人。其中不乏一些人是當地官員為了滅口所殺!
這件事情簡直是駭人聽聞,調查之人得到消息後便迅速傳於沈天殊知曉,沈天殊令其再仔細查探。最後,調查之人將證據送到了沈天殊手中,證明此事非虛。
原來,當初朝廷始知江北出現瘟疫症狀的時候,實際上江北七州已經全麵爆發疫症,且過了兩個月尚未控製得住,才上報了朝廷知道。隨後聖人派了定國公親赴江北來處置此事,並撥藥撥款,聖諭便是務必要盡快控製疫症。
之後,定國公回京師複命時為江北官員說了不少的好話,言明江北雖出現瘟疫,卻並未給百姓帶來太大的影響,並親呈了讚譽江北官員的萬民書。正是定國公的一番作為,使得聖人大肆嘉獎江北涉事官員,並免了江北三年賦稅。
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抑製瘟疫的藥方研製出來之前,江北七州染上瘟疫的百姓已經不少,被當地官員通通以火焚之。即便在瘟疫解決之後,江北七州的城門也一直派人把守,但凡有往外傳遞消息的人一律處死,且牽連家人。
朝廷減免賦稅,江北卻照收不誤,百姓叫苦連天卻也求助無門。此種情形,朝廷絲毫沒有得到消息,聖人亦是一無所知。
甚至當年江北的官員,直到如今還將此事當做政績。
定國公在朝中一向是剛直不阿的形象,正是如此聖人才會放心讓他處置許多賑災之事,為的就是盡量避免貪瀆。且這兩年晉王逐漸與太子分庭抗禮之後,定國公也始終持身中正,並不牽扯黨爭之事。
然而,當年他親赴江北,不可能被底下官員所迷惑。所以,隻能說明他當初乃是和江北諸人同流合汙,故意為他們隱瞞了此事。
再加上這些官員如今為晉王所驅使,不難猜測出定國公恐怕亦是早就與晉王綁在了一條船上。
此事證明了這信上的內容,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