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勤沒將殷秦州放在心上,一衛之兵被房俊打得差一點飛灰湮滅,這人又能有幾分能耐?況且戰敗之後非但不想著如何報仇,反而投入房俊陣營之中,簡直就是寡廉鮮恥、毫無氣節,世人所不齒也。
最終是殷秦州麾下左候衛死傷殆盡,就算糾集一些潰兵,又能有幾人?
故而當李可滿派人前來詢問如何應對之時,李懷勤信心滿滿:“告知李可滿不必在意,本王留下兩千精銳斷後,略微放緩行軍速度以為策應,待到剿滅殷秦州之後即刻趕赴玄武門。”
兩支軍隊並駕齊驅直撲玄武門,行軍速度幾乎一樣,自己這邊慢下來一些,先抵達玄武門的便是對方,玄武門防守兵力雖然少,但右屯衛的戰力天下皆知,兵力再少也很難一鼓作氣攻陷,等到劉可滿猛攻一陣付出一些傷亡撼動玄武門的防禦,自己正好率軍抵達一戰而定……
既能避免猛攻城門的傷亡,又能拿下玄武門搶下功勞,簡直完美。
“喏!”
親兵前去給劉可滿傳信,李懷勤則命令部隊放緩行進速度,同時派出兩千精銳脫離本陣,向後狙擊纖維而來的殷秦州部,等到斥候傳回對方兵力隻在兩三千之間,李懷勤僅有的一點擔憂也消失無蹤,放下心來優哉遊哉的緩緩前行,等著徹底剿滅殷秦州之後再度提速奔赴玄武門。
然而半個時辰之後,斥候慌慌張張來報:“殷秦州部凶悍驍勇,大帥派去的兩千兵馬傷亡殆盡扔無法阻止,敵軍已經奔赴後陣而來,請大帥定奪。”
李懷勤吃了一驚,殷秦州麾下皆是被房俊打得丟盔棄甲的殘兵敗將,居然也這麽驍勇?
趕緊再度派出三千兵馬,同時下令部隊再次降速,全軍前後銜接、彼此呼應,以策萬全。
同時劉可滿那邊也回信過來,說什麽“殷秦州乃驍勇之將,麾下部隊戰力絕倫,即便敗於房俊之手亦不可小覷,郡王出兵剿滅,末將從旁協助,確保萬無一失”,氣得李懷勤破口大罵。
殷秦州麾下區區兩三千潰兵,這也“不可小覷”?
劉可滿這廝擺明了不願單獨攻伐玄武門,其自私自利之脾性令人厭惡,小肚雞腸難成大器。
……
劉可滿接到李懷勤的傳信,略微思索一下便明白了對方的意圖,心裏大罵李懷勤陰險狡詐,這是想要讓老子的部隊衝鋒陷陣你卻跟著後邊撿便宜?
想滴美!
反正玄武門近在咫尺,也不差這麽一點半點時間,等著李懷勤剿滅殷秦州部之後再一度合並攻城便是,總之無論李懷勤何等說辭,劉可滿斷然不肯自己去強攻玄武門。
他也命令軍隊放緩速度,密切關注李懷勤那邊的情形,聽到李懷勤派去的兩千兵馬被殷秦州打得落花流水,劉可滿難免幸災樂禍,可是當李懷勤再度派出三千人卻依舊未能剿滅殷秦州的消息傳過來,劉可滿覺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自己衝鋒陷陣讓李懷勤撿便宜固然令人惡心,但攻伐玄武門乃是重中之重,若是因為相互鬥氣而坐失良機,豈不壞了大事?畢竟無論城東的李靖還是城南的薛萬徹都可能在接到玄武門遭受突襲的第一時間前來增援,這兩支軍隊任何一支趕到,自己所要麵臨的都將是一場血戰,非但損失慘重,甚至再也無法攻陷玄武門。
孰輕孰重,劉可滿還是分得清的,當即命人告知李懷勤趕緊剿滅殷秦州前來增援,自己則下令全軍提速,奔赴玄武門。
如果能在李懷勤趕到之前攻陷玄武門,縱然有所損失也是值得的……
大軍抵達玄武門之下,劉可滿仰首望著風雨之中巍峨雄壯的玄武門,手一揮,剛剛喘了一口氣的兵卒馬上扛著木盾、雲梯等攻城器械發動猛攻。
城頭上示警的號角聲沉悶悠揚,箭矢混雜著雨水從天而降,“奪奪奪”的射在木盾上、攻城的兵卒身上,但城下兵卒還是很快將雲梯運送到城下且搭建起來。
從城上箭矢的密集程度就可看出守軍果然兵力不足,劉可滿心中大定,現在反倒希望李懷勤晚一點過來,讓他能夠獨享攻陷玄武門的功勳。
……
風雨之中,李大誌率領五千騎兵自春明門向北,穿過龍首原向著玄武門方向疾行,兵卒上身伏在馬背之上瘋狂驅動戰馬,轟鳴的馬蹄聲響宛如悶雷一般。
馬蹄見他路麵積水,使得行進之間好似水霧繚繞、踏波而行,氣勢洶洶爭分奪秒。
冷風冷雨迎麵而來,卻澆不滅李大誌心中的火熱。
這回伯父奉皇帝之命分兵而出狙擊郿縣前來的叛軍,命他率領騎兵先行一步,算是對他委以重任,隻需在這場戰鬥當中有著優異表現,必然奠定他在軍中的基礎,也向陛下表明他有統兵之能,即便日後晉升,也不至於被視為全憑父輩提攜。
這般大場麵能夠獲得一個獨自領兵的機會,極為難得,對於一個“萌新”來說必然有幾分緊張。但自從晉王兵變之時其,李大誌便跟隨伯父李靖鎮守春明門,對於局勢發展極為清晰,為了緊要關頭阻截自西而來的叛軍做足了準備。
剛剛穿過龍首原,斥候便回稟敵軍兵分兩路,劉可滿部正在猛攻玄武門,李懷勤部責備渡河而來的殷秦州糾纏,兩軍相隔十餘裏,各自為戰。
李大誌有些猶豫,按理來說應當直撲李懷勤部,與殷秦州一同前後夾擊將李懷勤徹底擊潰,然後合兵一處折向玄武門將劉可滿堵在城闕之下,可獲完勝。
但玄武門兵力空虛,萬一抵擋不住劉可滿的強攻怎麽辦?屆時劉可滿率軍殺進太極宮長驅直入直插房俊後背,武德殿危若累卵。
可如果先行增援玄武門,李懷勤見勢不妙拜托殷秦州向西逃竄,便可威脅長安西邊金光門、開遠門等處城門,甚至可以原路返回與安元壽前後夾擊程咬金,將左武衛一舉絞殺……
李大誌放緩馬速,摸了一把臉上冰涼的雨水,有些焦急,獨自領軍的確很難,進退取舍之間的抉擇令人心底惶恐,總覺得怎麽選都是錯。
一騎快馬自風雨之中疾馳而來,外圍的斥候予以攔截,而後待到李大誌麵前。
“吾乃玄武門守衛,奉右屯衛副將孫仁師之命前來,請將軍直取李懷勤,不必擔憂玄武門之安危,待到殲滅李懷勤部再回頭包抄攻城的李可滿,爭取一戰而定,震懾屑小。”
“回去告知孫仁師,讓他務必死守玄武門,東宮六率的步卒隨後便到。”
“喏!”
看著玄武門斥候調轉馬頭鑽進風雨之中,李大誌心中大定,大手一揮:“斥候全部放出,不必理會玄武門,直取李懷勤!”
戰場交戰最重要是與友軍彼此之間協調,現在孫仁師明確保證會死守玄武門,李大誌便無需去做艱難的取舍抉擇,隻需按照孫仁師的意見全力以赴剪滅李懷勤即可。
五千騎兵再度加速,在山嶺原野之間采取一條與長安城牆並行的路線,途中遙遙可見戰事正酣的玄武門,卻過而不入,直撲向十餘裏之外被殷秦州糾纏無法脫身的李懷勤。
……
李懷勤現在慌得不行,何曾聊到殷秦州區區兩人餘人就將自己死死糾纏、脫身不得?他先後派出五千精銳試圖殲滅殷秦州,非但不能殲滅,連擊潰都不能,反而被殷秦州纏住。
他的確是想讓劉可滿先行猛攻玄武門消耗玄武門的守衛力量,而後合兵一處一鼓而定,然而現在局勢卻逐漸不妙,不僅攻陷玄武門的功勳有可能被劉可滿獨吞,若是僵持到李靖或者薛萬徹的部隊前來支援卻遲遲未能攻陷玄武門,豈不是坐失進入太極宮的良機?
一旦被這兩人的部隊堵在玄武門之外,勢不可免要硬碰硬的野戰一場,李懷勤再是自負也不認為自己麾下這久疏戰陣的兩萬餘人能夠戰而勝之……
晉王得不到增援,此戰大抵是要失敗的,等到皇帝坐穩皇位,豈能放過自己這個起兵響應晉王的“奸佞”?
李懷勤越想越是害怕,幹脆全軍停止前進,後軍便前軍,回頭全力向殷秦州撲去。
殷元揮舞橫刀在敵軍叢中往來衝殺,刀刃割碎革甲切入身軀鮮血迸濺,也不知殺了多少人,隻覺得手臂酸麻力氣將竭,但敵人依舊源源不斷無窮無盡,剛想著喘一口氣便忽然覺得左臂劇痛,卻是冷不防被一個敵軍用長矛沿著肩甲的縫隙刺入,不過敵人還未等一擁而上將他亂刃分屍,身後親兵便衝上來將敵軍擊殺,而後將他簇擁在中間。
劇痛令他冷汗直冒,臉上汗水血水雨水混合在一處遮擋了視線,受傷的手臂抬不起,另一隻手握著橫刀不能擦拭,隻得眯著眼睛,咬著牙嘶吼道:“吾左候衛先前犯下大錯,夷滅三族已不能恕其罪也!若想吾等之父母家眷不受拖累,唯有拚死力戰擊退叛軍扶保陛下,今日吾等死戰於此,他朝陛下論功行賞之時定然寬恕吾等之罪,諸位,隨吾死戰!”
周圍兵卒放聲嘶吼:“死戰、死戰!”
聲音淒厲、麵容猙獰,既已抱定必死之誌,自是渾然不懼、殺氣騰騰!
最終是殷秦州麾下左候衛死傷殆盡,就算糾集一些潰兵,又能有幾人?
故而當李可滿派人前來詢問如何應對之時,李懷勤信心滿滿:“告知李可滿不必在意,本王留下兩千精銳斷後,略微放緩行軍速度以為策應,待到剿滅殷秦州之後即刻趕赴玄武門。”
兩支軍隊並駕齊驅直撲玄武門,行軍速度幾乎一樣,自己這邊慢下來一些,先抵達玄武門的便是對方,玄武門防守兵力雖然少,但右屯衛的戰力天下皆知,兵力再少也很難一鼓作氣攻陷,等到劉可滿猛攻一陣付出一些傷亡撼動玄武門的防禦,自己正好率軍抵達一戰而定……
既能避免猛攻城門的傷亡,又能拿下玄武門搶下功勞,簡直完美。
“喏!”
親兵前去給劉可滿傳信,李懷勤則命令部隊放緩行進速度,同時派出兩千精銳脫離本陣,向後狙擊纖維而來的殷秦州部,等到斥候傳回對方兵力隻在兩三千之間,李懷勤僅有的一點擔憂也消失無蹤,放下心來優哉遊哉的緩緩前行,等著徹底剿滅殷秦州之後再度提速奔赴玄武門。
然而半個時辰之後,斥候慌慌張張來報:“殷秦州部凶悍驍勇,大帥派去的兩千兵馬傷亡殆盡扔無法阻止,敵軍已經奔赴後陣而來,請大帥定奪。”
李懷勤吃了一驚,殷秦州麾下皆是被房俊打得丟盔棄甲的殘兵敗將,居然也這麽驍勇?
趕緊再度派出三千兵馬,同時下令部隊再次降速,全軍前後銜接、彼此呼應,以策萬全。
同時劉可滿那邊也回信過來,說什麽“殷秦州乃驍勇之將,麾下部隊戰力絕倫,即便敗於房俊之手亦不可小覷,郡王出兵剿滅,末將從旁協助,確保萬無一失”,氣得李懷勤破口大罵。
殷秦州麾下區區兩三千潰兵,這也“不可小覷”?
劉可滿這廝擺明了不願單獨攻伐玄武門,其自私自利之脾性令人厭惡,小肚雞腸難成大器。
……
劉可滿接到李懷勤的傳信,略微思索一下便明白了對方的意圖,心裏大罵李懷勤陰險狡詐,這是想要讓老子的部隊衝鋒陷陣你卻跟著後邊撿便宜?
想滴美!
反正玄武門近在咫尺,也不差這麽一點半點時間,等著李懷勤剿滅殷秦州部之後再一度合並攻城便是,總之無論李懷勤何等說辭,劉可滿斷然不肯自己去強攻玄武門。
他也命令軍隊放緩速度,密切關注李懷勤那邊的情形,聽到李懷勤派去的兩千兵馬被殷秦州打得落花流水,劉可滿難免幸災樂禍,可是當李懷勤再度派出三千人卻依舊未能剿滅殷秦州的消息傳過來,劉可滿覺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自己衝鋒陷陣讓李懷勤撿便宜固然令人惡心,但攻伐玄武門乃是重中之重,若是因為相互鬥氣而坐失良機,豈不壞了大事?畢竟無論城東的李靖還是城南的薛萬徹都可能在接到玄武門遭受突襲的第一時間前來增援,這兩支軍隊任何一支趕到,自己所要麵臨的都將是一場血戰,非但損失慘重,甚至再也無法攻陷玄武門。
孰輕孰重,劉可滿還是分得清的,當即命人告知李懷勤趕緊剿滅殷秦州前來增援,自己則下令全軍提速,奔赴玄武門。
如果能在李懷勤趕到之前攻陷玄武門,縱然有所損失也是值得的……
大軍抵達玄武門之下,劉可滿仰首望著風雨之中巍峨雄壯的玄武門,手一揮,剛剛喘了一口氣的兵卒馬上扛著木盾、雲梯等攻城器械發動猛攻。
城頭上示警的號角聲沉悶悠揚,箭矢混雜著雨水從天而降,“奪奪奪”的射在木盾上、攻城的兵卒身上,但城下兵卒還是很快將雲梯運送到城下且搭建起來。
從城上箭矢的密集程度就可看出守軍果然兵力不足,劉可滿心中大定,現在反倒希望李懷勤晚一點過來,讓他能夠獨享攻陷玄武門的功勳。
……
風雨之中,李大誌率領五千騎兵自春明門向北,穿過龍首原向著玄武門方向疾行,兵卒上身伏在馬背之上瘋狂驅動戰馬,轟鳴的馬蹄聲響宛如悶雷一般。
馬蹄見他路麵積水,使得行進之間好似水霧繚繞、踏波而行,氣勢洶洶爭分奪秒。
冷風冷雨迎麵而來,卻澆不滅李大誌心中的火熱。
這回伯父奉皇帝之命分兵而出狙擊郿縣前來的叛軍,命他率領騎兵先行一步,算是對他委以重任,隻需在這場戰鬥當中有著優異表現,必然奠定他在軍中的基礎,也向陛下表明他有統兵之能,即便日後晉升,也不至於被視為全憑父輩提攜。
這般大場麵能夠獲得一個獨自領兵的機會,極為難得,對於一個“萌新”來說必然有幾分緊張。但自從晉王兵變之時其,李大誌便跟隨伯父李靖鎮守春明門,對於局勢發展極為清晰,為了緊要關頭阻截自西而來的叛軍做足了準備。
剛剛穿過龍首原,斥候便回稟敵軍兵分兩路,劉可滿部正在猛攻玄武門,李懷勤部責備渡河而來的殷秦州糾纏,兩軍相隔十餘裏,各自為戰。
李大誌有些猶豫,按理來說應當直撲李懷勤部,與殷秦州一同前後夾擊將李懷勤徹底擊潰,然後合兵一處折向玄武門將劉可滿堵在城闕之下,可獲完勝。
但玄武門兵力空虛,萬一抵擋不住劉可滿的強攻怎麽辦?屆時劉可滿率軍殺進太極宮長驅直入直插房俊後背,武德殿危若累卵。
可如果先行增援玄武門,李懷勤見勢不妙拜托殷秦州向西逃竄,便可威脅長安西邊金光門、開遠門等處城門,甚至可以原路返回與安元壽前後夾擊程咬金,將左武衛一舉絞殺……
李大誌放緩馬速,摸了一把臉上冰涼的雨水,有些焦急,獨自領軍的確很難,進退取舍之間的抉擇令人心底惶恐,總覺得怎麽選都是錯。
一騎快馬自風雨之中疾馳而來,外圍的斥候予以攔截,而後待到李大誌麵前。
“吾乃玄武門守衛,奉右屯衛副將孫仁師之命前來,請將軍直取李懷勤,不必擔憂玄武門之安危,待到殲滅李懷勤部再回頭包抄攻城的李可滿,爭取一戰而定,震懾屑小。”
“回去告知孫仁師,讓他務必死守玄武門,東宮六率的步卒隨後便到。”
“喏!”
看著玄武門斥候調轉馬頭鑽進風雨之中,李大誌心中大定,大手一揮:“斥候全部放出,不必理會玄武門,直取李懷勤!”
戰場交戰最重要是與友軍彼此之間協調,現在孫仁師明確保證會死守玄武門,李大誌便無需去做艱難的取舍抉擇,隻需按照孫仁師的意見全力以赴剪滅李懷勤即可。
五千騎兵再度加速,在山嶺原野之間采取一條與長安城牆並行的路線,途中遙遙可見戰事正酣的玄武門,卻過而不入,直撲向十餘裏之外被殷秦州糾纏無法脫身的李懷勤。
……
李懷勤現在慌得不行,何曾聊到殷秦州區區兩人餘人就將自己死死糾纏、脫身不得?他先後派出五千精銳試圖殲滅殷秦州,非但不能殲滅,連擊潰都不能,反而被殷秦州纏住。
他的確是想讓劉可滿先行猛攻玄武門消耗玄武門的守衛力量,而後合兵一處一鼓而定,然而現在局勢卻逐漸不妙,不僅攻陷玄武門的功勳有可能被劉可滿獨吞,若是僵持到李靖或者薛萬徹的部隊前來支援卻遲遲未能攻陷玄武門,豈不是坐失進入太極宮的良機?
一旦被這兩人的部隊堵在玄武門之外,勢不可免要硬碰硬的野戰一場,李懷勤再是自負也不認為自己麾下這久疏戰陣的兩萬餘人能夠戰而勝之……
晉王得不到增援,此戰大抵是要失敗的,等到皇帝坐穩皇位,豈能放過自己這個起兵響應晉王的“奸佞”?
李懷勤越想越是害怕,幹脆全軍停止前進,後軍便前軍,回頭全力向殷秦州撲去。
殷元揮舞橫刀在敵軍叢中往來衝殺,刀刃割碎革甲切入身軀鮮血迸濺,也不知殺了多少人,隻覺得手臂酸麻力氣將竭,但敵人依舊源源不斷無窮無盡,剛想著喘一口氣便忽然覺得左臂劇痛,卻是冷不防被一個敵軍用長矛沿著肩甲的縫隙刺入,不過敵人還未等一擁而上將他亂刃分屍,身後親兵便衝上來將敵軍擊殺,而後將他簇擁在中間。
劇痛令他冷汗直冒,臉上汗水血水雨水混合在一處遮擋了視線,受傷的手臂抬不起,另一隻手握著橫刀不能擦拭,隻得眯著眼睛,咬著牙嘶吼道:“吾左候衛先前犯下大錯,夷滅三族已不能恕其罪也!若想吾等之父母家眷不受拖累,唯有拚死力戰擊退叛軍扶保陛下,今日吾等死戰於此,他朝陛下論功行賞之時定然寬恕吾等之罪,諸位,隨吾死戰!”
周圍兵卒放聲嘶吼:“死戰、死戰!”
聲音淒厲、麵容猙獰,既已抱定必死之誌,自是渾然不懼、殺氣騰騰!