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聲脆響,滿座皆靜,好一口純正的開封府官話:“一人一台戲,盤古開天地……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剛說了一回‘三分’,列位,請先喝口茶。<strong>.</strong>”
茶霧嫋嫋,一張方桌,一條板凳,方桌上放著一紫砂壺,邊上一紫砂碗,茶碗旁壓一塊既滑又亮的褐色驚木,方桌後的板凳上,坐著位中年的說話人,身材瘦削,穿著補丁青布長袍,一臉正氣。
說話人就是後世的說書的,宋人最愛聽三國故事,說話人稱為“講三分”,其中關羽、張飛的英雄形象最是深入人心,婦孺皆知。
這是一家殘破的茶肆,上百或老或少或農或商的聽客各圍桌而坐,跟其時大宋的其他地界不同,沒有殘兵敗卒夾在其中,客人的臉上也少了一絲常見的兵亂之惶。
宋人好茶,等同一日三餐,無論貧富貴賤,不可一日不喝,大小茶館遍布大江南北。
即便金軍南下,打得一片大好河山千瘡百孔,流民無數,各地的茶坊、茶樓、茶肆反倒生意興隆。
這些茶館都有一道相同的風景,在入口處的照壁或屏風上,貼滿了招貼,上麵寫著人名籍貫,以及如何相尋。
這道獨特的風景線,可謂綿延古今,每逢戰亂,百姓流落四方,妻離子散,正常的聯絡渠道斷絕,隻能依靠這種原始的方式,尋找失散的親人。
見說話人暫歇,聽客們一邊喝茶,一邊引古喻今,各地口音皆有,說著國事、天下事,唯獨沒有家事,因為國將不國,家將何存?
一個書生大發感慨:“想那關張二人,忠義雙全,實在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漢。而今韃子一再犯我大宋,長驅直入。官軍畏敵如虎,或望風而降,或不戰而逃,以致聖上流亡海上,太後奔命山間,何時出現此等英雄,挽狂瀾於既倒?”
一燕京口音的商賈歎口氣:“三國歸晉,不知我大宋何時南北歸一?”
一個淮北口音的江湖漢子冷笑:“做夢吧!靖康之恥,將朝廷的骨頭抽去了,就剩那隻知逃跑的趙官家和隻會投降的官軍,連半壁河山都守不住,我等草民,能活下去就是萬幸。[]”
“官家”等同“聖上”,是臣民對皇帝的稱呼,而在前麵加上姓氏,則有不敬之嫌。
一老年士子悲呼:“朝廷不爭,萬民不幸啊……”
一時間,群情洶洶,或大罵官軍軟弱,或指責朝廷無能,或傷悲故土難複,更有甚者,連皇帝都敢嘲諷。
隻因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有“誓不殺士大夫”之遺訓,所以文人言政無所顧忌,針貶時事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在其他朝代,卻是想都不敢想之事。
如今金人南侵,百姓流離失所,朝不保夕,愈發直言無忌,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在各地的茶館上演。
一個潑皮聽得不耐:“我呸!你等在這瞎操心,怎麽不學學那些機靈人?豈不聞,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
聽客們不由默然,並非怕了潑皮,而是被說中了痛處。
原來這句盛行一時的諺語有兩個典故。
前者,是指大宋建國以來,一反漢唐尚武之風,崇文抑武,以至於富而不強,官軍懦弱,隻好對舉義造反者采取懷柔政策——招安,不少為惡一方的草莽流寇都當了官,百姓敢怒不敢言。
後一個典故,說的則是今時今事。
“行在”即皇帝的行都,大宋在靖康之難後,康王趙構即位,割地求和,與金人劃河為界,隻剩黃河以南的半壁河山,生怕金人再打過來,壓根沒有還都開封的勇氣,居無定所,步步南移,停在哪兒就是“行在”。
去年金軍再次南下,打過長江,攆得趙構到處跑,那些權貴和有錢人自然也跟著皇帝跑,還有就是有眼光的商人,追著行在賣酒醋,大發國難財。
而那些沒權沒錢的,隻能飄零在各地的茶館裏,唏噓國事,惶惶不可終日。
在沉默中,忽有一個河南口音的村婦叱道:“想我堂堂大宋,**************!”
眾人聞言,皆麵有慚色,更加啞口無言。
“說得好!我堂堂大宋,豈無一人是男兒?”當了一小會聽眾的說話人,來了精神,一拍驚木,“今個,就說一回‘鐵騎兒’!”
聽客們為之一振,紛紛叫好。
原來這“鐵騎兒”跟“講三分”不同,後者是講古,前者是論今,多為一些民間起義和反遼抗金的戰鬥故事,因有煽動民心的嫌疑,被官府所禁,百姓卻愛聽。
如今衙門自顧不暇,差人自身難保,自然沒人理會。
大約受了村婦的刺激,說話人一反此前的雲淡風輕,語調高亢:“隻憑三寸舌褒貶是非,略萬餘言講論古今!卻說三年前,也就是靖康二年、建炎元年,我漢人蒙受千古未有之恥,兩位聖上被韃子所擄,半壁河山被割,這道長長的口子,至今仍在我宋人的身上和心頭淌血!我兩河百姓怎能做亡國奴?一時間,河朔大地義幟遍地,烽火連天。其中最出名的一條好漢,名叫石赬,乃文水人氏,天生神力,能挽弓二百斤,占山據險,和金賊粘罕相持八月,射殺韃子千人!後來不幸為敵所俘,粘罕親自勸降,以五馬分屍之刑威脅。好個石赬,厲聲叱罵:‘爺是漢人,寧死不降!’於是遭了毒手,相傳其屍化為五虎,嘯聚山林,專噬金人。正是:貫精忠於天地、塞英氣於乾坤!”
說了一回引子,說話人停一下,喘口氣,眾聽客已聽得熱血沸騰,握拳擼袖,紛紛叫嚷:“爺是漢人,寧死不降!”
這時,門外走進兩位少年,小一點的身材魁梧、五官英挺;大一點的風度翩翩,眉清目秀。
兩人找個角落坐下,已有茶童上前招呼。
說話人一清嗓子,繼續說道:“要說我大宋當世第一條好漢,非宗澤宗爺莫屬!當年聖上為康王時,宗爺率軍護駕,從相州到大名府,前驅猛進,力破韃子三十餘寨。再進軍開德,一路履冰渡河,連戰一十三捷。不料數路援軍按兵不動,宗爺被韃子包圍,孤軍奮戰,軍士以一當百,斬敵首數千級,自此,宗爺爺之名令韃子聞風喪膽。聖上即位後,誤信大奸臣黃潛善、汪伯彥、張邦昌之流,偏安一隅,不思北進。宗爺轉任東京留守,在開封府周圍,修了二十四座堡壘,叫做‘連珠寨’,再加上河東、河北各地義軍呼應,抗金大業,初現轉機。宗爺連上三十道奏章,請聖上還都開封,收複河山,奈何奏章都被黃、汪二奸擱置,蒙蔽聖聽。奸臣當道,老將徒勞,可憐宗爺憂憤成疾,病入膏肓,於病榻之上,寄語帳前諸將:‘我因二帝蒙塵,積憤至此,汝等若能殲敵,我死亦無恨了。’眾將跪下,痛哭流涕,齊聲道:‘敢不盡力!’宗爺隨即三呼‘過河’而逝,臨死之前,竟無一言一語談及家事。時乃建炎二年七月初一,開封軍民哭震天地。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眾聽客聽到這裏,無不唏噓扼腕歎宗爺,咬牙切齒罵奸賊,更以縮頭烏龜暗指趙官家。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若無昏君當政,哪來的奸臣當道?
驀地身後一聲“喀嚓”劇響,眾人一驚回頭,隻見角落的一張方桌裂為兩半,卻是那兩位少年中的年少者,看他麵相不過十二、三歲,竟有如此驚人力氣,一掌擊碎方桌!
小少年不顧眾人看他,一口地道的河南口音,憤然道:“恨不能手刃奸臣!”
邊上的大少年忙踢了他一腳,向眾人賠笑:“實在對不住,俺侄兒年少無禮,驚擾了各位。”
他同時掏出一塊碎銀,遞與茶童,算是賠償,聽他口音清脆,不過十六、七歲,卻是叔叔。
那侄兒方覺不好意思,起身要走,那叔叔竟聽出癮來,執意留下,茶童早為他們換了一張桌,重新擺具沏茶。
說話人微微一笑,不以為意,飲茶繼續:“山河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宗爺雖壯誌未酬,卻做了一個天大的好事,為我大宋得了第二條好漢,就是駐紮在我縣的嶽公。豈不聞我縣百姓之言:‘父母生我也易、嶽公保我也難。’”
此言一出,滿座點頭稱是:“嶽公駐紮我縣,乃宜興之福啊。”
老年士子手撫長須:“不錯,鄙人投奔貴縣就是衝嶽公之名。”
茶霧嫋嫋,一張方桌,一條板凳,方桌上放著一紫砂壺,邊上一紫砂碗,茶碗旁壓一塊既滑又亮的褐色驚木,方桌後的板凳上,坐著位中年的說話人,身材瘦削,穿著補丁青布長袍,一臉正氣。
說話人就是後世的說書的,宋人最愛聽三國故事,說話人稱為“講三分”,其中關羽、張飛的英雄形象最是深入人心,婦孺皆知。
這是一家殘破的茶肆,上百或老或少或農或商的聽客各圍桌而坐,跟其時大宋的其他地界不同,沒有殘兵敗卒夾在其中,客人的臉上也少了一絲常見的兵亂之惶。
宋人好茶,等同一日三餐,無論貧富貴賤,不可一日不喝,大小茶館遍布大江南北。
即便金軍南下,打得一片大好河山千瘡百孔,流民無數,各地的茶坊、茶樓、茶肆反倒生意興隆。
這些茶館都有一道相同的風景,在入口處的照壁或屏風上,貼滿了招貼,上麵寫著人名籍貫,以及如何相尋。
這道獨特的風景線,可謂綿延古今,每逢戰亂,百姓流落四方,妻離子散,正常的聯絡渠道斷絕,隻能依靠這種原始的方式,尋找失散的親人。
見說話人暫歇,聽客們一邊喝茶,一邊引古喻今,各地口音皆有,說著國事、天下事,唯獨沒有家事,因為國將不國,家將何存?
一個書生大發感慨:“想那關張二人,忠義雙全,實在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漢。而今韃子一再犯我大宋,長驅直入。官軍畏敵如虎,或望風而降,或不戰而逃,以致聖上流亡海上,太後奔命山間,何時出現此等英雄,挽狂瀾於既倒?”
一燕京口音的商賈歎口氣:“三國歸晉,不知我大宋何時南北歸一?”
一個淮北口音的江湖漢子冷笑:“做夢吧!靖康之恥,將朝廷的骨頭抽去了,就剩那隻知逃跑的趙官家和隻會投降的官軍,連半壁河山都守不住,我等草民,能活下去就是萬幸。[]”
“官家”等同“聖上”,是臣民對皇帝的稱呼,而在前麵加上姓氏,則有不敬之嫌。
一老年士子悲呼:“朝廷不爭,萬民不幸啊……”
一時間,群情洶洶,或大罵官軍軟弱,或指責朝廷無能,或傷悲故土難複,更有甚者,連皇帝都敢嘲諷。
隻因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有“誓不殺士大夫”之遺訓,所以文人言政無所顧忌,針貶時事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在其他朝代,卻是想都不敢想之事。
如今金人南侵,百姓流離失所,朝不保夕,愈發直言無忌,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在各地的茶館上演。
一個潑皮聽得不耐:“我呸!你等在這瞎操心,怎麽不學學那些機靈人?豈不聞,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
聽客們不由默然,並非怕了潑皮,而是被說中了痛處。
原來這句盛行一時的諺語有兩個典故。
前者,是指大宋建國以來,一反漢唐尚武之風,崇文抑武,以至於富而不強,官軍懦弱,隻好對舉義造反者采取懷柔政策——招安,不少為惡一方的草莽流寇都當了官,百姓敢怒不敢言。
後一個典故,說的則是今時今事。
“行在”即皇帝的行都,大宋在靖康之難後,康王趙構即位,割地求和,與金人劃河為界,隻剩黃河以南的半壁河山,生怕金人再打過來,壓根沒有還都開封的勇氣,居無定所,步步南移,停在哪兒就是“行在”。
去年金軍再次南下,打過長江,攆得趙構到處跑,那些權貴和有錢人自然也跟著皇帝跑,還有就是有眼光的商人,追著行在賣酒醋,大發國難財。
而那些沒權沒錢的,隻能飄零在各地的茶館裏,唏噓國事,惶惶不可終日。
在沉默中,忽有一個河南口音的村婦叱道:“想我堂堂大宋,**************!”
眾人聞言,皆麵有慚色,更加啞口無言。
“說得好!我堂堂大宋,豈無一人是男兒?”當了一小會聽眾的說話人,來了精神,一拍驚木,“今個,就說一回‘鐵騎兒’!”
聽客們為之一振,紛紛叫好。
原來這“鐵騎兒”跟“講三分”不同,後者是講古,前者是論今,多為一些民間起義和反遼抗金的戰鬥故事,因有煽動民心的嫌疑,被官府所禁,百姓卻愛聽。
如今衙門自顧不暇,差人自身難保,自然沒人理會。
大約受了村婦的刺激,說話人一反此前的雲淡風輕,語調高亢:“隻憑三寸舌褒貶是非,略萬餘言講論古今!卻說三年前,也就是靖康二年、建炎元年,我漢人蒙受千古未有之恥,兩位聖上被韃子所擄,半壁河山被割,這道長長的口子,至今仍在我宋人的身上和心頭淌血!我兩河百姓怎能做亡國奴?一時間,河朔大地義幟遍地,烽火連天。其中最出名的一條好漢,名叫石赬,乃文水人氏,天生神力,能挽弓二百斤,占山據險,和金賊粘罕相持八月,射殺韃子千人!後來不幸為敵所俘,粘罕親自勸降,以五馬分屍之刑威脅。好個石赬,厲聲叱罵:‘爺是漢人,寧死不降!’於是遭了毒手,相傳其屍化為五虎,嘯聚山林,專噬金人。正是:貫精忠於天地、塞英氣於乾坤!”
說了一回引子,說話人停一下,喘口氣,眾聽客已聽得熱血沸騰,握拳擼袖,紛紛叫嚷:“爺是漢人,寧死不降!”
這時,門外走進兩位少年,小一點的身材魁梧、五官英挺;大一點的風度翩翩,眉清目秀。
兩人找個角落坐下,已有茶童上前招呼。
說話人一清嗓子,繼續說道:“要說我大宋當世第一條好漢,非宗澤宗爺莫屬!當年聖上為康王時,宗爺率軍護駕,從相州到大名府,前驅猛進,力破韃子三十餘寨。再進軍開德,一路履冰渡河,連戰一十三捷。不料數路援軍按兵不動,宗爺被韃子包圍,孤軍奮戰,軍士以一當百,斬敵首數千級,自此,宗爺爺之名令韃子聞風喪膽。聖上即位後,誤信大奸臣黃潛善、汪伯彥、張邦昌之流,偏安一隅,不思北進。宗爺轉任東京留守,在開封府周圍,修了二十四座堡壘,叫做‘連珠寨’,再加上河東、河北各地義軍呼應,抗金大業,初現轉機。宗爺連上三十道奏章,請聖上還都開封,收複河山,奈何奏章都被黃、汪二奸擱置,蒙蔽聖聽。奸臣當道,老將徒勞,可憐宗爺憂憤成疾,病入膏肓,於病榻之上,寄語帳前諸將:‘我因二帝蒙塵,積憤至此,汝等若能殲敵,我死亦無恨了。’眾將跪下,痛哭流涕,齊聲道:‘敢不盡力!’宗爺隨即三呼‘過河’而逝,臨死之前,竟無一言一語談及家事。時乃建炎二年七月初一,開封軍民哭震天地。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眾聽客聽到這裏,無不唏噓扼腕歎宗爺,咬牙切齒罵奸賊,更以縮頭烏龜暗指趙官家。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若無昏君當政,哪來的奸臣當道?
驀地身後一聲“喀嚓”劇響,眾人一驚回頭,隻見角落的一張方桌裂為兩半,卻是那兩位少年中的年少者,看他麵相不過十二、三歲,竟有如此驚人力氣,一掌擊碎方桌!
小少年不顧眾人看他,一口地道的河南口音,憤然道:“恨不能手刃奸臣!”
邊上的大少年忙踢了他一腳,向眾人賠笑:“實在對不住,俺侄兒年少無禮,驚擾了各位。”
他同時掏出一塊碎銀,遞與茶童,算是賠償,聽他口音清脆,不過十六、七歲,卻是叔叔。
那侄兒方覺不好意思,起身要走,那叔叔竟聽出癮來,執意留下,茶童早為他們換了一張桌,重新擺具沏茶。
說話人微微一笑,不以為意,飲茶繼續:“山河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宗爺雖壯誌未酬,卻做了一個天大的好事,為我大宋得了第二條好漢,就是駐紮在我縣的嶽公。豈不聞我縣百姓之言:‘父母生我也易、嶽公保我也難。’”
此言一出,滿座點頭稱是:“嶽公駐紮我縣,乃宜興之福啊。”
老年士子手撫長須:“不錯,鄙人投奔貴縣就是衝嶽公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