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戰士皆瞪大眼睛,望向明日,因為這是個很現實、很嚴峻的問題。(.)
金軍南侵,打得大宋官兵落花流水,但以戰養戰的政策,也把自己陷入四麵受敵、草木皆兵的困境,有血性的宋人百姓,皆自發抗金,義軍便是應運而生。
這支百人隊,皆是女真人,若是在宋人地區被發現,自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而一旦戰鬥起來,這些身經百戰的女真戰士,麵對一心致你於死地的敵人,根本無法手軟,更何談“不妄殺”?
明日沉吟著,將目光投向遙不可及的空處,似乎想穿透時空,回到他來自的21世紀尋求答案,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好,他將根本無法領導眼前乃至以後的明日軍隊。
親曆過多少次冷血廝殺的他深知,在動輒生死的冷酷沙場上,仁慈的對麵就是殘忍,除了武林高手能做到隨心製敵,普通一兵的戰鬥,隻有‘殺’與‘被殺’,非你死,就我亡。
他如何解決“不妄殺”和“必要的殺戮”這個辯證統一的問題,或者說,他如何在兩者之間劃出一道明確的界線?
明日並沒有考慮太久,因為這個問題,後世的人民軍隊早已解決了。
他轉回目光,一一碰撞著戰士們的視線,斬釘截鐵道:“百姓不犯我,我當秋毫無犯;若百姓犯我,能逃則不打,能傷則不殺,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妄殺一人!”
誠然,若是真正的人民軍隊,對待百姓,當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乃至寧死不開槍的。
他自然不奢望也不可能創建出這樣一支超越時代的軍隊,身為策劃人的他,深知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十步是瘋子,哪怕創意再好,也得立足於實際。
這般深入淺出的解答,眾兵士皆聽懂了,雖覺執行的難度不小,但好在定下了基本原則,不至於無所適從。
又有人問:“大人,若是那些流寇、紅巾兒或宋軍來犯,又當如何?”
明日毫不猶豫道:“那便記住一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是的,他的軍隊,自不能為害民間,但也不能畏戰拒戰,真被人欺負到頭上了,也要敢於拔刀亮劍,一不留神,他就把毛爺爺的那條鬥爭名言拋了出去。<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眾兵士為之一振,這一條規矩,不僅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更有一番凜然不可侵犯的軍威與氣度,一時間,人人點頭稱許。
明日再接再厲,為自己的說服力再添一把火,露出微笑:“當日隨我‘尿破煙熏’一戰的舉手。”
眾兵士雖不解其意,倒有一半人舉起手來。
原來明日以該役榮升百人長,幸存的八十七人全數編入他的百人隊,一直未變,再由步兵隊升騎兵隊,後歸忽裏赤領導,轉戰至今,當日的老兵仍餘五十多人。
如此高的生存率在金營裏實屬罕見,也是這支百人隊凝聚力大、戰鬥力強的主要原因,更潛移默化地教導了部下們生存的意義。
明日欣慰地問:“那一戰,你們原以為能得生嗎?”
眾皆搖頭,確實,當時都以為必死無疑。
明日的雙眼散發著奪人的光芒,以無比自信的聲音道:“既然當日我能從必死之地帶你們得生,那我亦能保證,‘不妄殺’三字,非但不是舉大事的羈絆,反而是大助力!你們若是信我,我們就一起,否則,我還是一個人罷。”
“我願惟大人之令是從!”忽裏赤毫不猶豫地單膝跪下。
其實,眾兵士仍在似信非信之間,卻盡被這一番不無震撼與蠱惑的奇論唬住了,是啊,除了變態亡命之徒,誰喜歡以殺人為樂?
況且,軍人還有個天職便是“服從”,當初他們決定脫離本軍時,已有為這個渾身散發著奇異魅力的老上司效死之心。
此刻見百人長已然表態,眾兵士便一齊單膝跪下,異口同聲:“惟大人之令是從!”
明日看到戰士們明明將信將疑,卻願意將性命托付他手,一時大為感動,亦行了一個標準的女真禮,身後的艾裏孫亦步亦趨,跟著跪倒。
“各位兄弟,我明日……”明日的聲音有些發哽,為了他們的選擇,也為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再次體會到了孤注一擲、一往無前的宿命感。
命運的安排將他推向了一條不歸之路,他再也不是原來的他了,他的人生軌跡注定在這裏再次轉折。
後世的他離家闖蕩南方之際,看著來月台送行的父母,從母親顫巍巍的手中接過他自幼愛吃的蘿絲餅,沉甸甸的餅中烙滿“兒行千裏母擔憂”的牽掛。
那一刻,他在內心發誓,再不能讓額滿皺紋鬢生白發的父母為自己操心了,從此以後,他將獨自承擔將要麵對的各種風雨!
現在,有了這幫兄弟自願跟他共同承擔這悲壯時代的腥風血雨,他隻想到了一句老話:“自今日起,我明日與兄弟們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是晨,旭日高升,九十二匹戰馬一起嘶鳴,九十二個騎士同吼一聲“不妄殺”,便踏上了一段未知於曆史的的真正征途。
這迅速消失在淮南大地上的微不足道的一聲,注定要掀起一場連他們自己都不曾想到的驚天動地的風暴。
數日後,傍晚,浮海歸來的南宋******“行在”――越州(今紹興),當地一豪族的塢堡內外,布滿了身著緋紅色戰袍、明盔亮甲的千牛衛――大宋禁衛軍,個個神情肅緊,如臨大敵。
塢堡內一座豪華的後堂裏,卻是另一番景象……
邊廂七八個女樂或站或立,絲竹、管樂繚繚不絕。
正中的廳上,兩個青春妙娘梳著男髻,上身遮個紅肚兜兒,腰間僅束個短胯,蔥臂雪白,光腿赤腳,裸出大半的粉嫩玉體,春光四溢,正抱作一團扭打著――正是其時流行的相撲運動,唯一不同的是,相撲手變成了女子。
上首的軟榻上,懶洋洋地倚著一位膚色蒼白、披著件對襟黃袍的青年,微敞著懷,欣賞著廳上的相撲,身後立著兩位穿著粉褙子、梳雲鬢的小使女,輕搖宮扇。
青年約莫二十餘歲,生得細眉細眼,長鼻頭,一看是養尊處優慣的,那顯然因縱欲過度而呈現病態的臉上泛出少見的紅光。
他對右首叉手端立的一位黑臉武人道:“張愛卿,朕今兒特別高興,日裏召見的這嶽飛,以品秩之低卑,奔疲之偏師,竟克複健康,去我大宋懸額利劍;又獻俘八名韃子,使朕得知二聖消息;還尋回朕流落民間的一個妹子,加上另一妹子自金逃歸的消息,這喜訊連連,朕不勝感慨……其一人建三大奇功,朕覺得給他的賞賜太少了,如此人才,怎無人早日上薦?”
原來這青年便是大宋當今天子趙構了,“天子麵前不可隨意”,難怪這大夏天裏,那張姓黑臉武人也穿得端端正正的,金甲之上更披一件藍色綢袍,看其模樣,應該是員地位不低的大將。
其卑躬一禮:“陛下聖明,臣張俊有失察之罪,嶽飛確忠勇可用,宜優擢之;二聖無恙,大宋之幸也;荷福、柔福帝姬歸來,可喜可賀。臣聞荷福帝姬在兀術船上親見和氏璧再現,不知是否有其事?”
這“荷福帝姬”便是襄晉公主的封號了,卻緣由那趙構之父、廟號宋徽宗的著名昏君在位時的一道旨意,將公主改稱為帝姬,然遠不如那淵遠流長的“公主”稱謂深入民心,隻在官家場合出現。
趙構麵色一沉,拿起手邊一黃色奏折扔給那叫做張俊的大將:“這是來自淮南東路的密劄子,你看看吧。”
張俊飛快看了一遍,抬起頭,卻不敢擦拭兩頰熱出的汗水,任其滴落下來,誠惶誠恐地發問:“陛下,這明日是何許人也,和氏璧怎到了他手上?”
趙構看也不看張俊,目光隻顧盯著廳上的相撲女子,似回答又似自言自語道:“密劄子言他曾被被韓世忠軍擒獲,又被撻懶部所救,可是襄晉明明見他與金兀術是對頭,而和氏璧本在金兀術處,乃襄晉命他盜出,密劄子卻報他是韃子奸細,自家人偷自家人的東西,這豈不是自相矛盾麽?”
張俊在旁低頭沉吟,緊張地思索該如何對答,終不敢肯定地開口:“陛下,這或可解釋,據臣所探,金人內部並不和諧。粘罕以軍功自大,與金廷嫌隙日深,金主便扶植三太子訛裏朵與之抗衡;而近年四太子金兀術、金主之弟撻懶權勢漸起,這幾賊各成派係,互有矛盾,或許這明日屬於撻懶一派,亦未可知。”
趙構微微頷首:“倒也有此可能,朕隻怕金人利用這和氏璧掀風作浪,亂我大宋民心哪,來人……傳旨下去,著令全國通緝明日,淮南各路鎮撫使全力檢索,定要奪回和氏璧!”
金軍南侵,打得大宋官兵落花流水,但以戰養戰的政策,也把自己陷入四麵受敵、草木皆兵的困境,有血性的宋人百姓,皆自發抗金,義軍便是應運而生。
這支百人隊,皆是女真人,若是在宋人地區被發現,自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而一旦戰鬥起來,這些身經百戰的女真戰士,麵對一心致你於死地的敵人,根本無法手軟,更何談“不妄殺”?
明日沉吟著,將目光投向遙不可及的空處,似乎想穿透時空,回到他來自的21世紀尋求答案,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好,他將根本無法領導眼前乃至以後的明日軍隊。
親曆過多少次冷血廝殺的他深知,在動輒生死的冷酷沙場上,仁慈的對麵就是殘忍,除了武林高手能做到隨心製敵,普通一兵的戰鬥,隻有‘殺’與‘被殺’,非你死,就我亡。
他如何解決“不妄殺”和“必要的殺戮”這個辯證統一的問題,或者說,他如何在兩者之間劃出一道明確的界線?
明日並沒有考慮太久,因為這個問題,後世的人民軍隊早已解決了。
他轉回目光,一一碰撞著戰士們的視線,斬釘截鐵道:“百姓不犯我,我當秋毫無犯;若百姓犯我,能逃則不打,能傷則不殺,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妄殺一人!”
誠然,若是真正的人民軍隊,對待百姓,當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乃至寧死不開槍的。
他自然不奢望也不可能創建出這樣一支超越時代的軍隊,身為策劃人的他,深知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十步是瘋子,哪怕創意再好,也得立足於實際。
這般深入淺出的解答,眾兵士皆聽懂了,雖覺執行的難度不小,但好在定下了基本原則,不至於無所適從。
又有人問:“大人,若是那些流寇、紅巾兒或宋軍來犯,又當如何?”
明日毫不猶豫道:“那便記住一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是的,他的軍隊,自不能為害民間,但也不能畏戰拒戰,真被人欺負到頭上了,也要敢於拔刀亮劍,一不留神,他就把毛爺爺的那條鬥爭名言拋了出去。<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眾兵士為之一振,這一條規矩,不僅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更有一番凜然不可侵犯的軍威與氣度,一時間,人人點頭稱許。
明日再接再厲,為自己的說服力再添一把火,露出微笑:“當日隨我‘尿破煙熏’一戰的舉手。”
眾兵士雖不解其意,倒有一半人舉起手來。
原來明日以該役榮升百人長,幸存的八十七人全數編入他的百人隊,一直未變,再由步兵隊升騎兵隊,後歸忽裏赤領導,轉戰至今,當日的老兵仍餘五十多人。
如此高的生存率在金營裏實屬罕見,也是這支百人隊凝聚力大、戰鬥力強的主要原因,更潛移默化地教導了部下們生存的意義。
明日欣慰地問:“那一戰,你們原以為能得生嗎?”
眾皆搖頭,確實,當時都以為必死無疑。
明日的雙眼散發著奪人的光芒,以無比自信的聲音道:“既然當日我能從必死之地帶你們得生,那我亦能保證,‘不妄殺’三字,非但不是舉大事的羈絆,反而是大助力!你們若是信我,我們就一起,否則,我還是一個人罷。”
“我願惟大人之令是從!”忽裏赤毫不猶豫地單膝跪下。
其實,眾兵士仍在似信非信之間,卻盡被這一番不無震撼與蠱惑的奇論唬住了,是啊,除了變態亡命之徒,誰喜歡以殺人為樂?
況且,軍人還有個天職便是“服從”,當初他們決定脫離本軍時,已有為這個渾身散發著奇異魅力的老上司效死之心。
此刻見百人長已然表態,眾兵士便一齊單膝跪下,異口同聲:“惟大人之令是從!”
明日看到戰士們明明將信將疑,卻願意將性命托付他手,一時大為感動,亦行了一個標準的女真禮,身後的艾裏孫亦步亦趨,跟著跪倒。
“各位兄弟,我明日……”明日的聲音有些發哽,為了他們的選擇,也為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再次體會到了孤注一擲、一往無前的宿命感。
命運的安排將他推向了一條不歸之路,他再也不是原來的他了,他的人生軌跡注定在這裏再次轉折。
後世的他離家闖蕩南方之際,看著來月台送行的父母,從母親顫巍巍的手中接過他自幼愛吃的蘿絲餅,沉甸甸的餅中烙滿“兒行千裏母擔憂”的牽掛。
那一刻,他在內心發誓,再不能讓額滿皺紋鬢生白發的父母為自己操心了,從此以後,他將獨自承擔將要麵對的各種風雨!
現在,有了這幫兄弟自願跟他共同承擔這悲壯時代的腥風血雨,他隻想到了一句老話:“自今日起,我明日與兄弟們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是晨,旭日高升,九十二匹戰馬一起嘶鳴,九十二個騎士同吼一聲“不妄殺”,便踏上了一段未知於曆史的的真正征途。
這迅速消失在淮南大地上的微不足道的一聲,注定要掀起一場連他們自己都不曾想到的驚天動地的風暴。
數日後,傍晚,浮海歸來的南宋******“行在”――越州(今紹興),當地一豪族的塢堡內外,布滿了身著緋紅色戰袍、明盔亮甲的千牛衛――大宋禁衛軍,個個神情肅緊,如臨大敵。
塢堡內一座豪華的後堂裏,卻是另一番景象……
邊廂七八個女樂或站或立,絲竹、管樂繚繚不絕。
正中的廳上,兩個青春妙娘梳著男髻,上身遮個紅肚兜兒,腰間僅束個短胯,蔥臂雪白,光腿赤腳,裸出大半的粉嫩玉體,春光四溢,正抱作一團扭打著――正是其時流行的相撲運動,唯一不同的是,相撲手變成了女子。
上首的軟榻上,懶洋洋地倚著一位膚色蒼白、披著件對襟黃袍的青年,微敞著懷,欣賞著廳上的相撲,身後立著兩位穿著粉褙子、梳雲鬢的小使女,輕搖宮扇。
青年約莫二十餘歲,生得細眉細眼,長鼻頭,一看是養尊處優慣的,那顯然因縱欲過度而呈現病態的臉上泛出少見的紅光。
他對右首叉手端立的一位黑臉武人道:“張愛卿,朕今兒特別高興,日裏召見的這嶽飛,以品秩之低卑,奔疲之偏師,竟克複健康,去我大宋懸額利劍;又獻俘八名韃子,使朕得知二聖消息;還尋回朕流落民間的一個妹子,加上另一妹子自金逃歸的消息,這喜訊連連,朕不勝感慨……其一人建三大奇功,朕覺得給他的賞賜太少了,如此人才,怎無人早日上薦?”
原來這青年便是大宋當今天子趙構了,“天子麵前不可隨意”,難怪這大夏天裏,那張姓黑臉武人也穿得端端正正的,金甲之上更披一件藍色綢袍,看其模樣,應該是員地位不低的大將。
其卑躬一禮:“陛下聖明,臣張俊有失察之罪,嶽飛確忠勇可用,宜優擢之;二聖無恙,大宋之幸也;荷福、柔福帝姬歸來,可喜可賀。臣聞荷福帝姬在兀術船上親見和氏璧再現,不知是否有其事?”
這“荷福帝姬”便是襄晉公主的封號了,卻緣由那趙構之父、廟號宋徽宗的著名昏君在位時的一道旨意,將公主改稱為帝姬,然遠不如那淵遠流長的“公主”稱謂深入民心,隻在官家場合出現。
趙構麵色一沉,拿起手邊一黃色奏折扔給那叫做張俊的大將:“這是來自淮南東路的密劄子,你看看吧。”
張俊飛快看了一遍,抬起頭,卻不敢擦拭兩頰熱出的汗水,任其滴落下來,誠惶誠恐地發問:“陛下,這明日是何許人也,和氏璧怎到了他手上?”
趙構看也不看張俊,目光隻顧盯著廳上的相撲女子,似回答又似自言自語道:“密劄子言他曾被被韓世忠軍擒獲,又被撻懶部所救,可是襄晉明明見他與金兀術是對頭,而和氏璧本在金兀術處,乃襄晉命他盜出,密劄子卻報他是韃子奸細,自家人偷自家人的東西,這豈不是自相矛盾麽?”
張俊在旁低頭沉吟,緊張地思索該如何對答,終不敢肯定地開口:“陛下,這或可解釋,據臣所探,金人內部並不和諧。粘罕以軍功自大,與金廷嫌隙日深,金主便扶植三太子訛裏朵與之抗衡;而近年四太子金兀術、金主之弟撻懶權勢漸起,這幾賊各成派係,互有矛盾,或許這明日屬於撻懶一派,亦未可知。”
趙構微微頷首:“倒也有此可能,朕隻怕金人利用這和氏璧掀風作浪,亂我大宋民心哪,來人……傳旨下去,著令全國通緝明日,淮南各路鎮撫使全力檢索,定要奪回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