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見兩名船家頂著那個大盆般的物件下了渡口,翻過來放在岸邊,裏麵扣著兩個船槳。


    明日看明白了,原來這就是所乘的船,外殼竟好似皮革做的,裏麵有框架木結構,難怪不能載馬。


    他不免心裏嘀咕,看起來很單薄的樣子,能搭乘近十人麽?在這麽湍急的河麵行駛,能撐得住麽?老子這個單相公,不要再次改名,變成陳到底吧?


    一名船家在岸邊整理船,另一名船家上來跟明日交接,又收了一圈船錢,這才騎上馬,飛似地回鎮,此刻明日便是後悔也晚了。


    岸邊的船家又吆喝:“列位客官,要方便的趕緊方便,等會上了船,三急沒有船急,途中不靠岸的。”


    那些藥商聞言,便往岸邊的岩石後走去,畢竟有女眷在場,那個大胡子也不似好相與之人。


    明日不禁碰了嶽楚一下:“他娘,你帶兒子找個偏僻處方便一下,以免尿褲子。”


    小孩子方便,自是可以隨地解決,哪用得著找個偏僻處,這是讓她有個方便的借口。


    嶽楚臉一羞,白了他一眼,還是依言抱著小家夥遠遠地走開。


    那名書生又過來,深深一揖:“感謝兄台相助,在下本打算節衣縮食,才能勉強撐到地頭。敢請教兄台姓名,他日如有機會,一定相報。”


    明日揮揮手:“些許小事,何足掛齒。再說那馬兒也帶不走,折三人船錢或四人船錢,並無分別。”


    雖然他做出一副施恩不圖報的姿態,還是架不住書生懇求,說了姓名——單三變。


    書生自承姓段,名易,卻非漢人,乃是羌族,此次南下,是投奔遠房親戚。


    送馬的船家回來,便將船兒下水,一人坐於劃槳處,一人拉住船舷,讓明日四人先上,跨過半人高的船舷,坐於最當中的木質框架內,不靠船舷。


    那些藥商則沿著圓形船舷依次落座,位置對稱。


    這船兒兩人可抬,可見分量極輕,要靠乘者的重量保持平衡,居中者最穩。


    完顏明亮最喜歡坐船,掙紮著要離開額娘的懷抱。


    嶽楚看向明日:“他爹……”


    明日一笑:“無妨,讓他下來。”


    小家夥便落在甲板上,雙手抓著木框,很是得意。


    明日注意到船底竟是一整張牛皮,暗暗咋舌,這不是要宰掉好大一頭牛嗎?


    段易把他當做恩人,見他好奇,忙作介紹。


    原來這船叫牛皮舟,乃是大金川河上的獨有交通工具,全由犛牛皮拚接而成,縫合後用鬆節油填縫防水,那牛皮入水,一經浸泡,便發軟有彈性,耐撞擊和摩擦,遇到險灘暗礁也不怕。


    那大金川河水勢急、流量大,河麵開闊,不經峽穀,建橋、架溜索都難,又遍布危灘,其他船兒根本無法通行。


    而牛皮舟重量輕,吃水淺,故而速度奇快,順流直下,疾於奔馬,頃刻達百裏。


    同樣的路程,走旱路要好幾天,而牛皮舟隻需一日。


    是以藥商訂購的藥材,由專人從陸路送到中遊渡口,他們自己大都選擇走水路,提前在中轉站等候,以免路上辛苦。


    說話間,船家已開船,那兩米長的木槳往岸邊一撐,再一劃,牛皮舟蕩向河心,順流而下。


    渡口的水勢相對和緩,越往下越急,船家初時還劃幾下槳,後來便安坐如怡,任船兒自由漂流,惟有遇到峰頭浪尖或急流險灘時,才奮力直插幾槳,確保航向。


    明日隻覺這牛皮舟果然牛皮不是蓋的,風馳電掣一般,直追後世的漂流運動。


    一家仨口和段易居中而坐,乃是最穩的地方,依舊顛簸起伏,浪花濺麵,驚險莫名。


    嶽楚雖是武林高手,這當兒,自然流露出女子天性,緊緊地攥著他的手不放,另一隻手則扣住小家夥,防止他摔倒或被顛飛。


    完顏明亮則樂得不行,一路笑個不停,他的笑聲跟船速一樣,這一聲尚在原地,下一聲已下去好遠。


    段易跟明日侃侃而談,介紹兩岸的風光,兩人雖然模樣氣質相差太多,卻有一見如故之感。


    明日隨意問了幾句,也非成心試探,段易就對他交了底,一看是個第一次出遠門的雛鳥兒。


    原來段易是在小金川鎮長大的,跟母親相依為命,從小就沒見過父親。


    母子倆以種植藥材為生,雖然貧寒,母親卻從牙縫裏擠出銀錢,將段易送進私塾讀書,不求他有朝一日光宗耀祖,隻希望他做個明白人。


    段易逐漸長大,學業有成,卻有了自己的打算,欲赴大宋趕考,求取個功名,讓母親安享餘生。


    不曾想,幾個月前,母親得了重病,不治而逝,她臨終前,交給段易一塊玉牌,讓他去大理國京師,找一個叫龍苑的寺廟,那裏有他生父的消息。


    段易按羌族風俗,為母親守孝三月,便遵循她的遺言,前往大理尋父。


    明日一聽段易的身世,下意識地想到玉牌乃至尊象征,再聽到他母親讓他去大理國的寺廟尋親,不由浮想聯翩。


    大理段氏在後世可是大大有名,自是因為金老先生的武俠名著《天龍八部》,讓後人知道大理國的皇帝都愛出家當和尚。


    當然,事實也是如此,明日當秦檜時,對大理國做了一番了解,當代大理國王叫段和譽,跟金庸筆下的風流種子“段譽”隻有一字之差,而且曆代大理國王大多喜歡“禪位為僧”。


    這段易姓段,總不成是哪位大理國王出家前惹下的風流債、留下的風流種?


    嘿,總不成自己又跟大理王室也搭上線了吧?


    若是真的,這曆史的偶然也太誇張了,老子隨便遇到了路人甲,都是天潢貴胄……明日搖搖頭,自己也不信。


    話雖如此,也提醒他要做出選擇了。


    大宋和大理以大渡河中下遊為界,一東一西,他如今就在大渡河上遊,接下來,是往東接回大宋呢,還是往西去大理逛一逛呢?


    明日猶豫不決,遂把這個決定權拋給身邊人:“他娘,你說,我們下一步去哪?”


    誰知嶽楚又把鞠毬踢了回來:“他爹,俺聽你的。”


    明日一咬牙,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老子就把段易送到西南佛國——大理吧。


    聽了明日的決定,段易大喜:“一路有單兄相伴,小弟就踏實了。”


    真是單純的小綿羊啊,連“萍水相逢、交淺不言深”的道理都不知道,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數日之後,大理國腹地,一條皆由青石鋪砌的坡道上,行來一架牛車,車上坐著一家仨口和一名年輕書生。


    正是明日一家和段易,牛車是他們入了大理境內之後所買,所費不多。


    大理畜業發達,號稱“牛馬遍點蒼”,所產良駒為“為西南蕃之最”,宋軍的戰馬,自南渡之後,大半出自大理。


    明日和嶽楚已不再穿皮袍、皮裘,換上了普通的粗布衣裙,完顏明亮更是光起了屁股。


    此時中原已是數九寒冬,而大理腹地則是溫暖如春。


    沿途景色優美、風光旖旎,比起塞外草原的粗獷豪邁,大理所處的雲貴高原則顯得娟秀清純。


    其中佛寺名刹林立,有詩雲“伽藍殿閣三千堂,般若宮室八百處”,毫無誇張,比之藏傳佛教盛行的西夏,有過之而無不及。


    隻因大理與天竺(今印度)接壤,近水樓台先得月。


    早在唐初,佛教即由天竺僧人傳入,當地居民不論貧富,皆皆家有佛堂,不分老幼,皆手持佛珠。是以,古有妙香佛國的美稱。


    大理立國後,便“以佛立國”,“以佛治國”,難怪連國君也爭相遁入空門。


    明日一行的目的地——大理國京城,便位於高原盆地中,各種溫帶、亞熱帶的植物應有盡有,看得嶽楚讚歎不已,明日也有重回後世嶺南之感。


    在湛藍如水的天空下,一座城郭的影子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


    這便是依山傍水的大理城了,山是點蒼山,水是洱海。


    大理城又稱“羊苴咩城”,乃白族之語,意為“神京”。


    白族是大理國的主體民族,相當於西夏的黨項族,大理段氏便出自白族。


    不過據明日所知,如今的大理國,段氏隻是名義上的國君,掌權者乃是白族的高氏家族。


    甚至有一陣子,高氏還篡了國位,自己當了國王,改國號叫“大中國”,令明日深感懷疑,篡位的那個高氏國王,也是一個穿越者。


    可惜,這個“大中國”隻存在了兩年,就在各部族首領的反對下,被迫還位段氏。


    但實權仍操縱在高氏手中,高氏族人世襲相位,號“中國公”,賞罰政令皆出其門,段氏王位形同虛設。


    明日在腦子裏過了一下大理王廷的有關信息,不知不覺,牛車已到了城下。


    青影昭然,好一座城池,條石為基,青磚為牆,垛口、女牆、角樓一應俱全,巍峨如山。


    城門便在眼前,囂嘩聲驟然而起,隻見入城的石路上擠滿了各色人等,在明日一行眼裏皆是奇裝異服怪發。


    大理國西至天竺,東南抵安南(今越南),中間夾著多個東南亞國家,因此境內少數民族眾多,大理城更是外域商人的集中地。


    明日一行仿佛身臨傳說中的萬國大會,簡直目不暇接。


    各種男女人畜的雜味兒一齊鑽入鼻中,充滿了原鄉的氣息。


    最奇的是耳中所聞,各族人皆操著生硬的漢語相互交流,遠非南腔北調可以形擬……這等新奇騰異的場麵,在這時代可謂絕無僅有。


    前方拱門在望,排隊入城的人流愈顯擁擠。


    明日下車牽牛,頗有些寸步難行。


    段易也下了車,跟在車尾。


    驀地,在七彩繽紛的各族服色中,仿佛一道褐色閃電破空而下,刺入明日的眼簾,他渾身一緊,氣場已有感應,進入戒備狀態。


    坐於車上的嶽楚亦有所警,一手抱著小家夥,一手按寶劍。


    段易則毫無所覺。


    但見拱門內駛出了一隊大理騎兵,全身披掛,皆手執又細又長的標槍,槍頭極其鋒利。


    那一身鎧甲完全不同於中原製式,褐色無光,竟非金屬甲胄,而是皮革質地,看起來比犛牛皮更厚實。胸部一大片如龜殼,又聯綴小皮片為披膊、護頸,頭盔也是一整塊厚皮所製。


    所有的坐騎也披革甲,唯獨馬麵覆著寒光閃閃的鐵甲。


    最令明日印象深刻的,卻是騎兵們竟不穿馬靴,全體光腳。


    這是啥意思?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為首的光腳騎兵一眼看到了明日所背的大弓,從兜鍪中射出兩道貪婪的目光,驅騎排開人群,逼過來。


    明日並不退縮,他不想惹事,偏偏事兒惹他。


    那騎兵見明日毫無畏懼,看那身裝束,分明是來自哪個山區的土包子,便有些武藝又怎樣?這可是自己的地頭!


    當下,騎兵將標槍照明日的麵門一指,氣勢洶洶地以漢語喝道:“兀那漢子,不得帶弓弩入城,解下弓來!”


    明日眼角的餘光一掃周圍,帶兵器的人不少,也有背弓的,唯獨衝著自己來,顯然這張西夏大弓遇到識貨的。


    他心知,隻要自己一解下弓,隻怕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了。


    換了別的東西,明日可能捏著鼻子認了,但這張弓可是大英雄用過的,又是嶽楚交於自己保管的,若在自己手中失去,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你大爺,老子在大金、偽齊、西夏都是橫著走,偏偏到了你這西南小邦,反要低下頭?做夢!


    明日眼眸一縮,麵對距離自己雙目不過一指的森利槍尖,巍然不動,語氣平靜:“我不解又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日月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日並收藏大宋日月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